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164|回复: 2

[人物] 徐兆华事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22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徐兆华,男,1963年6月出生,现任扬州市公安局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分局副政委兼友谊社区民警。他扎根社区26年来,情系百姓,心暖群众,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2户,捐款捐物合计8万余元。他13年如一日赡养照顾社区孤寡残疾老人许铭荣,老人去世后把价值20多万元的房产等遗产全部留给他,而徐兆华又转赠给社区作为帮困基金。他的事迹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数度走上央视荧屏,并拍成了电影,成为“扬州好人”的标杆人物。2009年5月,他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2009年8月,被中央组织部、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公务员局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2010年3月,被**授予“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荣誉称号。2011年6月,被中央政法委授予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2011年9月,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扎 根

——记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徐兆华

MAIN201210151734000377994080067.jpg

扬州的老邗沟河上,一座宽崭崭的栏杆桥没名没姓的,桥下的友谊社区却声名鹊起。老社区旧貌换新颜,马路菜场搬走了,商贩不得入内,门卫全天候把守。新路面、安全岛、缓冲带、警示牌、草皮、院墙、广场、探头、路灯,还有那一树树的桂花、芭蕉和白玉兰----小区鸟语花香,整齐明亮,像一个突然苏醒了审美意识的大姑娘,日益端庄俏丽,顾盼神飞。

桥下左拐弯,普普通通的一间平房就是徐兆华警务室。如果不是墙上那张国务委员、**长孟建柱视察的大幅照片,真让人难以置信,这里就是全国公安工作的典范、社区警务工作培训基地、一级警务室,从中央到地方传媒的焦点。

兆华警务室门口,站着一株奇异的雪松,足足有五层楼那么高,兆华仿佛这株松,之所以苍劲挺拔,全因为深深的扎根。

兆华----华

徐兆华这两年特别忙,省里部里领奖、电台电视台访谈、出书排戏拍电影、参加**春晚,各种光环和荣誉纷至沓来。从派出所副所长荣升为分局副政委,友谊社区的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见面就对记者说,“兆华再红还是我们的兆华,我们仍然喊他兆华。喊他政委、所长,那是开他玩笑呢。”

兆华跟友谊社区有缘。26年前,他考入瘦西湖派出所当社区民警,管的就是友谊社区。后来调到蜀冈风景区派出所,分管的还是这一片。

“兆华跟我们在一起20多年,就像家里人一样。”50栋103岁的郑老太和她半身不遂七十多岁的女儿提起徐兆华,母女俩抢着竖大拇指。在她们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多亏了兆华——母女俩都行动不便,兆华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她们,从柴米油盐到日杂采购。每缝这位百岁老人过生日,兆华都会领着小朋友来祝寿。孩子给老人献花、唱歌、跳舞,一起吃蛋糕。让寂寞的母女俩好好地乐一回。

逢上刮风下雨,兆华会第一个会想起她们,他要去帮她们关上窗户,拧开灯。即使外出开会,他也会打电话让邻居去照应。

郑老太年迈体弱,少言寡语,说起兆华,她会乐得眉开眼笑,把头直点,敞开嗓门喊,“兆华好!”

半瘫的70多岁的女儿先天口齿不清,但一句“兆华是好人!”却说得格外清晰。连对门的哑巴叔也跑过来竖大拇指,咿咿呀呀赞许兆华。

60岁的盲人刘学国觉得,生活在友谊社区是幸福而幸运的,“我感觉兆华对我们残疾人的关心是恰当而婉转的。过年过节送钱送物事小,最重要的他懂得尊重我们。见面老远就会主动喊,“老刘啊,你忙什么呢?”

