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65|回复: 2

[体育] 70岁的年龄,30岁的心脏,停不了的梦 徐益明重出江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3 0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4487fcc266fc10bbb56c10.jpg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徐益明在北京以自行车代步,为筹建自己的国际跳水中心而奔忙着。他还在全国四处奔走。南都记者 徐显强 摄
  对我来说,没有徐教练就没有我七年不败的成绩。对中国跳水队来说,没有徐教练就没有中国跳水队的今天。徐教练给我的是伴随我一生的光荣和永远的精神财富!
  ———摘自高敏的博客
  “我这人就是想冒尖,想当世界第一,干别人干不了的事。”徐益明将拇指挑向鼻尖。他70岁了,准备再度出山。
  1972年,徐益明在全国比赛中拿到跳台金牌,次年进入国家队任教,1985年就任总教练,直到1996年奥运会后离开。从那以后,“梦之队”再无总教练。
  退居二线徐益明却大隐于市,他将更多的时间交给了美国,他四处调研,为国际泳联和中国游泳中心拍教学带,写教学手册。
  任务完成,徐益明又有了新的想法。春节前他回到国内,开始与人商谈,四处选址。“我要成立一个国际跳水奥林匹克体艺学院,这是世界跳水的最高学府,既要培养奥运冠军教练,又要让小孩们爱上跳水。”
  “我一个人做得再好,我也只是一个徐益明,但是我可以带动大家。”
  “我搞跳水技术搞了三十多年,不仅培养出了奥运冠军,还培养出了奥运冠军教练,他们现在练的还是我当年发明的一套,至今都没有人敢说超越我。”
  “我把我二十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了别人,整个世界都在读我的书,用我的保护带技术。旧的还没学会呢,新的又来了,我在美国搞调查研究,又有了23项技术创新,他们不学我的学谁的?!”
  进行时
  筹建跳水中心
  “我想搞一个世界跳水科研培训中心”
  在向南都记者阐述自己的计划前,徐益明举了一个例子:印度有个名叫瑞诗凯诗的小镇,只有7万人口,但每一届国际瑜伽节,这里都会云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瑜伽爱好者,他们来此进修。
  瑜伽之乡是徐益明的模板,他受此启发:“我也想搞一个全世界跳水的科研和培训中心,让所有人来这里学习,学到安全稳定的跳水技术。”
  酝酿三年,欲建国际跳水“圣殿”
  这个计划酝酿了三年之久,在他的脑海中,早已画好了这么一幅蓝图:在国内的某个城市创立起一个国际跳水俱乐部,受众则是跳水教练和对体育有兴趣的小孩。一方面为各个国家的教练传授执教技艺,另一方面是为中国的跳水以及其他体育项目培养后备人才。
  徐益明甚至已经为俱乐部想好了名字,就叫“国际跳水奥林匹克体艺学院”。他先在国内进行试点,假如发展好了,取得足够的经验之后,还打算在美国创办分部,再之后,去欧非拉等其他大洲创办支部。
  “为什么要搞这个中心呢?就是体制和机制改革的必要了,过去几年我在美国跑了15万公里,考察他们的业余训练模式。转了这么久,就觉得非这样搞不可,人家兼顾了两个东西,一个是奥运金牌,一个是全民体育。”徐益明说。
  他的灵感,首先来源于强大的自信。“我搞跳水技术搞了三十多年,不仅培养出了奥运冠军,还培养出了奥运冠军教练,他们现在练的还是我当年发明的一套,至今都没有人敢说超越我。”徐益明说。1994年,国际泳联曾委托他写过一本《国际跳水手册》。“我把我二十多年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介绍给了别人,整个世界都在读我的书,用我的保护带技术。旧的还没学会呢,新的又来了,我在美国搞调查研究,又有了23项技术创新,他们不学我的学谁的?!”
