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楼主: 徐勇前山东

[讨论] 典型世纪造假案 中华徐氏始祖陵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6-11 15:38 编辑
5 M2 R* t8 S- N$ E" n  N: i' J9 V7 F: X' i/ D
立项历程 * 过程
# |& D) L# [% }8 i8 S2 n* w  1995年秋,国家科委(今科技部)主任宋健邀请在北京的部分学者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宋健提出并与大家讨论建立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设想。1995年底国务院召开会议,成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国家科委、自然科学基金会、科学院、社科院、国家教委(今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协共七个单位的领导组成,会议聘请了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作为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 I, [* z( {" V1 d  1996年春,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织了一个由不同学科的21位专家形成的专家组,并拟定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在1996年5月得到了通过。
6 |6 X( W! d4 a& w$ y% J) f6 b1996年5月16日国务院召开了会议正式宣布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始启动。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学科,共分9个课题,44个专题,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 N* n. l$ @+ c. V

% K" \  {2 }5 p' j- I工程目标, I6 Z7 J+ H) x" z: ~. P
1.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N: a. h0 \' \$ X9 j* P
2.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 G! w$ i1 J9 ]0 N
3.商代前期,提出比较详细的年代框架。6 c( F$ _& ?- W% ~. ]' @
4.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8 K' E, o* x4 H. d* v! N9 K
8 i( m" P8 _$ m# o/ u
研究过程 * 研究课题4 w. h0 }" N6 _
1.有关夏商周年代、天象、都城文献的整理及可信性研究;
  c$ P8 `1 m9 f+ u) a$ }9 V" R2.夏商周天文年代学综合性问题研究;" d( S# S& b6 p$ _+ z; k; O
3.夏代年代学研究;% j1 }2 y6 i' ?, N# g
4.商代前期年代学研究;
3 ~/ m% z- b- F; q: r+ @& z) i$ p5.商代后期年代学研究;% N% e4 q7 K& ~1 J3 P5 z# G% `
6.武王伐纣年代的研究;: a8 o- `8 W* g7 y6 v' ?5 X  C" E
7.西周列王的年代学研究;* Z6 T- L( g, _6 m' i: m
8.碳-14测年技术的改进与研究;
0 |& x! l2 l9 ]6 Y$ W8 O- O9.夏商周年代研究的综合与总结。
( Z) j' F# b4 q6 n$ g
9 e. {  L1 B/ ~+ s" `
研究过程 * 研究方法
: V* K) S" ?7 U2 s& j3 @3 @1 y  夏商周断代工程对传世的古代文献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材料进行了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对其中有关的天文现象和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学给予计算从而推定其年代;同时对有典型意义的考古遗址和墓葬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期研究,并进行了必要的发掘,获取样品后进行碳-14测年。9 }; ^+ f  N# S8 j  o2 ]  l
0 C. K9 C9 X; ~- C* v  ?
研究过程 * 结论与意义
8 p! m' j) O6 h$ C6 V; g5 I+ b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前1046年。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
  K& ~( J' I% ^) x( c! `3 D  如果该工程顺利的话,那么将有可能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给出了一个时间上的标尺,但目前看来,由于该工程的最终繁本报告迟迟未能通过,这个意义能否达到存在较大疑点。
: r1 Y* g1 B. u+ z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2-16 12:44 编辑 8 `! `$ s- n' n2 b' U  t. V1 Y; Z