四川的卞老板在扬州做装潢,生意不错,可是孩子读书有困难,要缴大笔赞助费,还没学校肯要。人生地不熟的卞老板最后找到兆华,吞吞吐吐一支烟抽完,才把事情讲清楚。兆华笑眯眯地说没事。

卞老板对这句“没事”没抱指望,只是他觉得这个警官一点架子也没有,帮不帮忙是其次,单单耐着性子听自己倒一番苦水也是大人情。

想不到一个月后,兆华主动上门报喜,孩子有学上了,赞助费减免一半。走了10多年江湖的卞老板,第一次“他乡遇故知”,分钱不花事情就办妥了。他紧紧握着兆华的手,从此,开始了这份兄弟情。

转年三月,百花盛开,70多岁的夏家大爷下楼散步。好好下楼的,走了两步就晕倒在马路边。兆华赶紧把大爷背往医院。原来大爷花粉过敏,差点闹出生命危险。

大爷脱险后,夏家老老少少排成长队来感谢兆华。

裴家的毛脚女婿上门了,崭新的电动车停在楼下,一顿饭的功夫就不翼而飞。一家人慌慌张张跑来报案。兆华做完笔录,抬头笑眯眯的逗新女婿,

“慌什么,丢了让你老丈人再买辆新的。”亲亲热热一句笑话,把焦急的一家人都逗乐了。

第二天,兆华就把车子找到了。裴阿姨逢人就夸,“兆华不仅帮我们找回了车子,最重要的:兆华办事讲感情。他会跟我们说笑,像家里人一样安慰我们,体恤我们。换一个民警,我们报警,他做笔录。事情办完,他是他,我是我。兆华从来不这样生硬。”

70栋的吴阿姨找兆华补办身份证,吴阿姨腿脚不好,儿媳妇那几天临产,家里忙成一团糟。兆华知道他们家的困难,身份证办好了,自己主动送上门。

兆华不管跟谁,都是打一回交道交一回朋友换一片爱心。久而久之,他和社区群众的关系自然就融洽成鱼水深情。

70多岁的潘阿姨和兆华是忘年交,“兆华可会劝人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烦恼,都是兆华开导我。没有兆华,我哪能活到现在啊。”

潘阿姨性情温婉,无奈老头子是将军脾气,异常暴躁。潘阿姨三天两头受气,又不好意思声张,只好闷在心底难过。直到遇见兆华。老人家感叹,“啥话都能跟兆华说,他最保险。”

兆华这个心理医生当得很成功。潘阿姨补充说,“别看我这样信任他,其实我家老头子最喜欢兆华。老头子每次在院子里逛,兆华都要嘘寒问暖。夏天,叮嘱老头子别中暑;冬天,让老头子多加两件衣裳。老头子每次都夸这孩子懂事。我们家的烦心事,我一样都不瞒兆华。这世上,我最信任的人就是兆华。”

2010年2月13日是大年除夕,兆华做好了最后一项安全检查,开始打电话找46栋的刘阿姨,她一个人在家,老头子带着孙子去上海和儿子媳妇团聚了。

“刘姐,你跟我回家吃年夜饭吧,没事的,我跟老婆都说好了。”兆华热情地邀请。

“不不不----那多不好意思,大过年的。”刘阿姨坚决不肯。

“那你就到我警务室来吧。”

“那也不行,我可不能耽误你们家团圆。”

“没事的,我反正呆在警务室,每年都这样,老规矩啦。你来吧,正好干洗店的小张和20栋的小史,他们都是一个人,我也把他们叫上,我们凑一块热闹热闹。”

刘阿姨情却不过,端了一大盆饺子过来,小张带上花生糖果,小史还带来水果饮料,大家团坐在警务室说说笑笑,过了一回年。

想起这顿年夜饭,刘阿姨就会不好意思,“难为兆华了,他为了陪我们,愣是捱到10点多才回家。那么晚,换了我是他老婆,肯定会生气!可兆华年年都这样!”

友谊社区的人说起兆华,总归要喜形于色。不过,那份喜悦里多少藏着份谦虚。兆华在他们心底是自家人。既是自家人,哪有使劲儿夸的。他们说着说着就会羞涩一笑,“反正我们兆华就是好,我们都习惯了他的好,你要我们细说,还真不大好说呢。兆华的一举一动都是好,你叫我们怎么往细处说。”

大妈大爷有的灵机一动,终于想起了特别的一桩,说得眼眶都热了,鼻头都红了,可说完了还是要念叨一句,“总之兆华就是好,这个好我们是没法说得清的。”

