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09|回复: 3

[人物] 徐冰:最会“玩”文字游戏的中国艺术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5 10: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冰其人
  初识徐冰,是在他位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工作室中。这位50出头的中年艺术家,中等个子,有着微曲的黑色短发,戴着一副正圆的黑框大眼镜。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过程中,徐冰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而谦逊的语调,他的言谈举止之中少有艺术家的张狂,更多的则是学者的儒雅。
  祖籍浙江温岭的徐冰,却是生于重庆、长于北京。受到曾在上海美专就读的父亲的熏陶,徐冰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个兴趣一直伴随着他度过童年时光、学生生涯、农村插队生活,并将他送入中央美院的版画系。
  90年代初,徐冰因不满现代艺术在中国的重重藩篱,又很想去看看当时觉得特别“神秘”且特别“难”的西方现代艺术,于是接受了美国威斯康新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的邀请,作为该校的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随后,他的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其作品在世界各地广泛展出,包括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赛可勒国家博物馆、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西班牙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加拿大国家博物馆等众多名展馆。与此同时,苛刻的西方主流艺术界还用一个又一个的重头奖项毫不吝惜地表达对这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的肯定与好评。
  1999年,徐冰荣获了被视为美国艺术界诺贝尔奖的麦克阿瑟奖,俗称“天才奖”,以此表彰他的“创意、创造力、个人方向,以及为社会做出的重要贡献”;2004年,他凭借反映“9•11”题材的作品《尘埃》在英国获得了当今世界艺术界最高奖项--“Artes Mundi国际当代艺术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
  文字游戏的大师
  徐冰的艺术作品中最有名并且也是他本人最看中的三部均与文字有关。从以似是而非的“假汉字”组成的《天书》、到用方块字诠释英文单词的《英文方块字书法》、再到回归符号的《地书》,徐冰将汉字“把玩”得淋漓尽致。他一边戏耍、颠覆着传统文字的形与意,一边却又以自己的方式去创造新的文字形态。
  徐冰的成名作是《天书》,全称《析世鉴-天书》,从1987年动工一直到1991年完成,整整花了4年的时间,徐冰亲手刻制了4,000多个活字印刷版,利用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来制作这本书。书中的文字看上去与一般汉字无异,实则由汉字的部件重新组合构成的“假汉字”。包括徐冰本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无法从中读出任何内容来。
  徐冰告诉本刊记者,《天书》的创作初衷和自己当时的生活感受有关。当时的中国处于一种文化热阶段,年轻人对文化的参与及书籍的阅读都非常渴望。“我参与特多,读了很多书,然后对文化有种说不上的感觉和失望,”徐冰说,“当时就觉得自己要做一本书来表达这种感觉。”
  《天书》在各国展出后,大受艺术界的欢迎,并引发了连篇累牍的讨论。现在回过头来看,徐冰对自己的这部作品仍然十分看好。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天书》在不同的社会阶段总会引发不同的解释以及各式各样的新的讨论。
  在美国期间,徐冰对语言文字的创作渴求丝毫不减,并且除中国汉字外,他还将目标对准了英语词汇。这一次,他没有创造出任何新的或真或假的文字来,而是将传统的英文书写方式进行了一番彻底的大“改造”。他把26个英文字母改造成类似汉语的偏旁部首,由此再将英文单词拼成方块字。
  汉语文字与英语词汇从形上来看,是完全不同的两套书写体系,徐冰却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从而使英文的传统书写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徐冰希望能够以此减少西方人对中国汉字的神秘感。中外艺术界人士对“英文方块字书法”的评价则远高于此。他们认为,这是跨越中西文化障碍的具有东方智慧的发明和创造。
  事实上徐冰的“英文方块字书法”推出后,不仅在西方艺术界,而且在民间也广受欢迎,许多美国机构已经开始在自己的标语中使用这种新英文书法。
