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18|回复: 2

[人物] 舟山"两创四敢"好干部徐良波:真抓实干做表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9 08: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09年5月12日,对于徐良波来说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因医疗资源整合,市委决定由他担任舟山医院党委书记,主持医院全面工作。面对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他敢挑重担、敢于负责、勇于创新、锐意改革,表现出了一名我党员的优秀品格和素质。2010年,舟山医院创建成为温州医学院非直管附属医院;2011年2月,被省卫生厅命名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年6月,徐良波任舟山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兼舟山医院党委书记。
  敬业奉献,甘当“孺子牛”
  2011年2月21日,医院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厅三级医院评审组专家们的检查评审,跻身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之列。在丰碑的背后,凝聚着全体医务工作者励志创新、奋力拼搏的一番心血。
  在徐良波的建议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将该项目列入了2010年度市政府实事项目;徐良波还先后10余次专题向市领导汇报创建进展情况,向有关部门衔接落实相关工作。他积极落实责任,以身作则,带头学习评审标准、复习法律法规和应知应会;利用每次周会和专题会议反复动员,鼓励全体员工团结一致、群策群力、共同拼搏;不论是双休日还是“五一”、“十一”等长假,在医院里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超负荷的工作将身体推向了极限,因心系繁重工作,导致严重失眠,曾多次出现虚脱,以至需辅助睡眠药物才能得到休息。2011年1月8日,徐良波在接受评审组考问时,令带队的组长也意想不到他对评审指标掌握得如此透彻。正如徐良波所说:“创三甲历程,一路走来,有艰辛,更有收获。我们深深感受到‘以创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成果。”
  构筑高地,乐为“好伯乐”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建设一流的医院,关键还是要靠人才。实施人才战略,实现名医效应,是徐良波的又一大手笔。
  2009年底,徐良波专程赴京引才,在北京305医院工作、全国名医名师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陈士良看到舟山医院的招聘公告,立刻与徐良波攀谈起来。陈士良问:“像我这样年纪的人,你们医院会要吗?”徐良波详细询问了他的个人情况后,当即明确表态:“陈教授这样的人才,舟山医院求贤若渴。”2010年初,当徐良波和院长张永奎带着一份详细描述个人发展规划和待遇的草案专程赴京与陈士良洽谈时,他深深被医院的引才诚心所感动。
  2008年初,留日学医的金洪国在网上看到舟山医院在招聘人才,经过一番双向选择,他成了舟山卫生系统引进的第一个“海归”博士。然而,舟山医院与沪杭等大医院相比,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些差距。当杭州一家大医院向金洪国伸出橄榄枝时,他动摇了。为了挽留金洪国,徐良波亲自做他的思想工作,给他分析在两地工作的利弊,但是他去意坚决。金洪国去杭州工作三四个月后发现,杭州大医院,个人发展机会还不如舟山医院大,深感后悔。当金洪国尴尬地将自己的遭遇告诉徐良波时,徐良波安慰他,热情邀请他返回舟山医院,并负责做好医院其他人的思想工作,有了比较,才知道哪个更好。金洪国不仅自己回到了舟山医院,还向杭州的同事推荐舟山医院提供的良好发展平台。
  9名博士落户舟山医院,院党委在用待遇、用感情留人才的基础上,更注重用事业凝聚人才。去年,医院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舟山市重才爱才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情系百姓,诚做“服务兵”
  “只有全体干部职工都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我们的医疗服务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正是出于他的这种理念,医院在医德医风建设、医患关系处理、服务措施改进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在全市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活动中,医院与市委组织部联合启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医疗服务共享工程,与全市290余个社区联网,为基层群众提供医疗咨询、健康教育、专家讲课、预约挂号等服务,并组成舟山医院网格医疗服务队,与定海城市39个社区和新城14个社区全面对接,组织医务人员定期赴社区开展“进社区、入网格”医疗服务活动。2010年11月6日,他率医疗团队赴岑港桥头社区开展义诊活动,当得知大庙村罗德利老汉因患有脑梗塞,导致右半身不遂,常年卧病在床,带领有关医生主动来到罗老汉家中,给罗老汉做了身体检查,并配了疏通血管的药物,还仔细地查看了罗老汉平时吃的药,最后还叮嘱老汉,“慢慢来,心不要急,会好的。”
  今年2月21日,舟山晚报刊登了《“准百岁”老人骨质增生求解痛方法》报道,该报道立即引起了社会爱心人士的反响,徐良波率副院长张国强及医院特聘专家陈士良教授等一行人来到老人家中,帮助老人制定了一个诊疗方案。考虑到老人没有收入和社保,徐良波当即决定为老人实施免费治疗。第二天,他主动与老人的孙女取得了联系,并联系经验丰富的相关专家对老人作了免费健康体检。在老人住院期间,又三番五次去看望,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有效地缓解了老人的疼痛。
  为了医院的发展,徐良波勇挑重担;为了大家的利益,他把人生坐标定位在“创新”和“奉献”上,用他那朴实无华的言与行实践了“孺子牛”的精神。
发表于 2011-10-1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心里装着‘救死扶伤’的宗旨,一切奇迹的出现都将不可避免。
发表于 2011-10-24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表率,以人为本。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23:05 , Processed in 0.16178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