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徐福东渡日本是自“千童城”启航
作者:李 刚
众所悉知,先秦时期的方仙道是构成道教的重要部分,从道教本身的发展也能看出与方仙道一脉演变的形迹。是时,方仙道尚不属正式宗教流派。方仙道造就了一批既通晓神学,又兼有其他技长的方士,在彼时活跃在各诸侯国的上层建筑领域,博得王公贵戚的信任,受到不同程度的重用。方士的矿物炼丹、医药养生等方面的专长,又为后来产生的道教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①"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②这里表明安期生服食"大如瓜"的仙果,收到长生通神效果,方能活到千年不死,后世称之为"千岁公"。"神仙家方士多从事医药、养生之术,是古代科技文明的创造者。"③视方士是文化修养水准较高的知识分子并不过誉。因为方士的养生之术,能够达到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为诸国君王所羡慕,这也是他们所追求的目的。相传,黄帝曾问道广成子,"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勃海中,去人不远。"④尤其是秦始皇,他在兼并关东六国,全国统一之后,为确保帝业永世不衰,曾问计于"千岁公"安期生。为企盼与神仙直接谋面,不惜动用人力、财力,在咸阳营造宫殿,自诩为"真人"。秦始皇坚信方士是沟通人神之间的媒介。为能长生而不死,终于导致一场轰轰烈烈派遣方士们入海求神仙,索取琪花瑶草的活动。徐福、卢生、韩生诸方士,入海求神仙,史册多有载,虽不能管窥全豹,但也能揣测几分,早在两千二百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已掌握了娴熟的驾驭海洋的技能。"(徐福)因逃不还,天下怨恨。"⑤抗日战争期间,陪都重庆上演名为《筑》的话剧,将徐福塑造成一个蓬首跣足,摇唇鼓舌的江湖骗子,完全扭曲了徐福的形象。殊不知,当西方的救世主诞生两个世纪之前,盎格鲁-撒克逊人还是一群赤身裸体在森林中奔跑的野人时,在哥伦布远航南美大陆的700余年前,代表着中华民族卓越文化的古代方士,已将睿智的眼光投向了大海,他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在长达250余年的时间里(起自齐威王,迄于汉武帝),以不同凡响的毅力,前仆后继,为能施展他们的宏伟信念,积极向海洋求索。方士邹衍论述的"海深大九渊",奠定了先秦时期海洋学说的理论,无疑是我们先民认识边界、认识海洋的理论基础,徐福可以说是这一理论的直接实践者。? 方士徐福入海求仙,《史记·秦始皇本纪》载述是两次,如若将《史记》的《秦始皇本纪》、《封禅书》、《淮南衡山列传》等卷平行起来剖析。这样,徐福入海求神寻仙药的记载隐约应是三次。一次是在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⑥其结果,"(始皇)恐不及矣,使人乃赍童男女入海求之,船交海中,皆以风为解,曰未能至望见之。"⑦二次,"又使徐福入海求神异物,神曰:汝秦王之礼薄,得观而不得取。"⑧笔者以为,言外之音就在这个"又"字上面,它既是重要的出处,且又是研究徐福生平的一条线索。第一次入海与最后一次,相距了整9年的时间,徐福深知秦始皇的暴戾恣睢,所以当第一次入海求仙失败后,他还应组织一次入海活动,似乎合乎情理,不过两次皆因失败而告终,按徐福向秦始皇的禀告,还存在一些外因在作祟,如在海中遇到"大鲛鱼"(传说中的一种龙)等等,可谓挑雪填井,徒劳无益。徐福最后一次入海为秦始皇求神仙药是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于是臣再拜问曰:宜何资以献?海神曰:以令名男子若振女与百工之事,即得之矣。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⑨《史记》对徐福入海求仙的直接记载中可谓语焉不详,致使其中一次入海求仙的时间难以推断。? 探史溯源,究根追本,徐福率船队东渡"得平原广泽",迄止于日本,此说得到中日两国各界一致的公认,已成定论,无庸置疑。那么徐福率领的船队起航地又是何邦呢?长期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992年,河北省盐山县史志界,翻检文献史料,经过了穷年之积累,遍邀有关专家学者,其中包括日本徐福学术研究专家,且结合到该县进行实地考察,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终于厘清了徐福于秦始皇三十七年率所谓"振男女"东渡日本的启航地是该县旧县镇。徐福(或?),名议,字君房,生于齐王建十年(公元前255年),是为齐人。他富于冒险精神,抱负宏远,足智多谋,因追求远大,博学而不穷,涉猎广泛,儒、墨、道、兵、医各家,《尚书》、《易》、《礼》、《诗》诸书无所不读。