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72|回复: 4

[人物] 追忆恩师徐华根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恩师影像】
徐老师.jpg 恩师姓徐,讳华根,笔名铧耕。一生爱书,半世著述,烂熟文史,情系家园。
我虽呼为“老师”,却还没来得及磕过头、端过茶,其实忝居门庭,愧为弟子。
【惊闻噩耗】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明山堂有唐汉章先生的《走近“游圣”徐霞客》的主题讲座,我如约前往。到的时候,唐老师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我在旁边坐了一会儿,等采访结束,我上前打招呼。结果,唐老师第一句话就是:“你不知道吗?”
不知道?不知道什么?我一紧张。
唐老师说:“报纸上登了,只是一小块,一般人也注意不到。”
看神情,我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
唐老师说:“徐华根他去世了。”
我愣神了一会说:“我前几天才看他过他的啊?”
唐老师说:“这两天突然不行的,本来准备再做一次手术,但来不及了,后来的都昏迷了,人一下子就去了。今天是遗体告别仪式,我没看见你,想你不知道。”
“我不知道啊,你们也都没我的电话。”以往和江阴文化界的这些老先生接触,都是通过徐华根老师,这次徐老师忽然故去,自然没有谁能联系得到我。
随后我想唐老师讨了徐老师儿子的电话和住址,因为明天我是一定要去祭拜的。讲座虽然很精彩,但我始终没能认真听。讲座结束后,我又讨了唐老师的电话,然后匆匆往回赶。我要用文章追忆徐老师的恩情,我知道今天将是个不眠夜。
回到家,我把徐老师的书全部拿起来,堆起来厚厚的一叠。这还只是由徐老师著作的一部分,如果把散见于报刊杂志中的文章汇编起来,加上还在那些尚未完成的稿子,那又要多出好多。
徐老师是一个非常纯粹的文化人,爱文化、爱书籍、爱家乡。他编撰的书籍几乎全是介绍江阴历史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
“战士死于疆场,学者死于讲坛。”一个爱书的人在世界读书日向世界告别,或许也算得上死得其所。
【初识恩师】
前年,我是带着《季札——孔子推崇的圣人》的初稿重回江阴的,之前我一直在苏州工作。因为季子墓在申港,所以免不了实地考察,在江阴呆的时间也就长了。
一次,在拜访吴文达老先生时,听到吴老师闲谈江阴的历史文化名人,叹服之余也对江阴生起了浓厚的兴趣,并就有了定居江阴的打算。差不多这个时候,经人介绍,我认识了徐先生。
我是登门求序的,但这次拜访之所得却比一篇序言多出不知多少倍。
我在约好的时间来到徐老师在电视台的办公室(徐老师是电视台的副台长),自我介绍之后并没有多少寒暄,然后是一些闲聊。因为都姓徐,所以又都互相问道:“你和徐霞客有没有关系?”答案都是没有关系。接着就谈到家谱、谈到书籍、谈到历史、谈到文化……因为共同的爱好,话一谈起来就收不住。
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很长,是该道别的时候了。临别时,徐老师赠我一本《澄江夜话》,其中有江阴古往今来众多的人文地理掌故,可以说得上是介绍江阴、了解江阴的入门读物。此后,徐老师多次赠书,加上以前就有的,徐老师已经出版的著作就差不多齐全了。
在徐老师的办公室,挂着一副对联,是薛双甲先生撰写的,内容为:
虽云智慧生灵府,更须工夫在笔端。
旁有小字注云:
华根同志耽于写作,刻苦自学,与余相识有年,每清谈,颇契合。夫写作一道,既苦事,亦乐事也。搜才成文、论事立意、字斟句酌,此苦事也;每有一得出成果,或遇知音心赏,又乐事也。苦乐之间,其味故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书是联以共勉。
从这副对联可知,薛先生与徐老师颇为投缘,对联正文及小注皆是知音人语。文中说“苦乐之事,其味故不足为外人道也”,想来薛先生与徐老师对此是能够会心一笑的。