  搞少儿培训,则来源于近年来在美国考察的见闻。“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有全美最大的幼少儿体操俱乐部,他们练一种‘妈妈与我’的幼少儿体操,最多的时候有5100人。休斯敦也有一个,2008年只有2100人,前年我去看,多了近两千人。这种培训机构很受儿童欢迎,各个大中城市都有,我认为这是很有发展前景的,不妨在国内一试。而且我的新发明当中有跳水运动用定位跳板、无水跳水运动装置,以保障孩子们的训练安全,让他们喜欢上跳水。我要搞成一个适合小孩练的东西,跳水可以弹射升空,还有飞翔,对小孩是很有吸引力的,谁不想当空中英雄呢。”
  别出心裁,花样百出地普及跳水
  徐益明说,他有70岁的年龄,30岁的心脏。他的计划,是想让跳水项目在奥运会上永葆一席之地,并不是来抢自己弟子的饭碗。
  “1993年的时候,就有人提出过奥运会取消跳水项目,因为你中国跳水独步天下,人家不跟你玩了。美国的一位跳水负责人跟我讲:徐教练,以后跳台下面都是你们中国人,你怎么想?这句话对我刺激很大。”徐益明说,“我在美国图书馆里看到一份中文报纸,上面说中国乒乓球在搞养狼计划,其实跳水也应该向乒乓球学习,搞全球跳水普及,拓展先进技术。否则,几十年搞来搞去,能够发展难度的还是那么几个国家,这么缓慢的发展速度人家当然有话说啦,就想取消这个项目,所以,我们必须把跳水运动推向世界,我这个中心就是把这项运动推向世界的。”
  除此之外,徐益明还打算成立三支特技跳水队。他讲了一个故事:大约在2000年,有人在顺德组织了一场鱼塘跳水表演,当时水深只有2米,于是把水抽干,挖了一个3米的坑,在旁边用竹子搭了一个看台,结果吸引了3万多人观看。很快这个人又在广东的一个渔港,在驳船上搭了一个木头跳台,表演者在涨潮的时候往下跳,有人回忆,当时有10万人观看。这个别出心裁的人就是徐益明,“真是很有意思,只有三国打水仗的时候才有那样的场景。我现在搞得比以前更好了,比如直升飞机跳水、高桥跳水、高梯跳水、斜崖跳水……”实际上,花样跳水已不陌生,近几年国内承办的跳水大奖赛,都能在比赛间隙看到跳水表演。让徐益明勇于实践的,还是他的自信,“这是我徐益明搞的嘛,能培养出奥运冠军教练,就一定能培训出世界一流的特技跳水队员。”
  他还打算为世界跳水最高学府亲自设计场地、与训练和保护器材有关的土建工程。清华大学跳水馆正是徐益明十几年前的作品。“当时我在广州,把草图传真给清华设计院。”徐益明说,那是他的第五代设计,现在,他要把第六代留给自己的跳水中心。
  前行不辍,为梦想为大家
  我们的采访地点定在了与国家体育总局仅一路之隔的咖啡厅,这是徐益明经常会客的地方。去年4月份他回到国内,找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袒露了自己的庞大计划。“蔡振华对我的计划感兴趣,他问我在哪个城市搞?我说还没有决定,谁能满足我的条件就在谁那搞。给我时间,给我基本条件,我就不信弄不起来。”
  他准备近些日子再给国际泳联和国家体育总局分别写一封信,“我不是向他们要钱,只是告诉他们,这样搞跳水项目才有更大发展。我一个人做得再好,我也只是一个徐益明,但是我可以带动大家。”他甚至想好了,用搞中心搞培训得到的钱来成立一个科研基金会,来发展全世界跳水。
