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羸弱的身躯内,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一腔赤诚的情
刑庭冯全镇庭长追忆徐春英为民司法时如是说。
去年2月,徐春英在审理一起盗窃案时,得知3名未成年被告人均是河南籍来景德镇务工人员,原在市区一家咖啡厅打工,因工作不认真,干了一星期均被辞退。之后,这三名未成年人整日在街上游逛,不久在一名老乡利诱下,走上了犯罪道路。服刑期间,徐春英带着日用品两次去少教所看望他们,鼓励他们认真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2009年1月4日,是3名少年犯刑满释放之日,徐春英买好了三张去河南的火车票,早早地来到监狱门口等候。少年们接过回家的火车票,望着法官阿姨那双饱含真挚情感的双眼,扑通跪地,表示今后要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为人。
去年10月,徐春英主审了年仅15岁的某中学生在校抢劫案。这次法庭审判放在审委会会议室,和徐春英组成合议庭的是一名社区干部和一名在校老师,他们是县法院选聘的人民陪审员。徐春英和风细雨,依法依情依理促膝与这位少年和其父母“交心”。少年失声痛哭,其父母亦感动得落泪。为正确定罪量刑,徐春英来到学校、来到街坊社区,进一步调查走访,分析犯罪动因,了解被告人的现实表现以及该案的社会危害后果,诚恳听取学校、社区群众对该案处理的意见和建议后,对被告人依法正确适用了缓刑。宣判后,徐春英隔三差五到学校看望这位中学生,并经常接其回家小住,鼓励他好好学习,争做一位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徐春英常说,当法官她最揪心害怕的事,就是面对青少年犯罪。十四、五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自制能力差,可塑性强,如果你不深入了解其犯罪动因,不查看被告人本质,单纯就案断案,许多原本可以挽救的孩子也许就没有“重生”的机会了。对未成年犯罪定罪量刑,她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慎之又慎。
她是亲人的精神“支柱”,朋友的情感“天空”
“这个世界这个家,徐春英放心不下。为家人、为亲友,她付出了太多的爱、太多的情。徐春英走了,失去的不仅是体贴入微的妻子,而是全家人的精神支柱。往后,有谁能‘支’得起这个家。”徐春英的丈夫金迪泣不成声。
在村子里,婆婆见人就夸徐春英是个好媳妇。徐春英从小生活在城市,家境条件好,婆婆生活在农村,经济条件和身体状况都差,照理说,这样婆媳关系是很难处理的,然而徐春英却处理得非常好。个中缘由,就是徐春英特别地孝顺。徐春英走了,很少有人与婆婆说事拉理了,婆婆性情开始变得古怪,孤独缠身时,她手捧着徐春英的照片,老泪纵横。
在小叔子的眼里,徐春英是知心姐姐。有想法、有疑惑、有困难,小叔子总爱与姐姐交心。他说,他能顺利完成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业,全靠这位知心姐姐的帮助。她好学的精神激励他求学上进,她本不宽裕的工资资助他完成学业。她是人世间最好的嫂子,他祝福她在天堂依旧开心快乐!
“在我们同学的心中,徐春英是晴朗的天空”徐春英大学同学余文文感触至深。他说:“这些年,徐春英很少有时间和我们在一起相聚。原因是她工作太忙了,节假日,不是调查走访,就是伏案疾书。起初同学们不理解,时间长了,也就认了。徐春英非常有凝聚力,尽管在一起的时间不多,但同学们都信任她。有烦心的事会想起她,有困难的事会找她。我们同学之间一些磕磕碰碰的事,徐春英总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同学都很佩服她。去年下半年,我们在一起时,我发现她的脚肿了,我原以为是她的肾脏出了问题,哪知道问题出在肝脏上。我们同学都劝她去医院看看,她老是说没有时间,就一直拖,拖至今日……”
人世间,无小家不成大家,无小爱不成大爱。徐春英有个温暖的家,她热爱这个家庭,但她更热爱她的审判事业,为了它,她舍弃了小家,舍弃了生命!
徐春英的笔记中,有这么一段札记:假如我们不想“烦累此生”,我力求做到不虚假,不忧虑,不牢骚,不私利。徐春英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她以点滴行动,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由衷的信任和广泛赞誉。徐春英同志13次分获“全县优秀**员”,“全县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2007年以来连续两次被评为“全省优秀法官”。
正如浮梁县人民法院胡俊萍院长所说,徐春英同志是新时期县法院人民法官为人民的光荣典范。她长期隐瞒重病,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她公正司法,一心为民,即便是在生命弥留之际,仍不忘她钟爱一生的审判事业。
“一身正气为民司法依国情道义,两袖清风克己奉公合天地良心”徐春英遗体告别仪式上,一位当事人送来了这幅挽联。这挽联正是徐春英同志一生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