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57|回复: 2

[徐悲鸿] 青年徐悲鸿四赴上海艰难求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24 0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异常艰难的生活,磨砺了青年徐悲鸿坚韧的性格,同时也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美术大师徐悲鸿。
  讲徐悲鸿我先跟大家说两件与他有关的事。
  有一天,一个朋友到我办公室来玩儿,一进门,他就看到墙上挂着的一幅徐悲鸿先生画的《立马图》,立刻叫了起来:“真是好马!这画画得好!”
  我很诧异,开玩笑地说:“几日不见,你何时修炼成看画的高手了?”
  他得意地说:“画,我看不懂,但养马,我可是专家。”
  经他一说,我才猛然想起,这位朋友的确是养马高手——在郊外专门养着几匹从内蒙古买回来的好马,对马很有研究。
  接着,这位朋友对着徐悲鸿先生的画一通开讲,讲起了好马的标准。
  趁他喘息的空儿,我问他:“你说这幅画好在哪儿?”
  “准确呀!骨骼,肌肉,结构画得太准了。”
  一个不懂画的外行,却道出了徐悲鸿大师绘画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深厚的写实功力。同时,他说的这一点也是鉴定徐悲鸿作品时非常重要的一条依据。接着这个朋友说:“我最喜欢徐悲鸿的画。”
  我问:“为什么?”
  他说:“徐悲鸿的画特别精神,有一种向上的力量。”
  这完全不像一个不懂画的外行说的话。
  还有一件事。
  一位企业家在2007年春天时,曾经在北京一家拍卖公司买了一幅徐悲鸿先生的女孩人物画,这幅画尺幅并不大,大约6平方尺,拍卖时这幅画估价是60万至100万,最后被这位企业家以180多万拍得。
  过了三年,到了2010年春天,这家拍卖公司又找到了这位企业家,希望他能把徐悲鸿的这幅画再拿出来上拍。
  企业家说:“我还没藏够呢,不拍。”
  拍卖公司动员他说:“我把底价给你做高些,拿出来拍吧。”
  企业家问:“那底价你给定多少?”
  拍卖公司说:“你不是180万买的吗?我给你反过来——810万。”
  从180万到810万,由此可见这两年徐悲鸿大师作品的涨幅。尽管拍卖公司给开出了如此高的底价,这位企业家最终还是没把这件作品拿出来上拍,他说他太喜欢徐悲鸿大师的这幅画了,舍不得。
  为什么许多人都喜爱徐悲鸿先生的作品呢?大家喜欢他作品中的什么呢?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 “中国近代绘画之父”,共同探寻徐悲鸿大师的艺术和人生。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屺(qǐ)亭桥镇。
  说到江苏宜兴,大家马上会想到这里以盛产紫砂壶闻名。宜兴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它位于江苏省南端,正好处在南京、上海、杭州这三个大城市构成的三角形的中央。宜兴的东部就是烟波浩渺的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太湖。宜兴物产丰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到徐悲鸿出生的年代,宜兴的商贸已经非常繁荣。同时,这里人文底蕴深厚,家家以读书为本,讲求耕读传家,历史上出了许多贤臣名将、文人学者。在近代美术界,除徐悲鸿外,还孕育出了吴大羽、钱松喦、尹瘦石、吴冠中等大画家。
  我们说,成就一位艺术大师,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徐悲鸿从出生那一刻就占据了“地利”之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清末民国初期,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是在江南,而宜兴又紧邻当时的东亚第一大都市上海,在上海兴起的一波又一波新文化思潮很快就波及宜兴。这种流通的、开放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了徐悲鸿的人生和艺术道路。
  我们假设一下:在那个闭塞的年代,如果说徐悲鸿不是出生在江南,而是出生在按现在的话说是“老”、“少”、“边”、“穷”地区,那可以肯定,纵使徐悲鸿再有天分也不大可能成为艺术大师。同时,也正因为他生在了江南,所以,他与同时代在北京的那些艺术家相比,生活道路和艺术风格也是迥然不同的。
