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铸成是中国新闻史上不应忘却的一个名字。
他创办《文汇报》,主笔《大公报》,一生成就多段报业传奇。他主张文章报国,同人办报,开创了“敢说话、无私见、无党见”的办报路数。他终生爱惜“报人”这一称许,毕生维护记者的真实记录和判断,依循中国史家传统秉笔直书。他留下的等身著作,从一个侧面忠实还原了中国现代史上的诸多风云事件和人物。
这位新闻界的传奇人物,1991年离世时留下的400万言著述,经过多年发掘、整理,最近终于由三联书店结集为《徐铸成作品系列》出版,这是目前国内第一套最完整的徐铸成文集。其中,《徐铸成回忆录》、《报海旧闻》、《旧闻杂忆》、《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及《杜月笙正传哈同外传》5种书作为第一批已率先面世,不仅在2010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备受好评,布衣书局定制的100套毛边本也很快被抢购一空。据了解,《徐铸成作品系列》共13种,拟于三年内陆续推出,2010、2011年每年将各出版4种。
日前,三联书店文化出版中心主任、文集统筹人郑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回顾了这套文集出版的缘起、背后的故事,以及整理出版徐铸成文集的史料价值与学术意义。
整整一年用于考证讹误
看徐铸成的履历,很容易以为这只是一位在中国新闻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报人。“并不全是这样。通过徐铸成的文字,能够看到长长的一段中国现代史。”郑勇说。
在他看来,由于在《大公报》和《文汇报》的经历,徐铸成不仅是现代中国报业史上许多重要事件的参加者,同时又是半个多世纪来政海波澜中许多重要人物活动的见证。他的记载,大都身历目睹,或得之于当事人的直述,因此,他的忆旧念往类的文字,都称得上是真实而珍贵的史料。此外,徐铸成的人生道路和心路历程,又称得上现代知识分子的典型个案,很值得认真研究,像《徐铸成回忆录》中收录的《“阳谋”亲历记》已成为研究“反右”那段历史的经典文本。
出于这两方面的独特贡献,三联书店一直十分关注徐铸成文集的整理、出版。早在徐公生前,三联书店的老领导范用和戴文葆就建议他出文集,“徐先生却似乎不太感兴趣”,郑勇说,徐铸成一直觉得作为报人,自己写的东西不过是新闻,而“新闻只有一天价值”,没有太大出版价值。1991年徐铸成辞世后,海内外研究者和多家出版社不断找到其后人,问这些书能不能重版。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出版计划一直未能如愿。
直到2007年徐铸成诞辰100周年,这部酝酿很久的书系才终于提上议事日程。这年年底,徐铸成的后人决定将全部书稿交给与徐公有着深厚渊源的三联书店,了却这一心愿。这部由13本书组成的系列文集,编辑工作最终由三联书店文化出版中心集体承担,郑勇、王振峰、卫纯、杨乐四位编辑合作完成。
整理、出版400万文字,是一项烦琐费时的大工程。郑勇回忆说,最初的整整一年,都在做考证讹误的工作。如《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一书出版后,华中理工大学吴廷俊教授等人都曾指出其中有多处错误,“为此,我们参阅了牛济先生编的张季鸾年谱和有关《大公报》资料,还有刘古愚、于右任、李仪祉等历史名人的传记和研究资料,还访问了张季鸾、胡政之先生的后人,直接或间接地在上海、西安、潼关、榆林、香港、台北、东京等地查阅了相关资料,对有关考订文章一一核对,对确属讹误之处做了修改,对仍然存疑之处保留了原貌,有些地方做了注解。”
“日记”将弥补“回忆录”空白