友谊社区倒是有一个人说得清,不过他才一岁半,只会说一个字,他就是老李家虎头虎脑人见人爱的小孙子。老李经常把他抱到兆华的警务室来玩。

那天小孙子指着防盗门后面喊“华!”“华!”“华!”边喊边朝“警方友情提醒”上奔——直到小手摸到兆华的照片,老李这才反映过来,小家伙原来是在喊“兆华”。

这些年,友谊社区的群众习惯了喊徐兆华“兆华”,过世的78岁的许铭荣喊过兆华“干儿子”,兆华一手带大的夏露和小曾喊他“干爸爸”。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兆华伯伯是劳模。”凤凰桥小学的小学生还以《最可敬的人》为题集体赞美过好人徐兆华。

大伙儿绝对没想到这个只会说一个字的孩子居然喊他“华”。可想而知,兆华在友谊社区的知名度。

“他给我的正是我所需要的----”

4岁父母离异的小曾,跟着精神病的父亲长大,等于半个孤儿。一天学也没上。7岁开始流浪,南京上海福建----天南海北讨生活。1998年因抢劫罪被判刑一年,出来后他一直东躲西藏鬼混。兆华无数次找他都扑空,简直像一条狡猾的小獾。

2003年,21岁的小曾幡然醒悟,他想投靠南京亲戚,借点钱做小生意,洗心革面从头开始。可是亲戚连门都不让他进。

那天正好是情人节,望着街头一对一对温馨甜蜜的情侣,形单影只走投无路的小曾伤心到极点。他索性买来一把刀割腕自杀。多亏过路好心的群众,他们打电话找来警察。警方连夜把他送回扬州,交给社区民警徐兆华。

“这下你跑不掉了!”兆华拉住小曾的手,脑子里当即冒出这句话。这些年兆华一直在努力亲近小曾,他想帮助他,爱护他,可惜他一直在跟兆华捉迷藏。

满身长刺的小曾,周身裹着厚厚的戒备,看起来又冷又硬。任兆华怎么耐心,他就是一副泥塑木雕的冷样子。

兆华不着急,白天,他带着小曾吃饭巡逻,晚上他带着他睡觉。一有空,就给他讲生活的道理。

小曾后来回忆说,“那时候我真的蛮冷酷的,无论他说什么做什么,我都不理他。只是我没想到,后来他居然带我一起理发,一起洗澡,手把手地教我写名字,连办案子也带着我。那么宠爱我,信任我。你知道吗?我从小就渴望有一个父亲这样带着我,他给我的正是我所需要的。”

为了让小曾消除自卑,尽快走上生活正轨,兆华多次跑相关部门,为他争取就业启动基金,还出谋划策,帮他做起了小生意。

可是好景不长,小曾的生意做砸了。兆华不埋怨。他知道,创业不易,浪子回头更是不易。

扬州是旅游胜地,玩具生意很好做,兆华就鼓励小曾在瘦西湖边上开玩具店。这回小曾找到了感觉,生意渐渐有了规模,还经常往镇江送货,同时还做起了古董生意。

安身立命的小曾娶妻生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知道这一切都得归功于徐兆华。从前,他按江湖规矩喊过他“徐大哥”,懂事后他喊他“徐叔叔”。养儿方知报父母恩,现在小曾规规矩矩地喊兆华“干爸爸”。

“这辈子,我也要像儿子一样孝敬他,回报他。”

那年夏天,社区9岁的小军不幸落水,接到报警后,小曾担心干爸爸水性不好,他抢先冲在最前面,帮助打捞。

2008年12月,徐兆华获得“扬州好人”称号,出席扬州电视台《今日生活》晚会现场。他带小曾一起去,在爱心拍卖环节,小曾捐出了价值一万多元的民国梳妆台。

对着镜头,小曾动情地说,“我是干爸爸帮助搭救过的。从今往后,但凡我有一点力量,我都会去帮助搭救别人。”

徐兆华是一棵爱心树,多年来,这棵树深深扎根在社区群众的心灵深处。哪里有危难,哪里有眼泪,他的根茎和枝叶就往哪里生长。

放心不下的牵挂

12年前的那个夏天,社区12岁的女孩露露遭遇了巨大不幸:母亲刚刚病逝,继父又锒铛入狱。天地间只剩下她和一间破旧的老屋。无人问津的露露几天后就枯瘦得像只流浪猫。

兆华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他带露露去吃饭,露露如何风卷残云把一盆蛋炒饭吃得又香又甜,好像她从小就没吃过饭。当场,兆华掏出五百块给饭店老板,“这孩子以后就在你店里代伙,吃多少算在我帐上。”