$ v/ W, |, w- L+ B  W1 b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 d3 h& r. c0 Q
关于 若木
9 G$ S  \1 E7 B" ?, s& Q. Q
      我 们 知 多 少3 h/ W3 [% G- j2 u" V5 V
# P/ ]& _2 ^$ J# z; X
   除了“若木”这两个字,生于何年,卒于何时,享年多少,做过哪些事?本人不才,真的是一无所知。他或许是个“功二代”。但在封徐以后,他究竟又立了什么新功,实在是没见片言只语... ...
$ `, Y# i: M( {- t
   但郯城徐人很厉害,其它的统通不讲,反正就是知道他被葬在“那个墩”。其实“那个墩”,本来名为不着天地之“大墩”,还是“一向”的。郯城徐人之所以将它称之为“那个墩”,是有特殊用意滴!咱们都来好好看一看,是不是这样的呢?
5 i( V8 I' B4 Q3 S9 {* w' S3 J: r
/ h. B8 Z& z& o% S: K' P$ }
“那个墩”开始时,葬一人
9 R( h3 ]. a# X( e4 G 一向一人.png
5 h! w. L. c7 W4 l: E. m$ Y. v5 J4 ]& u) X
“那个墩”转过来,葬五人- Q/ E) b$ m5 l# v$ e3 y. Q) m( x
5代.png . l9 Z/ [$ {4 F; t# _
3 }" Z7 V; A6 F" T1 j
徐祗法者,1925年出生。2015年时,如果没走,是90岁,徐绍贵是很可能用“法”的嘴称:”这11人都葬在那“滴。) [$ p, n$ d# u8 i
“那个墩”到后来,葬十一人了。以后会不会——再增加呢?
# Q2 q5 G* ]$ f7 g' E) F
埋葬11人了.png 8 J4 `+ k" _3 X8 b. R8 q7 _
1 \% }! ?  q) y& |  u

% k  f$ a' m3 y$ u' }7 V+ h" P2 X( j; K; }

% w, _/ O4 w+ M9 U4 B
& J/ A$ \' n. x2 B1 s+ `! `' o4 _$ {# a8 a7 Y1 Z: Q

2 Z+ y, T" _+ y- k0 h  P4 K: l% X* S/ N! M$ W* x/ ~3 I3 F9 F  j  t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6-12 13:22 编辑 8 x! L  h# z  n  }1 U: _/ `0 T! \1 J
徐江生 发表于 2018-6-11 15:23   d. A# A' W9 x. q. L  o: i' ^# g+ G  @% f
回复 徐刚平 的帖子  e. ~1 i7 @9 N' f5 q
3 m: S, I4 Y- T0 M
老家人啊,你快闭上你那张臭嘴吧!你领会了徐宗民的含蓄深奥地忠告吗?

& }9 b$ g5 s' u* D( D/ V哦,这个跟帖发出来的时侯,发射药好象是用多了一点呢。2 ~9 h: O! Z4 k* I
但谢谢你顶了帖子。
 楼主| 发表于 2018-6-12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6-16 09:26 编辑 * P4 ?7 v! s5 H' W6 J: g
/ ]5 p# U7 _! [' \  ]1 \
什么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本项目由科技部立项,作为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项目,国家文物局作为组织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作为主要承担单位,联合了国内外数十家单位的数百位专家学者进行的大规模科研项目。

+ ]- B. e! m5 N  W  B- I
什么是探源.png

0 h, m3 l  r7 E% o( @& u7 I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
7 R* R$ C0 g1 y. e$ \* F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记者 应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2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
8 S$ ^4 V% ?# q% f6 g
   他介绍,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探源工程在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即: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丰富了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认知;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了总体认知。

! }+ P, q2 Y8 m9 G+ @% A/ l
   关强说:“探源工程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中华文明在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兼容革新能力,成为其长期生长的起点,从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

+ V: t4 g2 @. w) [4 k* _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则以考古调查和发掘实例来证明中华文明上下5000余年。如浙江余杭良渚遗址修建于大约5000年前,为了防止北边山洪对城的侵害,古人在修建之前先修了一个长3.5公里、宽十几米的巨型水坝。经考古勘测,该遗址目前发现最大规模的城址总工程量,初步估算是1200万立方米,这样的工程量如果动用1万个劳动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除高等级的宫殿之外,高等级的墓葬也在祭坛上修建。所以说这是一个阶级分化相当严重的社会,是一个产生王权的社会。

/ E/ d4 w( C% z. N7 w( R4 t$ R! D
   再比如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和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分别发现了面积在280万乃至40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这些城址内社会分化严重,高等级的建筑周围有高围墙围绕。这一时期,墓葬中反映的阶级分化非常明显,小墓一无所有,或者仅有一两件武器;而大型墓葬的随葬品达上百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有表明等级身份的钺。“我们认为,在距今5000年前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包括西辽河流域等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已经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王巍说。