徐老师曾说:“薛双甲有一个理论,即‘眼高手低’,你必须欣赏的能力先上去了,手上的工夫才跟上去。欣赏能力上去了,手从生疏到熟练,再到熟能生巧是需要一番锻炼的;如果欣赏的能力本身就不高,那么这个人的艺术修养也就到此为止了。”薛先生的这个理论,堪称良训。
当然,徐老师还有很多治学心得,值得做一番整理。其中我印象较深的是那句“文章要做,又不必太做,自自然然,水到渠成”——这也正是徐老师写文章的一贯风格。
【提携帮助】
徐老师与我原本素昧平生,但相识之后,却给了我一次次无私的帮助。
农历四月十三是季札的祭日,我自己组织了一次祭祀活动。就在出发前几天,徐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他已经告知申港镇政府我们的行程,到时候他们会负责接待。申港镇政府安排了多次接触,还邀请了多名专家和我座谈,使我能够更多、更深地了解了季札,也为创作《季札》积累了更多的资源。
一次,电视台“鲜闻1线”栏目向徐老师询问有什么新闻热点可以报道。徐老师就推荐了我,说有个年轻人在写一部书,主题是江阴的人文初祖季札。然后记者就联系了我,我平生第一次上了电视,《季札》一书也第一次被主流媒体宣传。
此外,在《季札》的创作过程中,徐老师给了我很多意见建议,也提供了很多资料,使我将稿子从原先的十几万字扩充到二十几万字成为可能。此外,徐老师写的序也在书正式出版前,先在《江阴日报》上发表了部分文字,算是提前宣传了。
季子祠重修,要写一篇碑记。我建议找吴文达老先生,因为吴老师精通诗文,对季子有很熟悉,所以是不二人选。但吴老师年纪大了,怕精力不够,所以让我先写个草稿,讲需要表达的内容都写上,然后由吴老师重组润色。稿子交上去后,在讨论的时候被否决了,大家觉得用在当今社会用文言显得不伦不类,不如干脆用白话,略显文雅,才是最佳状态。我只得重新撰写,最后剩下两三句话时难住了,发觉很难前后文一气贯通。我只得将残稿发给徐老师,请他提提意见。结果没多久,徐老师就给我回信了,里面是他补全又修改过的稿子。我原封不动地发给了申港,结果通过了。徐老师说:“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吧。”我心里想:“其实我没出多少力,说不上放心不放心的。”
徐老师还为季子祠的对联、诗词作了整理,有依据的仍从其旧,典籍未载的则配置新内容,其中有一副对联是徐老师依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自己撰写的,内容为:
出使中原重智尚文行齐鲁观周乐论势辩盛衰至德崇礼有量;
逊耕延陵诚信守诺让君位悬佩剑见微知清浊仁心慕义无穷。
因为平仄的关系,吴文达老师建议将“延陵”改为“申浦”。这幅对联现在就挂在季子祠君子殿,由言恭达先生书写。但是和《重修季子祠碑记》一样,没有注明作者。
徐老师还介绍我参加《史记》研究会的一次研讨会,因为恰好有冲突所以没有去成。
另外,徐老师还给我一些杂志,让我有机会就去投投稿。
徐老师常常嘱咐我,季札研究还可以做得更深入、更细致,应该坚持下去,耐心地做。即使在动了手术以后,徐老师还没有忘了这件事,将他新找到的两份季札相关资料通过网络发给了我。每念及此,深感惭愧。
【谆谆教诲】
自从第一次去电视台拜访徐台后,我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一次。去之前,我先打个电话,问候一声,然后就过去。谈话的内容离不开书籍、文史。徐老师会回忆那一本书是怎么买来的,以及其他的细节。一个爱书的人,他对每一本书都会有一段生动的回忆。
徐老师时常说:“现在买书越来越谨慎了,以前是看到中意的书就买;现在要考虑好,实在有用才会买。即便是这样,还是积累了太多的书,有时候也会通过孔夫子旧书网卖掉一些。”
很多时候,徐老师会告诉我,他又淘到了一本什么书。比如说有一次,他淘到了一本《缪荃孙研究》,就拿出来给我看,说这本书很好,是在博库网上买的。又说博库网上的书又全有便宜……很多图书的信息和渠道的消息都是徐老师先发现然后我跟着去找的。
还有一些时候,徐老师会回忆一些人,比如薛双甲,比如某个画家。那位画家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我只知道他是徐老师的朋友,在电视台办公室里摆着的那幅画就是那位画家画的。徐老师说:“有一次,台长请我向他要一幅画,我就向他讨。他说,你要的话,我一定是送给你;如果是你带别人讨,那我现在也是有名气的,总要五百元才好拿去(开这个价真的一点都不高)。我想也是,后来拖了一下,没及时和台长提,谁知道,没多久他就去世了……”这段话,徐老师曾经说过两次。谁知,这段话竟然一语成谶,徐老师也是这样忽然地去世了。