望着比女儿小两岁的露露,兆华怎么也放心不下。他手把手地教露露晚上怎么锁门,怎么烧开水下面条。发动楼上楼下和对门的邻居,让大家一起帮助露露。

兆华老婆听说露露的遭遇,非常同情。从此,他们给女儿买衣服和文具,总要给露露带一份,等于多养了一个女儿。逢年过节,兆华都把露露带回家。

为了让露露生活有保障,兆华决定给露露办低保。可是露露没有户口,出生证明也找不到。兆华只好去她出生的苏北人民医院查档案。当时正是炎炎夏日,密不透风的档案室没有空调,像只大锅炉,兆华一本一本地翻,热得一头一身的汗。翻了一个礼拜,兆华终于找到了露露的出生档案。他马不停蹄地跑社区、街道、民政部门,终于给露露办到了低保。

好长一段日子,露露老师都以为兆华是露露的亲戚,兆华对露露无微不至的关怀都让女儿嫉妒了,“哼,长这么大你都没给我开过一次家长会。为什么露露妹妹的家长会,你都去?”

2002年底,露露继父刑满释放,连夜破门而入,吓得露露再也不敢回家。兆华安慰露露,连夜上门去做继父的工作,劝他赶快自食其力,负起父亲的责任。临走掏出两百块,让他去理发买菜,开始新生活。

无奈继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渐渐又迷上了赌博偷盗,没多久再次入狱。兆华只好一如既往地照料着露露。

初中毕业,露露考上了扬州海天学院。可是开学没多久,露露却失踪了。兆华在学院找不到露露,老师同学都不知其去向。兆华紧张万分,他没日没夜找露露,找了整整三天,最后在乡下表姨家找到了露露。

“为什么逃学?”

“考不好,我想早点工作,减少你的负担。”

看着孩子稚气又懂事的样子,兆华没有一句责怪,他变魔术似的从口袋里掏出一部新手机:

“给你的,不许关机,手机费我出。今后你不管去哪里都要让我知道。”

兆华的真情和体谅再次让露露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她暗暗决定,好好听叔叔的话,“世上再也没有人比他对我更好了。”

转眼露露20岁,为了让这个从来没有过过生日的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兆华安排了一个盛大的生日会。他请来露露的老师校长,以及居委会一直疼爱露露的桑光眉主任,还有热心的老邻居。

兆华8年来疼爱、抚养孤儿露露的事,深深感动了社区。露露20岁也是社区的大喜事,大家积极地凑分子,给露露送来了电动车、新式床、漂亮大衣、红皮鞋等等。兆华又送给露露一部新手机。

“我知道你的旧手机坏了,给你买新的,还是希望你有什么事儿都要和叔叔息息相通。虽说今天你20岁了,可叔叔对你还是放心不下。”

露露激动得泪光盈盈,她端起酒杯对大家说:“本来,我是一个无依无靠的野孩子,可是因为兆华叔叔,因为你们,这些年我得到了许多爱,幸福得像个小公主。我一直有个心愿,就是想亲口喊兆华叔叔一声爸爸。”

亭亭玉立的露露一声“爸爸”叫得大家泪眼朦胧,不过,这是幸福的泪,团圆的泪,温暖的泪。无法想象,没有兆华的疼爱和教育,当年枯瘦的小流浪猫怎么可能变成眼前健康懂事、青春美丽的少女呢。兆华造就的是一个新生命啊。

2008年露露毕业,急于独立的她想做生意挣钱,兆华理解年轻人的心,他拿出政府奖励的三千元给露露作为创业基金,语重心长地说,“别怕,只要你争气,爸爸永远做你的后盾!”

