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2

[评论] 徐云鹏:控烟,图治比“图警”更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1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9日,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市疾控中心举办控烟活动,倡议在烟草包装上标以醒目的健康图形来警示控烟。据悉,世界已有19个国家立法规定在烟盒上标注大幅警示图标;国内的烟盒则只有“吸烟有害健康”字样。(据2011年10月30日《新京报》)
  确实,天底下的文字语言是有地域性的,而图形语言则是逾越国界的。通常,人们从图片上比从其他信息形式上学习和获得的信息更丰富、更形象、更生动。北京市疾控部门倡议烟盒“以图示警”,通过设计者从现实生活中梳理和撷取设计元素,创作出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图形语言,使“吸烟有害健康”更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注意力和说服力,加深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理解与记忆,这对于有效控烟将是大有益处的。
  其实,烟草“以图示警”也是国际义务。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明确规定,每盒、每单位烟草制品的外包装上都必须印有烟草使用有害结果的警语,宜占据50%及以上面积,不应少于30%,可采取图片或象形图。中国是《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正式缔约国,理应当切实履行约定,可惜没能这样做。
  据媒体报道,目前世界上有40多个国家在烟盒上印有健康警示图片,19个国家有明确法律规定,要求烟草包装使用不少于烟包面积50%的图形警示标志。比如,泰国法律规定,骷髅、肺叶、阳痿等警示图标必须占到烟盒的一半。
  如今对吸烟的危害,许多人都能说出几条,比如可以导致哮喘、肺炎、肺癌、高血压、心脏病和生殖发育不良等。比如,二手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尤其严重。2010年12月21日,国际防痨和肺部疾病联合会高级项目官员甘泉说,中国每年死于二手烟的人数10万人,超过汶川地震死亡人数。此外,中国每年死亡800万人,其中100万与吸烟有关。
  “吸烟有害健康”,然而许多人却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全面禁烟,从中央到地方就公共场所控烟的“禁烟令”接二连三,宣传力度不断加大,惩罚措施逐步升级。另一方面,烟民队伍不断壮大,且青少年吸烟率上升,在近3亿烟民中,15岁及以上男性吸烟率达53%。车站、会场、职场等公共场所照旧吞烟吐雾,烟雾茫茫,空气质量很差。
  到今年1月9日,中国签署《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已届满5周年。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履约的结果是全面爽约了。年初,经济出版社发行的由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控烟与中国未来”评估报告的四点结论是:控烟效果微弱,吸烟率居高不下;烟草流行后果严重,成为“第一大杀手”;控烟履约绩效得分很低,与《公约》要求差距巨大;烟草业阻挠控烟工作是导致控烟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1996年,济南市出台实施了《济南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此后于2001年进行了修订。其中明确规定体育馆、影剧院、图书馆、托儿所、中小学、医疗机构、电梯间和公共交通工具等九大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至今,“禁烟令”已经历经15年过程,但记者在公共场所采访时发现该规定很难被严格执行,公众了解这一部门规章的寥寥无几。(1月2日 中国新闻网)
  国家卫生部曾在例行发布会上对外宣告:从2011年1月起,我国将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但民众对国字号“禁烟令”的前景并不看好,济南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出台15年竟成空文就例证。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关键的还是:有令不行和无法可依。我国目前尚无刚性的禁止公共场所吸烟的法律法规,禁烟、控烟的执法主体不明确,同时也缺乏执法力量。
  所以说,就目前的控烟现状而言,禁烟工作的励精图治比“以图示警”更重要,必须老老实实地扑下身子抓落实,不能光说不做,更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从立法和执法层面来讲,要加快控烟工作的法制建设进程,建立完善禁烟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规定具体而严厉的惩罚措施,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建立专门的执法队伍,要固定专门的控烟工作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禁烟、控烟的日常宣传、劝导,监督、检查和处罚违反公共场所禁烟规定的人。
发表于 2011-10-31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苦那,把烟厂关了。
发表于 2011-10-3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禁烟应从源头抓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23:42 , Processed in 0.15105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