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89|回复: 2

[人物] 略论徐培晨之猴竹画:以气韵求其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4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X0217239843.jpg

W020111203346885631757.jpg

2006121532185097.jpg

8a6f40eb959c1b9ecaaf415ca6235e0f.jpg

4be9d61af1a9ee28061e250f574f3b6d.jpg


  徐培晨善画猴。三十余年,从不懈怠,每日晨起作画,孜孜以求,体悟形神之理,“以气韵求其画”。为得气韵,行万里路——观猴,足迹至峨嵋、黄山、张家界、神农架诸地;与猴共舞——抱猴、扛猴、与之游戏,认真观察理解各类猴之习性;日日对纸揣摩——画猴,从“胸中之竹”到“手中之竹”。解古代画人之情,莫过于此。

  徐培晨猴画有四大特点:其一,猿猴种类繁多,猕猴、金丝猴、长臂猿、短尾猴、白头叶猴、黄山短尾猴、月亮猴等两百余种灵猴跃然纸上。其二,每画必题,题跋与画面交相辉映。经岁月洗练,徐氏画上行书参差错落,挥洒自如,笔笔有情。其三,猴画中大多有溪涧、松枝、芭蕉、风竹陪衬,营造理想之意境。黑、白、黄三色与猴体和谐有致。其四,师传统,成一家之貌。徐氏深悉猴画之传统,认真研习北宋易元吉、元初颜辉、清沈铨以及近现代画家高奇峰、王云能、张大千诸人画猴之法时,能“用古人之规矩格法,不用古人之丘壑蹊径”。意境清新,古人云“落笔要旧,境界要新”,正此意矣。
  猴竹画中,有写意猴工笔竹者,有工笔猿猴双钩翠竹者,有白猴墨竹者,有灰黑猿猴攀墨竹者。徐培晨的画,点画线色,有如乐章,密处如急雨,疏时如私语,画面气韵生动,令人遐想。《春之曲》中,十数只猴游于竹石中,若俯若仰,竹翠草飞。画猴写中带工,画竹则工中有写。工笔画《月初生》颇为宁静,背景之月光泽柔和,竹叶双钩,近景之竹比中景之竹颜色略重,五只姿态各异的猴子作沉思状,除面目外,身体刻画亦极为细腻。《竹泉清韵》中用粉丝粉染画毛法画白色猿猴,竹枝摇曳,顾盼生情,笔笔相连而不乱,用墨润而不湿不涩。《直上青霄无曲处》则极尽画家之妙想,一只顽猴直上云霄,画面遂生奇趣,观者视线被引向仰观。风中之竹乃书法用笔也。徐氏猴竹画,精湛画技与文人意气、工与写、力度与挥洒、墨与色相互交织,张力尽显,乃成自家面貌,足可赞矣!王菡薇
发表于 2011-12-4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看明白。
发表于 2011-12-4 10:24 | 显示全部楼层
虚中见实,神视形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18:04 , Processed in 0.170919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