  若干年之后,徐冰开始着力创造他的世界通用语言--《地书》,一本从名字到内容到意义都与《天书》截然相反的书。从《天书》到《地书》,徐冰的创作始终围绕着语言与文字,所不同的是,《天书》完全是抽象的、晦涩的、无法看懂的,而《地书》则以人人皆能读懂的目标显示其艺术大众化的趋势。
  徐冰说,《地书》的灵感来自于当年频繁旅行在机场等公共场所见到的标识。这些简单的标识通俗易懂,用最大众化的方式将各种不同的信息传达给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层次的人。至今徐冰还一直在收集、整理世界各地的那些已经被使用,具有共识基础和文字性质的标识和符号。他正在用这些标识和符号编写一本书,同时还有配合的软件,即在电脑上输入英文字母后,屏幕呈现出的是收集的这些标识。它相当于一种象形文字,一种新型文字。他希望《地书》能够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无论受过何种教育、无论使用哪种语言,只要有生活经验的人都能阅读。”
  在他看来,不管是《地书》还是《天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管你讲什么语言,也不管你是否受过教育,它们平等地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天书》表达了我对现存文字的遗憾. 而这本《地书》,则表达了我一直在寻找的普天同文的理想,”徐冰说,“我知道这个理想有点太大了,但意义在于试着去做。”
  “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徐冰被冠以诸多艺术界的美誉与光环,而他本人却把自己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归于“不要把艺术太当回事”。
  徐冰说:“你不要想到你要创作、要考虑艺术本身,不要考虑风格、流派、材料等问题,也不要在艺术系统的中间工作。”过去人们总觉得进入西方主流的艺术系统是件很重要的事情,谁进入了这个系统谁就是成功了,后来参与多了之后,徐冰发现这个系统本身就存在问题,而且在这个系统内部工作既“得不到东西,也贡献不了”。“关键是要和这个系统保持什么样的距离。”
  徐冰认为创作艺术一定不能从材料入手,他的态度就是:生活在哪,就要面对那里的问题,有问题就有艺术。“从这个方面入手,你的灵感就不会枯竭,”徐冰笑着告诉本刊记者。他还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
  谈到艺术家和社会、文化的关系,徐冰说,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应该把艺术的道理搞懂。他认为,好的艺术家能够因对社会的敏感而导致对旧有的艺术方法论的改造。他说:“其实艺术的进展不是材料上、风格上的进展,还是人的一种感受和思维能力的进展。好的艺术家其实都是思想型的人,但他还必须能够找到一种新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这些感受。”
  徐冰对当代中国的艺术及艺术家很有信心。他认为将来真正有出息的艺术家、真正的国际大师应该会是从中国大陆出来的,因为中国现阶段这个社会是“最适合现代艺术成长的土壤”,“差不多是现代艺术最活跃的一个地方”。
  “我是觉得中国现在这个时代,最适合在其中工作。因为它有太丰富的不可预知的营养。西方的东西现在都比较清楚,它基本就是这样了,”徐冰说。
  美院的召唤
  2007年10月,中央美院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副院长,旅居美国多年的独立艺术家徐冰参与了公开答辩等一系列的民主选举的方式,得到了中国教育部的任命。
  徐冰于1977年考入中央美院的版画系,81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并于87年获该院硕士学位。
  对于此番回国任职,徐冰表示:“我感觉当年到美国对的,现在回中国也是对的。”
  中央美院对徐冰的到任也是寄于厚望。据该院网站消息,院长潘公凯在徐冰的任命大会上,对身为国际知名独立艺术家的徐冰大胆参与美院公开选拔副院长的创举表示钦佩。他指出,徐冰熟悉国际美术发展的潮流并密切关注国内美术发展、美术教育的动态,能够在一定高度上把握美术发展的方向,他的到来将会对美院国际交流与教学、科研创作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表于 2011-7-15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世人热爱中国。
发表于 2011-7-15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兵其人。
发表于 2011-7-15 1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兵其人。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5 10:24 , Processed in 0.166102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