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235|回复: 2

[评论] 徐岫茹:“在家上学”现实性与可能性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5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10002_20050919_623.jpg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许多行业和事业都已经多元化,并与国际接轨。那么教育呢?不少对学校学习难以适应的孩子,面对应试教育的氛围,一开始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或是迟早会遭遇“被淘汰”的下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家上学”的理念和实践者应运而生。
近日,对于热点话题:孩子难适应学校,你是否赞成让孩子“在家上学”? 中国家庭教育网调查的结果是:赞成,8890人;不赞成:8849人。赞成与不赞成者的比率差异不大。
一方面,从国家“义务教育法”来看,“在家上学”似乎是一种“违法行为”,孩子的学籍、学历能否被承认,以后的升学、就业怎么办?这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于是,有些人不得不“绕道而行”,将孩子送到国外读书。而另一方面,孩子若不能适应学校,导致退学、辍学,那还不如在家上学;有些家长也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在哪里学不一样?我们的老祖宗不都是上私塾、家塾吗?那就是在家上学!“在家上学”也是一种传统教育的回归。
“在家上学”的由来与实践
其实,在家上学并非新鲜事儿。在居里夫人的传记中,就说到,在20世纪初期,居里夫人和当时的不少欧洲科学家,就非常反对“学校教育”的方式;他们的理由是:将孩子关在空气混浊的教室中,不符合科学健康的精神,孩子太缺少运动和新鲜空气;给孩子灌输无用的知识和空洞的理论,更是不能容忍的……因而,这些科学家不让孩子去学校,而是他们自己轮流为孩子授课,并注重引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学习和实践。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每个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光明日报》2012年07月14日发表文章:《深度观察:“在家上学”是叛离还是回归?》其中报道了近年我国“在家上学”的实践情况--
袁鸿林,王晓峰、徐雪金、姚泳光……当这些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时,“在家上学”的实践者队伍正变得日益庞大。从家塾和私塾,再到微型学校,“在家上学”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在公众或支持、或狐疑、或反对的目光中,“在家上学”风生水起。
袁鸿林算是国内“在家上学”的先行者了。他曾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读书,在高校教了一段时间书以后下海经商。在其所著《14岁都能上大学》一书中,记录了女儿袁小逸“在家上学”的情况。袁小逸曾经去幼儿园上过一年学,在这一年中,袁小逸表现出极度的不适应,不愿去幼儿园,还经常生病。于是袁鸿林便把女儿接回了家,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来进行教育。无独有偶。2011年底,一个名为“在家上学联盟”网站的出现吸引了很多家长的眼球。网站的创办者叫徐雪金,他希望“在家上学”的家长能通过这个平台即时沟通,寻找志同道合者。《在家上学——叛离学校教育》一书的作者、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认为,有些孩子并非在学校上学不适应、不愉快,而是他们的家长认为学校教育不能达到自己对孩子的要求,不能让孩子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样子,于是选择“在家上学”。
工业化时代最有生命力的教育是“标准化教育”,即学校的应试教育,其教育目标即是要求学生像工厂流水线上的洗衣机、电冰箱一样,成为千篇一律的“合格产品”;同时,学校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将丑小鸭和灰姑娘,变成能够穿上“水晶鞋”的公主和状元。
如今的信息时代时代,最有生命的教育是“个性化教育”。教育应该是“一切为了儿童,为了一切儿童”,口号喊了几十年,但现实中如何呢?家长们自然有自己看法。
作为特例,“童话大王”作家郑渊洁和他的儿子,也是“在家上学”的实践者和成功者。
到底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在家上学”?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表示,“在家上学”作为现代教育的探索,给了学校制度之外的选择。教育必须要突破“我们认为社会需要,我就要给你什么,你就要接受什么”的思维。任何一种单一的教育形式都无法满足一个儿童、一个学生成长的全面需要。没有人能够知道一个孩子到底需要多少东西,也无法提供给他所有教育的类型。教育必须是多样化的,就像吃东西,吃多元复杂的会好一点。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教授说:“孩子适合做什么,他的天赋、能力和爱好在哪里?集体化的学校教育是很难发现和识别的。而面对面的小班教学,可以观察孩子的变化,体察他的爱好、潜力和情绪。其实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人的自我发现,发现我自己能做什么!这种新的教育制度的出现的确有它的价值、合理性和必然性。”
