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楼主: 徐勇前山东

[讨论] 典型世纪造假案 中华徐氏始祖陵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6-15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6-15 22:34 编辑
$ ~( q6 u' i# ~- Z& p* H9 |7 y4 r; u) V7 J+ E
    这个方式,点出了重点,棒棒滴。
2 }1 o: T" O% d2 x6 u( @( i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14 编辑
* L6 K2 l# c! }6 }, s) K0 [. m* u( G# B4 L  I& v9 c- `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4 x* @, A- ~- o' ^, e( b看《淮涟郯新徐氏家谱序》
  z* U* S) U5 X- y4 T

; c% I3 a" B8 O! I, _8 m    略 识 郯 城 徐 人
% [0 d, C1 R* x6 R& Z5 U

5 A! c+ G2 g  }《淮涟郯新徐氏家谱序》:
! J; j6 V$ }# |9 w  吾徐氏系出伯益之后,世代辽远,散处于天下者、支分派别奠可考究,惟有功与族属之。近在数世上下.或有德、或有功、或世宦以显其绪、或迁徙盛其家,遂得推为始祖.隶以子姓而立之谱焉。此吾徐氏之所以各自为谱,而流传者累累也。
" L3 b  Q# z& P$ u
  郯城徐氏,本于淮安,明初.孝廉体仁公讳麟为郯学博,卒以官。长子讳震,归其丧,后次子讳兴徙居于郯,郯有徐氏自此始。迄今相沿十余世,子姓日以繁多,文学渭桥名晟,惧其久而涣,涣而等于途人也。因本其叔祖孝廉。抱苍公所定之谱.重加搜罗,而厘定之。丹铅窜易,阅十四寒暑而始告成,命其令子仲洛缮写成帙,藏之箧衍,其传之未立,将徐有待,乃忽以丙午七月疾作,易簧时,嘱其子日,他日开雕,尔必走吴中乞某为叙。今年冬,仲洛果尊遗命,裹粮而来,持其谱,踵予门,具告所以,予与之追往道故外,即披揽之作而叹日:善哉,其此谱乎!其淮涟新泰而与郯城合为一图者,有条而不紊者.于郯谱有大宗小宗之辩,合于礼也;五世为一图,法宗欧阳,而分支悉从雷冈徐氏,准于古而非臆也。其间昭穆以序,长幼以分,第宅坟墓可稽也,生卒年月可考也.后之子若孙,观之而孝悌之心油然生矣。
2 l' M: u4 t* T1 o$ q  非尊祖敬宗收族之大要,与盖白庙制不立、宗法不行,一姓之人易至于涣散。所籍以泾徐氏,近日与从孙埙文刻家乘简敷颇与郯谱相似。要之支分派别,谱不同而世系同也,则郯谱之善良.足为吾姓之光也与。
2 @9 O, {2 m/ X$ {雍正六年(1728)盂冬日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陶璋(状元)拜手。
, t. j- \! S$ Q  {4 R& v, Z/ {: Z( w, f
; _% i% s- `8 j
  部分郯城徐人的排辈用字及“郯城八祖”:% x9 H) S% E+ e' P% U
   八祖.png % d5 o3 Q0 c, k
+ \1 p; ]. R8 P: o6 X
  部分郯城徐人的堂号:
9 B# Z3 Z% ]5 H   挂靠.png
1 ^  Q3 L" o* @. v+ t
- u- |- T" x$ y5 x2 J( w) R8 d
* 郯城徐人的“世居此地说”不成立。如果世居此地,1668年大地震时或将遭灭顶之灾。) e, R7 d9 e! x6 V! m
* 郯城的堂号亦较多样,从当前的情况看,他们应该属于“玩祖堂”。5 i8 a# T/ K! t3 x0 W5 r
* 他们一大帮人圈过来去拜“八祖”(石碑已立在那了)。
# w7 a! g! @/ R

# p8 P. R% W4 w# a7 {( U 其它的徐人大老远跑了去,你是拜“八祖”还是拜“三无土包”呢?* W  z/ I) d% o1 B9 [0 I" ?/ l  M

3 z, J1 s3 l2 E5 y; L3 L0 n, I% ~# A) i* ]( d) \
! A+ t- Z3 B7 P
+ h, _7 X/ s* I
 楼主| 发表于 2018-6-16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6-16 13:03 编辑 4 q4 F/ p+ U  y
8 {9 [6 j  a- s- f9 H1 Y
无穷期.png ! g* N! Q2 {8 X- W: F" ?
       蒙骗在继续   揭皮无穷期& p/ j$ f: ~1 g+ d1 w

. U/ U( P5 y9 R) R! |4 d
发表于 2018-6-16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勇前山东 的帖子
1 W/ `8 r/ f" v9 m1 L, a+ ]5 S2 f& N6 U9 ?9 p
我感觉吧,发出来的文章不在于你能打倒多少人,而在于你能扶起多少人。
发表于 2018-6-16 2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勇前山东 发表于 2018-6-15 13:41 , v/ b% D2 u7 B
你的家族世系如果上联到了若木,那就太了不起啦。究竟是不是呢?

