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30|回复: 2

[人物] 徐永恒:能体验生活,才能感知幸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9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64e35cbftd03de9839af8&690.jpg
编辑/撰文《渝报》记者 张思思  摄影 张晋荣
转载自重庆《渝报》20121206日(NO.588)“生活家”栏目

人物简介
    徐永恒,1983年四川省文科状元,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为著名校园诗人,长期从事新闻工作,历任《四川日报》记者、《中国青年报》记者站站长、《成都日报》编委、《重庆青年报》社长,现任《课堂内外》杂志社总编。

    他是当年四川省文科状元,他和海子、骆一禾、臧棣、孔庆东等一起在未名湖畔肆意张扬着他们的青春,以自己的作品博得著名校园诗人的名声,大学毕业后的他却从事着严谨求实的新闻工作;他经历丰富,涉猎广泛,曾拿到北京大学首届《财经》杂志奖学金,进入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国家发展研究院)学习,又曾赴国外考察青少年教育……可他说最让他感兴趣的事情,是现在从事的青少年传媒,因为他能够把自己从北大汲取的教育理念灌输到工作中去;他以同样的理念辅导自己的女儿,已经使她成为第二代北大人,如今正幸福地求学于燕园。

当年文科状元为学校挣了三栋楼

    在徐永恒眼中,北大精神就是中国现代教育之魂——“科学、民主、爱国”,他说这六个字是北大的立校基石,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起点。

    北大建校时,正值深刻的民族危机,其建校理念就是通过建立西式大学培养人才,领导中国走向自新、自强的道路。徐永恒说,一百多年过去了,每一代北大人走进北大后依然能强烈感受到这种氛围,由此造成了北大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较强。但他说另一方面,北大已发展成中国最高学府,学科齐全,精英荟萃,学习、研究条件优越,有幸在北大学习、生活几年,能给人打下牢固的精神文化底子,在北大熏陶出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念、方法和习惯,对未来人生和事业发展都非常有用。

    徐永恒1983年考入北大中文系,系当年四川省文科状元。但他上小学、中学时并不是死读书的角色,他喜欢到学校图书室看书,由此点燃了自己的文学梦。
    他记不清当年高考考了多少分。高考成绩公布后,他成了1983年的四川省文科状元,引起轰动:县委、县政府举行会议,专门为他颁奖,奖金一千元;四川省教育厅厅长带工作组专程来他毕业的万源中学考察,省里拨款为学校建了三栋楼。他的老师说:“算是你这个状元为母校挣的。”
    来到北大后,在八十年代的开放氛围中,他每天的生活、学习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机。他成了名满北大校园的诗人,以“徐永”这个笔名发表自己的诗歌,以至于他毕业离校后,一位晚他几届的北大诗人,回忆起当时学诗、习诗的经历时说:“抄写徐永、海子的诗,曾是当时一些北大诗人的日课。”
    如今,徐永恒每次回到万源中学,学校都会邀请他为学生做报告。近年来,万源中学在“打造西部诗歌基地”时,也常提及“徐永”这个名字。
    而现在,他已很久不写诗了。他经历了很多,思考得更多。作为《课堂内外》杂志的总编,他也的确很忙。但对青春的印记,他和与他同时代的北大人,都是倍加怀念的。


自主教育方式造就两代北大人

    在北大的学习与经历,对他的一些观念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教育上,徐永恒认为,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养成一种自主性,“让孩子自主地设定学习目标,自主地投入学习,自主地管理学习过程,自主地衡量学习效果,他们在学习上就一定会成功。”

    他认为,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去启发他们的思维,这需要师生共度一段思维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他很遗憾如今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生们想的都是怎样去做题才能不丢分,老师也这样去教一些获取分数的技巧,长期下去,教育就变味了,人也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在这种教育环境中长大的人,很难有兴趣去探究事物的来龙去脉,也很难有用自己的思考去判断外界变化的。”

    现在很多小孩身体差,心理素质差,不能接受挫折,这个现实也让他痛心。“经常看见新闻里讲这个小孩自杀,那个小孩跳楼,而且漠视生命的理由越来越荒谬,甚至可以因父母不给买一个手机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徐永恒说,这里面往往隐藏着很多家长容易犯的错误:只看成绩表,不关注孩子本身。

    中国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压力非常重,所以每年高考完后都可以看见学生们一起撕书、烧书,上大学后很多学生也就此松懈下来。徐永恒说,这说明中学时的那种读书方式不是学生们所喜欢的,甚至给他们带来了痛苦,必欲除之而后快。而上大学后的松懈也是非常可惜的,因为大学阶段才是真正学习知识的黄金年代,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共同的领域里去思考,去创新,这对知识的发展和个人人生的完美会起到无可估量的作用。可惜,我们的教育方式不仅毁掉了基础教育,也严重动摇了高等教育的根基。

    徐永恒的女儿是2010年从重庆南开中学保送到北大的,谈起自己和夫人对教育女儿的成功,他露出欣慰和骄傲的表情。他说,子女教育的成功,不能仅仅用是否考上名校来衡量,也不能用在学业上有多大成绩来衡量,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她自主的生活方式。“人生之所以幸福,在于你能拥有一种自主感,这样无论外界是什么样的情况,都能尽可能地去把握住它,不过分骄傲,也不怨天尤人。”他强调说。

    徐永恒说,如果我们更多地去关心孩子的内心,教会他们自己去思考、去理解这个世界,让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明白“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去做”,他们就会获得决定人生幸福的那种“自主感”。他们就会以一个宽阔的内心去生活,不管身处逆境顺境,都不会跟着大环境随波逐流,迷失方向;他们也不会极端地执着于一件局部的事情,不会被遇到的困难吓得倒退,不会被眼前的障碍遮挡住长远的目光。