& }3 B8 d9 f3 x
    2001年“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被正式提出。2001至2003年,实施了探源工程预研究。2004至2015年,探源工程由科技部批复,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依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已实施4个阶段的研究工作,2016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4期完成结项。(完)
三 不 知  17.png
6 E* H* F( W# ~6 _* I
发表于 2018-6-12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刚平 于 2018-6-12 19:30 编辑
) B/ b( n1 j( f4 |# u3 p7 I& @% S# b
回复 徐江生 的帖子0 ^9 X2 b9 g. g  _& B6 c
: b+ A1 d( R3 [# B( B* W3 q+ k
徐宗民宗亲除了骂这个骂那个,拿不出来考古证据。一切都是在脑子里想象,犯了主观主义错误!徐江生宗亲,家族修谱需要你那边的信息,你也不提供,修谱的话就没有你那边的信息了。既然认为是老家人,连个手机号都不提供给同父异母的兄弟,真冷了老家人的心。
发表于 2018-6-12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宗民 的帖子
9 f% L" q+ y) [- U( M6 |) [8 m! j% ^; ^+ T; E$ r, X* c3 Q% q
到现在,你一句有用话,我都总结不出来。恶语伤人倒是充斥着纸面!在大学论文里,你这些话就给你零蛋!就你这话语不配叫做“杰”。顶多就是个内心受伤的愤怒老鸦!
发表于 2018-6-12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勇前山东 发表于 2018-6-12 13:10 0 [# o9 \, M" x7 N% ]" R# l& A
哦,这个跟帖发出来的时侯,发射药好象是用多了一点呢。0 H- s. d% H- }, `" N4 `0 j
但谢谢你顶了帖子。

2 V% x& W) y( x8 `在明代青岛北部归莱州管,南部归青州管。宗亲是青岛哪里的?会不会是谁的小马甲啊?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刚平 发表于 2018-6-12 19:22
+ M' ^, k0 G4 j% u4 K0 ]9 v在明代青岛北部归莱州管,南部归青州管。宗亲是青岛哪里的?会不会是谁的小马甲啊?
% Z0 A# o0 o" A
哦,明代的青岛,跟如今的,是没法同日而语啦。; l- n  \( I+ |
至于马甲的问题,俺不明白,是否还有马乙呢?* `4 k: w+ J+ D8 ~) P) b
发表于 2018-6-13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勇前山东 发表于 2018-6-13 08:25
/ N: |# Y: G- c0 G+ B! |. N7 h哦,明代的青岛,跟如今的,是没法同日而语啦。
( b2 f5 y- D' k$ i至于马甲的问题,俺不明白,是否还有马乙呢?

/ L& n" v& [& n  c' X' i) ^- l0 o青岛崂山的全真道士徐复阳是否入了青岛的市志?3 Z+ g) s; O3 l8 M+ \# _( e. I1 k
明代时人徐复阳,字太和,号通灵子,是崂山全真教龙门派鹤山遇真庵道士。
& G' n% m: U; `) e  m嘉靖三十五年敕封:中元永寿太和真君。徐复阳为金时徐汝贤第十代孙。
 楼主| 发表于 2018-6-13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18 编辑
3 L% y9 [! C0 N- O
' q! ]0 M# ^, n, B2 Y5 v0 x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3 ~2 {! R: F7 a! M
违反 常态  不一般; W5 N; ]. |( \# W# y
+ v6 ^$ t$ F% p; L
    郯 城 徐 人 三 大 怪
9 D# |7 J. U+ R8 L
; x1 R. Z" _8 E( j  @* B
❶ 祖宗墓碑立路边  摘自 (给徐氏宗亲的一封信——江苏徐清义)  ' J  |; n0 g2 \; `+ ?
... ...  2003年夏,他邀我去郯城去看一看。这年秋,我到郯城,绍贵把我带到徐祗法家,中午在徐祗法家吃过中饭后,就由绍贵、祗法领我到所谓“豹公墓地”。到那后,只见在农田路北边,有两年前新竖的石碑(石碑上刻有“公元1998年4月吉日”字样)。碑上由郯城徐绍贵谨撰,徐树超书丹的“徐氏始祖碑记”,徐绍贵还请广东韶关市徐伟坚在碑上写一首诗。
/ ]5 k6 z( }/ O+ i3 i; b1 ?