据介绍,《徐铸成作品系列》共计13种,有9种是徐铸成生前出版过的,有的他自己撰写了序言;有1种是生前出版而被搁置直到逝世后才得以问世的,即《徐铸成回忆录》。这10本书可大致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忆旧类的,包括《徐铸成回忆录》、《报海旧闻》、《旧闻杂忆》、《风雨故人》、《报人张季鸾先生传》、《杜月笙正传哈同外传》;第二部分是他在改革开放以后写的时事观感,如《海角寄语》、《锦绣河山》等随笔杂文集;第三部分是其学生贺越明主编的三本文选,《徐铸成新闻评论选》、《徐铸成政论选》和《徐铸成通讯游记选》,绝大部分是他1957年以前从事新闻工作时在《大公报》和《文汇报》上留下的通讯、评论和游记等。
“只有3种是新编辑整理的,包括《新闻丛谈》、《徐铸成日记》和《徐铸成自述》。”郑勇告诉记者,徐铸成生前最器重两本著述,《徐铸成回忆录》和《报海旧闻》。《回忆录》是他一生事业的总结,《报海旧闻》是他对自己从事新闻工作的回忆。“徐公晚年修订《报海旧闻》时,在书的扉页上题写了‘这是我的代表作’,可见他对这本书的重视。”
但作为责编,郑勇自己更最看重的,却是徐铸成生前没有出版过的三本书,“这些内容绝大部分都没有披露过,特别是日记和运动档案,现在看来史料价值比较高”。他告诉记者,较之《徐铸成回忆录》,新披露的日记中确有许多更有价值的史料。“很多新闻史、近代史学者认为,徐铸成的回忆录对自身经历的许多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只列了提纲,就像磨砂玻璃没有点透,他们很希望从日记里寻找答案,现在看来,日记尽管有所弥补,但仍然存在许多谜团。”郑勇说。
记者了解到,即将出版的《徐铸成日记》时间跨度从1947年到1978年。除了“文革”等政治运动期间是个空白、《大公报》时期的日记由于抗战逃难丢失,1947年到1957年间徐铸成的大部分日记都比较连续,基本全面再现了他主持《文汇报》时期的历史片段。
100套毛边本被抢购一空
自2009年12月底开始,这套被列为中国出版集团重点选题规划的文集,几乎是无声无息进入了读者的视野,甚至连新书首发式都没有举行。这种极为低调的出版方式,在郑勇看来是尊重了徐铸成“一生务实低调,不求闻达”的品性。没想到的是,文集的出版仍然引起了很多书友和研究者的重视。网上书店布衣书局定制的100套毛边本,在两三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历史学家朱正也格外重视这一系列,并说《徐铸成回忆录》“是一本很值得一读和保存的好书,其中有不少很重要的史料,必将受到后世研究者的重视”。
事实上,近年许多历史亲历者的家书、日记被重新整理出版,形成了一股出版潜流,如《叶圣陶叶至善干校家书》、《父母昨日书——李锐、范元甄通信集》、《邓颖超日记》等,从个人记忆的角度弥补了许多过往历史上的盲点。将《徐铸成文集》的面世,放在这一出版现象中去认识,或许更容易找到它的坐标。“这套文集的价值,更多在史学意义上。”郑勇指出,徐铸成最可贵的一点,是秉承着史家传统,把新闻当做历史来写,“因此,他不管是写人,还是记事,我们今天都可当做史料来阅读。”
在这样的编辑理念下,整套文集插配了180多种照片、书信、手稿、书影等珍贵的影像资料,每册书都附上了新版《前言》,交代写作背景、过程及发表、出版源流、修订情况,尤其注重为研究者提供史料。
关于文集未来的出版规划,郑勇告诉记者,目前文集的编选、定稿工作已初步完成,《风雨故人》、《海角寄语》、《锦绣河山》、《徐铸成自述》将于2010年10月出版,而《徐铸成日记》、《新闻丛谈》、《徐铸成新闻评论选》、《徐铸成政论选》将于2011年出版。他透露说,现在又发现一些徐铸成的文字,未来或将列入出版计划。比如其学生贺越明手里还有徐铸成晚年谈话录,目前还在仔细整理中,约20万字。还有一些集外文,如编辑从《读书》杂志上找出来的当年徐铸成的一些文章。此外,还考虑出版徐铸成的纪念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