有关江阴的文史,只要我问出来,徐老师一定能答出来。很多问题,在我脑子里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在徐老师那里,就是一段清晰的文字,只要有需要,随时随地可以在电脑上打出来,在纸上写出来。
我在徐老师面前,从来没有感到什么压力。他一直是那样温文尔雅、从容不迫地说话,从来不会提高声音,不会变得很严肃。
前年,我们几个诗词爱好者曾经举办过一系列诗词讲座,邀请了许多老先生过来讲。其中有一周,没有落实好主讲人。我就想到了徐老师。徐老师自己不作诗、不写词,但对诗词的感觉还是很到位的。《江上诗钞》第三、第四册中很多内容就是徐老师提供的。此外,徐老师还编辑了一部《江上词综》,搜集了江阴历代的词作。这次,徐老师从历史的角度漫谈了江阴的词和词人,虽然当天因为活动,临时换了场地,讲席和听众席都很简陋,但是这一次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徐老师很忙,因为他对江阴文化太熟悉了,很多文史工作只有他能做。比如,一次会议上,徐老师说现在徐霞客研究那么热,应该编一本《徐学词典》。大家都表示同意。谁编呢?徐老师当仁不让。
很多书稿就是这样接下来的,为了赶稿子,徐老师常常熬夜。后来徐老师常说,身体就是这样垮掉的,熬夜消耗精神,长久坐着不动,对胃肠都不好。接下来,就提醒我要注意休息,坐得时间长了,要起身走走,散散步……在没有病倒以前,徐老师从没说过类似的话;病倒以后,说着说着,就说到这上面去了。
 楼主| 发表于 2010-4-25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两次探病】
去年季子文化节的时候,中午吃饭,徐老师没有喝酒。
后来,我去武进参加那边纪念季子的研讨会,回来后我准备把新资料拿给徐老师看看,打电话过去,他第一次不在。徐老师说他在上海,后来我知道他是去做手术的。
其间隔了好久,每次打电话或发短信,徐老师都说还在治疗、还在巩固,并说回来的话就会通知我,但是徐老师一直在上海。
眼看到了教师节,我实在坐不住了。就邀请了一位学中医的朋友,一起去上海探视。
当时徐老师的精气神都很好,只是头发白了许多(不知道之前是不是染发)。坐下后,徐老师谈了治疗经历:
开过刀以后,本来准备在那里化疗的,但一看治疗方案,就不敢了,因为照这样治疗,一定要被拖垮的。后来打听到龙华医院,那是一家中西医结合的医院,他的理论基础是——正气充足,可以化疗;正气不足,必先固本培元,等正气充足了再化疗。我看了之后,觉得这样才稳妥,所以就选择了这个治疗方法。
我那位学中医的朋友听了之后非常赞叹,说:“这就是大智慧!”看了方子,也很赞叹,说:“用词都那么古雅,说明他的基础非常好(当然这是说给我们这些外行人听的,他是仔细看过了药方后才说了这一句)。”
这下,我们的心就落了地。
那次去上海探病,印象最深的是徐老师的孙子。徐老师的儿子切好了西瓜招待我们,他孙子走过来拿叉子。我以为,小孩子嘛(最多六七岁),一定是叉起来自己吃了。谁知道他叉起一片西瓜往我嘴里送。我因为受宠若惊而不知所措起来,乐开了嘴让他为了好几口。然后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来。他停下手,又走到边上,继续喂我那位朋友。
回去的路上,我们谈到徐老师的孙子,都说这个孩子了不起,将来一定有出息。因为综合了几件小事,从细节上看出来,他无论是在灵性上,还是在定性上,都很出色。我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从这些小细节上,可以看出家教的力量。
去年年底去了趟广州,回来后一直没空闲,等我空下来后徐老师又去上海疗养了。
一天,我接到徐老师的电话,他说:“《吴文化》的陈振康问到你,想要一本《季札》,另外他还有话给你说,你记一下他的电话。”还说,我的《上博简所载季札相关资料之评析》在《吴文化》上发表了,等等。我问您今天在家吗?徐老师说他待会要出去,于是只好另约时间。
