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80|回复: 2

[对话] 港大校长徐立之:港大的未来或在深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9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向南都读者拜年。
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向南都读者拜年。

  ■ 人物简介

  徐立之,1950年12月21日生于上海,于香港长大。分子遗传学家。1972年获香港中文大学理学士学位,1974年中大硕士毕业,后负笈美国匹兹堡大学,1979年取得博士学位。后于多伦多大学出任教席,并任多伦多病童医院研究所遗传系主任及首席遗传学家。于2002年9月起,接替戴义安出任香港大学校长。

  在大学这个环境里可以看到社会的未来,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我们(香港大学)与港府没有直接关系,政府把钱交给教资会,教资会按人头把经费拨给我们。

  ——— 徐立之

  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从九龙到香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要坐船花很多时间,连念中学都要过海念。后来交通发达之后,香港和九龙有什么分别呢?现在深圳对香港,就像过去九龙跟香港一样,最后深圳和香港就会变成一体。香港大学在深圳教育方面的角色要看前一点,港大在港岛上的地不够,如果和深圳政府合作,把港大的一部分活动,如教学活动、研究项目搬到深圳去,先走一步,我觉得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深圳政府也愿意跟我们合作。

  香港大学位于半山上,专访港大校长就是从爬山开始的。

  2月4日下午,天气阴凉没有阳光,尖沙咀的海风有点冷。从佐敦坐地铁到中环,再坐小巴到港大。地势越来越陡,记者一行拾阶而上。

  一进港大校门,一股清新的校园气息扑面而来,青葱的学子,花白头发的教授,不时擦肩而过。在一个热闹的摊位前,记者不禁驻足。原来是学生会为某个选举拉票,现场散发传单,来来往往的学子熟视无睹,看得出对这种基层的民主训练,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校方介绍,这些活动全是学生自主搞的,校方不会去干涉。

  专访定在大学道1号校长府,由于不熟悉地点,担心误了时间,记者不敢过于留恋孙中山演讲的陆佑堂,朱光潜曾经往返的校园山径,以及许地山的办公室、陈寅恪的研究室,还有被拆掉的张爱玲曾住过的宿舍遗址……山间的石阶层层叠叠,不一会就爬得满身是汗。

  亲切、幽默、风趣,这是徐立之校长给记者最深的印象。当采访开始记者拿出iPhone(手机上网)手机准备录音时,徐校长笑了,“我的iphone也可以做采访呀。”现场的气氛一下子活泼了很多,初见面的拘谨全都消失了。接下来的采访完全是在笑声中完成的。

  徐校长不回避任何问题,但回答时总是先做铺衬,然后一步步抵达答案核心。他笑称这是自己的弱点,不能一直去想一个问题,有时候思维跳跃太大,会忘掉最初的问题。

  大学精神

  大学排名是不公平的

  记者(以下简称记)首先祝贺港大,祝贺徐校长,我看到港大的历史资料,今年应该是港大百年华诞。

  徐立之(以下简称徐):首先,百年校庆不是今年,是2011年。因为港大是把民国宪法公布那年作为创校年,就是1911年。而100年前的1910年,是港大校部大楼奠基的一年。其实第一批入学是1912年。所以我们三年都可以校庆(哈哈)。

  记:2009年《泰晤士报》公布的大学排名中,港大是亚洲第一,内地高校中北大仅列第九。你如何评价港大的地位?

  徐:我们对学校排名其实没有十分注意,当然评价评得好,我们也会很开心。但是,在很多地方,我们跟真正的世界一流大学还差一点。说我们亚洲第一,但我们是不是比北大清华,比复旦浙大好呢?我们有很多地方可以说比他们好,总体来说,各有各的风格,真的不能去比较,排名常常就是算分数,这对一个大学来说是不公平的。

  记:有种说法是,大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比如蔡元培时代的北大,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徐:大学是自由的地方,也是发展学术的地方,无论是在思想方面、文学方面,还是在科研方面,大学在社会上应该做引领的工作,尤其是科研方面,很多新的设备、技术,都是在大学先试。大学是社会的一个缩影,社会有社会的文化,大学有自己的文化,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代表性的东西。

  记:作为港大的校长,在你看来什么是大学精神?港大有着怎么样的气质?