  悲鸿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书香之家。父亲徐达章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画家,为人忠厚正直,鄙薄功名,不求闻达,在小镇上过着砍柴、打鱼、卖字卖画的淡泊生活。
  徐悲鸿原名寿康,他6岁开始随父亲读书习字,9岁开始正式学画。学画以后,徐悲鸿非常勤奋,很快便成了父亲的助手,能帮着父亲在画面上染色彩。13岁这年家乡发大水,使得徐家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加贫困,父亲只好带徐悲鸿到邻近的乡镇卖字卖画谋生,他小小年纪便尝尽了流浪生活的辛酸。不幸父亲又染上了重病,作为家中长子,徐悲鸿开始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我们假设一下:在那个闭塞的年代,如果说徐悲鸿不是出生在江南,而是出生在按现在的话说是“老”、“少”、“边 到了1911年,徐悲鸿17岁。在父母的包办下,他被迫和一位农村姑娘结了婚,还未成年的他对这桩婚事很是不满。到了第二年,妻子生了小孩,徐悲鸿给儿子取了个名字叫“劫生”,意思是说:自己被父母逼婚出逃,被抓回来后生的孩子,是遭劫而生。因为“劫生”这个名字太晦气,家里将之改为“吉生”。徐悲鸿为了反抗,一怒之下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 “悲鸿”。这就是徐悲鸿名字的来历。非常不幸,徐悲鸿的妻子在他们婚后的第六年,染病去世。不久,儿子吉生也因天花夭折。
  徐悲鸿不像其他传统文人画家那样别字别号很多,他一生只用了“悲鸿”这一个名字。“悲鸿”二字有什么含义呢?因为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徐悲鸿先生对自己名字解释的记载,所以,我们只能从字面上理解,鸿:鸿鹄、鸿雁,我们常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泛指能飞的大鸟。悲:悲愤、悲怆。可见,徐悲鸿是把自己比喻成了一只“悲愤的、有抱负的能飞的大鸟” 。取大鸟的含义,也与他的姓有关,“徐”,徐徐升起之意。合在一起就是徐徐升起的一只悲怆的大鸟。他给自己起的名字饱含了理想和寄托,同时,还带有几分悲壮。我认为,在中国近代画家中徐悲鸿是一个充满了悲情色彩的人物,不知是巧合,还是什么原因,这和他的名字非常契合。他59岁去世,生命不过一个甲子,与其他许多八九十岁高龄的大画家相比,可谓“短命”,壮志未酬。另外,他历经多难,一生在忧患、贫穷、多病中度过,幸福时光相当短暂。我们看徐先生的照片,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大师英俊眉宇间的那份淡淡的哀愁。在近现代画家中有三位大师“短寿”,第一位就是徐悲鸿非常崇拜的任颐任伯年,1895年徐悲鸿出生这一年任伯年去世,年仅56岁。第二位就是徐悲鸿,59岁。第三位是金陵派大师傅抱石先生,活了61岁。天津还有一位大画家陈少梅,就更短了,仅仅活了45岁,正如他名字的发音一样,很年少就“没”了。
  我们接着说徐悲鸿。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上海作为中国经济、文化的重镇,出现了许多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报纸杂志,宜兴紧邻上海,刊物流通非常快。
  这天,徐悲鸿在一份上海发行的《时事新报》上读到了一则征稿启事,他就给报社寄去了一幅自己画的白描戏曲人物画——《时迁偷鸡》。时迁,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时迁偷鸡》是传统戏曲中很有名的一出戏。有一句歇后语:时迁偷鸡,不打自招。负责评稿的是清末秀才张元济。
  张元济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很有名。他1902年进入商务印书馆,以出版推动教育救国,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文史馆馆长和商务印书馆董事长,被誉为“中国出版第一人” 。
  张元济在一大堆来稿中看到了徐悲鸿的《时迁偷鸡》,觉得这幅画人物鲜活生动,非常有趣,于是就给这幅画评了个二等奖。这个小小报刊的二等奖其实真算不上什么,但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喜爱美术的年轻人来说却如同是黑夜中的一束光明,它给了徐悲鸿信心与希望,唤起了青年徐悲鸿对外面世界的憧憬和向往。受到鼓舞的徐悲鸿决心走出家门,到上海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去看一看。