齐地知名方士,对环瀛海外的大九洲宏图在胸,因不得其时,隐之于琅琊,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游至琅琊,他为开海疆,求长生不死之药,问道于徐福,徐福顺势请出海,未果。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已是秦始皇垂暮之年,秦始皇满足了徐福提出的各项条件。徐福受秦始皇之命,欲再次出海求长生不死之药。他在原齐国旧地饶安一带招募童男童女各500人,并集合从全国各郡而至的技艺百工、水手、弓箭手共3000余人,筑城侨寓,在此进行物质准备,操练船队,曲突徙薪,以不变应万变。旋,徐福率船队浩浩荡荡沿无棣河入渤海,辗转漂泊,经庙岛群岛、辽东半岛,到达朝鲜半岛西海岸。然后南下经济州岛,穿越对马海峡,在日本九州北部伊万里登陆。? 史称,徐福率领的船队在日本靠岸之后,当时仍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日本土著民族,对徐福崇敬如神,友善相待。徐福一行即以所带的布匹、米粮等物相赠,与之友好相处,双方逐渐融洽和谐。徐福一行在佐贺之平野传播水稻种植技术,在和歌山一带传授捕鲸技术,在山梨县一带教养蚕织绢。此外,还传授制陶、冶铁技术和采药治病方法。徐福不仅仅只是将某一些专门的技艺传播到日本,应当指出,徐福是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传播到了日本。因为中国的金属文化和农业技术传入日本,成为社会转变的巨大力量,从此时起日本进入金石并用时代,摆脱了孤立的原始社会状态。历代日本人民尊奉徐福为农神、纺织神、医药神。 徐福率船队侨居之地的河北盐山县旧县镇,战国时期为饶安邑,《史记》载述,秦王政六年,赵悼襄王(公元前241年),赵将庞眗(音许)⑩,"攻徐取饶安"11、,即为此地。位于盐山县西南23?5公里处,是该县一个较大的建制镇,据统计,1986年镇内人口6042人12、。隔漳卫新河与山东乐陵县相望,无棣沟今称无棣河,经镇西南向北折东而去。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对无棣河做过周详考察,郦道元在《水经注》载述:"无棣沟,迳千童县故城东",又"(无棣沟)迳盐山东北入海"。盐山在古代称大山、马谷山。因徐福率童男女由此入海,特修土台一座,俗称秦台,遗址现存,面积约半平方公里,比周围地面高出1米左右。山东《无棣县志》载:"秦台,在县东北五十里,相传秦始皇遣徐?入海求神仙,筑此台而望之。"河北盐山旧县镇春秋战国时期为海濒广?之地。因徐福在此筑城侨寓,有"千童城"之称。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此设千童县,隶属渤海郡。东汉灵帝时(公元168年至188年)将千童县改为饶安县,意为"其地丰饶,可以安人"。南北朝时期,元魏政权调整行政建制规模,郡上设州,于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北部在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设沧州,辖3郡12县,饶安县为沧州治所。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废沧州,改置棣州,治所为阳信县(今山东阳信县)。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析饶安县东部、阳信县西部设无棣县(今山东无棣县)。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载:"饶安县,本汉千童县,即秦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将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莱,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汉以为县,属渤海郡。灵帝置饶安县,以其地丰饶,可以安人。后魏属沧州,隋不改,皇朝因之。……无棣河,在县南二十里。"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饶安县治所移至浮水镇(今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境内)。嗣后,该地降为镇,当地人遂称旧饶安县,故又简称旧县镇,迄今。清代光绪版《天津府志》载:"千童故城,今旧县镇,……前汉属渤海郡,后汉改曰饶安。"若从中日两国的出土文物分析,也完全可以得出结论。日本国佐贺县三津永田遗址出土的昭明镜与在盐山县旧县镇西出土的昭明镜无论从纹饰、重量、金属成分方面鉴定,完全类同。两地出土的铜箭镞分毫不差。出土的陶器形状、纹饰极为相似。日本佐贺县吉野府发掘的瓮棺葬,同在盐山县一带发掘的瓮棺葬,从葬具到人骨屈肢程度如出一辙。1958年,当地群众在兴修水利工程中,从相传昔日停泊航船的港湾中还挖出一只重达1?5吨的大铁锚,经河北省文物管理部门鉴定属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这是又一有力的佐证。