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93|回复: 5

[人物] 智者乐水——追记智能水下机器人专家徐玉如院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9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本帖最后由 徐卫 于 2012-2-19 08:30 编辑

4475495_577403.jpg
徐玉如院士渤海实验现场指导博士生。
1961年,17岁的徐玉如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哈军工,走进了中国第一个潜艇专业。在50年的求索与跋涉中,徐玉如主持研制的水下机器人从“智水Ⅰ”到“智水Ⅴ”,实现了自主创新,为国防工业相关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
1973年,徐玉如开始从事水动力系数研究,为潜器操纵性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领导了包括水动力计算、试验模型设计、自动控制、水声等多学科在内的任务组,不仅为我国动力定位技术闯出了新路,也为水下智能机器人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在1991年获得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9年,“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正式被列为“八五”国防科工委跨部门预研的重点项目,徐玉如任总体组副组长。经过五年的努力,“智水I型”、“智水II型”顺利通过了水池和湖中实验,达到上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2000年,“智水III型”完成了全部海上试验,“十一五”期间,“智水IV型”水下机器人研制启动,2005年,该机器人经过湖、海测试,圆满完成了集成系统的试验考核,取得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和重大突破,总体性能和技术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如今,以“智水”技术为源,徐玉如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各类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防装备科研项目、国防基础研究科研项目、高技术船舶项目、军事973项目,以及国防预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等。
作为中国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缔造者,他当之无愧。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网2月18日讯(金声 记者曹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句诗,是一种状态、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人生吧。

  哈尔滨工程大学里有一处很普通的两层红楼,学校里的人简称它为“三乙”,“三乙”是个有魅力的地方。找徐玉如院士就要到这里,这里是“海洋综合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是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家,是一个优秀的学科带头人领导着一个优秀团队战斗的地方。

  1961年徐玉如走进了赫赫有名的“哈军工”,走进了这里的中国第一个潜艇专业。他的一生也由此和海平面之下的世界联系在了一起——那个神秘、深邃、变化莫测的蓝色世界。

  流光倏忽,四十多个春秋转瞬就过去了。这些年中,他的名字有过很多光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劳动模范、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优秀党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的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

  “智水”的成熟与院士的成长

  徐玉如教授和水下机器人的缘分已持续了3个“五年计划”。机器人不稀奇,现在它的家族大得很,有陆地的、太空的、水下的,水下机器人的技术要求就已是不同于它家族的亲戚了,再加上“智能”两字,那么它对于人类智慧的考验就更是全面了,所以这样的高精尖项目必须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经历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

  我国“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工作是在“八五”期间开始启动的,这是一个跨部门预研重点项目,也是跨多个学科的一个大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技术牵头单位共有5个系、9个课题组参加研制,校外还有3个单位参与,总计是12个课题组100多人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徐玉如院士作为总体技术组副组长和系统集成负责人从“八五”起开始了与它同呼吸、共命运的不解缘分。 “七五”期间他的科研工作已使他在潜器操纵性、潜器动力定位技术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绩并有了技术与经验的积累,这也为他后来主持智能水下机器人研制奠定了基础。

  这些成绩包括:1973年,他在深潜救生艇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一系列开拓性的工作,比如,利用平面运动机构在水平型循环水槽中的试验,以及理论推算共获得67个重要的水动力系数,这是国内首次获得水动力系数最多的试验项目;在主持“潜器四自由度动力定位系统”项目的研制工作中,他领导了包括水动力计算、试验模型设计、自动控制、水声等多学科在内的任务组,研制的样机系统成功地在水池和松花江中实现了四自由度动力定位,这是我国动力定位技术的起点与基础,获得1991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992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这个项目中,作为技术骨干,他在潜器系统建模和动态仿真等关键技术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带着这些经历,徐玉如院士在90年代初全身心地投入了智能水下机器人的研制。

  如今,智能水下机器人从“八五”走到了“十五”,已经发展了4个型号,创造它的人们还在为它的成长忙碌着。十几年来,人们看到:看到它一步步实现了自主导航、自主避障和自主简单作业,成功地在海洋环境中实现了自主识别、自主绘图、自主作业以及自主远航,看到它们获得中船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直至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看到新型号开始启动,它打算在复杂的航道与港湾进行复杂的作业,很快它将到湖、海中一试身手……。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