) K; g% A* n, I就现在网上流传的徐氏世系,无法考证。现在出土的青铜器,徐氏国君名字与现存世系国君名字联接不上。这让专家学者都头疼的问题,我们没有参与考古和学术研究,不敢多说。只能参考,要存疑。周朝多出青铜鼎,徐国多出钟。
发表于 2018-6-16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元尊 发表于 2018-6-15 22:10
& T0 q( M% F- c* T, x回复 徐刚平 的帖子$ X8 S2 i: y6 K0 s8 [2 i% K

  |+ r# z: O+ x2 N青岛是地级市,下辖好几个县,你是无法确定楼主是青岛市那个县的。比如象咱们是烟台 ...
4 b$ r( H. i$ ~8 a4 f
如果每位宗亲把自己所在地方徐氏史料都研究透彻,那么寻根问祖将会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发表于 2018-6-16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勇前山东 发表于 2018-6-16 12:04 * x$ Z% K' D, W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 a5 `' n! U4 y0 X看《淮涟郯新徐氏家谱序》
/ e2 D5 V4 q, p; k1 a; c1 u8 R0 B/ [
就现在的山东郯城徐氏和你说的资料始祖不是同一人,郯城所有徐氏也未必是一个始祖。你深入研究本县不同村的徐氏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况,不同宗不同族不同始祖。郯城建中华始祖陵,纪念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帽子戴的有些大,也没有经过各省徐氏研究会的同意。显然是不成熟的决定。其本意我认为是想建立一个追念中华徐氏始祖的地方,这样才能通过国家土地的审批,要完成这样的事也是不容易。其中的做法有些欠妥当,强加了中华徐氏始祖的大帽子,祖陵所在地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考证,这也是各省徐氏不满意,所抨击诟病的地方。要是所在地考古发掘,国家也不会批准你建这个建那个,要建新的需要另选地址。古迹原地是不允许加盖和翻新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6-17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9-1 07:33 编辑 1 ?5 W) m/ [$ f. C# p. _, v

+ w; Q$ e, T. j. ]
【维基百科】2000年,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结题,该工程对盘庚迁殷至周共和元年(前841年)之间的君主进行了详细的断代,本处的年表,即为该工程的结果。不过,由于断代工程存在一些争议,该工程的最后报告繁本也一直未能通过。因此,本处所指的共和之前的年表,不能确定是否符合历史。

8 d+ y4 z0 o" L" [) p# T6 G
夏代(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禹、启、太康、中康、相、(羿、寒浞)、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履癸()

0 Q: F0 b1 w- N6 G) J
商代(约前1600年-前1046年)
汤、太丁、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盘庚迁殷前)            (约前1600年-约前1300年)
盘庚(盘庚迁殷后)、小辛、小乙      (前1300年-前1251年)
武丁                                                    (1250年-前1192年)
祖庚、祖甲、廪辛、庚丁                    (1191年-前1148年)
武乙                                                    (1147年-前1113年)
太丁(文丁)                                      (前1112年-前1102年)
帝乙                                                    (1101年-前1076年)
帝辛(纣)                                          (1075年-前1046年)

, N& y% y' y5 G7 m. \) u% y7 B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武王:前1046年-前1043年,在位4年。
成王:前1042年-前1021年,在位22年。
康王:前1020年-前996年,在位25年。
昭王:前995年 -前977年,在位19年。
穆王:前976年 -前922年,在位55年。
共王:前922年 -前900年,在位23年。(共王当年改元)
懿王:前899年 -前892年,在位8年。
孝王:前891年 -前886年,在位6年。
夷王:前885年 -前878年,在位8年。
厉王:前877年 -前841年,在位37年。
共和:前841年 -前828年,在位14年。(共和当年改元)
宣王:前827年 -前782年,在位46年。
幽王:前781年 -前771年,在位11年。
发表于 2018-6-17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商朝君主世系图脉络清晰
7 @" V3 Q% L: P* T: P* f  ]7 R- v- f4 j: D4 d) N
子履~成汤,唐,商太祖,公元前1575年
$ a7 |; U+ h, r2 o" G0 W0 q# y子丁,子以跃~太丁,殷墟甲骨文卜辞作"大丁,子姓,汤之子,早亡。
, a( v. k1 W+ Q; t  w3 l' l子胜~外丙,汤之子,太丁之弟,太丁早死,公元前1546年,伊尹摄政,外丙谥(商)哀王。( s0 n* X. ?. W& ?; b
子庸~仲壬,甲骨文卜辞作″中壬",笫三任君王,公元前1544年,中壬谥懿王。
1 _$ \( r( b: R2 ?7 e子至~太甲,太丁之子,笫四君王,公元前1540年,商太宗。0 K4 Q; z  S/ N
子绚~沃丁,甲骨文卜辞作″羌丁″,太甲之子,第五任君王,公元前1528年。沃丁谥昭王。
8 @+ p# R& R1 _( h; ?1 m8 r, w子辩~太庚,甲骨文卜辞作″大庚",太甲之子,沃丁之弟,第六任君王,公元前1509年,太庚谥宣王。
  P, ]7 {7 x- Q) H: `子高~小甲,太庚之子,第七任君王,公元前1504年,庙号小甲,谥敬王。' v) G% z/ j9 F% z2 z! C3 F8 Y: q- V
子伷~太戊,甲骨文卜辞作"大太戊,天戊,太甲之孙,太庚之子,公元前1487年,商穆王。
* }% S# R5 {% b! Z0 L: N子密~雍己,太庚之子,第九任君王,公元前1412年。
, r. N: d0 @. c1 ~, {$ j子庄~仲丁,太戊之子,公元前1400年。+ d9 [( v0 c% x  [* E
子发~外壬,甲骨文卜辞作″卜壬″,太戊之子,公元前1391年。9 P6 q4 Y# g8 V
子整~河亶甲,甲骨文卜辞作″戋甲″,太戊之子,公元前1381年。
3 _  P* s$ h- }0 U  t9 ]2 m0 I子滕~祖乙,甲骨文卜辞作″且乙",公元前1372年,商中宗。
. C0 H. d2 x" h3 \5 r! G子旦~祖辛,甲骨文卜辞作"且辛",祖乙之子,公元前1353年,庙号祖辛,谥桓王。6 e( S& W! B/ k' d% \2 Z  {$ e+ J
子逾~沃甲,《世本》作开甲,甲骨文卜辞作″羌甲",公元前1339年,庙号沃甲,谥僖王。# s' G0 E2 e& U) P+ e
子新~祖丁,祖辛之子,公元前1334年,庙号祖丁,谥庄王。' C' S+ L0 i  M
子更~南庚,《史记.殷本纪》作:沃甲之子,祖丁堂弟,殷墟卜辞作″祖辛之子,祖乙之弟",公元前1325年,庙号南庚,谥顷王。/ A  e8 G# H! |8 i( u
子和~阳甲,甲骨文作″象甲",祖丁之子,公元前1319年,庙号阳甲,谥悼王。
! \3 t; ^  F1 p2 C6 U2 u. O子旬~盘庚,甲骨文作″般庚,祖丁之子,公元前1315年。4 I7 `% r. m" `$ `
子颂~小辛,祖丁之子,公元前1287年。# G0 ]4 D' W8 C1 F  ~* P
子敛~小乙,祖丁之子,小辛之弟,公元前1284年。& l! m( W: z3 c1 C5 E' K; D$ L
子昭~武丁,小乙之子,公元前1274年,商高宗。武丁妻妇好。
4 m8 J2 M- I/ Q$ W- U: L( `5 j子跃~祖庚,甲骨文作″且庚",武丁之子,公元前1215年。) W" E/ d7 j5 X8 z3 z
子载~祖甲,甲骨文作″且甲",帝甲,武丁之子,公元前1204年,商世宗。. a" E5 U: e( o% _
子先~廪辛,《竹书纪年》作"冯辛",祖甲之子,公元前1171年,商甲宗。
& P$ e0 I/ r& ~子嚣~庚丁,甲骨文作″庚祖丁、庚且丁",祖甲之子,公元前1167年。
/ }% ]" U) x1 P# B- o子瞿~武乙,庚丁之子,公元前1159年。
9 Q! m) e; ~% [/ j, D) k0 S( z子托~文丁,武乙之子,公元前1124年。( W1 T/ Q) q& {; j  K
子羡~帝乙,文丁之子,公元前1101年。
0 j/ ~6 ]  L2 ?% d' w, N) n4 z子受德~帝辛,帝乙之子,改姓名殷寿,公元前1077年。
- J: [7 g- J% w* Q/ ~+ Y/ H/ R2 @6 C
始于公元前1575年成汤建立商朝即位,终于公元前1046年止。
; A) I( W: L6 F- [
. A7 Z/ b3 G* T( `1 o, T0 q资料:
) I3 w/ R2 C; `& |/ u) u甲骨文资料解释:小甲,商王,名高,太庚之子,小甲是庙号,继太庚之位。殷墟卜辞列为旁系先王祭祀。
: d( Y' Q7 t* l/ x- m% P) a《史记.殷本纪》:沃丁崩,弟太庚立,是为帝太庚,帝太庚崩,子帝小甲立。
. D3 F, t$ c7 [" b甲骨文:其又大庚,惠(无心底)翌日酒,王宾大庚彡。翌庚辰,侑于大庚至于中丁宰(宀羊)。2 t' ~6 ~% i* w  y9 P/ R

