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58|回复: 8

徐冠林:广东的竞争对手,不止新加坡应该是全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8 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徐冠林:广东的竞争对手,不止新加坡应该是全球
 
 

摄影 本报记者 高笑

  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徐冠林的日程安排上,广东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作为名列全球前50名的世界顶尖大学的掌门人,自从汪洋书记去年率广东团访问新加坡并到访南洋理工后,他与广东的接触就进入了“蜜月期”。

  通过一些项目的合作,徐冠林对广东越来越了解,而对广东当前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等一系列举措,徐冠林结合新加坡的实际,昨天在广州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当时有个回过头来看是错误的策略:由国家提议把工资提高,使劳动密集型工业知难而退,但没有重点发展知识人才的培养。在劳动密集型工业淘汰转移的过程中,推进自己的人才培养也非常重要。

  要吸引世界级的工业进来,同时要有一个世界级的研究性大学进来,提供一个知识和研发的中心。这个中心一方面要做一些跟工业有关的研发工作,另一方面要做最高层次的设计。

  我的看法刚刚反过来,金融危机带来了推进创新更好的机会。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可以自己形成一个体系,广东可以开始瞄准国内的需求,依靠知识创新,走在别的省份前面。

  广东制造转向广东创造,应从何处着手?

  当时有个回过头来看是错误的策略:由国家提议把工资提高,使劳动密集型工业知难而退,但没有重点发展知识人才的培养。在劳动密集型工业淘汰转移的过程中,推进自己的人才培养也非常重要。

  记者:广东提出要从广东制造转向广东创造,您从新加坡的发展经验来看,对此有哪些建议和意见?

  徐冠林:广东当前所处的状况以及正在推进的很多举措,与新加坡上世纪80年代的很多情况很相似。新加坡经济发展初期也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这种状况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后,新加坡的经济开始发展,所以那个时候开始谋划转型成为知识密集型经济。当时有个回过头来看是错误的策略:由国家提议把工资提高,使劳动密集型工业知难而退,但是那时候没有重点发展知识人才的培养。现在看来,这一过程中必须一方面把劳动密集型工业淘汰转移,同时推进自己的人才培养也非常重要,但我们只搞了宏观经济调控,没有把微观教育加入去。1985第一次经济衰退对新加坡来说也是一个很痛苦的经验。这个时候,现在的总理李显龙,组织一个经济改革委员会,他当时在新加坡所扮演的角色,跟现在汪洋书记在广东扮演的角色差不多,提了很多建议,发展知识型经济,注重科研和高等教育等。我们学校就是在那几年办起了工学院,目的就是支援知识密集型经济需要的人才。以前劳动密集型经济需要的都是劳工,知识密集型经济则需要有很好训练的工程师在工厂发挥作用。

  现在新加坡同样在知识密集型领域也在转型。过去我们比较注重应用,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更加注重基础的科研,最近增加的力度比较大。新加坡希望把国民生产总值用于研发方面的投入增加到3%,这是个指标很快会达到。

  我们已经经过了广东正在经过的阶段,所以有些经验就可以和广东分享,广东可以走一些捷径。新加坡过去的经验广东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搬。

  “知识城”项目如何发展?

  要吸引世界级的工业进来,同时要有一个世界级的研究性大学进来,提供一个知识和研发的中心。这个中心一方面要做一些跟工业有关的研发工作,另一方面要做最高层次的设计。

  记者:我们知道,今年广东和新加坡确定了合建“知识城”项目,对这一项目的前景和发展方向,你能谈谈看法吗?

  徐冠林:“知识城”项目我们学校就有教授就参与构思,我们的想法就是要吸引世界级的工业进来,同时要有一个世界级的研究性大学进来,提供一个知识和研发的中心。这个中心一方面要做一些跟工业有关的研发工作,另外也要要求最高的层次的设计。南洋理工大学对参与知识城的项目就很有兴趣,今天签了一个意向书。这个项目只是个开头,还在探索。

  中国现在教育的问题是,只打开一道窄门,通过高考才能进大学。新加坡不是这样,我们有一道门通过高中教育可以进大学,另外还有好几道门,比如有些人在学术上不那么强但动手能力强,他可以选技术教育、技工或者高的技师教育,通过那些管道努力后也可以进大学。我们在知识城想建立一个体系,在这个框架中从最高的研究机构、人员,到本科教育、技师教育(专科)、技工教育等,都成为一个系统,在这个体系中所有的人才可以进入任何的点,最后大家通过努力有能力的都可以上去,这就不会排斥进技工技师行业,这些我们也都还在探索中。另外南洋理工最近刚创立一个全球科技大学联盟,而且现在全球的大学都对中国的发展非常有兴趣,觉得中国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样通过我们的联盟可以把他们的力量吸收进来。当然这些都还在构思当中。怎么落实还有很大段路要走。

  金融危机下,企业应重生存而不适合创新?