  留日回来的苏玉民博士归国后加入了徐教授的课题组。在他选择这个队伍的诸多原因当中,徐教授作为学科带头人表现出来的科学素养是重要的一个。

  30年的科研历程,徐玉如教授在学术上孜孜以求,每一项成绩都是经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获得的实实在在的东西。2003年机器人海试时正赶上刮风下雪,大家穿着棉袄还冻得直淌鼻涕,学校领导到现场看望大家时,船上所有的人——院士、博导、工人都一个模样了。提到当时的艰苦,苏玉民老师没有任何抱怨,相反他说“自己非常高兴”,因为这才是他渴望加入的团队,也只有这样才能干出成绩。

  徐玉如的科学精神还体现在:他决不夸大其词、也不弄虚作假。项目论证也好、报奖也好,包括申报工程院院士,他带领大家对材料进行斟酌与推敲时,始终本着:做了什么就写什么,行就行,不行就算了,绝不吹嘘。

  “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开创者邓三瑞教授在选择徐玉如接手主持“八五”以后的研制工作时,首先就强调:“徐玉如不乱吹牛”。徐玉如做事谨慎,他不会为了先把钱弄到手而去向上级吹,他不干这种事。我们提出科研目标要高而可攀,不高要你干什么?要有一个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高度,要可为,同时要实事求是,徐玉如是理论分析有把握了才做。”这是一种负责任的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态度。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

  在以徐玉如教授为核心的这个集体中,无论是纵向的追溯、还是横向的考量,都让人感受到一种英雄相惜、肝胆相照的情怀。

  徐玉如院士在谈到自己走过的路程时,总是在强调:他最感谢的一是他的两位老师,二是他的这个团队。

  教授的两位恩师,一位是我国第一艘常规动力潜艇的总设计师、第一艘核潜艇的顾问——邓三瑞教授;另一位是我国水声专业的创始人之一杨士莪院士。他们对徐教授的帮助、指导,他们的人品、学风、观念以及对科学的态度使教授受益匪浅的同时,对他们由衷地感激与敬重。

  选择徐玉如接手这项工作,邓教授强调:“首先他不吹嘘,二是他极为勤恳,做事不怕劳累,这是很重要的品质。他始终很努力,决不大大咧咧、随随便便。不勤奋就能成功的不能说没有,但很少,碰上是偶然,这个项目很复杂,日子长着呢,几个五年计划恐怕完不了,必须要不辞劳苦。三是他能带动手下人团结共事。矛盾难免,但无原则瞎胡闹在这个组里没有。现在浮躁之风盛行,吹吹唬唬弄钱的事很多。课题组的发展中起骨干作用的人很主要,领头人松松垮垮、歪门邪道,事情无论如何搞不好。”

  在这种信任之下,徐玉如从1995年接手领导这个队伍继续前进。近十年来,项目不断发展,湖试、海试先后完成,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获得、“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的设立、徐玉如教授当选工程院院士,这些都以不争的事实说明着这项事业在传承、在发展,而这些成绩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货真价实的付出、心无旁骛的执着才能换来。

  徐教授当选院士后,宴请的不是别人,而是这个科研团队的家属们,他向每个成员的爱人敬酒,为他的成员无暇顾家致歉、感谢她们对课题做出的贡献,并逐一向每个人介绍他们的先生在课题组的工作。结果是从那以后,这些“科研迷”的家庭环境更宽松了。

  很多人纳闷儿:徐玉如手下的这些干将,甚至是实验人员都那么拚命做事,哪儿来的干劲呢?一个重要因素是:被关怀、被尊重都会产生动力。

  这个集体的成员说:比起徐教授为项目、为大家做的那些工作,我们只能以好好完成任务来回报他。这种肝胆相照、相知相惜那么深沉、那么诚挚,那么美好,正和着那句话:“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好的作风与作风好的团队

  徐玉如院士领导的团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集体,这里有从法国、日本等国留学归来的博士,有在这一领域探索多年的专家、学者,更有一批正在求学的青年才俊——在读的博士、硕士们。走进这个团队,你会发现这里真正体现了:事业吸引人、感情凝聚人、榜样感召人、待遇稳定人的人才战略。你也会切实感到:一个团队的成长与它的带头人有着多么密切的关系。