过了两三天,我再次打通了徐老师的电话,知道他在中医院。我说我这就过来,当时我正在超市,准备挑点东西带过去。但徐老师又打电话过来说:“你不要带什么东西过来,医生说这两天还不能吃东西。”但我还是带了两桶麦粉,因为麦粉放得久,大可以等出院了再吃。
这次见徐老师,他的精气神差了些,但思维还是很清晰。我说到一些人的时候,他都能补充一些信息;说到一些事的时候,他又会告诉我,哪里有相关的诗文……
徐老师明显虚弱了,我不忍打扰他太久,只好早一点辞别,谁知这一别,竟然成为永诀。
【读书杂感】
这一段,我略述我与徐老师这些著作的因缘。
一、《澄江夜话》
有人说江阴有二徐二话,这是指徐再思先生的《澄江旧话》和徐老师的《澄江夜话》。《澄江夜话》是徐老师在多家报刊上发表的系列文章的集合,分《地名漫话》、《江山联话》和《人文丛话》三个部分,叙述了江阴的地理人文。徐老师常以此书赠人,我也效仿一二。
一次,赠送了一本给居庸诗社的江南雨先生,没多久就得到他的反馈:
正在读铧耕先生的《澄江夜话》,收益很大。现时文人瘸腿的多,一提到诗词联等便错误百出,甚至完全外行。从书中看,铧耕先生是真文人,其所选诗词文字多上品,评价亦中肯。尤其读其中蒋鹿潭一篇,可知其知蒋知词,不愧前贤乡人也。今有小诗一首,录于后,期兄代转铧耕先生,以呈敬意。
《读澄江夜话寄铧耕先生》
千秋文脉响琤淙,
读罢韦编识一邦。
把卷胜如相对坐,
听君夜语话澄江。
(淙字多音,入三江韵。)
江南雨先生是个很纯粹的诗人,在诗词上,从不谬赞他人,他能给出这样的评价并且有诗为证,可见所言非虚。
二、《江上词综》
《江上诗钞》凝结了数代人的劳动成果,其编辑、重订,都加入了大量人力;《江上词综》则是徐老师以一人之力搜罗编撰而成,并且附加注释,使之尽善尽美——可以说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
徐老师曾多次告诉我,他如何在北京、上海的图书馆查资料,复印、抄写等等。许多珍贵的资料,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积沙成塔,渐成巨著的。徐老师现在的著作,但是手抄一遍,都已经是一个浩瀚的大工程,更何况是一字一句,细细推敲?
三、《明末江阴守城纪事》
江阴八十一天守城,可歌可泣,其故事一直传诵至今。
本书搜罗了相关的史料,可谓体大而周。
徐老师曾说台湾一个军事专家曾专门过来拜访他,向他询问江阴守城的细节。徐老师还带着他探寻相关遗迹。那位军事专家说,江阴守城战的规模,应该没有书中记载的那么大,即便如此,他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炮战。
四、《江阴名人年谱》
五、《江阴著姓望族》
这两部书都是徐老师主编的,其中很多文字都是徐老师逐一校对的。徐老师这次提到“玉林国师年谱”他花了很多心思,因为里面有很多佛教名相,不必普通古籍。
六、《周庄史话》
据说这本书没花费很多精力,因为整个江阴的文史,徐老师都如数家珍,编辑一个镇的“史话”自然不在话下。
七、“江阴旅游文化”丛书
我最初看到“江阴旅游文化丛书”和“江阴文史丛书”的时候,真有点灰心。江阴已经把文史资料做得这么全面了,我还怎么见缝插针呢?
当然,现在发现还有可以深入、细化的地方。但现有的这些书确实涵盖了太多方面了,虽然做不到无所不包,但已经非常全面了。
【送行一首】
独立书林常忘返,铧耕文海意悠然。
先生此去多珍重,好看西天九品莲。
2010423日至24日,徐敏急就
发表于 2010-4-26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呜呼!逝者安息!
发表于 2010-4-26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呜呼。徐氏家族又失一颗彗星。
发表于 2010-4-30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氏损失!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9-30 18:32 , Processed in 0.171691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