幸福的来源是对生活的体验

    “现在很多人不都在关心幸福这个问题吗,幸福与金钱其实真的不是成正比的”,徐永恒品一口香茗,“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它的来源是对生活的体验”。

    他说,很多成功人士,挣钱越来越多,以支付能力衡量的生活能力的确是越来越强,可是体验生活的能力却在严重弱化。除开一些大环境和公共原因,从个人来讲,现在时间的碎片化和消费的物质化是最大的陷阱。信息爆炸撕碎了人们的时间,物质丰富带来的一大弊端就是把消费局限在物质领域,精神消费日益式微。读书越来越少,没有时间沉下心来思考什么,对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发生的变化也越来越麻木。

    徐永恒说,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框架中的,物质本来是搭建这个框架的材料之一,人是要在这个框架内展开自己的生活,可现在物质这一搭建生活框架的材料,反而成了我们很多人生活的全部。它不停地去挤压精神生活,在光怪陆离荒诞的物质空间下我们再不能感受到生活原本的美。

    “比如重庆这座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框架,其中能体验到非常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我个人而言,1990年时作为《四川日报》记者派驻重庆,那时我觉得自己是这个城市的客人,但一来到这里,很快就爱上了它。”徐永恒回忆,刚来重庆时,这里山江并立、楼宇道路错落的风光很使他赏心悦目。这种奇特的景观在其它城市是看不见的,比如坐在车上感觉前面矗立着挡住去路的一栋楼,车到楼前才发现马路另有去向。重庆就是这样一座城市,总能给你带来惊喜。

    “重庆大概是一座好看不好用的城市。”徐永恒说,因为地理条件所限,重庆必须遇山凿洞遇河架桥,必须花大力气建设立体交通,市民也必须多一些爬坡上坎,但这种框架内却孕育了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这就是我喜爱这个城市的原因。”就这样,他把自己的家安在了重庆。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变迁,徐永恒说,人最重要的心态是要达观。他吟咏了一段苏东坡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他说,人生不可知,就像鸿雁一样,或许会在雪地上留下脚印,但又飞得无影无踪。如今社会纷繁复杂,生活变化非常快,人最重要的是要达观地看待各种变化,不过分苛求自身和外界,保持体验生活的敏锐和兴趣,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他在这座城市多次搬家,对自己每一次的居住环境都赞叹不已。“刚来重庆时住在江北区,老的小区里人很多,熙熙攘攘市井味很足。后来搬到渝中区,滨临嘉陵江,每天清晨推开窗户就能看见江水奔流不息,听到江面上响起汽笛声。再后来搬到近郊的小区,依山傍水,浅丘地貌,绿化很好,非常有重庆人居环境的特色。”说到这儿他不自觉地露出一丝笑容。

    “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既要有在急风暴雨中踏着泥泞前行的体验,我们也要有头顶一轮白月凭栏远眺让繁华尽收眼底的体验。”

    走在路上,又时不时地停下脚步,或许更能享受人生的真谛。

Q&A
Q:渝报 A:徐永恒

    Q:你和海子是好朋友,他当时是怎样的?
    A八十年代是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年代,也是中国当代诗歌大繁荣的年代。因编辑北大中文系文学刊《启明星》,我常向校外的诗人约稿,由此认识了诗人海子和骆一禾,他们是北大法律系和中文系的学长,我入校时他们已相继离校。海子常给《启明星》写诗,也常回到北大参加诗社活动,在著名的“未名湖诗歌朗诵会”上朗诵自己的诗歌。
    我记得1987年元旦前一天,我拎着两瓶国产的白兰地去昌平中国政法大学教师宿舍看望海子。他住在单身宿舍,桌上地上全是书,当时他正在写一部他称之为“大诗”的诗。令我惊异的是,他将屋子的墙壁全刷成了红色。
    那天晚上,我们吃着海子烧的干烧鱼,喝着“山寨白兰地”,酩酊大醉,喝得都吐了。他对我讲起了在安徽乡下的妈妈和弟弟。
    后来我到成都工作,海子来看我,住在我的宿舍,吃我妈妈烧的菜。我们还一起逛成都的古旧书店,买下两本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旧书分别保存以资纪念。
    1989年,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我认为他是“殉诗”,死亡是他的最后一件作品。
    海子是一个很好的兄弟,他写给我的信我至今珍藏着,连同他的部分手写诗稿。

    Q:为何不继续写诗了?
    A:1987年我大学毕业后从事了媒体行业,也不是很快就“熄诗”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使我写的越来越少以至停下诗笔。首先是海子和骆一禾的死(骆因1989年编辑海子诗稿突发脑溢血去世)对我震动很大,在那个年代,诗人命运的单薄,一下子就感觉出来了。曾有一位记者采访我,说我没有沿诗歌那条路走下去是一种“庆幸”,我想,更是一种“幸存”吧。
    第二个原因是我当记者的那些年,正是中国改革发展非常快的时期,各方面的问题应接不暇,我的学习研究热情和职业道德促使我转到了经济、教育等方面。
    Q:你觉得自己最值得分享的人生经验是什么?
    A:做一个有自主性的人,以达观的心态、欣赏的眼光看待生活,要拥抱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生的自由。





发表于 2012-12-9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部谁都能去体验的。
发表于 2012-12-10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杰出的徐家学子!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17:58 , Processed in 0.18416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