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17|回复: 0

[人物] 徐渭《杂花图》(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1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明 徐渭《杂花图》卷 纸本


    徐渭(1521-1593)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初字文清,改字文长。自号颇多,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漱老人等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的一生,历尽坎坷:出生百日,就成了孤儿,十四岁又死了养母苗氏。然而他也从苦难中磨练出通脱不羁的个性。他天资聪敏,九岁能写文章,二十岁为生员,但此后多次乡试都落第。三十八岁时,他投奔浙闽军务总督胡宗宪为幕僚,有卓越的筹策。但不想胡宗宪在党争中被陷入狱,徐渭似乎极度惊恐,甚至于狂乱自残。他自撰《墓志铭》,用斧击、穿钉、碎肾等手法自残,但“九死而九生”。一次幻觉中他竟误用石砚将后妻张氏掷死。这样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举动,显示他已不是“佯狂”,而是真的神经错乱了。这暴露出他性格中的脆弱、过敏、急躁、虚妄,然而却也揭示其身蕴了异乎常理、特立独行的奇能。历史上将他与陈淳并称“青藤白阳”,开创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的新风貌。

    《杂花图》卷,纸本,纵30厘米,横1053.5厘米(上图为其局部),墨笔,称得上是徐渭大写意花卉的精品。全卷依次画了牡丹、石榴、梧桐、紫薇、紫藤、芭蕉等共十三种花卉。用笔纵横挥洒,一气呵成,墨色浓淡枯湿,淋漓酣畅。而构图上则是轻重相济,疏密有致:起首的牡丹、石榴,笔墨凝重;而后的荷花、梧桐大块的叶面和树干,用笔渐阔、渐放,但仍刻意穿插双勾细笔的花叶、桐子;菊花、秋瓜、扁豆、紫薇,细碎平淡,只是逸笔草草,率意点染;随后的紫藤掀起全图的高潮,其干老辣雄放,其藤婉约流畅,其叶浓墨淋漓,其花则散落而聚干、藤、叶、花于一体;后面的芭蕉,树干粗壮,与前之梧桐相呼应,虽干长不过30厘米,但似见高树密叶,复归庄重;最后的梅、兰、竹,笔墨极其洒脱,画面渐趋平静。艺术是相通的,整个画面犹如一首乐章,有起伏,有节奏,有高潮,有余韵,音域宽阔,激荡人心。

    徐渭自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他是文人出身,有深厚的诗文底蕴,而他的书法纵横飘逸,狂放豪壮,一如他画中的笔墨,“不求形似求生韵”。如果说梁楷的减笔人物画是基于其精湛的写实能力,那么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则是基于其深厚的书法功力。他自言:“迨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书法的正、草、隶、篆四体中,草书看去是最随意的,所谓“匆匆不遐草书”,但其实却是最讲究规范的。草书从一开始就是应减笔的需求而生,每个字的草法一旦为人们认同,就绝对不容许随意增损。看《杂花图》,用笔的起、承、转、折,顿、挫,用墨的枯、湿、浓、淡,积墨法、蘸墨法、破墨法、泼墨法,变化丰富,错落有致,看去笔墨恣肆,满纸狼藉,似漫不经心,信手涂抹,其实都包含着极其严密的法度。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9 01:24 , Processed in 0.035072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