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32|回复: 2

[评论] 徐云鹏:企业家热衷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图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1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09122094240.jpg

  被承诺随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印度,参加金砖五国高层活动,企业家陈先生支付出数万元费用,但最终的行程与普通出境游别无二致,出席的会议也未见到领导人的身影。长达9个月讨还费用过程中,陈先生被各方推诿。(据2012年12月11日《新京报》)
  但凡行骗,都会精心设计一个冠冕堂皇的诱饵。愿者上钓,实质是一种功利趋同,各有所求,各得其所。如果说行骗者利用了企业家攀高结贵的虚荣心,那么,行骗者陪同领导人出访的幌子上,“功利”二字已昭然若揭。其实,是行骗者想“借访生财”,还是陪同者想“借访扬名”?双方的心里都明镜似的,只不过是情投意合、心照不宣罢了。
  问题是,尽管行骗者的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幌子上“功利”昭然,还是有企业家乐此不疲,不惜血本,挤入其中。既然如此,有谁还能说那些企业或者个人是单纯冲着“出访扬名”去的?实际上,双方都在谋求“借访生财”。
  2012年2月11日至14日,商务部组织“赴美投资促进代表团”,随团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欧美。一位北方某省企业家,这次也应邀到了美国,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得到第一排和领导人握手的机会,“会后他开心地要请人喝茅台”(2012年02月27日《老年生活报》)。难道一些企业家果然就是为了“合影”而来吗?非也。
  拉虎皮作大旗实则是想逐利,这才是一些企业家陪访的真实动机所在。尽管在“他乡”亲见国家领导人,充其量也就是握个手、近距离合张影而已,其他可能真的“连想都不敢想”。但是凭这一点就能让企业家热情高涨,是因为陪访不仅可以了却企业家在国内的可望不可及的遗憾,而且还能够成为今后自己说事做事的强力由头,甚至成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通行证,何况还有与国家领导人握手照、合影照作证,再精细的PS技术也达不到这种效果,足够企业炫耀一阵子,使用一阵子,这恐怕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比广告的效应大多了。
  有需求就有市场。其实,某些个人或者行会组织正是抓住了一些企业家攀高结贵、拉虎皮作大旗的心理,才把陪访的生意不断做大做强的。百度一下“诚邀企业家陪同国家领导出访”,找到相关结果约2800个。而一些企业家收到的相关邀请函,已远远超过了接二连三,类似陈先生这样的上当受骗者也是时有披露。
  事实上,“国家领导人接见”的被骗对象,早已不只是企业家。前不久,全国各地数千中老年人受邀进京参加“唱红”演出——向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的大型音乐晚会,主办方曾承诺有领导人接见。但演出当天,除演出地点由人民大会堂演播厅改为宴会厅外,传说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并没有出现。或因官方命令节目突遭取消,被困人民大会堂宴会厅的老人们盛装变盛怒,纷纷冲上舞台,要求退钱(据悉每人参赛费2000元),并提出要给说法。主办方向各团队道歉,却引发了更大的骚乱,场面一度失控。看来,一些人打着“国家领导人接见”的旗号行骗,就连“唱红”的老人都不放过,腰缠万贯的企业老板如何逃得了?
  当然,在“借访生财”问题上,我们一味地谴责企业家的虚荣与狡诈,似乎也不太公平。实际上,“借访生财”应该属于特殊社会背景下的特殊产物,是这个浮躁社会的必然产物。企业家热衷于陪同国家领导人出访,实属迫于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无奈。退一步说,在一个崇尚法制、服务企业、诚实守信、在商言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社会环境里,急功近利何处能容身?眼球经济何以生存?企业家还用得着绞尽脑汁并十分笨着地靠与领导人“握手”、“合影”之类的喙头沽名钓誉吗?
  显而易见,牢固确立生产力标准,精心营造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确保企业家把主要精力用在谋生产、谋发展上,也许陪访之类的活动也就没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发表于 2012-12-12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包的干活
发表于 2012-12-1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个名、图个利、图个脸熟、图个日后办事方便。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18:21 , Processed in 0.17743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