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1

[西柏坡归来]工人日报徐福平:沉甸甸的收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联欢会上歌唱二小放牛郎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第三组成员在纪念牌前合影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和老乡在一起



    西柏坡,一个未曾靠近却感亲切的村庄,一个普通却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它不仅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的新闻事业也在此奠基——《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在此诞生,《解放军画报》在这里孕育,《工人日报》的前身《新大众报》在此创办……
    5月23日至29日,作为参加新闻工作三年以内的记者,我参加了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中央新闻单位百名青年编辑记者寻根西柏坡”活动。
    在七天的时间里,在西柏坡这片土地上,年轻编辑记者们的寻根之旅开启了。
    西柏坡原是太行山下的一个小村庄,是中共中央、中央军委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在这里,毛泽东与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建设蓝图。
    “最后一碗饭,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缝军装;最后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在西柏坡纪念馆,讲解员的一曲动人的民谣让所有在场的年轻编辑记者心里酸酸的,仿佛看到了在战火硝烟的战场上,革命老区的百姓们用手推车运送物资,支援前线的场面。
    西柏坡纪念馆始建于1976年10月,1978年5月26日为纪念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三十周年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多次修改完善,现在的展览有三层院落,十二个展厅。展厅里陈列了大量的照片、报纸、衣物、当时的武器,真实再现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程。
    25日,我们第三组全体成员来到了抗日英雄王二小的家乡——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村里,我们了解到当年聂荣臻率领晋察冀司令部和《晋察冀日报》社就在这个村子里工作、战斗了6年,创下了“七进七出铧子尖”、“八匹骡子办报纸”、“一手拿笔,一手拿枪”的壮丽诗篇。抗日英雄王二小诱敌掩护八路军和报社人员壮烈牺牲在自己的家乡,年仅13岁。
    王二小烈士儿时伙伴,今年81岁的史林山大爷告诉我们说,当时在《晋察冀日报》四面都是日本鬼子,白天他们就来围剿报社,村民们往往是冒着生病危险也绝对不泄露与报社有关的任何信息。
    三天的时间里,无论是帮老乡们干农活,还是到王二小牺牲的悬崖边纪念王二小烈士,抑或是参观晋察冀日报旧址、邓拓故居,大家都受到生动形象、具体的教育。战争年代,党和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能够得到人民群众大力支持,除了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外,更重要的是前辈们与当地老百姓有着血肉相连、生死相托的深厚感情。
    时间过的飞快,5月29日晚上,第二天就要回北京了,大家都有点不舍。在西柏坡宾馆,我们一组人围坐在一起聊天。从晒工资开始,有人说从事新闻行业不是为了赚钱,而是热爱这份事业,那是一种职业精神和理想;说到这次寻根西柏坡的活动,有人说只有深入到百姓家里,到田间地头劳动,才知道要做出怎样的新闻;说到今后的打算,有人说,一定当好一名好记者或编辑,当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随着话题的深入,寻根西柏坡活动的主旨也逐渐在脑海中清晰起来:我们要寻的根就是把人民的利益和党的利益统一起来,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脱离城市的喧嚣,西柏坡七日,没有网络与外界联系、没有电视信号获取社会信息,我们并不觉得缺少什么,而感觉到那份沉甸甸的收获。
发表于 2010-6-3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4 17:32 , Processed in 0.161832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