# x! H3 G  t+ e, ~- n0 K+ w) K3 L; T1 O❷ 汉代假墓充始祖
& L! B4 h! r( d; U, z, } ... ... 政府方面固然在2011年12月将豹公墩升级成了临沂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但对其的定性却是“汉代墓群”。作为正常的普通人,我们实在理解不了政府的葫芦里到底装的是什么药。/ r. F2 e# Y7 Y' `8 _+ T2 ]
" {& W3 J  f* I# }; x0 |7 I( b
❸ 深研文化为开发
" _. X' R  g. B; |3 b ... ... 2001年,豹公墩被郯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也就成了豹公的墓葬地。那个地方就日益热闹起来了,从树碑的情况看,最先树立的是1998年清明节期间,有郯城阖族的“徐氏始祖墓”碑。然后是1999年的“六世豹公五代国君之陵墓”碑。在碑的左右两侧居然有“深研民族文化,振兴郯城开发,禧迎八方来客,接来四海佳宾”字样。... ...9 R  F8 u/ L/ L% a

3 m* |9 L6 F$ t& P% c8 ?( V 18  三大怪.png
3 \0 Y3 e+ h3 o; r1 ~% ~1 Y
, u7 r" \3 D* Z# d. F! n; h

8 _: H- A: x6 Y5 U; d# {6 q
 楼主| 发表于 2018-6-14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北音 发表于 2018-6-8 10:06 0 H4 h: h0 E' l& ]# T
回复 徐绘龙 的帖子

: P( ~: y) q% p! Q谢谢你来顶帖,好样滴!!4 ]3 w) V9 y. r
 楼主| 发表于 2018-6-1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刚平 发表于 2018-6-10 19:00
* K+ m8 g' `6 g! H" ], l) y! X回复 徐勇前山东 的帖子
& v* R$ Y$ N1 N
# c' w+ z9 F5 m& H& b  p9 X9 i- b宗亲是山东哪个郡望堂号的?以前没见你发过自己的宗族信息,可否介绍一下?
3 X1 D, g- y" o0 K6 ~1 v
俺爷爷的爷爷走啦,不知道呢。6 V2 r& c$ q  g$ N3 P# X9 Z* \7 |
 楼主| 发表于 2018-6-14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19 编辑 / @6 B! _4 P/ F# U* H" |4 M! n

3 d1 c" ]& [6 N%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e; x) Q6 j' M. J
弹丸小土包  葬了 11 人
! W5 c# n. n% j% E! l
0 q7 X. L. t! O& k* r0 b- E1 X
                   郯 城 崽 子 真 不 孝7 v5 g2 ^2 E& S8 R/ D1 R

6 f& v) m! u# l3 }: l! |摘自《中华徐氏始祖陵碑志》
' ^! k: Q) n# p... ...经遍查各地存世之《徐氏宗谱》,复请方家学者进行实地勘考,确知此处为徐氏先祖之墓群。伯益和徐国之诸位国君,如一代若木、二代征国、三代房、四代仁、五代豹、六代谦、七代佥、八代澄、十四代强和十九代侍,安葬于此也。- }8 C2 d+ R8 i, A/ m( V

9 i2 @" }8 v& v$ b, X从上述碑文看,连头带尾就是10代多再怎么少,前后时间不可能少于200年吧。
5 b- k+ U8 m6 ]7 f$ F, S! ~一个个怎么埋葬的?走一个,挖开,埋葬;又走一个,再挖开,再埋葬;... ...: r6 S( _4 N+ X9 b' C9 u1 ?
总共如此这般折腾了近10多个来回9 V; ~5 h& ]: m6 f

: S2 T  t. X; W/ P) k  }郯城的崽子们,真的是热昏了头啦。一门心思地造假,只顾头不顾尾,到了这般地步!狠不得把所谓的44人全部葬在那,有用吗?有说服力吗?* J- r% N) t. v; [3 O0 r& _
) m. y& b/ o0 C8 P! P/ R2 \" r
探源工程是如何探的?郯城崽子是如何造的,他们就是“三不知”!
$ _/ n* O% @3 {' Z; A3 q( w# C+ z其实,他们心里也知道究竟是怎么会事。矛盾实在是太突出,自圆其说也很难。
0 R' n0 K* A4 d* j; l) m下一步,我们找时间看一看山东盾如何挡了郯城矛。还是很有意思滴。& a# M" O4 F$ E; z3 d6 m$ ^8 K
5 |) v. R% @& G& v( `( w
太挤了 11人.png 5 w0 E# L; K, a

