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47|回复: 1

[娱乐] 纪念林耀基音乐会将上演 徐惟聆回忆恩师(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2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1983年8月留美3年后首次回国开独奏会与林老师一家在圆明园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惟聆赴美留学前在林老师家的合影(1980年7月24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与林老师 胡老师共游颐和园.(2005年国庆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送别恩师(2009年3月22日摄)


  新浪娱乐讯 2010年6月10号晚7:30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将上演一场老、中、青、少的小提琴界的顶尖盛会,届时,林耀基教授的挚友和弟子将会从世界各地相聚北京,参加“琴韵飞扬情相思”纪念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先生音乐会。
  著名小提琴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徐惟聆是林教授十年动乱后接受的第一批正式学生中的一位,谈到恩师和这场音乐会,徐惟聆说:“去年(4月9日,距林先生去世后20多天)我们在音乐学院举办的追思会办得比较匆忙,大家都沉浸在悲伤中,心情非常难受,没有做得很好。今年也是林先生过世也一周年了,我们这些学生们就商量举办一场更隆重、能更好的表达大家怀念之情的纪念活动,大家也是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当然我们都是拉琴的,自然就选音乐会的形式了。林先生不在了,但我们都觉得好像他并没有离开。这场演出的规格比较高,精英、顶尖聚会,林教授的这些取得卓越成绩的学生同台演出,但却要传达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亲切轻松的气氛。我们希望办得像一场大家庭的聚会。林先生的给人的印象也是这样。”
  徐惟聆回忆到:“70年代末,我们刚到中央音乐学院上学时,我们都是十几岁的孩子,都不太懂事。大家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琴房练琴,根本没什么娱乐活动,唯一的娱乐可能就是晚上大家互相窜琴房,一起聊聊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林老师就突然推门进来,说:‘怎么还不练琴?’我们马上开始各自回去练琴,等他一走我们会又继续聊。但几分钟后,他又会突然出现。原来他并没有走远,而是迂回在各个琴房之间,观察我们练琴的情况。我们当时是既想哭又想笑(爱恨交织)。那时候,我们和老师几乎是每天从早到晚在一起,老师这种对艺术对学生的热忱和热情,让人永生难忘。”
  记得在学校上学时,我的双喇叭录音机被偷了,那是我父亲用积蓄为我买的,我不敢告诉我父亲,后来,林老师就给我父亲写了一封信,先讲我的学习情况,最后小心翼翼地告诉我父亲录音机被偷的经过,并一定要父亲保证不怪罪我。他对自己学生的生活特别关心,你平时接触什么人,你跟谁好,他都要知道,他说他要了解我们的思想,然后针对我们的生活因材施教。有时,他会拉着我们学生一起去他家吃饭,他就是爱学生爱到极致的人。”
  徐惟聆说:“我们和老师非常亲近,感觉去他家特别自然,没有陌生感。很多个寒假、暑假我就住在老师家,甚至比和父母在一起时更随便;有时遇到难事首先想到要和老师讲,他会用‘四两拨千斤’的语言开导你,轻松而幽默。当然,我也非常敬佩他,哪怕后来和他成为同事,老师永远是我的老师。我从2000年回校任教,自己当教师也已经走入第十个年头。我也有机会继续和林老师学习多年,对他的教学方法和观念都有些借鉴。比如他的严格和严谨。从对教学的态度、训练方式、要求等方面,都让我很受益。林教师首先是严格要求自己,然后才是要求学生。他认为,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该严格要求,追求最高的标准,不然就是对学生不负责。当然,要做到这些也要有一定的方法,结合学生们各自的特点,方法往往是不一样,林老师在这方面给我的影响特别大。”
  谈到对比赛的看法,徐惟聆认为,“林老师被媒体封为‘金牌教授’、‘采矿冠军’,但他绝不只是为了比赛而教学的。他还是很重视学生全面才能的培养的。我认为,比赛有它的重要性,不止是物质奖励,而是给年轻音乐家带来‘出路’,成为他们进入演出市场的通行证。但是,参加比赛的意义远不是只为拿奖和出人头地,对演奏家的气质、音乐格调的提升都是会有帮助;而且,比赛的名次不会都是公平、公正的,与冠军同水平的人、更高水平的大有人在,要清醒的看待自己的实际情况。”于秀莲/文
发表于 2010-6-2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欣赏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4 17:16 , Processed in 0.152488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