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报专访徐氏二十三代后人徐光启小站种稻忙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道理不言自明。万历年间(1613年),大科学家徐光启先后4次来天津小站地区,致力于垦田植稻。他亲自沿海河查勘土地,对灌溉技术和治田方法做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他认为:“稻田用水,随时随地,不拘一法,括之以两言,蓄、泄而已”。“灌田者先须以水遍过,收其热气,旋即去之,然后易之新水”。他指出了在整治土地中存
在的“耙者多不求细熟平整,粗块壅泥,凸则曝日光燥,洼则注水过深”等弊病,为改进耕作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还与当地老农研究改进了施肥方法,解决了南种北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罗澍伟教授说,徐光启在天津试种的南方籼米,产量大但口感不好,但在明清时期,农作物产量不高,灾年不断,迫切需要解决人民的口粮问题,也就是先解决温饱。因此,徐光启对于天津的贡献应该是高产作物的引进,解决当时天津人吃饭的要求。也可以说,徐光启是明代的高产作物推广者。
现居住在上海市的徐福娣是徐光启的第二十三代孙女,据她介绍,徐光启就是上海徐家汇人,原来在徐家汇老房内居住的徐姓人家,十有八九是徐光启的后人。她在现在的徐光启后人当中,辈分还不是最高的,有位老人是徐光启的第二十代,最小的一辈是现在的第26代,可谓7代同堂。徐光启不但精通农业,而且是明末著名的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中国,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明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在北京去世,次年归葬原籍,择地于上海城山南李纵泾、肇嘉浜等河道汇合处,即现在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光启公园内。徐福娣说,每到清明,许多徐光启的后人都要到这个公园来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