2 U+ S; x* W; c& T+ G6 R. X$ |祖丁子新亲属关系:1 u3 X  T0 w- k' [- K
祖父子滕,商王祖乙;
5 O9 B5 P' i( ?' D$ o. p% _父亲子旦,商王祖辛;叔父子逾,商王沃甲;
& W8 l2 ^" t3 t! I$ {5 ]本身子新,商王祖丁;
3 Y& J# \. P# N1 T% y3 P儿子子和,商王商王阳曱;侄子子更,商王南庚。) W; }6 h6 w  z' B: O" J
8 x8 K6 `) ^' T
0 [: q/ j: Q& W5 k: M
; ]6 C- ]2 l7 g7 d. g
商朝君主世系图,六百余年共17代30王,兄终弟及占主导商王朝的开创者是成汤子履,其行仁义,敬鬼神,天下皆一心归之。公元前17世纪时,假借天道声势伐灭了残暴的夏代末君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中央王朝——商。商王朝共传30个王,但却只经历17代,这是因为其王位传承存在着大量的兄终弟及,直到武丁以后,父死子继才逐渐成为商王朝的唯一继承制度,但此时的商王朝已经行将覆灭。因为成汤之子太丁未登位即亡,但他却享有着与先王一样的祭祀地位,所以《史记·殷本纪》记载的商王世系有31王。成汤嫡孙太甲在位初期,暴虐乱德,不遵汤法,三朝元老伊尹将之放逐到成汤陵墓附近的桐宫。三年后,太甲悔过自责,伊尹遂将之迎回亳都而授之政。此即商朝历史上有名的“伊尹放太甲”。此后太甲修德悔错,诸侯皆归,百姓以宁,太甲亦被商的后人们尊称为“太宗”。在太甲之孙雍已统治时期,商王朝已衰,些许诸侯则趁机不来朝贡。而雍已之弟太戊即位后,凭借超长的在位年限(75年),持久的贯彻着其治国抚民的国策,使商王朝再度兴盛,凭此卓越功勋,太戊被后王尊为“中宗”。从成汤到第9王太戊时期,是商王朝从建立到巩固并逐渐强大的阶段。商王朝第二个发展阶段是第10王仲丁到第18王阳甲时期。此阶段统治阶级上层的权位斗争愈演愈烈,致使商王朝国势总体上呈衰落趋势,阳甲时已至开元以来国势衰微最低点。据载,自仲丁至阳甲,废嫡而更立诸弟之子,诸弟之子或争相代立,造成了《史记·殷本纪》所说的“九世之乱”。而伴随争权夺位的则是频繁的迁徙国都,从亳都经五次搬迁后到奄(今山东曲阜),此种局面直到盘庚迁殷后方才扭转。盘庚迁殷是商王朝由衰落走向中兴的转折点,在盘庚侄子武丁治下,商朝国力达至巅峰。武丁曾久居民间,从事稼穑等生产劳动,故可感知下层百姓的艰辛,亦可不避贵贱选贤任能,如提拔刑徒出身的傅说为相。由此“天下咸欢,殷道复兴”。随着国力的增强,武丁开始向时常入侵和骚扰商王朝边疆的方国和部落开刀,主要对象有位居今内蒙古西部和陕西北部的邛方、山西北部地区的土方、陕西西部及甘肃一带的羌方。甲骨文中记载的武丁对外战争中所动用兵员人数最多的一次即为讨伐羌方,共计一万三千人,而统领这支军队的则是中国古代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将军妇好。妇好是武丁之妻,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阳殷墟的小屯村西北发现了她的坟墓,出土了象征权力和威仪的青铜钺。而那些被俘获的羌人则成为了商人祭祀时需使用的人牲。武丁的开疆拓土,在空前扩大商朝版图及缔造巅峰国力的同时,亦客观上为中原地区和周边各地之间的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自武丁之子祖甲开始,是商王朝由盛转衰,并最终灭亡的阶段。这些商朝末代诸王大多是养尊处优之辈,不知稼穑劳作之艰,不闻下层百姓之苦,只沉溺于纵情享乐。而纣王更将这种腐朽发挥到极致,所谓纣,即“残义损善”。纣王帝辛肆无忌惮的盘剥、压榨域内百姓,将搜刮来的钱财充斥在“鹿台”府库,粮食则充溢在“钜桥”大仓。而王族公卿稍有微词即被施以酷刑,当时商朝三公分别是九侯、鄂侯和西伯昌,其中九侯被醢hǎi杀,即剁成肉酱;鄂侯据理力争,却被制成肉脯;而西昌伯仅仅表达了一丝丝叹息之情,就被立即投进了监狱。纣王的肆意妄为消磨着商王朝的气数,一些实力强劲的方国部落纷纷叛离。而纣王挑起的惩罚叛离方国部落的战争更是将商朝国力一点点的耗尽了。此时王国西部出现了一个新兴方国——周,其在姬昌修明政治,广纳贤才的治理下日益强盛。公元前1046年二月的一天,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一场大战蓄势待发。一方是姬昌之子姬发统领的各路诸侯联军,其中还有远道自西南和江汉流域赶来的庸、蜀、微、卢、彭、濮等少数民族;一方是商纣王临时拼凑起来的70多万大军。结果商纣王军队纷纷临阵倒戈,引领周军冲向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如此历时六百余载的殷商王朝在熊熊大火中走向终结。
3 r. H! ~7 x/ }! a! l- G