如今,露露已经长成24岁的大姑娘,还有了自己的“小家”。2011年10月,露露结婚了。“感谢干爸徐兆华,你的关爱让我对生活充满希望,没有你就没有我们俩幸福的小家。”在婚礼宴会上,露露一再向干爸徐兆华鞠躬致敬。难以抑制激动心情的露露拿着准备的答谢词几度语塞,幸福和感激的泪水在眼里直打转,而忙前忙后终于落座的徐兆华看着终有归属的干女儿,抹了下头上汗珠,欣慰地笑了。

是传奇,亦是佳话

兆华在友谊社区最传奇的事,不是收养孤儿当“爸爸”,而是做人家“儿子”认“干爸”。

人与人之间真有着种种奇怪的缘分,兆华初来友谊社区时,66岁因病佝偻身高不足一米五的许铭荣,每回都给兆华毕恭毕敬倒一杯茶。老人孤身一人住在30栋401,因为无依无靠,就在社区打杂,每个月领几十块困难补助。老人凄凉的身世和谦卑的样子,引起了兆华深深的同情。

入户调查的时候,兆华发现老人家徒四壁,冷锅冷灶,生活异常清苦。床头一副铅笔画的《儿孙绕膝》图更是道尽了孤独与苦楚。

“往后家里缺什么,你就跟我讲!”兆华把名片丢给老人,一边帮老人择菜做饭。这才知道,老人年轻时当过兵,后来因病身体畸形,失去了工作,终身未娶。哥哥在大连,也很少走动。前年侄子来看过他一回,无奈生意太忙,一去杳无音信。

兆华越听越心酸,他帮老人申请了低保,隔三差五地上门,帮老人买米买油、搬煤球,送点心,买衣服。还经常塞点钱让他买菜吃。

可老人节俭成癖,给他钱都存进了银行,兆华经常发现他在外面拣野菜。

“给你钱就花嘛,存银行干吗?”兆华劝他。

“怎么能不存银行,人家养儿防老,我一个人怎么能不存点钱?”

“你放心,有我在,你的事都包在我身上。”

老人不听劝,兆华只好亲手给他买,鸡鸭鱼肉,买好了帮他做。社区协警杨志宏精通厨艺,老人最爱吃他炸的肉圆。隔几天,兆华就带上杨志宏给他去炸肉圆。老许看见他们俩进门,每次都开心得像小孩子过节。

2004年正月初五,值了一天班的兆华正准备带老婆孩子去拜岳父母的年,突然110来电话:

“友谊社区的许铭荣病了,他打110点名要找你徐兆华!”

老人一定遇到大麻烦了,难道他忘了我的电话?兆华火急火燎地赶到社区,幸好他随身带着老人的门钥匙。打开门发现老人抱着肚子在床上缩成一团。看见兆华,老人像孩子一样呜咽着哭起来。

兆华心疼不已,他帮老人穿好衣服鞋子,戴好帽子,找出病历,背起老人就去附近的医院。一路上,都是迎财神的鞭炮噼噼啪啪很热闹。老人伏在兆华肩上流泪,

“真难为你啊兆华,大年初五,人家抢财神,你却带我往医院奔,你也不怕晦气-----”

“别讲迷信啦,只要你健健康康,就是我最大的福气、财气。”

兆华把老人背到医院,挂号、检查、化验、取药,楼下楼上地跑。住院5天,兆华寸步不离,一口饭一口汤地伺候,晚上还给老人擦身子洗澡。

同屋的一个大爷看了很羡慕,“我五个儿子都抵不上你一个,老太爷你真是好福气啊!”

老许听了眉开眼笑,指着兆华说,“他是我干儿子呢!”

那些天,兆华把老人的家拾掇一新。为了让老人随时随地找到自己,细心的他在老人床头挂上了一块小黑板,黑板上写着他和同事们的手机号码。

浓浓亲情让老人顺利康复,出院的日子,春天已经来了。社区里百花盛开,老人的笑脸比那一丛丛鲜花还灿烂。他逢人就说,“这次多亏了我干儿子兆华,你们不知道,兆华待我比亲儿子还亲呢!”