  1912年,18岁的徐悲鸿走出宜兴,第一次来到了上海。在上海,他看了马戏团的表演。同时,还想找个地方学习西画,但是由于没有找到,时间不长就回家乡了。
  这是徐悲鸿第一次到上海。这次到上海,只能算作是徐悲鸿的一次短暂出行,但是,也正是这次短暂的出行,不仅让徐悲鸿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博大,同时也触动了他那颗驿动的心,自此,徐悲鸿开始了一生的奔波。

 说徐悲鸿,不可能不涉及他与另一位大画家刘海粟之间的“世纪之战”,这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影响了许多人的命运。徐悲鸿和刘海粟同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人,在各自的艺术道路上都是开一代先河的宗师。徐悲鸿比刘海粟大一岁,且同为江苏老乡,但两人却水火不容。刘海粟说徐悲鸿是其弟子,徐悲鸿则称刘海粟为“汉奸”,两人笔墨论战,关系至死都未曾化解。在这儿,我们不对近现代美术史上的这段悬而未决的公案作孰是孰非的评判,只想说,他们长达几十年的争斗,与徐悲鸿的二赴上海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么,徐悲鸿的二赴上海是怎么回事呢?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宣统皇帝退位,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中国社会经历着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崇尚民主与科学,追求新文化。与此相对应,新的文化社团、机构纷纷涌现。
  就在这一年的11月,比徐悲鸿小一岁、刚刚17岁的刘海粟来到上海,与几位朋友一起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他们在报上刊登招生广告,说“专授各种西法图画,讲义精良”。
  一直就想学习西画的徐悲鸿,看到这则广告后心潮澎湃,马上动身去了上海。
  可是,在图画美术院的学习却令徐悲鸿大失所望。这里条件异常简陋,石膏模型一具没有,教学用的范本竟是旧书摊上的插图。同时,也没什么正经老师,学生基本属于自习状态。在“美术院”混了两个月,徐悲鸿觉得自己无异于耗费青春,于是不辞而别,悄悄地回到了家乡,满怀的希望落了空。
  徐悲鸿的二赴上海以求学失败告终。这次出行与后来的徐、刘之争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话得说到20年之后的1932年。1932年10月,游历欧洲回国的刘海粟在上海举办“游欧作品展览会”,盛况空前。各大报刊争相报道,其中一篇文章写道:“国内名画家徐悲鸿、林风眠……都是刘海粟的学生。”很快,这篇文章被徐悲鸿看到了,他回想起自己当年在“图画美术院”时的糟糕情景怒不可遏,马上在当时上海最有影响的《申报》上刊登启事,说上海美专,也就是当年的“图画美术院”,是 “野鸡学校”,骂刘海粟是“流氓西渡,唯学吹牛”。刘海粟很快回击,也在《申报》上发启事,讥讽徐悲鸿是“艺术绅士”。这样,一来二去,冲突升级,说的话也越来越难听。
  此时的徐悲鸿和刘海粟都已是国内知名的大画家,实力旗鼓相当,他们针锋相对的争斗在画坛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以此为开端,两位大艺术家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较量。
  徐悲鸿二赴上海,求学失败,为后来的徐、刘之争埋下了伏笔。
  1914年,徐悲鸿20岁时,在病榻上躺了两年多的父亲去世了。
  父亲去世时,家里已经一贫如洗,徐悲鸿只好举债安葬了父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身兼三职,担任了三所学校的图画教师,每天在三所学校间奔走,天蒙蒙亮便起身,奔波近百里,一天几过家门而不能入。丧父之痛和生活的无助让徐悲鸿黯然神伤,心烦意乱。日复一日的奔波劳碌,不仅让徐悲鸿感到无聊,同时,他也觉得这样长期下去,对自己的绘画毫无提升。于是,他想要再次去上海寻找机会。
  1915年春天,徐悲鸿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了同乡好友徐子明教授,请他帮助自己谋一个职位。徐子明收到作品后,就推荐给了复旦公学校长李登辉。复旦公学就是现在复旦大学的前身。李校长看过这些画后大为赞赏,满口答应为徐悲鸿安排工作。
  徐子明把消息告诉了徐悲鸿,这样,徐悲鸿便辞去了在家乡三个学校的教职,于1915年7月初,第三次来到上海。
  到上海后,徐子明马上带徐悲鸿到上海复旦公学去见李登辉校长。李校长看着眼前这个农村装束的瘦弱青年大为吃惊,他悄悄对徐子明说:“他还是个孩子,能做什么工作?”