  徐:港大学者(享受)学术自由,学生则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有人说我们培养的是领导者,未来的领导者,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成为领导呢?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我们的目的就是这样。在学术方面,我们有一种风气:excellent,就是学术卓越。所以我们在教授聘任、招生方面都招到最好的,所以聘教授不分国籍,也就是国际化,刚才说到的大学排名,其中有个项目就是国际化,我们的得分较高。

  记:在当下,一所大学除了承担传播知识、培育人才的任务之外,它对一个城市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徐:大学是一个思想自由的地方,很多对的错的思想都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大学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有时社会极端事件在大学发生。在大学这个环境里可以看到社会的未来,大学里的讨论并不一定朝着对的地方,但给这个社会留下了探索的空间。

  记:去年11月,深圳网友发表万言书陈述深圳大学之痛,认为深圳长期处于大学缺失、大师缺乏的“血脉不通”境地,一座伟大的城市,必须存有伟大的大学。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徐:如果一个城市资源很丰富的话,那对大学就是一个好的发展环境,但好的城市不一定有好的大学,好的大学也不一定在好的城市。另外,世界一流大学是不是马上就可以建起来呢?其实,大学的环境条件是慢慢建立起来的,城市的文化对大学的环境影响很大。我常常用足球队来形容一个团队,不是说把世界一流的球员放在同一个队里就打得好,还需要良好的配合。

  大学体制

  民主和行政要取得平衡

  记:现在内地教育界有个共识,就是教育体制僵化、教育行政化严重,在你看来,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制应该是什么样的?

  徐:哈哈,与内地的校长也常常谈到这个问题,香港有非常自由的文化背景,很多事情都是很民主,很多东西就是大家一起决定,结果就是各方面越来越平均了,有些时候是需要一些行政决定的,尤其是发展策略方面。如果太民主的话,大家就把钱分了好啦(哈哈)。

  就像一个钟摆一样,完全民主不行,全部行政也不行,两方面要平衡。我们太民主了,就要往行政方面放一点。最近,我们对管制机构进行检讨,就是把权多放在“中央”去,让校长院长多做点决定。怎么达到策略性的方向,就和民主有关系,大家一起讨论,达到共识。

  记:你认为港大目前民主太多了?

  徐:以前太多,现在钟摆摆过来了,(哈哈)就是要多做一些策略性的东西。大学不能全部民主,否则大家都做不好。

  记:港大与港府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港大日常是如何运作的?

  徐:港府把资源主要是经费交给教资会,也就是教育资助委员会(既无法定权力,也无行政权力,在高校和政府之间协调高教事务),教资会下面有八所港府资助的大学,它按照学生数量拨付教育经费。

  记:打断一下,教资会是由什么人组成?

  徐:大学的学者,以个人身份参加;对教育有认识的社会人士;还有外籍以及内地的教育界人士,比如复旦前校长杨福家,以前是王生洪。教资会每三年做一个计划书,要收多少学生,需要多少经费,教资会审核后拨款。

  记:大学和政府没有直接关系?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不直接发生关系,没有关系!

  记:校长的任命有没有通过政府?

  徐:校长由校务委员会聘任,校委会组成比较复杂,有6名是政府任命的市民,其中有些是校友,有6名是学校自找的社会人士,跟学校没有关系,也不是官员,这是 12个社会人士。其他是校内选举出来的,一共25名,我作为学校行政也是成员之一。所有校委会委员都以个人身份出任。

  记:校长是通过校务委员会产生的,政府是控制不了的?

  徐:对的,校委会里面有个小组负责遴选校长,这是政府控制不了的。

  记:上月,国际上两大权威杂志《柳叶刀》和《自然》杂志先后以社论形式质疑中国学术诚信,你对此有何评价?

  徐:这两篇文章我没有看到,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事情。我想很多时候是文化方面的差异,比如引用不当出现问题。当然很多问题是自己的问题,比如抄袭别人的成果,那是不好的。其实,这些问题不只在中国发生,全世界存在同样的问题,因为老师的升职是用文献(论文)衡量。评审制度不会看内涵的东西,只会看(论文)数字。

  记:假如在香港高校,一位教授被发现学术成果造假,校方会如何处理?