有了这个警察儿子,许铭荣越活越精神,写得一手好字的他,积极帮社区出黑板报,参加治安巡逻队。那回他还发现了两个偷车贼,马上向“儿子”报警,好好立了一大功。

天长日久,老人跟兆华亲如父子,一天看不到兆华,他就要打电话询问。兆华血压高,经常发作通风,老人总是叮嘱他:注意身体,少喝酒,多休息。在那简陋的401,父子俩坐在老沙发上说过多少知心的话儿,度过多少温馨的时光啊?!那滋味真叫留念。

2008年冬天,兆华带老人体检。老人意外地查出了严重的肾病。

爱说爱笑的兆华突然沉寂了,年终所里吃团圆饭,闹哄哄的酒桌上,兆华突然对兄弟们说,“老许恐怕不行了!”那份悲痛让大家一直记忆犹新。

兆华救治老人心急,1月12日,别人都在张罗着过新年的时候,他又一次陪“父亲”住进了惠民医院。

除夕之夜,兆华领着妻儿来给老人拜年,社区桑主任给老人送来最爱吃的杨志宏肉圆。可怜的老人却涕泪涟涟,嘴里反复念叨着“谢谢”两个字,肉圆一口也吃不下。

老人当时拉着桑主任的手说,“看来我不行了,我要把遗产留给兆华。我这一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认了兆华这个干儿子,我享的都是兆华的福。”

兆华不让他说这些傻话,“等你出了院,我们就给你做八十大寿,带你去上海和大连,帮你找到哥哥团圆。”

2009年2月4日大年初十,兆华因为一个案子在所里开会,医院却传来了不祥的通知,等他急匆匆地赶到,老人望着他流下一串眼泪最后咽气了。

让所有人都意外的是,临终前,老人在病历上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

我的唯一继承人是十多年抚养关心照顾我的干儿子徐兆华,本人现住友谊社区30幢401室小套房29.15(平方米)为干儿子所有,其他人无权干涉。另一张写着共有存款23000元,零钱300元,由“干儿徐兆华收”,存折密码存放在小铁箱内。

遗嘱先写在卫生纸上,洁白的被单都染上了斑斑墨迹。老人想想不放心,又挣扎着爬起来,誊写到病历上。

遗嘱让兆华热泪长流,他不忍心回想老人孤独贫苦的一生,无法回忆老人节衣缩食连饭菜都舍不得吃的俭朴,老人是吃低保的困难户啊,他哪来的存款?兆华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把房子留给自己,还有那藏在小铁箱里的密码------这是多大的信任、恩情和赠与呢?!

兆华受之感动,受之有愧,兆华更觉得受之沉重,自己的付出远远不及老人的深情厚谊,他要让这份爱心源远流长。当天,兆华就将这带着老人体温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了社区,设立“扶贫救困基金”。兆华说,“过去,老人总念社区的好,今后我们要让社区的人也常念老人的好。”

喜欢盆景的兆华,孜孜不倦地修剪、美化着他的社区。他辛勤地培土、施肥、灌溉、除草,等到春风荡漾,自然千树万树,风景无限。

爱心接力

兆华扎根社区26年,先后结对帮扶困难群众12户,捐款捐物8万余元。他和孤寡老人许铭荣之间的真情故事传开后,一夜之间,成千上万的网民跟帖赞扬徐兆华,报纸电视各大媒体----从中央到地方将他团团包围。

2009年徐兆华被**授予“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中华总工会授予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江苏省助人为乐模范”,参加建国六十周年国庆观礼、**春晚。当选为首届“江苏省十大爱民警察”,荣立一等功。

盛赞之下,兆华本色未变。身为分局副政委的他照常参加所里的值班备勤,一有空就下社区服务群众。

兆华不敢忘记干爸爸的遗嘱,时间越久,他领悟的越多。干爸爸的遗书写出了一种可鉴日月的胸怀,一种顶天立地的精神,值得敬畏,兆华时不时地拿出来鞭策和勉励自己。

2009年9月,同事小陈无意中向他诉苦,“徐政委,我手上的这个户口真麻烦,办了半年也摸不着头绪。”

兆华说,“让我来试试。”