  徐子明说:“他有才华,年龄小点儿不是问题,况且,他不满足自己目前的处境,想找份工作,边干边学习。”但无论徐子明如何解释,李登辉还是拒绝了为徐悲鸿安排工作的请求。
  李登辉校长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海外华裔知识分子,他出生于**,从美国留学后来到上海。从复旦公学开始,他在复旦校园内服务了40年,其中做复旦大学校长23年,是位大教育家,为发展复旦大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人伦师表”。
  李校长没有按先前的承诺给徐悲鸿安排工作,不是他不讲信用,不爱惜人才,只是眼前的徐悲鸿实在是太弱小,完全不像个能独立工作的大人。
  这样,为徐悲鸿找的第一份工作落空了,他流落在上海,无所事事。秋天到了,阴雨连绵。徐悲鸿身上的钱全部用光了,吃饭都成了问题,他只好把身上的布褂和铺盖送到典当行,勉强换来两三天的口粮 。
  正当徐悲鸿不知所措之时,他接到了同乡好友徐子明的来信。徐子明在信中说,他已经拜托了商务印书馆的恽铁樵为徐悲鸿找工作,他让徐悲鸿赶紧去见他。这样,徐悲鸿带上了自己的画,来到了商务印书馆。恽铁樵看了徐悲鸿的画,说:“我们出版的教科书需要插图,你再画几张人物画拿来看看。”
  徐悲鸿赶紧回去用了两天时间专心地画了几张人物画,然后又来找恽铁樵。
  恽铁樵看了很满意,他说:“你画得比别人好,工作的事十之八九没问题,你回去等消息吧。”
  徐悲鸿满心欢喜地回到了小旅馆,期盼着录用的通知能早一天来到,可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月,迟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这天,徐悲鸿实在熬不住了,便冒雨去找恽铁樵。恽铁樵说:“工作的事差不多了,过几天你就可以搬过来,吃、住都在这里,晚上还可以补习法语,祝贺你呀!”