  徐:按有关程序按严重程度处理,严重的可能被开除。不严重的话,我们会严重警告,并在升级时慢一些,会有扣分制度。

  港大招生

  魅力是给学生更多选择

  记:以港大为代表的港校在内地招生,已经有10年了吧?

  徐:应该有10多年了。开始时招生很少,只有30名。当时我还没来。

  记:港大招生对内地名校冲击很大,大批状元被港校收入囊中,有评论说清华北大被港大抢了风头,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徐:没有这么严重,抢了风头,那是你们媒体炒作的。港大当然希望招到好的学生,内地其实好的学生非常多,我们每年只招内地生200多名。有人说把他们状元都抢走了,但没有抢走这么多。

  记:确实抢走了很多状元?呵呵。

  徐:不少,但没有全部抢走。抢状元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是招优秀学生,状元只是其中一种。我们还需要其他很多优秀学生,比如我们需要面试,有人认为这是考英文,其实不是,我们也是给学生机会,认识我们学校的一个机会。考试成绩好,不一定是合适的学生。

  记:这几年每年都有尖子生甚至是状元舍弃北大清华而选择港大,你认为港大吸引他们的魅力在哪里?

  徐:港大的吸引人之处在于我们给他们的空间很大,他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世界,他们自由很多,做决定的机会很多。现在还没有任由学生选学科,将来一定要达到,好的学生一定会有外地交流机会,学校会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内地学生来港大,就是希望有机会通过港大到外地交流。比如一个清华的学生,到港大来然后再到剑桥去,这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四年到三个不同大学,见识不同的文化,适应不同的环境,这样的学生不到毕业就被聘走了。

  优秀生不用担心上不起学

  记:我注意到,港校这两年学费不断上涨,2010年内地本科生每年学费将高达11.9万。

  徐:为什么增加呢?因为培养学生成本是很高的,港府给每个学生拨款20多万。现在增加一点点,在广东人看来,只是吃饭增加一副筷子,这个价钱不算很贵。本港生上大学,大部分学费是由政府负担的,个人只需要出18%,本港生每年大约需要4.25万元。

  (内地生)为什么增加到11.9万呢?因为内地生招收多了,不能把本地纳税人的钱补贴太多,补贴已经有了,要找个平衡点。我们算了很久,得出这么一个数字,这个数字比较高,但对于学校来说,11.9万还不到成本的一半。

  记:但是11.9万这个数字对许多内地家庭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港大高收费会不会将优秀的贫寒学子拒之门外?

  徐:11.9万这个数字,是让香港市民看的数字。内地学生负担得起,那更好。如果负担不起,我们有奖学金、助学金,我们收的学生都是很优秀的,如果负担不起,奖学金、助学金一定会有的。

  记:按照港府的政策,港校的非本地学生可达到20%,现在港大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比例吧?

  徐:还没有达到20%,主要问题是我们配套设施不够,住宿的地方不足。其实,真的硬要增加到20%是可以,但我们考虑后决定慢慢增长,不要一下子到位。另外,港大是国际化的学校,如果非本地生增加到20%的话,是不是增加的名额全给内地生呢?大家讨论的结果是这样学生会分成两批,一是本港,一是内地,我们需要多点国际学生,内地学生反而会增加得不多。

  记:我注意到港校的内地生近年出了不少意外,有学生自杀,有学生精神失常,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徐:主要是压力的问题,内地生家庭期望很高,来港后遇到不同的环境,是需要时间去适应的,压力太大的时候,有时候找不到人倾诉,意外事件就发生,这是很不幸的。

  现在情绪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可能跟资讯发达有关,学生遭到打击,就躲在家里上网,与外界接触少了很多,交际能力也差了。另外,竞争太厉害,学生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方面,把考试考好,也把精神搞坏了。

  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他们是成人了,如何帮助他们但又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这是很重要的。我们有时跟家长谈话,家长也不要给他们压力。很奇怪,幼稚园小学中学需要跟家长谈话,现在大学也需要跟家长谈话。

  港大酝酿教学改革

  记:港大实施了“尖子计划”,招收成绩优秀学子,请问单科特别突出、但严重偏科的学生,有没有上港大的机会?