原来30年前,综合村汪家一位痴呆的老姑娘嫁到了安微农村,生下一双儿女,不想男人早逝。扬州亲人看她在安徽孤苦伶仃,就把母子三接回扬州,住在村里的牛棚里。

小女儿当时属于超生,在安徽就是黑户,搬到扬州,依然没户口。转眼黑户姑娘27岁,还无业无户口。一家人很着急,便找到蜀冈风景区派出所,要求补办户口。

这个户口的确棘手,兆华通过多方协调,取得了安徽当地派出所的理解和支持,办出了姑娘的出身证明。扬州这边又多方做工作,好容易户口办好了。

小陈很激动,送户口的时候非要拽着徐所一道去。

姑娘活到27岁才拿到户口本,自然十分感激。可是细心的兆华发现,这家人的高兴非常勉强,好像有更大的哀愁正笼罩着他们。

特别那家的小男孩,两三岁还坐在摇篮里,脑袋大得惊人,面如死灰,啼哭不止。

“你们家孩子怎么啦?”

兆华一问,做妈妈的抱起孩子不回答,眼泪却怎么也擦不干了。拿到户口本的是孩子姑姑,她一边跟兆华诉苦,一边呜呜地哭开了,破旧的院落里,大人孩子哭成一团。

孩子叫鹏鹏,半年来老喊腿疼肚子疼,家里人忙着打工挣钱,都没放在心上。最近孩子不吃不喝,双腿难以站立,这才想起来去看医生。一查孩子患上了先天性母细胞恶性肿瘤,治疗起码要三十万,而治愈的希望只有百分之十。

汪家就靠鹏鹏爸爸做瓦工挣钱,三十万对他们来说是吓死人的天文数字。一家人抱着孩子走投无路,打算把孩子捐献给医院做医疗试验。可到底是亲生的骨肉,主意拿定了却又舍不得送走。

兆华抱起鹏鹏,他抚摸着孩子又一次心痛了。那瞬间,兆华想起了病逝不久的干爸,想起了无钱救治的二哥,兆华想起了很多很多痛心的事。

这些年兆华越活越明白,自己就是这个心性,这辈子他就爱帮助人,看见困难不伸手他会浑身难受的。兆华当即决定救助鹏鹏,他赶紧联系电视台的记者。

2009年11月,一个秋高气爽的下午,扬州电视台“欢乐社区行”在友谊社区现场募捐。兆华捐出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三千元奖金,鹏鹏一家当场感动得给兆华下跪。

社区群众纷纷慷慨解囊,连吃低保的困难户都10块20块的捐,现场募集到两万多元。

改天,兆华又带着节目组到综合村募集捐款,发动社会上著名的企业参与。好歹帮助募到了10万多。鹏鹏终于可以去南京儿童医院治病了。

2010年1月,兆华获得“江苏省首届十大爱民警察”的荣誉,颁奖大会就在南京召开。兆华走下奖台,就匆匆奔往市中心的儿童医院。他给鹏鹏买了只玩具汽车,一套蓝色羽绒服,还有糖果糕点。

治疗之后的鹏鹏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他已经能坐能走能吃能睡了。兆华走进病房的时候,小家伙正坐在椅子上看《喜羊羊与灰太狼》。

“兆华爹爹!”孩子看见兆华,眼睛一亮,清脆的一嗓子喊得兆华心里很热,他觉得什么奖章也不如这个场面。

月底,兆华要去北京录制**春晚的节目,出发的那天正巧是农历的腊八节。在机场,兆华接到了社区老年公寓陈丽主任的电话:

“谢谢你啊,兆华,想不到你这个大忙人还想着我们公寓的老人们哪。”

“啊,应该的。你们收到礼物了吗?”

“收到了收到了,一人一份大明寺的腊八粥,午餐时分收到的。老人们吃得很开心啊,一定要我打电话感谢你呢!”

多年的社区民警当下来,兆华形成了一个习惯,逢年过节,他都要编排一番,老年公寓、幼儿园、低保户、残疾人、特困户,哪些需要捐献,哪些需要慰问,哪些需要探望。关爱和牵挂成为他的日志的重要内容。

天性?天职?