  徐悲鸿兴奋至极,回到旅馆连忙给几位好友写信,告诉了他们求职成功的喜讯。
  果然,第二天徐悲鸿就收到了商务印书馆的来信,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信,读了起来……可是,这不是一封录用通知书,而是一封退职信。信封里夹着商务印书馆负责人给恽铁樵写的一张纸条,他们认为徐悲鸿的画线条太粗,不适合做插图。
  这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让徐悲鸿猝不及防,他愣愣地半天缓不过神来。
  傍晚,小旅馆的老板来催徐悲鸿交房租,说他已经欠了四天的钱,再不交钱就马上走人。
  此时徐悲鸿已是身无分文,他已用自己带来的箱子抵过了房租。他带来的铺盖早已当掉了,现在徐悲鸿两手空空被赶出了旅馆。

  天色已晚,徐悲鸿看着四周的高楼和匆匆走过的人群,不知自己要到哪里去。天空飘下了细雨,打湿了他单薄的衣服,饥寒交迫,走投无路的徐悲鸿在秋风秋雨中来到了黄浦江边,他想跳进江中,一死了之……
  青年徐悲鸿终究不是个软弱的人,在这个时候他自言自语道:“我不能什么还没做,就这样倒下去。” 他大声地告诫自己:“越是在山穷水尽之时,而能自拔,才不是懦夫。”他用手梳理着被雨水淋湿的头发,尽量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然后,朝着家乡的方向走去……
  徐悲鸿的三赴上海,以求职失败告终。
  回到家乡,徐悲鸿向镇上的一位医生讲了自己在上海的遭遇,这位医生十分同情他,还为徐悲鸿凑了几十块大洋。
  有了这点钱,徐悲鸿决定再去上海,他发誓一定要闯出个结果,否则决不罢休。徐悲鸿在家没待几天,便带着医生给他凑的钱与同乡一位做蚕茧生意的唐先生一起,回到了上海,这是徐悲鸿的四赴上海。
  到上海后,两人找了一家旅馆住了下来。每天唐先生都外出谈他的生意,徐悲鸿则一个人留在旅馆里看书作画无聊地打发时光,寻找机会。
  这天,忽然一阵敲门声。徐悲鸿打开门,眼前站着一位穿着讲究的中年人,他是来找唐先生谈生意的。
  徐悲鸿将来人让进房间,并告诉他唐先生不在。
  此人一进屋,便被墙上挂的一幅画吸引住了,他边看边不停地点头称赞说:“画得如此逼真,真是佳作呀。”然后转身问徐悲鸿:“你知道这是哪位画家画的吗?”
  “是我画的。”
  中年人很吃惊,瞪大眼睛说:“看你这么年轻,没想到竟有如此技术!这幅画我买了。”
  徐悲鸿说:“这张画我已经答应送给朋友了,不能卖……”话没说完,唐先生回来了,随即中年人与唐先生聊起了生意上的事,徐悲鸿借口走出了房间。
  当徐悲鸿回到旅馆时中年人已经走了,唐先生高兴地告诉他:“刚才来的这位叫黄震之,是上海有名的富商,也是收藏家,他非常欣赏你的画,认为你是可造之才,愿意帮助你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这样,徐悲鸿接受了黄震之的邀请,搬到了黄震之开设的“暇余总会”去住。“暇余总会”其实是个赌场,晚上开盘,天亮休息,徐悲鸿就按赌场的时间白天在住所读书作画,晚上去夜校补习法文。
  没想到好景不长,黄震之破产了,徐悲鸿只得搬出了“暇余总会”,暂时住到了商务印书馆职员黄警顽家里。在这一时期结识的黄震之、黄警顽,对徐悲鸿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给予了很大帮助,正是因为有了这两个人的帮助,徐悲鸿才得以多次渡过难关。
  搬出“暇余总会”,徐悲鸿的生活又陷入了困境,在万般无奈之下,他画了一幅“马”,寄给了上海“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和高奇峰。
  高剑父、高奇峰兄弟是岭南画派的创始人。岭南画派是中国近代画坛的一个重要流派,它融中西绘画之长,注重写生,以强烈的时代感改造中国画,并保持了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点。除高氏兄弟以外,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等第二代岭南派画家也是影响极大。
  “审美书馆”是高氏兄弟创立的上海最早的美术出版机构。
  没想到,徐悲鸿很快就收到了高剑父的回信,信中称赞徐悲鸿画的马“古之韩干,无以过也” 。意思是说:徐悲鸿画的马比唐代大画家韩干画得还好。
  韩干,唐代大画家。相传他年少时曾在酒馆打工,后来学画十多年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唐玄宗年间,被召入宫,开始专跟宫中画马名家学习绘画,但进步不太明显,于是韩干干脆改变了只临摹不写生的方法,经常到马厩里去,观察马的习性,研究马的动作,并把各种各样的马都记录下来。韩干常说:“我学习画马,马厩里所有的马都是我的老师。”韩干笔下的马,比例准确,千变万化,活灵活现。人们称赞他画的马是能跑动的马,韩干开创了富有盛唐时代气息的画马新风格。
  高剑父称赞徐悲鸿画的马比韩干画得还好,说明这时候的徐悲鸿画的马确实不错,但这句话更多的还是鼓励的成分。大家知道,虽然徐悲鸿以画马闻名,但此时他画的马还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除了盛情赞扬徐悲鸿马画得好外,高剑父还邀请徐悲鸿再为“审美书馆”画四幅仕女画。
  画马被赞又有新的约稿,徐悲鸿理应高兴,可眼前的处境却让他实在兴奋不起来。他身上只剩下了五个铜板,要想把四幅仕女图画完至少需要一星期时间,怎么办?