  徐:我自己就是这样。呵呵,有的,但不会很多,这是考试制度导致的,如果他的成绩很差,第一步筛选根本就进不去。但有时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进来,比如副学士(类似内地大专)。可以到大学去借读,有些学生后来很优秀。有些先到国外念,再回港大读。

  记:香港的大学将于2012年从三年制改成四年制,在校学生增加,教授数量、教学设备及校舍都有新的需求,如何满足需要?

  徐:首先,要靠政府资助,港大要增加教育设施,我们也要增加筹款。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做两件事情,我们要拓宽学生的视野,除了专科课程要强化外,还要增加很多核心课程。念理科的必须增加文科课程,比如对艺术知识、审美眼光、伦理道德的训练,保证理科学生有文学修养。

  其次,教学模式也要变,以后学生可能不需要到课堂,在学校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得到学习资料。我们是学习,不是教学,是以学生为本的,给他们学习的机会。学校教学部分还是三年,其余一年到世界各地交流。

  为了应对四年制,早在三五年前,我们就已招聘教师,现在很多教授已经到位了。好的老师和好的学生,这是我们学校最重要的。

  深港合作

  香港大学服务范围应该更大

  记:深圳滨海医院现已定名港大深圳医院,由港大和深圳方面共同运营。该医院被深圳各界当作改革的样板来打造。港大对这家医院有什么期许?

  徐:这是港大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港大参与深圳医院,一是学术方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是港大对社会的贡献,既然深圳政府认为是改革试点,港大很原意与他们合作。

 楼主| 发表于 2010-2-9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医院院长由港大确定,据说是一位名医,能否透露一下是哪位?

  徐:呵呵,还在确定中,你们报纸的报道太领先了。

  记:在深圳生活的港人数以十万计,请问港人去这家医院看病,能否享受到在港看病同样的待遇?

  徐:第一,港人是不是有优先待遇,我觉得不会,因为是深圳的医院,会按照当地办法办理。第二,这家医院是按照港大医学院的办法去经营,医疗水平是世界一流,与深圳本地的医院不一样。

  记:《珠三角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港澳名牌高校在珠三角合办高等教育机构。港大有什么计划?

  徐:港大希望在教育方面参加内地工作,一方面看怎么配合深圳需要,合作办学是一个方法。另一方面,看港大长线的发展,港大在亚洲是最古老最优秀的大学。港大的腹地在哪里?只在香港吗?港大服务的范围应该大一些,珠三角、港深是一个想法。

  有时候我想,我们在香港岛上面,我们香港大学是不是就是香港岛大学?(哈哈大笑)但以前是,为什么呢?在交通不发达的时代,从九龙到香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为要坐船花很多时间,连念中学都要过海念。后来交通发达之后,香港和九龙有什么分别呢?现在深圳对香港,就像过去九龙跟香港一样,最后深圳和香港就会变成一体。香港大学在深圳教育方面的角色要看前一点,港大在港岛上的地不够,如果和深圳政府合作,把港大的一部分活动,如教学活动、研究项目搬到深圳去,先走一步,我觉得是一个双赢的局面,深圳政府也愿意跟我们合作。

  记:我还听到一个说法,就是说港大希望在深独自办学,不愿意和深大合办,是感觉深大规格不够?

  徐:你哪里听来的?从来没有说过,绝对没有这样说过!尤其是后面一句。

  但是独立办学、在深圳办分校不是港大的目的。香港大学希望把部分教学活动、研究活动放在另外一个校区,港大是一个小区,医学院是另一个校区。刚才我谈到腹地,港大范围在哪里?港深是一个区的话,香港大学将来可能在深圳,但那不是马上可以看到的,我是说未来一直的发展,未来人口多,对大学需求多,发展是必然的事情。

  我们不是去办一个分校,收点学生,派点老师过去教教学,其实将来在深圳念书的学生,那就是香港大学自己的学生。怎么安排比较复杂,可能是一二年级在深,可能三年级在深,就看学科怎么安排。

  记:深圳是高等教育薄弱的城市,现在深圳正在筹建南方科大,南方科大应该怎么办?你作为名校教育家,有什么好的建议?

