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32|回复: 2

[人物] 徐龙森 大写胸中万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3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xin_530102211521634156087.jpg

img201105251045320.jpg

200910191525429987.jpg

  记者 唐子韬
  对于这位曾在画廊界、收藏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来说,曾经创办的“东海堂”画廊已经完成了阶段性使命。如今,徐龙森最大的快乐就是投身于艺术创作,最大的满足就是作品能获得观众的认可。
  徐龙森的画室有着巨大的空间,他的巨幅山水画创作常常需要升降机来辅助工作。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徐龙森便已进入艺术界,在从事多年艺术品经营之后,他仍然选择了将艺术创作作为自己的主业。
  
  转型职业艺术家
  2005年,在正式将经营多年的画廊关闭后,徐龙森来到北京,彻底转型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
  做出这样的选择,并不突然,因为对于徐龙森来说“艺术创作是一直以来的终极梦想”。
  自1976年上海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徐龙森坚持利用业余时间从事绘画创作,并积极参与到当时的艺术变革实践中。然而,在参加了1980年代国内几个现代艺术展之后,徐龙森却不愿继续参与当时的现代艺术变革潮了。
  “我那时发现,不管是艺术家本身,还是社会氛围,都急于创造一种新的文化、新的姿态。这是好事。但新文化(25.010,0.04,0.16%)和新姿态出现的同时,伴随着‘时代的急躁病’,这个时候我就不想再做下去了。”
  另一方面,在经济、文化变革大潮奔涌之时,徐龙森意识到,要想从事纯粹的创作就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撑。开画廊不仅是一个很好的谋生手段,更为他开阔眼界提供了有利条件。经营绘画,为他能够亲自接触到更多的传世名作,为他一直以来的爱好——“阅读绘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经营画廊以后,我更进一步了解到整个中国现代艺术史是怎么发展的。”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徐龙森通过对中国早期油画的大量阅读,了解到早期留学法国、比利时、日本等国的中国画家学习油画的状况。这也促使他开始思考中国人最早和西方艺术发生
  关联的时候,是如何思考和定位自身的?我们和西方之间是什么关系?在文化上怎样为自己找到一个合适的定位?如今,当他把自己的艺术推向世界的时候,他意识到,“我们所处的时代,至少在文化上并不存在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东西方的问题,并不存在文化鸿沟。”
  
  现代山水精神
  儿时在哥哥的带领下,徐龙森曾到上海的知名老牌艺苑朵云轩游玩。老式的厅堂,四壁悬挂的人物、仕女、花卉、山水等画作,给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徐龙森,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象。至今,谈起那段奇妙的经历,徐龙森的表情都如同描述着一段美梦。“这对我的一生是有决定意义的,”他说,“那段经历奠定了我喜爱传统书法和山水画的基础。”成年之后,曾一度每个月到上海博物馆观摩古代绘画作品,慢慢地,这位传统艺术的虔诚观众,逐渐成为谙熟经典作品的专家。
  尽管早在1984年,徐龙森就以石雕作品《遥远》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然而在2001年,早年学习雕塑的他决定停止雕塑以及其他类型绘画的创作,一心一意创作山水画。
  在徐龙森看来,创作山水画就意味着首先要回归传统。“因为这种文化艺术如果不从自身的根源里生发出来,是不可能有前途的。”对根源性文化的深刻理解,要求徐龙森必须潜心到传统文化中去,而他这一潜就潜了二、三十年。
  2007年,徐龙森在北京举办了一个名为“九棵树”的现代艺术展览。他的一幅高6米多的作品《三棵树》引起了轰动。
  “作为山水一部分的树,画到这么大尺幅的时候,传统的技法、笔墨都失效了,只能转换成传统笔墨的精神,以自己的处理方式来表达。这时,我就有意无意地在自己的作品里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转换。”
  《三棵树》给予徐龙森一个新的契机,他开始思量传统山水画究竟如何转换成一种现代性的文化。反观林风眠、张大千、刘海粟等一批老画家,徐龙森发现,任何一个文化要转化成一种新的形态,必须要有一种必要条件的支持,对他而言,这个条件就是公共空间。
  “过去的山水作品都是在客厅、书房里展示的,展示空间比较小,是把玩性质的,自给自足,不具有公共属性。”徐龙森告诉记者,“传统的山水画所对应的空间要求作品细腻、繁复、有看头。”
  在他看来,今天的展览常常是在巨大的公共空间里进行的,在动辄上千甚至上万平方米的展场中,绘画如何适应这个巨大的公共性空间就变成一个新命题。这就要求绘画语言对此做出回应,同时也意味着山水画可能以新的语言结构、新的图式结构进行展现。
  
