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2

[地方] 宁波好心人情系九旬抗战老兵 纷纷向徐大成捐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6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昨天上午,记者在宁波第六医院采访徐大成老人,并转交了好心人士送来的捐款。
面对“宁波关爱抗战老兵志愿团”赠送的“抗日英雄”的匾额,躺在宁波第六医院住院部病床上的奉化籍抗战老兵徐大成风趣地告诉记者:“我仅仅是黄埔学子、抗日一兵!”昨天中午,记者来到宁波第六医院,将宁波好心人捐助的2700元钱交到老人手中。截至昨日,经记者转交的善款累计已有7700元。
rdn_50c02dbd0a21a.jpg
上月底,记者通过个人微博和宁波日报都市新闻版发表《92岁抗战老兵赴甬治伤》的报道后,微博迅速被170多位网友转发和跟帖。网名“壮壮da-da2011”、“冬天小溪”、“父与子”、“雾眼看看”、“大受欢迎的大山雀”、“甬上老蒋”和“遥远的弋多”等网友,分别通过私信和电话,表达了帮助徐大成老人的强烈愿望。他们说,抗战老兵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尊严,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他们是民族的脊梁。硝烟散尽,当年的抗战老兵现在已是风烛残年,却不为人知,我们要尽一份绵薄之力,关爱抗战老兵。
报道见报当天,宁波爱心人士杨先生就致电记者询问相关情况,并送来5000元钱要求记者转交给徐大爷。杨先生说,抗战老兵经历了痛苦与劫难,现在又不幸摔伤,希望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关爱抗战老兵的行动中去。12月2日、3日,家住海曙新芝路158弄的朱先生和宁波市民陶女士等4人,也送来了2700多元钱。朱先生捐款时还对记者说,如今幸存的抗战老兵大多已是耄耋之年,他们把青春献给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这些老兵。
在昨天中午的探望中,徐大成老人的儿子徐亚峰、女儿徐亚华告诉记者,老人住入第六医院已有一周,在这段时间里,“宁波关爱抗战老兵志愿团”的志愿者们隔三差五前去医院看望老人,还送去了鸡汤、水果和御寒的衣服。爱心人士的关爱,让他们在寒冬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
躺在病床上的徐大爷,昨天清楚地告诉记者,他就读的是黄埔军校第17期,学过测量、防御、攻击等科目,毕业后赴浙西山区丽水参加抗战。当年许多战友牺牲在日本侵略者的枪口下,他有幸活下来,得以亲眼看到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中国。
据了解,徐大成有一子两女,最小的女儿今年59岁,他们均在奉化莼湖下陈二村务农。老人的孙子、外甥等目前大多给人打工,家庭收入微薄。老人固定的一笔经济来源就是黄埔军校同学会每季度寄来的1800元钱。再过3天,医院将对老人的左侧股骨颈骨折部位实施手术,但目前手术费尚有很大缺口。“宁波关爱抗战老兵志愿团”的一位王姓志愿者昨天下午告诉记者,该志愿团已在医院为老人设立一个账户,接受爱心人士的捐款。另据记者了解,连日来,徐大成的情况经宁波日报及奉化等地媒体报道后,宁波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楼吉康在老人住院当天,就将1200元爱心款送到徐亚峰手上。次日,关爱老兵网为老人募集了2万元紧急医疗援助基金,其中1万元已经划入老人住院治疗账户。
昨天下午,宁波市第六医院党办沈主任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医院很重视徐大成老人的病情,并将就医疗费一事按相关程序召开会议,研究帮助老人的办法。
发表于 2012-12-6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对这位抗战老兵处境,当地政府的官员们都在干什么?
发表于 2012-12-6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够猛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
我一天不来徐氏宗亲网就不爽~~~~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18:41 , Processed in 0.16966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