  我的看法刚刚反过来,金融危机带来了推进创新更好的机会。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可以自己形成一个体系,广东可以开始瞄准国内的需求,依靠知识创新,走在别的省份前面。

  记者: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当前也遇到困难,特别是一些主打出口市场的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企业出口受阻,因此现在广东也有人认为,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企业最重要的是生存,而不适合去做创新,您怎么看?

  徐冠林:我的看法刚刚反过来。我倒认为金融危机带来了推进创新更好的机会。金融危机下原来的产业面临困难,全球需求下降,在这个时候,企业面对困难更要找一条新的出路。广东比起别的省份还是非常依靠出口,但是未来中国的发展不可能全依靠出口。你看日本的例子,以前依靠出口,现在还是依靠出口,但他们的经济已经二十多年停滞不前。在这一点上中国可以借鉴美国的模式,不是说学他们高消费的模式,而是在经济增长上要更加依靠内需。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可以自己形成一个体系,广东可以开始瞄准国内的需求,依靠知识创新,走在别的省份前面,从而在国内的市场上占大份。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广东放弃外贸,广东原来在外经贸方面的优势也不能放弃,但不能全靠那些。

  搞自主创新,广东当前要做那些工作?

  广东有条件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广东提出要叫板新加坡,其实不止是新加坡,广东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全球,广东必须有这种眼光和雄心。

  记者:那么,如果广东的自主创新要走在全国前面,您认为广东当前要做那些工作?

  徐冠林:新加坡和广东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自主创新不是马上就能达到的,科研方面是要一步步做。其实广东有一定的基础,其中最好的基础就是全国的人才都愿意到广东来发展——虽然广东本地的高校还不像北京上海密集。但是如果这边有一个有吸引力的据点,还是可以把全国的优秀人才吸引过来,把他们引为己用。我相信经过十年的努力,广东在自主创新方面肯定能达到那个阶段,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

  记者:今年初国务院发布了《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到珠三角地区要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创新中心,您对这一定位如何看?

  徐冠林:我觉得广东有这个条件。因为自主创新能力不只是知识产权的产生和科研人才的集中,还需要制造业的支撑。广东的制造业非常强,在这边利用高科技创业,资源非常齐全,新加坡反而没有这样好的资源条件,所以很多企业家或企业创业时都会有在新加坡做研发在广东设厂的想法。

  广东有一定的优势,搞知识创新有个比较全面的创业生态。以前广东和新加坡的合作还不是那么强,那时广东主要由香港来主导,新加坡方面会觉得广东好像不需要别人,没有太多机会来做合作项目,但汪洋书记来了之后,有了一些新气象,而且有了这些动作之后,广东很可能继续维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广东居全国领先地位,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会越来越强,新加坡和广东有更好的交流对新加坡有很大的好处。你看这次新加坡的代表团,参加的人非常踊跃,大家都想过来看看新气象。

  我认为,要让广东的官员多出去看看,国际视野非常重要,国际视野广了,竞争对手就不是国内的省份,广东提出要叫板新加坡,其实不止是新加坡,广东的竞争对手应该是全球,如果中国要成为在世界领先的大国,在中国要保持领先地位,就要领先世界,广东必须有这种眼光和雄心。我觉得这是可以达到的,但需要一段时间。

发表于 2009-7-18 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竞争,才有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1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徐玉杰 的帖子

谢谢玉杰老兄
发表于 2009-7-18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玉杰兄支持

 

 

发表于 2009-7-19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顶一下!
发表于 2009-7-19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19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頂一下!支持一下!
发表于 2009-7-19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目光挺长远的,呕吐!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9-30 00:26 , Processed in 0.17044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