发表于 2018-6-17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周、东周君主世系图,脉络清晰,八百载时间共传32代37王西周王朝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武王伐纣,至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共11代12王。在西周王朝由初创走向巩固的过程中,周公旦居功至伟。成王幼龄即位,其叔父周公旦毅然决然地承担起巩固新政权的重任,首先讨灭了叛乱的“三监”和纣王之子武庚(“三监”是武王之弟管叔、蔡叔和霍叔,封在原商朝王畿之地以监视武庚举动),后挥师东征,接连击败了淮夷、徐、奄及蒲姑等殷商盟友,至此,西周王朝在全国的统治才得到了完整的实现。王朝巩固后,周公旦将其子伯禽分封到曲阜,建立鲁国;封召公姬奭shì到蓟地,建立燕国;封弟弟康叔到殷商故墟,建立卫国。对未参加叛乱的殷商遗民,则采取怀柔政策,将商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分封到商丘,建立宋国,继续治理原商王朝遗留下来的老百姓。这样,西周王朝的全新政治秩序基本建立起来了。西周王朝的发展是与其对周边“夷狄”地区的拓展与经营密不可分的。东方的统称作“夷”,如居住在山东和淮河流域的莱夷、淮夷;南方的称作“蛮”,如分布在川蜀和汉水流域的“群蛮”和“百濮”;西方的称作“戎”,如居住今甘陕和内蒙一带的犬戎、鬼方;北方的则为“狄”,主要有肃慎、东胡及山戎等,居住在今山西和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周王朝在建立之初,与众夷狄关系尚且缓和,周王以各少数民族贡纳方物或新任天子继位时前来朝觐的方式维系着中央王朝对地方民族势力的统属体制。如南方荆楚需贡纳祭祀时筛酒的苞茅(盛产于荆山一带的茅草,用于滤去酒中的渣滓),肃慎则交纳一定的弓箭和弩。成王后,周王朝逐渐加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营和控制。康王西伐鬼方,仅一次战斗就斩杀了将近五千之众,俘获更是高达一万三千人。昭王则数次南征荆楚,虽斩获颇丰,铸器铭功,维护了天下共主的权威和王朝的秩序,但却薨于汉水,南巡不归。此处的荆楚并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芈姓楚国,而是楚蛮,因为此时的芈姓楚国仅仅是方圆五十余里的荒僻小国。而穆王更是将周王朝的开疆拓土推向了顶峰,征讨犬戎,俘获五个犬戎之王,并迫使他们西迁至今甘肃平凉以东,穆王的巡游远征乃穷兵黩武之策,不仅激化了中央王朝与各少数民族间的关系,而且致使朝政松弛,周王朝开始由盛转衰,难怪有人对周穆王的评价是“不恤国事,不乐臣妾,肆意远游”。自穆王之孙懿王开始,周王朝国势日益衰微,王权不振,诸侯已有不来朝觐者,楚君熊渠更是肆无忌惮,竟然敢僭越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而周王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亦逐渐丧失,戎狄交侵,暴虐中原,天子军队屡遭败绩,此种困窘局面的形成,与统治者自身有莫大关系。他们骄奢淫逸,不顾先王制定的律令肆意妄为,其中厉王为杜绝百姓议论他的过失竟擅行杀戮,致使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路上遇见只是相互递眼色而已),终遭受了国人群起围攻,自己客死异地的报应。而周幽王更是摒弃嫡长子继承制,废黜申后及其所生太子宜臼,另立宠妃褒姒之子伯服为储君,此举直接招致太子宜臼的母家申侯,联合缯侯和屡为边患的犬戎攻破镐京,杀幽王及太子伯服,而褒姒则被当做战利品被犬戎虏走。公元前770年,被拥立为王的宜臼在晋、秦、郑等国诸侯的支持下迁都成周。平王东迁,标志着东周时代的开启。东周的历史,前期是诸侯争霸,后期是大国兼并及走向统一。东迁后的诸王已丧失了对各地诸侯的实际号令权,诸侯国君已不再向周天子纳贡、朝觐和述职,“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社会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东周初期,王室所拥有的土地,虽然东不到荥阳,西不过潼关,但尚有六百多平方里。然或是赏赐诸侯,或是被武力侵吞,至春秋后期,周王室只得局促在成周附近百余平方里的地方。如周襄王为奖励晋文公重耳率勤王之师平定其弟姬带的叛乱,赐予晋国河内阳樊之地,即今河南省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区域。春秋时期的周天子仍是诸侯认可的天下共主,那些势力强大的诸侯国常高举尊王攘夷、尊崇周室的旗号行争霸之实,而霸主地位的确定也往往需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如公元前651年的齐桓公葵丘会盟,周襄王遣使参加,盟约亦规定诸侯不得在分封卿大夫采邑后不向周王报告;而晋文公重耳的践土会盟,襄王更是亲自赴会,赐命晋文公为“候伯”,即诸侯之长。但到了大国兼并的战国时代,周天子的威望已消耗殆尽,尤其是战国诸雄们纷纷僭越称王后,更变得可有可无了。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相互承认对方为王,是为“徐州相王”。公元前325年更出现“五国相王”活动,即韩、赵、魏、燕、中山五国相互承认对方为王。如此战国诸雄们已同周王平起平坐,周王室的覆灭即将到来。公元前256年,周赧王薨逝,秦昭襄王迁九鼎,占王畿,灭东周。
 楼主| 发表于 2018-6-18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元尊 发表于 2018-6-17 15:19
1 T" r$ S4 s$ d! O! l商朝君主世系图脉络清晰
  K1 f" b! M6 \1 q8 f1 Q, z
% V$ l! Q$ l  {0 I; i3 m  U, j子履~成汤,唐,商太祖,公元前1575年

