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工程領域,一直以來排名在世界一、二位的是韓國和新加坡這兩個小國。相比之下,中國這個泱泱大國的在海洋工程領域卻起步較晚。然而,在新加坡的海洋工程項目中,從設計、到審圖、檢驗、建造和管理,無處沒有中國人的身影,2005年開始,一些人才開始陸續回國,他們把新加坡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帶到國內,使得在短短的5、6年間,國內的海洋工程與新加坡差距大幅度縮小。徐秀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他在南通中遠船務工程有限公司擔任總工程師建造的希望一號超深水鑽井平台不但填補了國內空白,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深海鑽井平台,因此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徐秀龍曾在美國船級社新加坡辦事處從事審圖工作十一年,美國船級社是擁有150年歷史,專為世界船舶和海洋工程提供入級的機構,而當時的新加坡則是世界海洋工程的“老大”,因此徐秀龍審查過各種最先進的海洋鑽井平台圖紙,在他看來,這種行業最前沿的實戰經歷十分寶貴,為此,他放棄了去英國全獎讀書的機會。 2005年,徐秀龍和一些海洋工程專家決定回國發展,以所學發展中國的海洋工程。然而國內的境遇遠非想象的那般順利和美好。當時國內對留學歸國的人才十分渴求,但對海外工作經歷卻並不十分認可,徐秀龍甚至找不到合適的發展平台,隻好進入一家私人船舶設計公司工作。在那裡,他設計並交付了國內的第一條3級動力定位鋪管船,並在南通一家私營船廠成功建造交付。而事實上這一創舉當時隻成為了行業報刊上的一條短消息。 就在徐秀龍忙於建造鋪管船的時候,南通中遠船務公司總經理倪濤正遠赴新加坡招攬海洋工程人才。在倪濤看來,仍維持著表面繁榮的“修船航母”南通中遠公司實已走到了存亡的關口,如果不立即著手轉型升級,不出五年就會被私營修船企業蠶食殆盡。他想跳過造船階段,直接發展高端海洋工程,然而,被面試的新加坡人都不願意到“一片空白”的南通中遠來。但他們告訴倪濤:“有一個人能做,這個人在中國。” 徐秀龍的加盟,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海工訂單,可南通中遠無論是硬件還是人才儲備依然是集團各公司中最差的一個。那麼為何世界上最先進的深海鑽井平台會花落南通中遠呢? 希望一號是挪威船東的設計,它突破了海工行業的傳統概念——採用圓形而非方形。“世界上沒有人做過圓形的鑽井平台,認為這是天方夜譚,”徐秀龍說:“而5、6億美金的鑽井平台,沒有做一個試試的說法。一旦失敗,對於船東和建造者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損失。” 挪威船東首選新加坡和韓國,可兩國的企業當時已接滿了訂單,實在沒必要冒這天大的風險。挪威人順道來到中遠集團大連公司,隻呆了不到一個小時,他們拿出的草圖,讓所有的工程師都傻眼,沒人見過圓形的平台。圖紙傳真給南通船務,收到草圖的南通船務卻像炸開了鍋一樣,徐秀龍帶領全員投入到進行緊張的計算和論証中,當天一直持續到深夜。當挪威人還沒有回到挪威,南通中遠的EMAIL已經到了:我們能做! 不到一個禮拜,一個十人組成的挪威專家團隊就來到上海、南通看廠,當時的南通中遠可說是要什麼沒什麼,設施、團隊和文件,一樣也沒有。可就在這短短的一周內,徐秀龍帶領團隊拿出了整套的建造方案,經過一番唇槍舌劍的討論,終於說服挪威專家,為南通船務爭取到建造平台船體的半成品合同。半年之后,船東充分了解了南通船務的實力又追加了完整的建造合同。 徐秀龍回憶起那些為希望一號殫盡竭慮的日日夜夜,感慨地說:“南通看得見的條件比其他地方差很多,但看不見的條件比其他地方強很多。南通人的精神,真正是‘包容匯通、敢為人先’,所有的人為著一個目標,都在想辦法,隨時准備轉換理念,整個船廠一時激情萬丈。” 希望一號的誕生,使得徐秀龍和南通中遠一戰成名。緊接著,他們又建造了比希望一號規格更大的希望巴西號,目前,還有兩座新的鑽井平台投入建造中。 來源:江蘇省委組織部《黨的生活》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