  山水的通约性
  近些年,徐龙森相继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英国的伦敦、意大利的罗马等地举办了大型个展。作为当代中国山水艺术的一种形态,徐龙森的艺术在西方受到关注。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施美茵在伦敦大学一次关于徐龙森的研讨会中,曾提出了山水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徐龙森的回答是,山水是唯一有机会成为国际通用的画种,山水有一种通约性。
  徐龙森认为,所谓国际性,就是一定要有通约性、兼容性,才能和别人的经验发生直接联系。书法很难成为国际文化,因为文字太复杂、太私密、太具有国家性、地域性和民族性,而山水是全世界共通的,各国人眼中都有其各自的山水风景。“也许其他文化中山水画/风景画不具有中国艺术中如此之高的主体性,但它是可以越过民族性的一个重要方向。”
  
  山水画的新空间
  大尺幅创作,是徐龙森多年来坚持的创作方式。这种极具挑战,甚至对于传统来说具有挑衅意味的创作方式,也让他的作品引起很多争议。“当我画了大尺幅山水之后,发现它包含了装置的意味。而与公共空间展开的竞争,对公共空间的把握,正是现代艺术的重要部分,这是大画一个很重要的意义。”他说道。
  除此之外,大尺幅的创作,对于徐龙森来说,打破了宋元以来中国山水画在儒释道精神统治之下个人小情趣的属性。“我想让它还原到山水本身,还原到绘画性本身。传统山水画上包括大量题字、题诗和印章,其实已经发展成为综合艺术了;而画中故事情节太重,小桥流水太多,作为山水的精神反而凸显不出来,成了一种儒释道的幻想,或者是对诗歌的解释。我想把山水的精神完全独立出来。”

  画到如此之大,传统技法完全失效,这就迫使徐龙森创造出一种新的方式来实现山水精神的表达。“我真正没有放弃的还是对线以及对墨的运用,因为山水本质上是线和墨的运用。”而一旦从技法中解放出来,长披麻皴、短披麻皴、斧劈皴等描摹现实的方法就不再必要。“要画就画我心中的企图心,画我胸中丘壑。眼前的山水对我来讲只是一个参照物,一个提示物,我完全可以把它放在一旁。这对我个人来讲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因为我要摆脱传统笔法或者转换传统笔法,慢慢形成我自身的山水画风格。”
  如此“离经叛道”的创作理念和方式,引起巨大争议也是必然的。对于那些反对变革的人们来说,他们习惯于对既有秩序的认同,或许仅仅是因为既有的秩序都有其对应的解释,当新系统出现的时候,旧规则和旧秩序无法继续套用,就会引起紧张和不适。艺术史上的每一次革命,每一次向前推进,注定要面临这样的争议。争议过后,作品便开始了一个新的解释。“整个中国文化今天最需要的就是这一点,要跨越我们现有的成见、现有的秩序。”徐龙森说。
  对于他来说,作品远观与近观不仅仅意味着效果上的差异,更是一种从传统中背离出来后的抽象,这种抽象“要靠意念来处理掌控”。
  如今,面对人们的争论,徐龙森已能泰然处之。他表示自己确实还有某些不足,需要加以完善。而作为创作者,语言的阐述、解释未免贫乏,他将不断地用作品来证明自己。
发表于 2012-11-4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胸怀万里河山,手绘大千世界。
发表于 2012-11-4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宗亲发贴辛苦了,谢谢分享!
徐氏宗亲网 不走平凡路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9-29 07:14 , Processed in 0.197295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