  回到北京的家中,自行车成了徐益明最常用的交通工具。现在,他创建跳水中心的计划已开始付诸实践,在体育馆路,假如你看到这样一幕:一位谢顶老年人骑着车从东而西,将车锁在地铁口之后进站。这个人可能就是徐益明。最近他很忙,忙着与他人商谈自己的计划。不仅是北京,全国各地都有他的身影。
  过去时
  在美国做调研、搞发明
“我命硬不死,老天是要我把东西传给大家啊”
当中国跳水渐渐走入“周继红时代”,人们有时候会好奇地问上一句:以前的徐益明去哪里了?实际上朋友们也说不上来,他有时候在国内,有时候在国外,更多的时间,他在路上。
拍教学带,行15万公里只等闲
2003年5月,徐益明以原中国跳水队总教练、现任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在美国佛罗里达接受国际泳联授予的殊荣,正式入选“世界游泳名人堂”。他在福特劳德戴尔游泳名人堂里印下手印和脚印,成为迄今为止惟一获此殊荣的中国教练。
就在那个时候,国际泳联委托徐益明办一件事:拍10集教学带。“我可以轻轻松松完成他们的委托,我要搞些东西起码领先几十年才行,因此我没有按照教学手册去拍教学带,我要创新,还要搞出更新的东西。”他开始认真起来,四处搜寻素材,最终的结果是,他和助手自己开着车,在美国跑了15万公里,除了各跳水俱乐部,体操、蹦床、游泳、棒球等十几个项目的场馆都曾出现过他的身影。
“你不是以为我到美国玩去了吗?我是开着车,吃着方便面,吃着罐头,大雨天大雪天在那里转。”徐益明微仰着头,提高了声音,“为国际跳水做贡献,我不是用嘴,是用实际行动的。”
全部旅程都是自己掏钱,徐益明和他的助手采用了一种最省钱的办法。他发现大型超市最安全,24小时有厕所,天黑了他们就把车停下,睡在超市的旁边,不过间隔几天也要住一次旅店,洗一洗。“在落基山上都是我开夜车,很多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盘山公路、狂风暴雨暴雪我都经历过。我小时候练武术,之后练跳水,你要赢人家,身体是一个本钱。”苦行僧般的经历让徐益明练就了一项本领:不管周遭环境有多嘈杂,一躺下就能睡着。
遭遇车祸,大难不死老天有眼
70岁的徐益明,除了两鬓有些斑白、牙齿掉了几颗之外,声音依然洪亮,脚步依然矫健,还把自行车骑得飞快。康复效果不错,2009年,他曾遭遇一场重大车祸。
“我们开的是电力汽油混合的双动力车,本来晚上都是我开车,但是有一天晚上开到11点,我的助手———姓朱的美籍华人,他说他来开,我就同意了,在后面把安全带系上,睡觉。大概睡到12点的时候,感到后面‘咚’一声,大卡车追尾。我的头、脖子、腰、胯全都撞伤了,很厉害啊。我们的车下沟了,准备要翻,我那个时候还比较清醒,我就喊往右打轮、往右打轮。之后是不是晕过去了我不知道,反正一睁眼救护车就到了。那个车门都变形了。”
最终徐益明被人从车里挖了出来。“一碰到地我就跪在地上,老天有眼啊!我很迷信,我认为我命硬不死,老天还是要我把东西传给大家啊,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把这套东西传下去。”
创新如麻,23项发明不是尽头
凭着这股子劲头,教学带拍到了50集、210个小时,里面包含了徐益明二十多年执教经验和三十多年的探索感悟,之前与国内外分享的教学技艺不算,他又有了23项创新发明。
除了跳水运动用定位跳板、无水跳水运动装置,还包括5个电脑教学辅助系统。徐益明不上网,不用电子邮箱,喜欢看书,喜欢写字,却热衷于将电脑技术用于辅助训练。
它们有何功能?