兆华年轻时候喜欢钓鱼、集邮、做盆景。无奈后来工作太忙,兆华如今只剩下一个爱好:收藏酒瓶。

兆华家有一个巨大的酒柜,收藏了百十来种酒瓶,土老帽、大元帅、青花瓷、古钱装-----它们未必贵重,有的甚至是几块钱从超市买来的。但它们都情态各异,精致独特,富有品位,值得把玩。兆华把这些珍宝一格一格陈列成一面墙。在酒柜的一角,放着他的荣誉证书和奖杯。

兆华的酒柜也可叫“集美柜”。原来美是兆华对生活的追求,唯其因为爱美,追求美,他的心中才会源源不断地汹涌着真和善。

我想,假如兆华有时间,他一定想去钓鱼、做盆景,放上一曲萨克斯拖地做饭,给女儿熬肉酱——女儿最爱吃兆华熬的肉酱啦,里面有数不尽的佐料,兆华舍得花一整天的时间来慢慢熬。

如果可以,兆华一定还想陪母亲晒晒太阳说说话,给母亲试新衣服、剪指甲,捏捏脚捶捶背。

还有老婆,兆华这个劳模完全是她这个“累模”支撑的。老婆多善解人意啊,兆华把奖金、汽车一笔一笔地往外捐,她从没说过一次“不”。可是老婆这阵子有心事呢,兆华整天在外面东奔西走,女儿25岁大学毕业快两年了,还没找上工作。她害怕女儿给耽误了,直怪兆华这个父亲当得“糊涂”。

这些日子兆华没完没了的加班出差,那天兆华回家,老婆看他又瘦了一圈,心疼得眼泪啪啪直掉。满肚子的埋怨变成一句,“你要当心身体啊!”

这些,兆华桩桩件件都放在心头,只是他一走进社区,一看见老老少少那些熟悉的脸庞,兆华就要去张罗他们的大事小事,自己的一切就都暂时挪开了。

社区洗衣店的张建红不识字,她却给兆华创作了一首歌:“徐呀嘛徐兆华,扬州市民都夸他,是病是痛他帮忙,大事小事他问事,老许有病他来背,夏露没娘她来亲,他是一个好民警呀,好呀嘛好党员---”

张建红不仅唱《徐兆华好》,她还决心学习徐兆华。社区建了新厕所,漂漂亮亮可惜没纸篓。她悄悄买了纸篓送过去,每天坚持去倒厕纸,扫厕所。

“洗衣工作很辛苦的,可是我边干活边唱《徐兆华好》,唱着唱着心头就亮堂,干活就有劲。”

张建红说兆华是社区的太阳,他让小区暖洋洋喜滋滋。在兆华的影响下,社区不断地涌现和美的真情故事。

两耳不闻窗外事的103岁的郑老太,听说兆华救助3岁鹏鹏的事情后,一下子拿出一千元,要求帮助鹏鹏。社区里慈善明星一个接一个踊跃亮相,闹离婚的、婆媳不和的,都在悄悄改变,社区文明之风盛行。

戴家夫妇离异多年,最近老婆检查出绝症,70多岁的戴大爷回来端汤端药,当亲人一样料理。戴大爷说,“兆华能照顾非亲非故的许铭荣13年,为他养老送终。我们夫妻一场,大难临头难道不该互相照应吗?”

兆华的女儿阳阳,一直为这个“爱模”爸爸而自豪,年轻的她决心向爸爸学习,做一个“爱心小太阳”。这些年,阳阳定期会去孤儿院和敬老院做义工。2010年新年,她专门拿出一天的时间,领着孤儿院的孩子去动物园看狮子、老虎和大象。

兆华无从说清,自己的所思所行究竟是出于善良的天性,还是警察“为人民服务”的天职。他从没想过,有一天他做的这些鸡毛蒜皮会成为新闻,成为故事,自己会当上劳模,成为女儿的偶像。这一切真叫无心插柳柳成荫。

多年来兆华不知不觉地站成了一棵树。这棵树不知疲倦,日夜守望着社区的安宁和幸福。他向往的只是一种向上生长的力量,一份无愧于光照、要回报大地的深情与执著。

这棵挺拔的树撑起的不仅是一片绿荫和春光,它还撑起了美好和希望,正气和信仰。

发表于 2012-11-22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够猛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徐氏宗亲网分享快乐!
发表于 2012-11-22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务员的榜样!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15:58 , Processed in 0.165495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