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96|回复: 1

[人物] 徐寿:农具匠人推开科学大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0 06: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寿(1818~1884)字雪村,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同治帝曾御赐给徐寿一块“天下第一巧匠”的匾额。这本是徐氏家族至高无上的荣耀,但徐寿却从不愿拿出示人。

    的确,在徐寿生活的19世纪,对于这个古老帝国来说,科技不过是“奇技淫巧”,尽管他造出了清代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但在皇帝的眼中,还只是一个“匠人”而已。“天下第一”也只是关起门来自说自话,蒸汽轮船早已在世界各地穿梭了半个世纪了。

    如果不是身处这个“西学东渐”的年代,徐寿也许会一辈子待在无锡乡下,做一个农具匠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这个农民在上海看到了一本西方人编的《博物新编》。这本西方自然科学的科普读物,为他缓缓打开了一扇通往崭新世界的大门。

    随后,徐寿和朋友华蘅芳完成了中国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近代科学实验——他们买来洋枪,将麻雀绑在竹竿顶上,选取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射击,来观察子弹的运行情况,终于弄清了抛物线的原理,二人根据实验数据,合著了《抛物线说》一书,由此声名鹊起。

    1861年,曾国藩筹建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军工厂安庆军械所,征召徐、华二人前来,并让其主持试造“西洋蒸汽轮船”。

    据史载,徐寿“潜心研究,造器制机,一切事宜,皆由手造,不假外人”。这个博闻强学的匠人,潜心观察外国轮船的各个部件,然后回来仿制。轮船上的所有零件,都是徐寿一个个用锉刀锉出来。

    1866年4月,“黄鹄号”终于造成。这艘木质火轮船,载重25吨,长55尺,航速每小时10公里。试航之日,江岸人山人海。徐寿亲自掌舵,华蘅芳担任机长。汽笛声中,轮船起航,驶向大江,岸上人群欢呼雀跃。

    有外国报纸为探个究竟,专门派记者登上“黄鹄号”采访。在获知整艘轮船都是由徐寿纯手工制作后,这家报纸惊叹道:“黄鹄号的成功,显示了中国人具有制造机器的天才。”

    徐寿人生最大的辉煌,出现在第二年。李鸿章开办了江南制造局,这被后世称为“近代中国迈向科技的里程碑”。李以“八抬大轿”的隆重礼节,将徐寿聘来担任工程师。

    在这儿,徐寿主持建造了多艘汽轮、军舰。更让人诧异的是,他又开始学习化学,随后,徐寿与传教士傅兰雅合译了《化学鉴原》,为化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他译订的24个元素名称如:钡、铋、溴、碘、铱、锂、镁等,还成为沿用至今的标准译名。

    从徐寿子孙辈叙述和文献记载中,这位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是一位“性情中人”。他喜欢唱歌,擅长摆弄各种乐器,连自己儿子的学名,都叫“大吕”(注:一种古乐器)。

    他还是那个年代中国为数不多的无神论者,对算命、看风水等行为皆“嗤之以鼻”,家里的婚嫁丧葬并不选择日子,也从不请和尚、道士来念经。

    这种真性情,还流露在他晚年参与创建的“格致书院”中。

    1876年,英国人在上海开办“格致书院”,原本的想法,是在此建设一个类似于大英博物馆的科技展览馆,陈设西方各种科技成就。但在徐寿的坚持下,它变成了一所“工业技术学校”。

    从学制上看,这里培养出的学生,应该不低于今天工科本科的水准。因为在这里就读的10年,要掌握“格致机器、象纬舆图、制造建筑、电气化学”,达到“为国家预储人才,以备将来驱策”。

    但这所听起来前景颇为光明的学校差点流产,由于经费的缺乏,学校几乎无法支撑。为此,徐寿捐出了生平积蓄的1000银元,这些银两,可在他的老家购置良田百亩。

    据后人回忆,在学校工作的17年,徐寿先后接到数处高薪聘请,清政府也请他出任高官,但他“育人译书尤急,皆谢绝不往”,“以布衣终”。

    

发表于 2010-1-20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当于高级知识分子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2 02:27 , Processed in 0.15404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