  徐:呵呵,他们请的朱校长很出色,是一个中科院院士,我们见过很多次的。每个地方办学背景不一样,学校风气需要慢慢培养,根据当地需要来定学校发展方向,科技大学与港大这种全科性大学发展不一样,所以我不能建议朱校长怎么办。但好的老师好的学生,这是一贯的做法,这也是港大成功之处,我觉得朱校长也不例外。

  做大学校长

  创造环境,做一个园丁

  记:你连任了港大校长,也曾被评为香港最佳大学校长。在你看来,当大学校长,最需要哪些素质?

  徐:哈哈哈,又是排名了。我不知道排名最佳是怎么算的,是问老师,还是问学生、社会人士呢?当然,对学生和社会人士的支持,我还是很感激的。怎么做好呢,校长不是一个领导,学校学术那么多的方向,我怎么可能教物理学家做研究呢?我怎么能教外科医生做手术呢?不可能的,所以我要大家互相合作,我常常站在好的老师后面,支持他们,让他们有一个好的环境,所以说我是一个园丁吧。(哈哈大笑)

  记:好的环境指的是什么呢?

  徐:好的环境除了包括教学设施、资源、课题之外,还需要好的制度,比如学校在升级评审制度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港大素来风气很好,我站在他们后面,学校就上去了。

  记:我们知道,你是国际知名的遗传学家,做了校长后就得做很多行政方面的工作,你是如何在学术和行政方面进行平衡的?

  徐:学术呢我以前有这么多,就这么多了,没有再增加啦(哈哈大笑)。我跟内地校长不一样,内地校长很多还在带研究生。我来香港之后,就没有研究生了。这里有个利益冲突问题,校长如果继续在做研究,有个资源分配问题,做校长多分一点当然容易了,当然这个我对内地是个批评啦,我常与内地校长交流,他们怎么做确实很困难,多给自己一点就被人骂,所以很痛苦,而带研究生也没时间,对研究生也不公平。以前,我曾尝试过把研究留在加拿大,每天晚上10点、11点通过遥控指挥,但每天工作都太累,坚持了6个月我就投降了,把研究全部交了出去。(哈哈大笑)

  记:你在港大的第二个任期还有两年多吧,你希望在你的任内,给港大留下什么?

  徐:还不够吗(环顾左右,哈哈大笑)?我觉得我来了之后做了不少改革,出了一个策略发展方案,包括四个内容,能表达我的心愿。第一个是学术卓越;第二是学校更加国际化;第三是和社会更大接触,直接跟社会接触,不是社会请我们去;第四,培养香港大学大家庭,你们听了可能可笑,我来了之后,第一个就是听到,雇员和校方怎么怎么,学生和校方怎么怎么,校方是什么意思?校方可能是制度,其实港大的制度是个民主的东西,是大家共同制定出来的东西,有些不信任的行政人员,好像我一样,变成了校方,呵呵。我把这个制度改变了,大家同一条船,同一个大家庭。我还把以前的校友拉回来,一起关心学校。学校这么成功,是大家的功劳。

  记:将来你离开港大的时候,你希望后人,对你有一个怎样的评价?

  徐:这不是我自己决定的,人家怎么看你,是将来的事情。现在我也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我觉得大家有什么问题了,就可以来找我交流和沟通,这就很重要。

  (旁白)徐校长“亲民”是出了名的,不但老师学生可以通过邮件跟他交流,就连市民有了问题,也会跟他沟通,他也会回复。

  徐: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我回复电邮时,都是从最新的邮件开始回复,从开始去回复的话,就一直追不上(大笑)。至少一个人会高兴,会很感动,校长这么快回复。对于电邮的回复,我觉得不能应付,每一个电邮都会回复。

  记:我觉得校长收到市民电邮还是很罕见的,起码在内地是这样。

  徐:真的?常有呀。(哈哈大笑)主要是这里比较自由吧,我都会关照秘书不要挡住,虽然有时不能直接回答,但至少给他一个回应。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3 03:09 , Processed in 0.162676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