# n4 T  w. H+ x1 b$ i  A( P! N: u. k6 v8 ~, E' N  V
发表于 2018-6-14 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勇前山东 发表于 2018-6-14 10:42
: z0 N$ Y3 W% u. n* E$ z俺爷爷的爷爷走啦,不知道呢。
, b2 H& J) m% W' j# |
把自己家族世系整理明白,这才是你自己本分责任。像祖陵这样的问题离我们太远了,自身都没弄明白,怎么面对家乡父老啊?
发表于 2018-6-15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3 o, d0 _: B: ^4 r0 [
新浪新闻05-2904:15/ f5 A! U  ~0 b% Q) d
原标题: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E/ R4 h0 [" X; U' x% X/ s
5 e, d' M1 l2 h% J  制图:蔡华伟
9 K4 V9 W2 [8 @) e4 V  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文明阶段;从社会分工、阶级分化、中心城市、强制性权力等方面,丰富了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认知;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
2 M% ?: I6 i2 W9 `  5月28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介绍了相关情况。
6 J3 K% I' }. k7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s8 N8 D, c$ t; J3 D2 l
  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8 F0 M6 v! _' N' b$ N' B5 {
  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
1 w: I, a) j$ U9 j+ K  距今5300年以来,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 w# D# P8 q2 K# N7 X3 |0 B7 ?
  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 U, ~9 }4 j5 d: e
  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以考古调查和发掘实例来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浙江余杭良渚遗址修建于大约5000年前,古人在修建之前先修了一个长3.5公里、宽十几米的巨型水坝。他表示,经考古勘测,该遗址目前发现最大规模的城址总工程量,初步估算是1200万立方米,这样的工程量如果动用1万个劳动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能组织这么大规模的人力,来进行这么大规模的工程,如果仅仅是一个部落或者一个联盟是不可想象的,应该是动员了相当广阔地方的人力。”
/ Z- o4 u9 n5 ]& D' s2 @3 i" P1 M  “中华文明实际是在黄河、长江和西辽河流域等地理范围内展开并结成的一个巨大丛体。”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说,“这个丛体内部,各地方文明都在各自发展。在彼此竞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中,又相互交流、借鉴,逐渐显现出‘一体化’趋势,并于中原地区出现了一个兼收并蓄的核心,我们将之概括为‘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 R' ~& J$ x# N: U: Y
  研究表明,多元一体文化现象背后的各地方社会,在其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在各自的环境基础、经济内容、社会运作机制以及宗教和社会意识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呈现出多元格局,并在长期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最终融汇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
* H$ B) F, z9 [* E5 f% r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历史趋势,“多元一体”也奠定了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基础,成为中华民族和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原因和源头。
/ r4 r2 {, {( @% z2 Z  探源工程的工作也揭示了大量有趣的文明细节,佐证着中华文明兼容并蓄的特征:利用DNA技术得知,今日常见的小麦、黄牛、绵羊皆是“移民”而来;从多处早期矿冶遗址推断,中原地区的青铜冶炼技术源自中亚地区,但在勤劳智慧的先民手中发扬光大,发展成为日后独一无二、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
- |* {* v8 K3 u3 `  T  “中华文明在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兼容革新能力,成为其长期生长的起点,从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关强说。
# E" c& S, n9 j; \* x9 L  以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
% }6 q* d9 `# G) f5 T, M  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方式,填补世界文明史空白
% _8 N& s! {0 ]2 b% E  据关强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以考古调查发掘为获取相关资料的主要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采取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式,揭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重大科研项目。2004—2015年,由科技部批复,国家文物局负责组织,依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已实施4个阶段的研究工作;2016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4期完成结项。+ [  P3 `, ?, W! I- }3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联合国内近7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参与。
: |  j# d/ `+ _% a9 R; Y+ ^& V: ~  为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国家文物局与科技部调动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各项学术资源,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深度发掘了不同学科的潜力,还创新了组织管理方式。首先是建立探源工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科技部、文物局、教育部、财政部、广电总局、中科院、社科院、中国科协等8个部门和单位组成,探索多学科、多部门联动的学术研究管理机制。其次是成立了专家委员会,在学术层面为项目顶层设计提供咨询,把握项目的研究方向。第三是设立了项目执行组和秘书处,强化组织协调机制,项目下设的各课题实行双组长负责制,由考古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共同牵头。第四是项目引入了第三方评估咨询机制,发挥外部机构的监督、咨询作用,保证项目顺利推进。0 |, k3 a7 i$ B  h2 x; W( u9 b
  目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团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其中以外文或发表在国外学术期刊上的论文近400篇,出版专著80余部,培养博硕士研究生及博士后200余人,实现了预先设定的多项目标,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多学科联合研究古代社会的道路。1 ]' |3 [0 n4 Z
  王巍在发布会上说:“探源工程实施的十几年里,我们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在几个重要的、距今5500—3500年的都邑性遗址开展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这些遗址分别是: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i, y. J8 L+ f5 h( m, V) n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载下来的历史。”赵辉说,“到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对这段历史进行描述,从而填补了历史上这一关键时段的空白。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也是世界人类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的工作还填补了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
9 t! j( y8 v9 T8 d, \$ R, }  加强成果整理与宣传——$ Q+ d" Y- F( o& m& z
  相关成果编入中小学教科书,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f4 h" d3 N- X! ?  为了在青年群体中更好地普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相关成果将编入中小学教科书。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表示,现在初中用的历史教科书对照“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修改方案已经确定,内容也基本确定下来了,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根据项目新成果,增补了一些知识,如石峁文化、屈家岭文化、宝墩遗址等;二是根据项目新成果,在原有的表述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三是根据项目新成果,更新教科书里的一些图表。目前,初中教科书已经修订完毕,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关于中国史这部分也已编完,高校的《考古学概论》教材也做了适当调整。2 G7 B; F5 z1 W. K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积极与科技部等部门协商,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后续研究工作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尽快完成指南的编制、发布,精心组织实施,并积极配合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加强成果整理与宣传;同时继续对相关重要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和有效保护,积极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力做好良渚等重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古遗址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G; ?$ C# U) p- h- E' g3 v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6-15 22:30 编辑
$ y' {* Y" F9 T% B9 G: c  ^; E
徐继暾 发表于 2018-6-15 11:05
1 |- ]+ Z+ y. `; Q4 }; w* O  n( c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8 z2 a9 z0 e2 C* I" N1 p  N, A% c
新浪新闻05-2904:15
; B& D% D; t  U原标题: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 ...

