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3

[动向] 徐东昕:在中国可以做好建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7 0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中国是世界建筑舞台的中心

    中国的建筑舞台非常大,甚至可以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中国的建筑市场非常诱人,全世界的眼光都在盯着这个市场,2008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更让中国变成唯一一个诱人的地方。

    前些年,国外的建筑师和建筑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建筑市场,并且带来了一些让人瞩目的地标性建筑,但这种现象正在慢慢被改变。建筑是需要一个群体而非个人就能完成的,除了设计师,很多背后的力量不能被忽视。北京一些重点建筑项目如鸟巢、水立方、中央电视台新大楼,绝不仅仅是一个外国设计师或一个外国公司的智慧,而是成千上万个中国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工程建设者带着智慧努力的结果。这些人,让建筑最终由梦想变为现实。这是我觉得这个人群伟大的地方,尽管默默无闻,但做着改变世界的事情。

    在前些年,中国建筑师的水平确实和国外建筑师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是我们要面对的事实。但在最近20年,中国建筑行业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北京和上海这些地方通过一系列重点项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师,这些差距在逐渐缩小。中国正在诞生越来越多的优秀建筑师,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不仅汲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养分,并且有海外留学和工作背景,他们是现在活跃在中国建筑一线的中流砥柱,国家如果把这些优秀建筑师资源调动、整合起来将会是非常大的生产力。

走出国门的建筑师会越来越多,但反过来又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国外没有项目,国外又有那么多的建筑师,这些项目并不能满足当地从业人员的市场需求,所以现在面临的情况是可能在国外做建筑竞争比在中国更为激烈。这是全球建筑师要共同面对的一个问题,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中国现在是世界建筑舞台的中心。中国整个经济环境给建筑师提供了太多实践的机会,年轻的建筑师在这个土壤下成长得特别快,中国的建筑学术领域越来越开放,有国际化背景的建筑师越来越多,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建筑事务所也越来越多,在北京的某条普通的街道就有近10家建筑事务所,这是中国的特殊现象,这也意味着有理想的中国建筑师自由表达和实现自己想法的机会越来越多。

    没有建筑大师不代表没有好的建筑师

    中国建筑师的整体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还没有把事做漂亮。中国没有建筑大师,但有好的建筑师。这个时代越来越不容易有大师,经典的东西很难诞生。各行各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为周期不容许。建筑现在日趋变成经济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好的建筑作品是产业链上的艺术品,普通的建筑作品是产业链上的日常消费品,但这都是由经济决定的,不是某个建筑师可以决定的,这不是想不想这样做的问题,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行业在转型,各行各业更难有经典的东西出现。比如现在听一百遍都不厌的歌曲大多是20年前的老歌,原因很简单,以前的人一年写一张专辑,现在很多音乐人恨不得一下午就能完成一张。快速的经济上的消费会让人丧失很多思考的空间,各行各业都充斥着浮躁的气息,充满着急功近利的想法,经典的东西没有生长土壤。即便是这样,在同等的竞争条件下,照样有人能把事做好,虽然不见得能成为经典。我所期望的就是把手头的事做好,不管大小。

    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怎样在中国的现实情况下尽最大可能地实现自己的建筑想法,说到底还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规律和束缚,很多建筑事务所能够用在项目前期创意构思的时间都很短,但时间短肯定不是做不出好东西的借口。中国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决定了项目的时间,所以建筑师要学会快速地做决定去整合更多的资源。另外,一个作品从开始有好的想法到变成好的建筑,中间需要很多环节,很多东西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所以在最开始就要有所判断和取舍。对我而言,如果发现往下做很难做出很好的作品就不会接这个项目,我希望每个作品都能实现自己的一些想法,每个建筑都认真当作品来做,这也是现在很多在国内开业的职业建筑师的一个态度。把该做的事都做好,这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是能够做出好建筑的。这个好怎么去评价?设计首先要有情感,如果一个设计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去感动别人?能感动别人的作品才是一个好的作品,每个艺术家和设计师从作品里传达出来的信息都是他们自己眼睛所看到和心里所感知的世界。建筑具有社会性,它的社会性不是仅仅给人提供居住的空间,而是在精神层面影响一个人、一座城市。

    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上,中国的年轻建筑师目前做得不够好,而另外一个东方国家——日本的年轻建筑师从来没有停息过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传承,这是值得中国年轻一代的建筑师思考和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在设计时特别重视的一个方面。我的很多作品很现代前卫,但骨子里思考的都是东方的问题,我试着用东方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具体的问题。只有把握好传统文化,才能在建筑和文化之间找到契合点,找到人类共通的情感,才能够建造出打动人的好建筑。
发表于 2010-9-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建筑师的水平确实和国外建筑师有着很大的差距,
盖楼楼倒楼歪,修桥桥跨桥塌。
发表于 2010-9-7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发表于 2010-9-7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歪桥塌......其根源在于‘管理腐败’所致。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1-1 22:40 , Processed in 0.170878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