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0

[评论] 徐永光:中国公益慈善的希望就在"80后"一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6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永光:中国公益慈善的希望就在"80后"一代

2009年12月06日 16: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图文:南都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

 南都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6日讯 由经济日报报业集团、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主题为“新商业文明的中国路径”的2009(第八届)中国企业家领袖年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据悉,700多位国内外领先企业的领导人出席本次盛会,深入探讨正在走出经济危机冲击的中国能否成为建设新商业文明的主导力量。

  南都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在主题为“公益的进步与社会企业的创新”的分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的公益慈善的发展可以相当于8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改革,那个时候那些文盲当个体户现在都成了亿万富翁成功人士,现在有高的教育背景的一些有理想的青年人,现在进入这个领域将来也会有非常的成功和有前途。相信中国公益慈善的希望就在于80后。

  以下是嘉宾发言全文:

  到底谁在阻碍慈善事业的发展?这个话题是前段时间清华大学邓国胜教授在NGO互动网上说的一段化,他认为官办慈善会阻碍了慈善事业的发展,他的观点是慈善会很多是政事不分,省一级的慈善总会建在民政厅,由民政厅的厅长认慈善总会的会长,管事的是民政厅的慈善捐款处,把民间的捐款好多直接进入到政府的帐号。后来中国社会报,这是民政部下面的一个很重要的报纸,准备要挑起一场讨论,社会报给我打电话说社邓教授说了这样的观点你的看法如何,我说这个话是正确的,而且早就该说了,我这里回答的首先要把慈善总会的创会会长崔乃夫的主张先提出来,实际上他在创办中华慈善总会的时候他的用意和目标是推动民间的慈善,现在的一些做法是违背了崔部长的初衷,前段时间有一些地方政府强行摊派捐款搞慈善分化,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崔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表示非常痛心,甚至说了一句“这是对慈善事业的破坏”,这个话说得很重。

  社会报把邓国胜教授的观点,我的观点,我说实际上大家不太了解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的慈善会系统已经加入了国际的联合之路,它是会员,联合之路它们是从民间募款,募到款以后是分配给基层的从事公益慈善服务机构来花的,比如说香港的公益金也是联合之路的成员,每年募捐两亿左右分配给香港的144家社会福利机构,我认为慈善总会和慈善会系统的改革应该走联合之路的道路,有两篇是这样的观点,另外有三篇是对这个观点有不同的看法。中国社会报11月26号,大家可以网上搜到谁在阻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我希望能够有这样的讨论,后面崔乃夫部长请朱传一老师给我打电话,崔部长说,希望这个讨论能够讨论起来只有讨论才能把事情说得明白,才能推动慈善会的改革来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而且崔部长还说了一句话,引用了我的话我很高兴,他的态度非常的明确。

  我觉得中国的慈善事业的有发展的阶段,确实在过去的十多年慈善会系统成立以后,它在倡导慈善理念,弘扬志愿精神和救助弱势群体确实有很大的贡献,这条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这个体制的问题在哪里呢?这个体制的问题包括很多公募基金会是从民间拿到的钱流向了政府,慈善捐款变成了从民间到政府,而不是从民间到民间。我们又提出一个问题,社会一般来讲分三个部门,政府算第一部门,市场是第二部门,非盈利的慈善部门算第三部门,如果从民间拿到的钱它是应该是属于第三部门来用的,还是要用在第一部门,这个问题如果讨论清楚了慈善会就要改革。

  我对华夏爱友基金会有一个回应,民政部把它作为一个优秀的典型,国内国外的专家可以去看,做得很优秀,代表一批企业家他们要实现他们的社会责任和个人的理想,这样的机构有很浓重的中国特色,而且现在中国的600多家非公募基金会,真正说是做资助型是很少数,绝大多数都是运作型的,原因是这个钱还得自己去做,自己去花,正如他们要一套规则非常精细的程序,包括高效率、高度透明这套东西找一个对象资助他去落实,这样的对象在中国找不到,所以必须得自己做,但是基金会在国际上,比如说美国90%以上的基金会它是拨款机构,它自己不做项目的,我到了美国斯大基金会它每年花一亿美金资助出去,一亿美金几个人?五个工作人员。我去过有一亿美金每年资助五百万美金出去的基金会,只有一个工作人员,因为它是个拨款机构。

