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2

[评论] 徐晋如:学术界的腐败与癌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8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xin_0920603271035328439830.jpg

湖南省高校职称评定今年爆出丑闻,体育专业刘一兵教授等评审委员涉嫌索贿。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公众恐慌和愤怒。在社会诚信度江河日下,潜规则大行于世,人们对不公道习以为常之时,这个丑闻又一次挑战了公众本就十分脆弱的神经。尽管这些年资讯发达,学术界害群之马频频曝光,在一般人意识里,学术界仍是相对干净的领域,然而此次丑闻说明学术界的腐败有从痈疽向大面积溃疡发展的趋势。
治疗痈疽或是溃疡,简单的外科手术可以轻松解决。只要加强监督,割去腐死肌肉,自然可以生长出新的健康的肌肤。相信这次丑闻的主角将不仅仅是被停掉评审委员资格这么简单,最终应该会负上刑事责任。但割去腐肉还只是第一步,学术界的病征并不在腐败,而在学术评价体制的癌变。只有反思并治理早就彻底癌变了的体制,中国的学术才能有长足进步。(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说现行学术评价体制已彻底癌变绝非危言耸听。今日之教授,不能与民国之教授比,今日之学术,与民国以前之学术,也绝不可混为一谈,已成社会共识,当代无大师,只要不是看几场国学讲座听培训师忽悠而肯读两本书的,也都愿意承认。然而何以至此?文化的断层、教育的功利化固是重要原因,评价体制的导向问题才是根本。
现行学术评价体制是以科学的方法考量学者的工作成果,根据学者的阶段性成果决定其在聘期内的职称。却不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评价一个学者,要看他对道的担当,在学问上所达到的高度,量化的考评无法看出一个学者的真实水平,只能统计出他干了多少活。这种评价体制,基于科学的控制论,却不知学术绝不能意图控制,只有自由才能保证学术的繁荣。在控制论的思想指导下,各个高校均以发展学术G D P为第一要务,申报项目要通关节,发论文要交版面费,腐败环环相扣,形成庞大的学术垃圾生产链。倘若学术评价改为易中天教授所倡导的一本书主义,评审者认真阅读参评者的代表作再投票,就会鼓励学者出传世之作,学术面貌就会迥然不同,但这样必然会让注重学术GDP的领导们不安,只恐主政者不肯放权耳。
由于学术评价体制不是人文的而是科学的,故必流于机械。今日高校职称评定,没有哪位评委会空闲到有时间看参评者的论文,更遑论其著作。他们看的是表格。表格里主持了多少项目,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又有多少是权威,多少是核心,才是评委关注的重点。这样一来,评委就不是在评价学者,而是用科学的方法计算,然而学者的弘毅之心,担道之志,深刻的思想,邃密的学问,又岂是计算可以得来?承担多少项目,发表多少论文,只说明这个人干了多少活,与一个人的真实水平毫无关系。在这样的体制下,在很少的领域懂得很多,在更多的领域懂得很少的专家如鱼得水,而通贯天地的大学问家却被无情地边缘化。
科学的考评体制既然重在控制,故必只注重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管理者而言是最省心的。高校职称评定,只看科研不看教学,教学教得好,讲师做到老,难道不是现在高校的普遍现象?(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现行学术体制学的是美国,但橘逾淮而为枳,美国没有权力无垠的教育部和各级行政主管,却有完善的同行评议制度,有获得终身教职后自由研究的制度,这些都保证了科学的控制并非铁幕一块。而中国学得这一体制,与其“领导文化”传统结合起来,使得学者疲于奔命,为保住饭碗和获得晋升机会苦恼,更何谈明德亲民,何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科学的控制论指导下的学术体制,每年催生无数合法的学术垃圾,非经脱胎换骨,中国学术绝无前途。
(作者徐晋如系深圳大学副教授)
发表于 2012-5-8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伪科学盛行,国将消亡。
发表于 2012-5-10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既得利益。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7-9 05:25 , Processed in 0.18252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