  徐玉如就是这个团队的精神核心,是榜样。

  徐教授的魅力是什么呢?他平和、民主,没有架子,学生们谈恋爱的事也会和他说说,他也会给出出主意;他有容人之量,对于合作者,按道理到点儿就要完成任务是没说的,但如果确实因为技术问题没解决,他能给予充分理解,商量再投入点儿,鼓励对方再加把劲;他对大家是以诚相待,尊重别人的意见,课题组的事都是大家商量着决定,这种态度使大家心情舒畅,因为自己的想法被采纳,说明自己的思考是有价值的;利益面前,他同大家一样,没有特殊化,课题报奖的排名、奖金的划分都拿到桌面上,所以在这个团队里大家为工作可以经常吵得脸红脖子粗,但大家能够互相信任、互不设防,哪怕吵着交流也是愉快的;只要他不出差,他就会在实验室呆到很晚,尽管现在不用他亲自去编程、去实验……

    好的作风才能带出作风好的团队,此言不谬。

  对于这个他领导的团队,徐玉如说:院士这个头衔是给这个集体的,没有这个团队的精诚合作就没有院士、没有重点实验室。徐教授总是毫不掩饰他的骄傲,用三个“非常”进行评价:这是一群水平、素质非常高的人;是一群业务、人品都非常优秀的人;是做事非常主动、自觉的人,比如你出差前安排的事,等你回来一看,人家做得比你想的还要好。面对这个集体,作为带头人的徐教授要求自己要尽最大努力为大家争取该得的利益,不能让大家吃亏。“好好干、多赚钱,开着私家车搞科研”,这种状态不亦乐乎?!

  与他合作的专家们说:他是一个很好的组织者、管理者,善于团结各种人,能够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对老同志关照、尊重,给中年骨干创造发展机会,对青年人爱护、带动;他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对于这个高端产品涉及的诸多学科知识不懂就问,有时会专门找某个学科专家进行请教,这使他在抓总的地位上能通晓各领域,由此在了解的基础上调拨得开、驾驭得来,这种扩大知识面的能力令人叹服。

  他的手下人说:徐教授有把握方向、驾驭全局的能力;有气度有心胸,能容人;同时他有着很强的责任感,他深知机器人这一任务的重要性,抓工作抓得紧。

  他的学生开玩笑说:我们对徐教授的意见就是最好他每天能早点回家,这样我们也好偷懒早点走。他的行为无言地告诉着学生:你选择了科研这条路,也就选择了一种在常人看来艰苦而寂寞的人生,实验室里不会有聚光灯,不会有鲜花和掌声,只有真正热爱研究的人才会体会到那种曲径通幽的美妙感觉和创造的满足与喜悦。

  而面对这个对钱权无所谓、整天“长”在实验室的甩手掌柜,教授的爱人有时又疼又怨地说:这个人可能是个傻子!跟生活在真空里似的。有时跟他说点身边的热点事件,他会说:你们无聊才会关心那些东西,我们这么忙哪有功夫扯这些。

  徐教授的一种思想也是这个团队的一个共识,那就是:人活一世,总要做点什么才不枉走这一遭。这一生太短了,能做好一件事就很不错,它会使人在老去的时候,回首之际很安慰,否则人这一辈子不是很遗憾、很浪费吗?

  于是,在他这个带头人的感召下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认真做事成为这个团队的风气。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最想要他的时间”

  问到徐玉如教授身边的那一群博士、硕士:你们最喜欢教授什么呢?他们说是生活态度。

  学识让人尊敬,声誉让人仰慕,这都是一种有距离的情感。喜欢则是一种很亲密、很灵动的一种情意。

  学生们说,喜欢教授忙而乐观的态度,喜欢他痴迷音乐、嗜茶成瘾的那种生活乐趣,更喜欢他那种举重若轻完成压力很大的事时那种潇洒。学生们甚至说:他们的导师是压不垮的、什么问题到他这儿都能解决。