应该肯定,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的父母,多是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的中产阶层,他们对教育权利的再理解决定了他们的行为,这是中国日益壮大的社会力量在教育权利上的表达。当然,“在家上学”的孩子,必须有一定的家庭经济保障,家长一定是“有钱、有闲”来陪伴孩子,并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科学地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不可放任自流。“在家上学”的目的是弥补学校教育的某些缺失,并益于孩子个性健康发展。
尤其应指出的是,社会上那些旨在商业目的的所谓补课班、特长培训等,恰恰是最容易忽视孩子的个性差异的,而以考高分、考级、上重点校为目标的;“在家上学”却正是对“教育商业化”的有力回击,也是救助、解放孩子脱离应试枷锁的重要武器。
敢问路在何方

自“在家上学”出现以来,其在国内的合法地位问题一直饱受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都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要求孩子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源于此,不合法就成了“在家上学”首先要面对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与传统学校教育的对接问题,“体制外”的孩子如果要参加中考、高考,学籍又是一个大问题。在这方面,应借鉴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
对比美国,如今“在家上学”的背后,有着较完备的法律支持。“在家上学”在美国出现时,也曾遭遇尴尬阶段和强烈的争议。但自1993年起,美国各州先后通过了“父母自教自养”的法案,确立了“在家上学”的合法地位;加之其家校联合机制的成熟,“在家上学”与公立学校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对接机制:“在家上学”的孩子,可以随时进入公立或私立学校继续学习,而公立学校的设施也向“在家上学”的孩子开放。有些州有“家庭学校”教育法,规定“在家上学”必须完成公立学校的法定课程和考试。
根据我国的国情,多元化办学模式肯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通过科学的立法,“在家上学”可能会推动我们现代教育的发展。但不是所有自由自主教育都是好的,必须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我们必须让家长和孩子能够认识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什么关系。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不可能让孩子脱离体制教育,而完全接受家庭的教育。毕竟大多数家庭的父母有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也不一定具备教育自己孩子的资质和其他必备的条件。
孩子在中小学阶段,通过学校教育可与同龄人共同成长;更重要的是,学校教育改革也正在深入进行,个性化教育会逐步融入学校教育中,只是这个过程比较漫长。
“在家上学”更多是非制度化的教育。面对新事物,一方面是开放,另一方面也需要谨慎。我们思维中太容易有非此即彼的二分法,但现在更需要的,应该是“得”与“失”的客观分析法。我们可能对公立教育有所逃避,但并不意味着“在家上学”就能替代学校教育,也不能用过于浪漫主义的眼光把“在家上学”看成乌托邦的理想国。另类学校和体制内学校两个轨道之间如何无缝连接?这才是我们应当考虑的问题。
“在家上学”,应该和制度化学校互为补充,而不是替代非制度化教育,这样才可能有一个更为良性的发展。好的教育,不是看成绩最好的群体获得什么,而是应该看到走得最慢的孩子在这个学校里是不是感到自在,是不是得到尊重,是不是有所成长发展。
“在家上学”最为理想的设计,应该是生命教育、情感教育和生活教育的结合。家长也好,社会也好,有充分的教育表达权,在家学习应该学什么,如何学,也需要谨慎面对。
“在家上学”的争议和实践一定会持续长期存在,关键是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态度转变,还有家长的勇气与是否敢于迈出行动的步伐。
孩子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希望他们成为伟大变革的受益者!(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研究员 徐岫茹)
发表于 2013-1-6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对中国教育的抗议行动。
发表于 2013-1-6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另类教育。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3 13:58 , Processed in 0.183455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