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23|回复: 2

[人物] “厦门陆羽”徐庆生为茶著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1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20121215083118236.jpg
台海网12月1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黄少毅 实习生 刘巍)徐庆生的身份很多,但是大都与茶叶无关,公务员、高校领导、作家……然而,在写出多本茶书后,他被圈内的朋友们称为“厦门陆羽”。
  陆羽是历史上著名的 “茶圣”,朋友给徐庆生起 “厦门陆羽”的雅号,倒不是恭维,而是老徐和老陆有着相似的背景:徐庆生当过武夷山市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陆羽也曾是唐朝的县级官员,不过两人却无心仕进,不重财富,酷爱自然,把品茶爱好当成学术,从而著书立说引来舆论关注。   1981年,被家人改了志愿的“优秀毕业生”徐庆生接到了 “建阳农校”的录取通知,让他学习农业。在当年知识分子推崇“工业科技强国”的年代,“被农业”的徐庆生有点郁闷,“一年级的时候一点兴趣都没有”。   二年级,学校的茶文化课吸引了他,他喝上了绿茶,并钻研起来,“基础就是那时打下的”。可惜绿茶性寒,伤胃,很快他的胃溃疡就愈加严重,甚至突发胃出血危及性命。在医生的警告下,他不得不“再也不沾一滴茶”了。对有了茶瘾的徐庆生来说,戒茶的过程还挺痛苦的。徐庆生只得与茶叶告别,并在毕业后很快投入到公务员的工作中。   1996年,调任武夷山市组织部部长之后,他很偶然地尝试了武夷山神话般存在的“岩茶”(即红茶)。一口下去,“胃中一热,非常舒服”,再次检查的时候,医生很惊讶:“你痊愈了!”当时,他失望地发现,自己奉若至宝的400年名茶“正山小种”,其茶厂竟然濒临倒闭。原来,由于缺乏品牌意识和宣传,红茶在当时的茶业界默默无闻,需求不足,茶价低廉。“要让红茶的价值得到应有的、广泛的承认”,他集结各方力量,推出了“金骏眉”,几乎一夜间,“金骏眉”名满天下,成为国内最顶级的茶叶之一。   红茶红了,然而徐庆生的追求远不止于此。来到厦门担任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纪委书记之后,他又给了自己一个新目标:为茶著书。“图的是一份闲情,能得清闲即富贵!”手头的资料不缺,内容也够,但是,身为学院纪委书记,每天的事务多如牛毛,但是,抱定了决心的徐庆生规定,自己每晚9点之后必须开始写书,即使再忙也不能“通融”。用心爱的茶壶泡上红茶,他挑灯夜战———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五个月。很快,他写的《中国名茶金针梅》出版发行了。   写书上瘾的他,又相继出版了《中国名茶元正金骏眉》和《茶叶对外贸易实务》、《中国名茶丛书·名门双姝》三本书。“我的目标是出十本书,希望能静下来,谈谈茶、水和人,路还长着呢。”徐庆生说。
发表于 2012-12-15 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几个人买
发表于 2012-12-15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徐氏的天才呀!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6-29 18:37 , Processed in 0.17101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