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52|回复: 2

[评论] 徐云鹏:静止的插图会说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5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由人教社出版、在全国中学普遍使用的高一语文课本中,《荀子·劝学》一文中有配图,图文并茂向学子传授知识。但正是这张配图,被贵阳一位资深语文教师指出了3处历史常识性错误。(据2011年3月11日《贵阳晚报》)
  张铁宝老师不愧是一名有40余年教龄、长期担任语文课的老师。他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高一第二学期第一册语文课本第48页第9课《荀子·劝学》一文中所使用的配图,所挑出的3处历史常识性错误,彰显出语文教学水平的功力。
  由于荀子是战国人,战国时期只有矮小的桌子,且并不叫桌子,而叫“几”;战国时没有凳子,人们席地而坐;文字的载体是竹帛,造纸术出现在汉代。而插图中荀子等人似乎是坐在凳子上,依伏着比较高的桌子,且桌子上摊放着极似纸质的书籍。张老师发现3处历史常识性错误,决不是鸡蛋里挑骨头、小题大做,小惊大怪,而是对历史负责、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质量负责。
  阅读,是学生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能力的优劣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很多情况下,中小学生的阅读过程并不仅仅是对课文文字的一种简单加工,而常常是在课文文字和画图之间不断地进行转换和整合。因此,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编写者几乎给每篇课文都配上与课文内容和韵意相关的精美插图。
  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课文插图虽然所占篇幅很小,却能牵动整个画面内容,具有较强的形象性、直观性、趣味性与启迪性。教学实践表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审美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凡有插图的课文,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格外浓厚,学习的效果就有明显提高,有没有插图实效大不一样。
  显然,静止的插图会说话,谨防误导学生出偏差。恰到好处的课文插图,往往能起到图文并茂,画龙点睛等多重作用,有利于增强视觉享受,辅助阅读思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要求插图必须秉持客观、真实、准确、严谨的态度,在教材编纂中多个层次把关,重视使用中的意见回馈与修改,确保教材“零差错”,不再能闹出常识性的笑话。
  民间有一句叫作:“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其具体实例更是不胜枚举。1930年,蒋、冯、阎大战时,冯玉祥和阎锡山原商定两军在山西与河南交界处的河南沁阳会师,发起讨蒋。可是冯玉祥的一个参谋在制定作战命令时,画蛇添足地误将沁阳多写了一撇,写成了泌阳,一字之差,相距百里,使部队误入河南西南部,导致联合讨蒋失败。如不是这一字之差,或许中国历史就要重写了。
  尽管这些课文插图的历史常识性错误,不会产生扭转历史乾坤的作用,但是,让现代人混淆历史,忘却常识,古今不分,不也是同样很可悲、很可怕吗?
  稿源:荆楚网
  作者:徐云鹏
发表于 2011-3-15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缺乏历史知识的‘文人’,是误人子弟的罪人。
发表于 2011-3-15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凭空想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6 21:18 , Processed in 0.15147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