“比如电脑动作质量量化管理系统,我打个比方,把这个东西摆在游泳池边,教练有事出去了,你跳一个109C上来,在这个电脑上一按109C,它的标准动作和你刚才做的动作就都出来了,根据对照,你就能知道自己的动作有什么毛病,应该怎么改正。”
与之功能类似的是“电子裁判系统”,这被视为跳水项目的颠覆之作。“你搞出这个名堂,人家裁判可能会不高兴。前几年我跟裁判们谈起这项革新,他们说你开玩笑,我要失业了。我说这是技术系统,供你们打分参考。你说取代裁判打分,那是不受欢迎的。”
“电脑智能保护带”是另一大发明构想。徐益明说,他要在大学和社会科研机构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只有我才能将跳水训练技术系统化、流程化、规范化。”徐益明为自己的不断创新感到自豪,“以前的发明我都没有申请专利,包括为国际泳联写书都没要稿费,有人说我傻。国际泳联是非营利机构,你怎么能要他们的钱?我的技术没有秘密,你想用就拿去用。但是现在起我要申请专利保护了,我需要资金来维持新技术研发,来发展我的跳水中心。”
■徐益明简介
1942年出生于广东湛江
1956年进入湛江业余体校
1958年进入湛江跳水队
1960年进入广东跳水队
1972年在全国跳台跳水比赛中获得跳台冠军
1973年任国家体委训练局跳水班教练(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1985年任国家跳水队总教练
1996年离开国家跳水队
1998年与广东体委合作建立“广东国际跳水中心”
2003年入选国际泳联名人堂
现任国际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委员
“你不是以为我到美国玩去了吗?我是开着车,吃着方便面,吃着罐头,大雨天大雪天在那里转。为国际跳水做贡献,我不是用嘴,是用实际行动的。”
“在落基山上都是我开夜车,很多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盘山公路、狂风暴雨暴雪我都经历过。我小时候练武术,之后练跳水,你要赢人家,身体是一个本钱。”
“一碰到地我就跪在地上,老天有眼啊!我很迷信,我认为我命硬不死,老天还是要我把东西传给大家啊,所以从那个时候起,我就下了一个决心,一定要把这套东西传下去。”
钩沉
老徐的跳水往事
“拿到亚军就是失败,你看看我失败过几回?”
“中国跳水教练出国找工作,只要看到你会拉保护带,就会受到俱乐部和国家队的欢迎。”
“如果这样的投入还没有成绩就有鬼了。我们的训练场上挂着大横幅: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绩,就得付出超人的代价。”
“要稳拿冠军就得有高出人家六七十分的水平,人家怎么打分都不怕。”
在去年的上海世锦赛和前不久结束的伦敦世界杯上,中国跳水队都包揽了全部冠军,北京奥运会也只失掉了一枚金牌。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一切成绩的背后,都有徐益明的影子。
自信———他的标签
“如果没有徐益明,就没有中国跳水的今天,现在用的还是他的那一套,跳不出花样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昔日的“跳水皇后”高敏这样说。
徐益明对中国跳水的贡献,首推发明“中国式保护带的拉带技巧”和一套安全稳准的发展高难度动作的教学法。“过去我练跳水的时候,从10米台多周翻腾下来,动作失败,身体平拍过水面,轻则肺部毛细血管出血,摔得重就是沉到水底,晕过去了,队友捞过我,我也捞过队员。”在徐益明看来,这是跳水的悲剧,他不打算让这种悲剧在自己的弟子身上重演,于是就改革了训练方式。“把人吊在空中不是我的发明,可能是从杂技团那里发明的,只不过是我改造了成套的保护设施。”1973年,当时还是青少组教练的徐益明就开发了陆上保护带,1985年他成为总教练,又设计了水上保护带,这两套训练方式从国内传至国外,沿用至今。中国跳水教练出国找工作,只要看到你会拉保护带,就会受到俱乐部和国家队的欢迎。