  徐悲鸿算计好,一天只能用一个糯米团充饥,尽管这样,到了第五天还是完全断了粮。他在极度饥饿中坚持把画画完,想尽快送去换回稿费,美美地吃上一顿饱饭。可是,当他冒着风雪赶到“审美书馆”时,门卫却告诉他高先生这几天不来上班。徐悲鸿叫苦连连。无奈,他把身上单薄的外衣又送进了当铺……
  转眼过了三年,到了1916年,徐悲鸿22岁了,他终于有了机会。这年2月,徐悲鸿看到法国人办的震旦大学法文系的招生广告,便报了名。校长对学生逐一面试,当他看到徐悲鸿穿着白布鞋时问道:“你给谁戴的孝?”
  “给父亲。”话刚出口,徐悲鸿的眼泪便涌了出来,这位受尽生活磨难的年轻人,种地、流浪、教书,再苦再难他都咬牙坚持着不曾流过一滴眼泪,可今天当他即将第一次走进大学校门时,他却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感,任凭泪水挥洒。接下来,徐悲鸿即将开始他的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活。
  现在我们给徐悲鸿“四赴上海”做个小结:
  异常艰难的生活,磨砺了青年徐悲鸿坚韧的性格,同时也为他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他四赴上海,独闯天下,在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当尽衣物,受尽屈辱,但他不抛弃、不放弃,愈挫愈勇,特别是在走投无路之时,他仍能以“山穷水尽而能自拔,才不是懦夫”的精神自励,表现出了一个青年人与命运抗争,向不可知未来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看到徐悲鸿的经历,我们不禁要问:当一次又一次的困难袭来的时候,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这个瘦弱的年轻人呢?我想,这便是他在少年时期就立下的要改变自己命运,要有大作为的凌云壮志。
  通过青年徐悲鸿四赴上海,我们也深刻地体会到:对我们每个人而言,生无法选择,但命运却可以改变,这也许就是生命的精彩所在。但是,任何人,纵然是像徐悲鸿大师这样的天才,成功也不会轻而易举地得到,都要经过一番刻骨铭心的探索、追求。正如《真心英雄》这首歌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此刻,当我们把这些老生常谈的道理又说一遍的时候,我们已经距悲鸿大师四赴上海将近一百年了。大师的经历不可复制,我们已经处在一个物质高度发达的年代,朋友们也不需要为吃饭再去当衣物,我们对成功的理解也变得多元了,我们的时代在变。但是,我认为,不管世事如何变幻,有一条道理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徐悲鸿四赴上海,终于叩开了求学的大门,他朝着自己的理想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接下来徐悲鸿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出现改变了青年徐悲鸿的命运,他是谁呢?
发表于 2011-7-24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锲而不舍的求索,方有灿烂辉煌的一生。
发表于 2011-7-24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谁都有的经历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5 10:00 , Processed in 0.16732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