9 f% N% B$ i* e7 p; A* “以调查发掘为主要手段”...
0 @  [& V  l, O9 X1 D1 t*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载下来的历史”...
" e% [( z# ~3 t, c& T; I! i  郯城的造假遭遇中华文明探源,天时不对哦
   
  V% A9 ^, e2 i

2 U. f7 |" D8 K% Z- E! g" P& h1 |+ t4 }5 W. s/ A0 D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6-15 22:32 编辑
6 @+ @! X$ Y! d3 f; M
徐继暾 发表于 2018-6-15 11:05
( Z( z- |8 i: h! `9 X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m. w5 Q2 X9 Y. z; h3 h
新浪新闻05-2904:15" W& H, b  l2 T1 u3 {: q' l
原标题: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 ...

% f5 i8 Z# I' A     郯城徐人捕风捉影,只捉一影不及其余,必将留下历史笑话。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刚平 发表于 2018-6-14 18:42
' N* s3 ?2 Y! K4 P5 [把自己家族世系整理明白,这才是你自己本分责任。像祖陵这样的问题离我们太远了,自身都没弄明白,怎么面 ...
( S7 n. B  {: e0 F0 l+ U) Y: e9 C
从你的字里行间看,你好象是把家族世系整理明白了。能简单介绍一下情况和经验吗?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刚平 发表于 2018-6-14 18:42
3 c: i# {" V' v9 C3 Y把自己家族世系整理明白,这才是你自己本分责任。像祖陵这样的问题离我们太远了,自身都没弄明白,怎么面 ...
# n+ I! T5 E$ |$ |# C7 M9 r
你的家族世系如果上联到了若木,那就太了不起啦。究竟是不是呢?
发表于 2018-6-15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元尊 于 2018-6-15 22:11 编辑
1 }6 U* J, c+ ]) b. O
4 ]% N$ @4 W" v( M回复 徐刚平 的帖子* [! {( I0 p) }5 Y7 \
. [* U; P# r  S" P/ Y) {) Q. a
青岛是地级市,下辖好几个县,你是无法确定楼主是青岛市那个县的。比如象咱们是烟台市,而烟台也是地级市的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4-12 01:34 , Processed in 0.17023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