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90|回复: 2

[评论] 徐云鹏:谁敢觊觎穷人,就让谁身败名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6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山西省纪委监察厅日前向社会公开曝光了7起为低收入农户免费发放冬季取暖用煤中查获的典型案件。近日,山西省纪委监察厅再次发出通报,公布了25名相关责任人的处理结果。(据2011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从网友对这条消息的评论看,多数人觉得相关部门下手太轻,难以发挥警示作用,甚至对今后四年的发放工作丧失信心。比如一位山西网友说:如此的轻描淡写就把百姓忽悠过去了,真不知道他们心中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公众之所以特别看重事件的处理结果,反映出他们对山西“爱心煤”层层剥皮“既没质又没量”变成“黑心煤”事件的关切与愤怒,同时也预示着唯有从严惩处方能收到警示与震慑的效果。
  的确,仅从新闻稿里被点名露脸的9人看,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较轻,而且受到处理的人员都是乡(镇)村干部。尽管他们处在分煤工作的第一线,分得好坏与他们相关,但是他们不能承担全部责任。因为把取暖煤从煤矿送到农户家里,需要经过煤矿、煤场、装卸、运输、分煤点等诸多环节,而乡(镇)村干部处在最末端,取暖煤缺质少量,并不一定全部发生在这里。比如,省政府要求是发热量不得低于每千克5000大卡的原煤,但分到农户家里的煤不光是面煤还掺杂着大量石头、水分大。霍州师庄乡南庄村农户领到的煤,发热量低位数值只有每千克2350大卡,最高位数值也不过只有每千克2425大卡,根本烧不着,这恐怕就与乡(镇)村干部无关了,还是源头上出了毛病。
  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曾经表示,对这次事件中暴露出来的恶劣现象,绝不能掉以轻心,处理要毫不放松,一直抓到底,取信于民(12月2日 中国广播网)。这是因为,取暖煤发放“本质问题是一个执政为民的宗旨问题,是一个工作作风问题。决不可用我们的良好的愿望和善良的心理来对待这些恶劣行为,今年不做好,明年怎么取信于民?”人们乐见袁书记的表态付诸具体查处行动,为今后四年的低收入农户取暖煤发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可否认,目前农村成了假冒伪劣废弃商品的集散地,农民兄弟正在饱受其严重侵害。外包装华丽、品牌各异而实际上就是面粉加色素调制而成的鱿鱼丝、巴西牛板筋、爆炸蹄筋、韩式早点等充斥农民村小卖店;淀粉掺水搅拌晾干,便成了“消炎药”、三四滴生理盐水,贴个标签就成了“流感疫苗”或“狂犬疫苗”……类似的从民房里批量产出“名牌药品”,竟流向12个省35个市县的药房、村卫生室。众多黑手开始伸向农村,伸向农民。
  其实,处罚较轻、打击不力是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一些假药犯罪团伙其造假手法之所以粗劣随意,成本低廉,到了猖狂地步,与制售假药入罪量刑较轻直接相关。据办案人员介绍: 很多不法分子都是累犯,有的在缓刑期或取保候审期间仍继续卖假药。假药犯罪分子屡教不改,主因是利润大风险小,很多犯罪分子都是被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缓刑。
  胡总书记说:“群众利益无小事”。这是在告诉我们,不能看轻群众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小事,更不看浅侵害群众利益的任何行为,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丝毫不能懈怠。唯有矫枉过正,从重处罚,方能震住伸向群众利益的黑手。谁胆敢觊觎穷人,就让谁身败名裂。那么假借为群众办好事之名捞取个人好处的现象,也许就没有市场了。(星辰在线网友 徐云鹏)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发表于 2011-12-6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的,必须的。
发表于 2011-12-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这样的损贼应出重拳打击,决不能手软。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18:18 , Processed in 0.160735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