北魏后期,为纪念徐福和千童男女东渡之举,在旧县镇兴建开化寺,并且树立"千童碑",高1?5米,宽1米。明代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扩建。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重修。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开化寺内筑八角塔。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在开化寺遗址内建造据点,将千童碑掘出后,攫回日本。1987年春,适逢河北省文物普查工作后期,笔者当时在盐山县文保所工作,曾两次去开化寺塔遗址处调查,探寻地宫迹象,结果塔基已被民房所占压。? 日本史籍关于徐福的记载也是屡见不鲜,《和歌山县史迹名胜》载:"新宫镇的秦徐福之墓的石碑上刻有秦徐福之墓五个字于其上,系李梅溪所书,昔始皇称帝时,据说令徐福率童男女各五百人,五谷种子及农用器具一应齐全航海东渡,至熊野浦着陆,耕田种圃,饲男育女,其子孙繁衍终成熊野先辈,安度岁月。徐福求长生不老仙丹之地的蓬莱山,在距此三百三十余米的东方,其地树木茂密葱笼,山形似盆,如临其地犹疑置身仙境。"?瑏瑦《从史书看徐福的出航》载:"总之不管徐福出航的动机和目的如何,从其结果来看,以齐国方士徐福为首的数千人集团的东渡,对日本的弥生文化,注入了中国农耕文化、铜铁和金属器为代表的各种文化,是有划时代贡献的。"?瑏瑧《渡来人有一百万》载:"从弥生时代初期开始,往后一千年期间渡来人的数量,一般认为在一百万以上。在西日本,在这一千年中,原来的当地人与渡来人的比率,是一比九到二比八左右。"?瑏瑨徐福等人在日本活动确有所据的历史遗迹有56处?瑏瑩,主要分布在日本九州、四国两岛。? 自盐山县开展"徐福文化"研究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英文版)、《光明日报》、《中国时报》、《河北日报》、《天津日报》、《河北社会科学》、《中日关系史研究》及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河北电视台等各种新闻媒介相继予以报道。北京大学、河北大学、徐州师范学院的专家学者,先后进行了实地考察,一致对盐山县旧县镇是徐福东渡的始发地给予肯定。自1993年9月至1995年元月,先后有四批日本徐福问题学术研究专家来到盐山县,进行访问考察。其中,1993年9月,日本东京徐福会理事、山梨县徐福会会长羽田武荣先生在考察毕千童城遗址后,感慨万分,自命千童"遗胤",并赠诗一首曰:"无棣河畔映红日,遗胤伫立怀往事,千童男女鸣鼓笛,日中友好传千岁"。羽田武荣先生在日本多次发表演讲,论证千童故里在盐山县。日本友好社团还捐献400万日元,帮助旧县镇修建小学校一座。盐山县于1992年成立民间组织---徐福千童研究会,延请国内外有关学术专家为研究顾问。盐山县徐福千童研究会与日本东京徐福会、京都徐福会等日本徐福研究社团,建立了密切联系和学术交流,为徐福千童文化研究会开辟了新领域。河北省政协及相关单位为向社会公开近年来该省徐福研究成果,推动学术研究向纵深发展,组织编辑公开出版了《徐福千童研究集》。? 为弘扬千童文化这一主旋律,盐山县正筹资修建千童博物馆。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彭冲为博馆题写馆名"秦千童博物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已故赵朴老为千童博物馆题诗一首:"徐福乘槎竟不回,三千子弟老蓬莱,至今两岸留佳话,花萼城村次等开。"注:①②《史记·封禅书》卷二十八,二十五史缩印本175页。③李养正:《应重新评价徐福之东航》,《中国道教》1992年4期20页。? ④⑦《史记·封禅书》卷二十八,二十五史缩印本174页。? ⑧⑨《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卷一一八,二十五史缩印本337页。⑤《前汉书·郊祀志》卷二十五下,二十五史缩印本489页。? ⑥《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二十五史缩印本30页。? ⑩《前汉书·古今人表》卷二十,二十五史缩印本459页。11、《史记·赵世家》卷四十三,二十五史缩印本217页。12、《盐山县志》,张爱国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版77页。? 《前汉书·地理志》卷二十八上,二十五史缩印本516页。《元和郡县图志·河北道三》卷十八,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年6月版519页。? 《天津通志·旧志点校本》(上),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9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