  W8 p$ p% Q. F: x8 \你好,谢谢你顶了帖子。你引用的世系,看上去确实很详细。
$ w+ P  U3 ~" x$ F: `/ \但感觉,在国家公布了相关年表以后,目前还是参照国家公布的为好。
) E, N/ \  O' z0 F要不,就太乱了。因为还有其它的版本呢!
 楼主| 发表于 2018-6-18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元尊 发表于 2018-6-17 15:22 7 D  K2 Z2 v9 \' B4 v. \
西周、东周君主世系图,脉络清晰,八百载时间共传32代37王西周王朝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武王伐纣,至公元前77 ...

0 s! {5 O7 T  Y8 x' y1 u. Y7 U这一页,感觉还是很有参考意义的。欢迎多多提供,共同学习,谢谢啦。
  k( ]$ o" Z# {0 c* k
 楼主| 发表于 2018-6-18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刚平 发表于 2018-6-16 20:09
' e6 ]4 N1 ^1 s& E( r回复 徐勇前山东 的帖子7 n, z9 ^3 K9 {% W$ w/ f' F, a+ j' w

" _9 T  Y+ `3 K% X. P我感觉吧,发出来的文章不在于你能打倒多少人,而在于你能扶起多少人。
$ t- x- t: n' e! f2 _1 W" s
你说得很对啊。建议你在有空闲时间后,多多发表高见,欢迎欢迎啦。! e  j0 ^8 R! Y) V
但,我是没能力打倒什么人的,只是想说就说有感而发罢了。
$ p% l; ]7 c' C实际上,扶不起的阿斗,也是不少滴。. @0 z* i1 h5 N  z; p8 b8 H" d
更何况,对心术不正之辈,也用不着扶。
* g8 [, |, \  m8 v... ...
 楼主| 发表于 2018-6-18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刚平 发表于 2018-6-16 20:14   z2 N7 l4 r* F' ?1 Q6 |3 @5 U/ t
就现在网上流传的徐氏世系,无法考证。现在出土的青铜器,徐氏国君名字与现存世系国君名字联接不上。这让 ...

. _# E' r  U2 U/ K2 ]; k“因为......不敢多说”,这是可以理解的。" a( h- G) _% z! @, x
看到有人胡干,站出来说一句公道话,也是应该的,你说是吗?3 ], E* f4 p! r! S  z
5 d% V1 s4 \8 v! f0 O
 楼主| 发表于 2018-6-18 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6-18 10:42 编辑   V6 x! q5 ^. C8 P" H8 i& _
徐刚平 发表于 2018-6-16 20:43
: m, J: S/ Z+ f. K0 z就现在的山东郯城徐氏和你说的资料始祖不是同一人,郯城所有徐氏也未必是一个始祖。你深入研究本县不同村 ...
1 Y  U" a+ E0 R' L/ u2 V/ ?% G
“...其本意我认为是想建立一个追念中华徐氏始祖的地方...”/ N5 _; h, ?. u* b, z7 x
你这样看待它们的做法,或许是代表了当今一部分徐氏的思想状态。
1 q5 Y% K( P# v" v$ A从中也可看出,继续揭露他们造假的真相(恶劣的程度、或有的危害),是有必要滴... ...! m) @8 Z# I! @2 }6 T5 j
1 T- ]( r9 O3 X! S' q
“建立一个......地方”,你认为可以这样 ”’随意找个地方,堆上一个小土包“吗 ?
! u" w" G8 y8 u/ H9 ]/ |9 C
3 j- W. `" ~3 A: M% L! b3 }+ e0 Y/ }" \" F( d3 h0 H# P( P. K
发表于 2018-6-19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理越辩越名,顶顶
 楼主| 发表于 2018-6-19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员 发表于 2018-6-19 11:46
, @" O. n+ f& o( p# |( z真理越辩越名,顶顶

