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小小的售货员到乡镇供销社主任再到大型商厦的总经理,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历程中,实现了自我的“转型升级”。解放60年来的历史,对于他来说,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思想观念上的解放与发展。
徐玉明是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年出生的,家里兄弟姐妹一共8个,他排行老六。这是一个庞大而清贫的农家,徐玉明对贫苦最深的印象是在1963年国家遭受自然灾害时,正是少年的他整天饿得肚子咕咕叫。“家里实在没有粮食,就扯点花草,在水里煮煮放点盐吃,所以我现在一看到花草就会反胃。”徐玉明是老三届的初中毕业生,他上初中时,经常背着一小袋米再加一瓶咸菜,从干窑范泾的家里步行再摆渡到魏塘镇上学。不管条件多艰苦,喜欢读书的徐玉明都坚持了下来。谁料,就在他初中毕业那年,“文革”开始了,学校被迫停学,他的高中梦也破灭了,只好回家跟着哥哥姐姐们下地劳动。幸运的是,1971年,当时的干窑乡供销社招工,初中毕业的徐玉明凭着“知识分子”的身份成了一名营业员。
那时处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社是非常吃香的,在小镇上简直是处于“独霸”地位。不管是生活用品还是生产资料,都由供销社经营。徐玉明先后在供销社的百货店和生产部工作,无论是肥皂、煤油、咸蛋、糕点等生活用品,还是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都一律凭票供应。而供销社的货源也是上面统一分配的,所以无论是普通职工还是领导干部,都只需按部就班地工作,根本无需商业意识。不过,当时虽然物资紧缺,但老百姓的生活还是比解放初期有所好转。徐玉明记得他当时每月的工资是25元,已基本满足温饱之需。
1976年,徐玉明结婚了,爱人是乡里的中学教师。学校里20平方米左右的宿舍就是两人的新家,凭借着供销社职工的有利条件,买了点木材做了套三连橱,三连橱在当时算是比较时髦的结婚用品了。次年,儿子的降临为这个小家注入了无限乐趣。
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小镇上出现了一些小商店。慢慢地,人们不用票子就可买到各种商品了,供销社的生意受到严重冲击。1984年,供销社进行体制改革,实行承包责任制,业绩好的部门年终可获得一定奖金。这时的徐玉明已成了干窑供销社主任,他意识到随着各种经济成分的经营单位的出现,原本只需坐等生意的供销社也需要转变经营策略,参与市场竞争了。从那时起,供销社开始一边拓宽经销渠道,一边组织优质货源,争取以品质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1997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供销社“公”的身份已不再是优势,于是县供销联社决定筹建一家大型商厦――嘉善东方大厦,为供销系统开辟新领域,徐玉明成了东方大厦的首任“掌门人”。经过一年的筹建,1998年1月嘉善东方大厦开门迎客,这也是嘉善县第一家集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五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商厦。“当时筹建东方大厦总共投资了8000多万元,可以说是凝结着县供销系统的全部希望,我是抱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决心接下任务的。”作为东方大厦总经理的徐玉明一直感觉肩头的责任是沉甸甸的,他大胆地创新管理与经营理念,以抓招商来树品牌,以定制度来聚人心。他认为在市场经济下,作为公有制企业必须以品质来确保市场主导地位,同时要注重发挥员工积极性,以提高整体战斗力。东方大厦对员工的考核机制打破了原先公有制企业的“大锅饭”和“以资论辈”模式,完全实行绩效考核制,大厦里一些部门中层干部的年收入可以远远超过“老总”。几年来,东方大厦一直保持着在嘉善区域三产服务行业的龙头地位,去年销售额达1.39亿元,实现综合效益1100多万元。
在东方大厦遨游市场时,徐玉明一家人的生活也早已有了质的飞跃。他与老伴从当年学校20平方米左右的宿舍搬离后又搬过四五次家,现在居住在一套三居室的新房里;他大学本科毕业的儿子已在宁波工作成家。徐玉明的老伴已在3年前退休,作为高级教师的她现在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3000多元。明年,徐玉明也要退休了。到时,老两口就会隔三差五地开着私家车穿越跨海大桥去宁波看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