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75|回复: 2

[人物] 寻找徐雪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24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记者手记

  这个冬天,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故去6年的老人。

  让我踏上寻找之旅的,只是胡舒立一条不到140字的微博。大意是吴敬琏、张卓元、李剑阁、冒天启等经济学界的重要人物,在北京召开了一个纪念徐雪寒诞辰100周年的纪念会。

  徐雪寒是谁?有人断言,99.999%的人都不知道。胡舒立说,此前她从不知道这个名字。去百度,一下子看到柳红写徐雪寒的文章,写得很有情怀。辗转问柳红。柳红说,她也没见过徐雪寒,但偶尔看到老人的资料,一下子被抓住了。

  我也着了魔。下定决心要寻找这个一生26年入狱、平反时已年近七旬、与顾准相提并论、“用生命敲击改革开放的大门”的人。

  一开始采访并不顺利,他女儿徐淮一口回绝了我。她说,对记者没有“信心”,再说她父亲非常低调,从不觉得自己是个“角儿”,大家忘就忘了吧。

  我在电话里恳求了她半个多小时,在旁摘菜、习惯了我张牙舞爪的公婆,感慨“记者这行当真不好干”。最后的约定是,我先写个采访提纲“看看”?

  那的确是我从业11年,最长的采访提纲。好吧,我说服了她。

  他女儿是个朴实的退休老人,在一间黑乎乎的茶馆,她很克制地讲了很多往事,好几次,她眼泪在眼眶里打滚,却忍着没掉下来。走出茶馆时,我已经不自觉地挽着这个老太太的胳膊了,我喜欢上了她。我猜想,她身上一定有很多父亲的影子。

  采访跟随了徐老10年的司机,也让我很感动。他讲了很多这个部级干部生活里的故事。他跟我学徐老最后几年,围着围嘴吃饭,掉了米粒,还颤微微地捡起来吃的样子。

  好几个冬天的早上,我都在这段寻找的路上,编辑称我在“打捞徐雪寒”。

  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鲁志强的办公室出来时,我的“船舱”已经装满了“大鱼”,我像个富足的船长。鲁志强这个“理工男”很有文艺范儿。他的故事讲得像诗歌一样美。他不愿用雪花形容徐雪寒,“雪花太脆弱!”,他感慨“徐老,不是"雪"寒,是"命"寒!”。他说他们间从不拉家常,不谈友情、爱情、人生,“可徐老还用谈人生吗?徐雪寒自己就是人生”。这些话,都成了文章里的直接引语。

  从鲁志强那里出来,我很激动地在寒风里给编辑打电话,编辑说:你可以动笔了。我说:不,我还要继续寻找!

  有时看到路边晒太阳的老人,我在想,徐雪寒比他高还是矮,胖还是瘦?我又去了好几趟社科院经济所,去看了徐老曾办公的办公室,曾打开水的地方。跟认识徐老的老同志聊。

  一个多月来,我似乎找到了徐雪寒,似乎又还没找到。但不可否认,我很“享受”这种寻找的感觉,如果没有截稿日,没有编辑的催促,我相信我还会寻找下去。找到最后,我都不确定我真的在找一个人,还是在寻找被这个时代“弄丢”的那种情怀。也许,真的如人所说,徐雪寒走了,“一个时代翻过去了”。

  2011的冬天很美好!

  从玉华(中国青年报冰点记者,12月22日发表《一个老派我党人》)
发表于 2011-12-24 1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雪寒事迹知者甚少,为什么看了这篇只是寻找其人的报道却能如此感动人?期盼知情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徐雪寒的事迹。
发表于 2011-12-24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细节。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23:11 , Processed in 0.17125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