2 k; a2 H" V$ R; V4 x( _! Z- e谢谢您的顶帖。欢迎对我多提批评意见哦。
6 x6 m" G- z. }: U
9 m7 F2 N" g( T2 w
 楼主| 发表于 2018-6-19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15 编辑
/ O" e2 C3 ?3 R7 R5 h9 f5 g; l- x, n( N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8 t! m9 E: y1 y9 Z) g再读   《郯城县志》+ Y1 o" z5 ]4 m7 ^* o! N8 d& e% j
. a: ]2 S( \( G( O# j) u
   略 识 古 代 郯 城   搞 清 徐 炎 分 明
' @, {4 @, w4 S) O$ ~, S) o; T6 o6 o
- q* d0 H2 v; D5 j
《郯城县志》第49页(卷一)行政区域 第二章“建置沿革”中载:
' T* P# x1 j3 ~# b1 U- G“郯城建置,始于郯国。郯城建于何时,史无确载。3 e' f2 I1 i6 A
据中华地图学社1975年版《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标注,夏商时期,少皞时期,少皞一支后裔一支以鸟为图腾的炎族,聚居于此,称炎地。属人方。
( g: G/ y8 x% i* W6 q8 F8 m西周初①(公元前1122年),武王封周公旦于少皞之墟曲阜,为鲁公。
8 J* J, I- L) {6 x1 ^成王嗣位后,周公之子伯禽就封于鲁,建立鲁国。在周公东征凯旋和鲁伯禽伐淮、徐戎后,东土以宁。
2 N% |7 m4 b6 O$ T* y1 D0 p# q少皞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后称郯子)”就封于炎地,称炎国。……春秋前后,国名多加“邑”字,从而炎国演化为郯国。
6 ?! J/ x* \5 Y2 a据此,郯国建置当在公元前十一世纪。”  B9 C/ X( d- `
注①:据《断代工程年表》  西周初 为前1046年7 I  Y4 ~& _8 n1 B; i

2 o3 ]/ j1 q* k: L7 `0 {......贞观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称郯城乡。“郯城”作为政区名,始见于此。元和间(806—820年),复置县时,遂以乡名为县名,称郯城县。...
+ o% j  c+ E# K, F* v; u4 u. b

, ~" B: s6 {( `1 u. v3 G2 o夏初,若木       封于徐地;(约前2050年. O. }7 @4 a2 g, }. H& l% t
周初,炎族首领    封于炎地;(约前1046年: D/ y9 S  l: }7 i4 I4 W5 J
请问:是何年何月,炎族首领 将 若木的后代 从炎地打跑了 ?$ M) p  j; }  ]: }% C- V- r% D
徐郯分明 时间.png . Y9 S8 u5 |1 W5 Q, p2 ^1 Q

/ m6 M3 e) G4 S$ A4 ?$ N
徐就是徐,炎就是炎,徐炎分明的,双方共处了500余年。尤其在夏商及稍后,炎或许小得才一点点。其时,人烟稀少,土地不一定稀罕,老徐家没功夫跟你小炎子瞎扯蛋滴。
据现有资料,也没见徐与炎发生过交恶。至于“成王嗣位后,... ... 在周公东征凯旋和鲁伯禽伐淮、徐戎后,东土以宁。”那是在“若木,封于徐地”近1000余年以后的事了。再则,“东土以宁”也并不是侵占东土,只是“东土以宁”罢了。

4 S2 ~0 ]4 g; F' P3 s
徐 炎 分明.png
8 E' W/ h3 J, c& F7 f/ F5 d

/ `  S% n, f5 [" ^0 _# y0 M& N “今往无考”深入篇  即将推出  敬请等待3 f8 c& ~- A. M8 U, u* m
( P: U2 [4 p8 |+ j. V: M/ }% Q
发表于 2018-6-19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与评述:文献史学关于春秋史的分期和断代研究
' F5 M7 h1 K+ @+ P" i- s6 k( _——考古学和文献史学“二重证据”视角下的春秋史分期断代研究(一)
4 }* i- Y  C* I- a0 L% ~9 }3 [3 @1 O- F9 O! P/ t* k& }+ n
路国权
6 N& `: _, h' U8 g% D8 S7 _(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b' V" \8 b! Y% G! ?9 W. u