“我拉保护带,最多的时候一天拉9个人,每个人4组,总共360个,把人吊起来,在空中翻转是一件体力活,为了恢复体力,晚上还要给他按摩。然后做训练计划,本子上写得密密麻麻的,每天不到两点睡什么觉啊。第二天5点45分准时到达训练馆,然后发表几分钟讲话,鼓动队员们的情绪。”徐益明说,“当时我们有位教练这样说,如果这样的投入还没有成绩就有鬼了。我们的训练场上挂着大横幅: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绩,就得付出超人的代价。”
超人的代价最终带来了辉煌的成绩。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时任副总教练的徐益明带领弟子为中国拿下首枚奥运跳水金牌,冠军得主正是周继红。此外,他前后培养了李孔政、周继红、高敏、许艳梅、熊倪、伏明霞等30多位世界冠军。从1984年的洛杉矶到1996年的亚特兰大,徐益明共率队拿下9枚奥运金牌,世锦赛、世界杯更是金牌无数。
“我的目标就是世界第一,从来没想过要做世界第二,拿到亚军就是失败,你看看我失败过几回?”对于自己在跳水上的成就,徐益明一直颇为自信。
“他一直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创造力特别强,经常能做到别人觉得不可能的事。跟着他的思路就有可能,我认为自己成不了世界冠军,他让我成了;我认为自己成不了奥运冠军,他让我成了;我认为自己跳不了600分,他也让我成了。在我绝望的时候,他说我没有觉得你不行啊。在他的鼓励下,我又充满了自信。”高敏如此评价自己的恩师。
团结———他再三强调
很长一段时间,徐益明亲自选队员,亲自打基础。到了1989年,徐益明换了另一种教学方法,他把麾下队员分给了其他教练,自己则成了教练的教练,带着他们训练队员。如今活跃中国跳水队的教练,以及流向海外的华人教练,几乎都曾接受过徐益明的指导。
“有人说我是中国跳水的教父,但我练武出身,叫我‘中国跳水的祖师爷’更合适,我有很多徒子徒孙。”谈到自己的成就,徐益明很是自豪。他更为自豪的是,现在人们还在沿用他开发出的难度动作训练方法、手段和器材:1973年全世界跳水都还只是在跳两周半的时候,他在队员身上练出了第一个三周半;现在很多跳板选手全力攻克的109C,1986年徐益明的队员就已成功使用。
徐益明对于中国跳水的贡献,还不仅于此。1988年汉城奥运会,熊倪输给了洛加尼斯,“本来是9.5的动作,一位非洲裁判打了一个7.5,得分是难度系数乘以三的,最后熊倪输了不到3分。”徐益明回忆说,“当时我是国际泳联的技术委员,明白怎么回事。这个裁判的孩子也是练跳水的,后来让我带,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还有群众来信骂我不当场抗议是卖国贼,但我还是把这个叫艾文的小孩接到国家队来训练,我亲自练他,后来还拿到了世界杯冠军。我不跟他一般见识啊,我们中国有多少朋友?和为贵嘛!少一个对手就是多一个朋友。说实在的,体育运动就是这样的,不仅仅是跳水,其他项目也一样,除了要亮出我们的实力,还要团结很多人的。我告诉熊倪,你还年轻,你还有机会,下一次冠军就是你的。后来我就提出,要稳拿冠军就得有高出人家六七十分的水平,人家怎么打分都不怕。”
团结,一直是徐益明再三强调的。2009年爆出“奖金门”事件,于芬与周继红的矛盾上升至白热化,有媒体找到徐益明,希望他出面评评理。这让他很为难:“我只是一个搞技术的,她们都是我的弟子,都不容易,我们都从事跳水事业,要团结。”
但这种和谐的理念有时并不现实,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徐益明的队伍拿到了3枚金牌,但由于某些原因,他被迫离职。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徐显强发自北京
发表于 2012-3-3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
发表于 2012-3-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厉害了!楼主,I*老*虎*U!
我想我是一天也不能离开徐氏宗亲网。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4 02:22 , Processed in 0.185695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