  我从这个案例又折回到慈善体制的改革问题,因为我们中国这些草根组织,就是民间基层没有政府背景的机构,在过去的20多年来是非常非常的弱,这个弱,一个当然登记比较难,还有没有本土资源的支持,因为本土的资源捐款大部分进入了公募基金会、慈善会,而且在公募基金会和慈善会它是依托政府事业的,跟民间的草根组织没有天然的血缘的关系也没有对接的渠道,产业连是断裂的,做事的拿不到钱,只能由境外的一些外国的基金会资助它们,所以基金会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国的慈善公益的行业未来的趋势,应该由成千上百万个外国的基金会资助。美国有180万个做事的慈善机构,中国将来会有几百万家从事公益服务的,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残疾人、孤儿等等,各种类型在基层从事服务的机构,它们是做事的,公募基金会大部分是拨款的,是通过选择优秀的机构和优秀的项目给它们钱变成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是未来的趋势,这是我对爱友基金会的回应,你们做的非常的优秀,也是中国的特点,很多的非公募基金会跟我讨论的,他们说这个钱自己花吧,民间组织的太弱了。现在要通过资源的整合,通过整个慈善体制的改革要培育中国的民间的做事的公益机构这是当务之急。

  我很赞成甘东宇的观点,在中国服务类的草根组织没有大规模的发展的情况下,支持性的机构应该优先发展,本来一百个服务机构,可能有两个三个支持性机构,现在应该是支持性机构率先发展,培育服务的机构。

  提问:我叫钱平,我在国外生活了很长的时间,我们的投过一些企业,这些企业的企业家进行过捐献,我们钱的怎么花下去有效果是关键,我们说探讨的时候,好的慈善基金就要像管企业一样,你的效果跟你花的钱必须要有一个特别好的标准跟制度,也就是说管的人他确实是一分钱分半花,不能一毛钱当一分钱花,反正都是捐献者的钱,第二要有价值链,有人给中国捐的钱是治肺结核的,要跟中国的政府说捐在哪所医院,因为我们知道中国要做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有个价值连,供应商、客户。慈善我认为,现在中国都是说钱,几十个亿,谁来做这个事情,不要说一流的钱,二流的员工,三流的管理这个钱就没用了,怎么把这个建立起来,让这个企业家人生活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学习是到25岁,第二个阶段事业,到四五十岁以后是分享,很多的企业家也不需要工资帮助我们的慈善基金有一个董事会什么了,保证这个钱出来每个月三个也要给捐钱的人公民要有个答案,多少钱是怎么花的,我们在有法律的情况下把这个事情做好,不能到抱怨法律不完善,不能老抱怨。

  徐永光:中国的企业捐款是企业捐款,美国是企业捐款,所以说企业家的捐款是有导向的,我觉得现在是在捐款问题上,或者在办非公募基金会的问题上,最讲效率的是企业家,最不讲效率的也是企业家,在慈善捐款上,讲效率你就要专业化的运行一个机构,我是南都基金会,我现在拿到理事会上通过的项目有时候大概会有一半能够通过,有一半通不过,我是已经很费劲了,我比以前做公募基金会吃力多了,很用心地去做,开理事会的时候拿出去评头论足鸡蛋里挑骨头,它有很多理由,理事会里都是做企业的精英他们眼睛很毒,最后我们出资人给了我一句话,永光眼里是坏人的人肯定是坏人,但是永光眼里是好的人不一定是好人,有些人做生意很精,慈善捐款稀里糊涂,这样的企业家多得很。

  提问:我们董事长是一家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我们今年有一家分公司成立了一家网络公司是专门做公益慈善的,有一批80后的创意人,我们很差一个学习和培训的渠道,我昨天很冒昧找到了李连杰问可以不可以学习,想来做。第二我们帮助弱势群体的时候有信息传播的成本很大,需要我们经常能够在一起集中来搭建更密集的平台,第二我们想在各位面前得到一个信息,你们能否告诉我,我们这样一代先生代不做商业做慈善我们该不该坚持,怎么坚持?

  徐永光:现在中国的公益慈善的发展可以相当于80年代初中国的经济改革,那个时候那些文盲当个体户现在都成了亿万富翁成功人士,现在有高的教育背景的一些有理想的青年人,现在进入这个领域将来也会非常的成功和有前途。中国公益慈善的希望就在于80后。

(责任编辑:李晶)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9-30 10:37 , Processed in 0.18022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