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97|回复: 0

[骄傲] 徐竹初和徐氏木偶艺术:七世雕镂 百年情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0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竹初和徐氏木偶艺术:七世雕镂 百年情怀

 



木偶群像
  青白的电灯映射色彩艳丽的木偶,散发着灵动的光晕。一个不经意,机廓牵动,木偶便霎时从寂寂长眠中复苏,眼波流转,嘴角翘动,头顶的发辫“唰”地翘起,一个生灵立于面前,宛如干涸的秧苗被生命之泉灌溉。

  2月9日,元宵节,全国农业展览馆。

  热热闹闹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开幕,人们的热情与高悬的年味一样馥郁,涌动的人流似乎要将参加展演的传承人吞没。

  摆弄着木偶,浅笑着的徐竹初沉默寡言。



  看到人们的赞叹,听到人们的笑声,这是徐竹初最开心的时刻。“这次到北京举办展览,看到大家对他的木偶那么感兴趣,父亲很激动,话说得太多,结果住进医院。”

  “竹初”,是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所赐之名,“竹之初是竹笋”,寓意徐竹初“像新笋一样茁壮成长”。因着这个美好的寄托,徐氏木偶在徐竹初手中,像新笋一样“茁壮成长”。头发光光的徐竹初像极了他创作的漳州布袋木偶。“刻木牵扯丝作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能寂无事,还似一生一梦中。”这是木偶的一生,也是徐竹初的一生。



  “谁说‘木头人’缺乏感情,在漳州木偶雕刻家徐竹初的刀下,尊尊木偶皆神态活现,性格鲜明。”海外报纸盛赞。“谁说‘木头人’缺乏感情?千言万语,抵不上眼角一瞟。”徐竹初说:“刻木为偶,以偶做戏。木偶是与观众见面的是‘木头人’,而不是幕后操纵的演员。因此,‘木头人’,既是木头,又要是‘人’。由于是偶,表情固定,不会说话,所以雕刻木偶选定最有代表性的表情非常重要。表情选得精当,就可抵上千言万语。”

  巴掌大的木偶凝聚着民间智慧,也折射古老技艺一路前行的风霜雪雨。一个木偶问世,要经过10多道工序,其中仅上色一道工序就要反复20多遍。在每一个活灵活现的木偶背后,都有着千余年岁月的沧桑背影,站立着每一位呕心沥血的先祖的巨大身形。

  起于晋而盛于唐的漳州木偶雕刻可谓经历了千年沉浮。漳州地势险奇,三面环山,一面向海,腹地崇山纵横,滨海峻岭交错,交通极为不便,洼凹盆地闭塞。古时,森林蔽日,荆棘邺生,蛇珣猛兽,出没无常,气候多变,河道常沧,天灾频仍,环境恶劣。昔有“痒羞之地”、“核查荒之乡”之称。人们生活波动,祸福难料,因而“敬天礼神,崇鬼尚巫”之凤极盛。古老神秘的傀儡戏在民间广泛流行,木偶制作技艺因而盛行。闽地自1300多年前始建漳州以来,这里便到处活跃着木偶戏班,每至年节,风俗尤盛。

  漳州有一条街叫“北桥”。这里是木偶、泥人、玩具的集中产销地,人称“尪(音汪,短小也)仔街”。街上有十多家制作木偶、佛像、泥偶、泥玩具的作坊。当时各地的小商贩都到这里来批量进货再转运到外地去销售。逢年过节漳州大街小巷都是泥人、木偶、玩具摊。徐家早在明末清初就在这条街上开有佛像木偶作坊。徐竹初说:“我们在木偶堆里成长,从小和木偶交上朋友。”对木偶的耳濡目染让他从小就对这门手艺独具深情。

  情寄木偶,意刻人生。从徐氏木偶的第一代徐梓清算起,200多年来,木偶制作技艺薪火相传,到徐竹初和徐强,已是第六代和第七代,木偶已是徐家生活的重要部分,岁月的起伏跌宕、世间的冷暖炎凉、生活的善恶美丑、生命的荣耀与衰微……在徐氏木偶中被鲜明地雕镂着。



  然而,徐氏木偶极尽荣耀的背后,却有着诸多的思虑和担忧。传统木偶剧观众严重流失,今天的人谁还有闲心把玩木偶?漳州木偶仿佛无线的风筝,不知道会飘向哪里?木偶雕刻费时费力经济上却没有好的收益,其中的分量对有些人来说是无价之宝,而对更多的人来说一钱不值。懂得欣赏的人越来越少,徐竹初和徐强很为木偶技艺的未来发愁,这个传承了千余年的技艺,现在面临着传承的困窘。



  饱经风霜的徐竹初则对此表示理解:“在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我们自己能够解决的”,他说,“中国民间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我们精心培育时代的土壤。”

武旦
赵子龙
(责任编辑:黄维)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9-29 18:27 , Processed in 0.18293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