  “我们最想要他的时间!我们特别愿意看着他穿着休闲服从楼上下来和我们打乒乓球,但是他太忙了。”从这些话里人们能体会到学生们爱戴他、心疼他的那种情感。

  他的博士生说:你看到他是平和、平静的,但你能感觉到他的压力,正是有这种互相的理解,这里才有着一种特别团结的力量。这里的环境是宽松的,但由于有教授的率先垂范,无形的约束力很强,因为老师们都是榜样,任务紧时,晚上,师生们会在实验室挑灯并肩作战,周六周日也都泡在这儿。在徐教授带领下,大家有着一种集体自觉去完成任务。对于学生好的想法,他会谦虚地说:这个我没有想到,你给我上了一课。

  学生们钦佩这位有大局意识的导师,也亲身经历了2003年一年完成了3个机器人的繁忙。参与其中的学生现在还在讲:3个机器人的子项目很多,人很少,徐教授都统筹规划得很好,将学生按各自专业方向的特长分成七个组,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和课题的指导,做到了科研与教学、出成果与出人才相得益彰。

  学生们喜欢上他的课,因为在他的课堂上早已是研究型教学了,课堂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锻炼。他会事先将题目布置下去,学生们通过上网等方式查找资料为课堂做准备。上课时每个人都要上去讲自己准备的东西,大家给补充、纠正。最后,徐教授进行总结指导,这样的课堂对掌握研究方法,培养自信和思维能力是再好不过了。

  他会把自己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好文章摘下来念给学生听,那些生活感悟、名人访谈等对人有启示作用的篇章在向学生内心进行渗透的时候,也是他们汲取营养成长的过程,这种细心正是教授对学生爱心的具体体现。

  “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

  有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老了:没有理想与激情,不追求也不渴望,头发乌黑、内心苍白。而有的人不管在什么年龄,他们的内心都始终年轻,他们的思想是那么青春,他们的创造激情是那么丰沛,他们沉醉于一项事业因而拥有了脱俗的美。

  有这样一句话:“敬业,是一种道德的光辉所在,是一种对自己生存形态的关注与升华。”古人还说:“终日乾乾,君子自强不息”。

  从徐教授这里,人们能不自觉地生发出如上的感触。他和他的团队就是这样始终如一地在努力着。

  他深知自己的作品对我们这个国家的影响,也深知它在国际上的地位,所以这个爱国主义者,因对这个国家的感情而有着一种强烈的欲望:我们在这个领域代表着国家的水平,所以我们无论如何要为了国家赶上去,一定要坚定这个信念。这个世界认可实力政策,那么做人也好、做中国人也好,没实力就会被看不起。要争这口气。

  另一方面,他也推心置腹地叮嘱后来者:要执着,这是一个科研工作成功的前提,工程技术很艰辛,不执着便不会有坚持的力量;要有胸怀,容纳更多更的人合作,工程技术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学科的事,要多学科、多层次的人组成团队,这是成功的基础,必须要有团队、有集体;要踏实,不要浮躁、不要张扬,认认真真做事,工程技术是0和1的问题,不允许任何的含糊。

  徐教授和他的团队正是靠这种内在动力与科研操守取得了成功。其实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徐教授始终坚持着集体合作、民主决策、共享名利、爱护人才这样一些理念,“以胸怀容人,以素质做事。”

  平时忙里偷闲他最喜欢的就是听音乐,最享受的就是年三十听着音乐向这忙碌的一年告别,可自从有了小孙子后,这点享受也被剥夺了。最欣慰的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已成知交,当实验中出现矛盾时,他会听完怒冲冲的连珠炮后安慰对方:我亲爱的同志,消消气,工作还得做。之后他会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他知道,能干的人都是有个性、有特色的,一要多为他们进行沟通。他也会向他们倾诉一些琐事与烦恼,包括出差在外不舒服了也会在电话里说说,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互相心疼对方。看到教授口袋里揣着糖,外人会觉得有趣,而他的课题伙伴们知道,那是因为教授低血糖。

  似乎每一个对生命认真的个体、每一个醉心事业的人都有忘我这个特点,也似乎每一个忘我的人总会有更多的人来记住他们。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境界不是人人都能拥有和体会的:那是风雨兼程后的豁然开朗,是艰辛奋斗后的安详与泰然,是胸中有丘壑的开阔与明朗,在这种境界里走什么路都是阳光灿烂的吧。

发表于 2012-2-1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厉害了!楼主,I*老*虎*U!
徐氏宗亲网太棒了!
发表于 2012-2-19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关注科技人员的健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0-5 09:30 , Processed in 0.209835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