' q6 I  b+ _9 Q# ?, K% a摘要: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过渡时期,夏商西周以来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在这一时期都发生了十分剧烈的变化。为了了解变化的具体过程,学者们对春秋进行分期断代研究,提出了数十种不同的观点,造成目前一种混乱的局面。本文对文献史学界关于春秋史分期研究的成果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和归纳以了解研究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文献史料反映的春秋史分期和特征,提出将春秋史分为初期(前770—前680)、早期(前680—前597)、中期(前597—前530)、晚期(前530—前453),并概括了各期的特点。5 k3 f: x1 \7 p. V
关键词:东周;春秋;分期;断代0 s$ p' f1 O5 m3 \0 P4 d; [
; d0 y* \& q. {4 X: U  f
春秋前承商代和西周,后启战国和秦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过渡时期。自商和西周以来传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这一时期都发生剧烈变化,使中国发生脱胎换骨的转变,影响至深至远。因而春秋史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居于重要地位,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成果背后也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悬而未决。“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春秋时期的分期和各期的分界年代”就是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关于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史学界有公元前481、前479、前476、前473、前469、前453、前403年等七种不同观点;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有二期分、三期分、四期分、五期分、七期分等五种不同观点。由于史学界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同样说春秋中期(别的期也一样),各人心目中的起讫年代却并不相同,甚至可能相差数十年到近百年之久。这对于问题的讨论无疑是不便的。在考古学界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考古界在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研究中通常用春秋某期表示相对年代,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界说,所谓春秋某期的年代互有差异,给比较研究带来不便和麻烦,亟需确立一个统一的分期标准[[[] 刘绪:《晋与晋文化的年代问题》,《文物季刊》1993年第4期。]]。
9 |  e8 k! P* A; C( y分期是历史学和考古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基础问题之一。历史是以时间作为主轴记录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断裂性与延续性,分期本身便是对历史时空的判断,只有做出合理有效的历史分期框架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廓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本研究拟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整合文献史料与考古学物质文化材料,从“二重证据”视野对春秋时期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期研究,力图提出一部资料详实、结论可靠的春秋时期历史和考古学物质文化分期标尺。本研究欲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是:文献史料反映的春秋史分期和特征、青铜器·陶器等物质材料反映的春秋时期考古学文化分期和特征、文献史料和考古物质材料分期的整合研究(春秋史综合分期)、春秋时期历史发展演变过程和特点与各国青铜文化的形成过程及其交流互动关系。从学术发展的客观历程来看,春秋的分期断代首先是一个文献史学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对文献史学关于春秋分期研究的成果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和归纳,以了解研究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文献史料反映的春秋分期和特征。
( L# U: W6 e3 }4 W/ _+ r一、春秋史二分的观点7 d! s- Y/ c0 J9 \4 i
    主张将春秋史分为前、后两期的主要有范文澜、王玉哲、陈致平等三位学者。* [/ t" d/ ?: ~8 B5 B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版。]]以前770—前403年为东周时期、以前722—前481为春秋时期,以前546年为界将“东周时期”分为前后两期:“前五四六年,是很重要的一年,是东周时期划分为前后两期的一年。这一年,向来争夺霸权的晋楚两大国在宋国召开了弭(息)兵大会。大会以前,列国形势主要是诸侯兼并,其次是大夫兼并;大会以后,形势变为主要是大夫兼并,其次是诸侯兼并。这就是说,弭兵大会是东周时期诸侯兼并转变为大夫兼并的关键。”(P175-176)此外范文澜还使用了“东周初期”(P166、P186)、“东周末年”(P172、173、180、187、216、223)、“春秋中叶”(P186)、“春秋晚期”(P186)、“春秋末年”(P189)等五种分期术语,但没有说明它们的始迄年代。以上内容可表列如下:
3 x, x; _8 s9 w0 ?1 Q" `表一: O' E0 j5 c& m5 d' ?0 r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2 b5 X( `$ b" \$ C* T" k( X( a; m9 _2 U
东周(前770—前403年)                东周前期        前770—前546年        225        齐晋两国先后霸诸夏,秦霸西戎,楚霸诸蛮,政令攻战自诸侯出
5 V/ t- ?, N* f        春秋(前722—前481年)                               
! x: j# z2 v9 h  _( p                东周后期        前546—前403年        144        政逮于大夫,政自大夫出4 y/ k0 S. j, \8 q
                                        9 [0 i  v1 _* F- ]8 F
2.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 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以前403年作为春秋迄年、战国始年,“把上自平王东迁(前七七〇年)下到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前四〇三年)的一段时期,称为‘春秋’。”(P160)但他又指出:“直到勾践卒(笔者按:前467年),霸业始衰。同时春秋时代也告终结。”(P177)前后似不一致。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援引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的观点,以前546年弭兵之会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即春秋前期为前770—前546年,积225年;春秋后期为前546—前403年,积144年。此外该书使用了(1)“春秋初年”(P164、189、203)、“春秋初期”(P182、184)、“春秋初叶”(P204)、“春秋初”(P174)、“春秋早期”(P170);(2)“春秋中叶”(P198、202、204、239、264、276)、“春秋中期”(P169、183、184);(3)“春秋末年”(P181、184、199、236、252、256、257)、“春秋末期”(P170、176、205)、“春秋末叶”(P189、201、239)、“春秋末”(P185、222)、“春秋晚期”(P182、186、187、188)等三组12种分期术语,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它们的年代,但从文中叙述可以推知:(1)“春秋中叶”的始年为前600年。书中在介绍两周时期天文历法的进步时指出:“至迟在春秋中叶,也就是公元前六百年,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用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P276)因此“春秋中叶”应在前600—前546年;(2)书中将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定在“春秋初叶”(P204),将晋献公(前676—前651年)定在“春秋初期”(P182),第一组的年代很可能为前770—前600年,第(1)组和第(2)组合起来相当于“春秋前期”(前770—前546年);(3)第(3)组即“春秋后期”(前546—前403年)。以上内容可以表列如下:
8 W9 L0 H9 k2 c5 ]8 w表二! u; ?( k. z' B5 s
东    周        分    期        绝对年代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8 n7 a" I7 {# i- l9 |6 p/ Z
春秋时期        春秋前期        春秋初叶        前770—前600        “诸侯势力压倒天子,王室已不被时人所重视”;“戎狄纵横,诸夏各小国大受威胁”
3 {8 n/ |; h6 ]% b3 [5 A7 K7 T+ @                春秋中叶        前600—前546       
" r- O: f  U% Q# f        春秋后期        春秋后期        前546—前403        卿大夫强宗崛起,公室衰微;“吴越两国,相继强大起来”
  a/ ]- O/ D% d3 ]战国时期        前403—前221年- R( \' N7 q# P* B
3.陈致平《中国通史·先秦史》[[[] 陈致平:《中华通史》,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出版社,1974年。2013年贵州教育出版社将该书以《中国通史》为名出版。本文据后者。书中指出:“自东周王室没落,周、郑交恶,诸侯称雄,继之齐桓、晋文之霸,到秦穆公开辟西戎,这前后约一百五十年间……可以说是春秋时代的前期。”(P281-282)“从楚庄王之称霸,中经晋、楚争霸,吴、楚交战到吴、越继霸,这一百几十年间是春秋时代的后期。”(P300)]]以前770—前403年为春秋时期、前403—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将春秋时期分为前、后两期:“从东周初到秦穆公的霸西戎,包括齐桓、晋文的霸业,这一百几十年为前期。从楚庄王观兵周疆,到吴越之战的一百几十年,是春秋的后期。”(P271)以上内容可表列如下:9 P2 a* j) U! U6 V  S3 ~
表三* e/ k5 g% ^$ `: `
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0 U, Q2 f3 d$ R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春秋前期        前770—前621年        150        春秋前期的霸政:齐桓、晋文、秦穆的霸业; H) I; R! w  ?7 H0 T" k( i
        春秋后期        前621—前403年
6 G- F+ u; h. I( Y" v, l(前606—前473年)        219(134)        春秋后期的霸政:从晋楚争霸到吴越之战3 u8 p" _$ [8 \- Z! V, y5 M% S
战国时期(前403—前221年)
) ]& T4 x3 ^1 m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除了“春秋前期”和“春秋后期”外,该书还使用了“春秋初叶”(P276)、“春秋中叶”(P366、372)、“春秋晚叶”(P294、295、301、316、356)、“春秋末叶”(P300、420)、“春秋之末”(P366)等5种分期术语。4 O/ y0 o6 ~1 t* y6 F9 A
二、春秋史三分的观点
' s  ^5 T- U! n9 I7 j+ V    主张将春秋史分为三期的主要有章嶔、钱穆、黎东方、张其昀、詹子庆、刘宝才、齐涛、杨东晨等九位学者。* Z  M2 r# b# e1 R( P+ L% U
1.章嶔《中华通史》[[[] 章嶔:《中华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六段,可表列如下:6 d. H' L3 V4 a
表四
. }) E' X  d4 {0 p. U东周        分期        分段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段政治局面的特点
( ?/ r: K' ?; p2 u; H( E0 O' ^!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春秋始局        之一(早段)        前770—前698年        73        东周不振,周基未拔而声势已非,诸侯大者渐次称强
( }7 U% v& T4 P* k3 v. [                之二(晚段)        前697—前643年        55        东周内难,齐霸初兴
+ M0 R: W. o. x. Q- |! {        春秋中局        之一(早段)        前642—前620年        23        宋霸无成,秦晋继霸  p* E; W* A' D! h+ j: a2 M
                之二(晚段)        前620—前572年        49        楚霸踵兴,晋霸中落6 e5 ]& h( L+ p
        春秋终局        之一(早段)        前572—前545年        28        晋霸再建,齐势终衰+ F2 l, s* W' x
                之二(晚段)        前544—前476年        69        楚吴越竞争,世臣专政
+ b. a3 @5 X) ^/ [! N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Z- l# E1 t7 ^9 }
2.钱穆《国史大纲》[[[]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2页。]]以《左传》终年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他在《春秋年历及分期》中指出:“春秋时期可以说是东周史之第一段落。此段落约占三百年。《春秋》自鲁隐公元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左传》记载史事较《春秋》为明备,又下续至哀公二十七年终,凡二百五十五年。若自周平王东迁一并计入,共三年零三年。此三百年的历史,可以称为‘霸政时期’的历史,仍可本此分三段落:一、霸前时期  迄鲁庄公八年(翌年齐桓公立),凡八十五年(笔者按:公元前770-前686年)。二、霸政时期  自鲁庄公九年(齐桓公元年),迄鲁襄公十五年(晋悼公卒),凡一百二十八年(笔者按:公元前685-前558)。三、霸政衰微时期(即大夫执政期),凡九十年(笔者按:公元前557-前468年)。”(P52)在《战国年历及分期》中将战国时期分为前、后两期:“第一期是周代宗法封建国家之衰灭”(笔者按:公元前468—前379年),“第二期是新军国成立以后之相互斗争时期”(笔者按:公元前379—前221年);在战国前期即第一期中又划分出前、后两段,颇堪回味:“此一时期中,春秋城郭联盟之旧国际形势已破坏,以后军国斗争之新形势未完成,在中间成为一个过渡时期。即是春秋末以迄于魏武侯卒年,凡共九十年。前一段亦可说是越国的称霸期(春秋末乃至战国初之吴、越称霸,即是‘霸政时期’之尾声,‘军国时期’之先兆,而为其间之过渡也);后一段则是三晋分立,魏国渐盛期。”(P73—80)。战国前期前一段“越国的称霸期”和后一段“三晋分立,魏国渐盛期”的划分似是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三家分晋为界,前一段既然仍被认为是称霸期(“‘霸政时期’之尾声”),还是归为“霸政时期”更为妥帖。以上内容似可表解如下:
' o3 E  P  \( k$ H" {9 p: f" F; u1 c表五
  e0 ~# V2 ~' H+ l' ~8 ~) u5 s东周        分    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p0 N& Z/ n( O. t
春秋时期(前770—前468年)        霸前时期        前770—前686年        85        共主衰微,王命不行;列国内乱,诸侯兼并;戎狄横行7 N7 X3 h2 U! D
        霸政时期        前685—前558年        128          L7 @  q, z0 N
        霸政衰微时期        前557—前468年        90        霸政衰微,变而为大夫执政
& K* |0 P: E8 R9 E* |战国时期(前467—前221)        战国前期        前468—前379年        90        前段  越国称霸期(“霸政时期”之尾声)
4 [% `# P3 H) x1 ^( T4 G/ P                                后段  三晋分立,魏国渐盛期
1 y2 o4 d. }# |& p1 T8 G( P+ p  A/ d        战国后期        前378—前221年        158        前378—前334  梁齐争强期
; N& W/ d1 M  c( ^  x& e                                前334—前286  齐秦争强期" J" Y& P# m+ u. G$ Y8 g
                                前286—前257  秦赵争强期0 a( n0 E( I4 [$ F
                                前257—前221  秦灭六国
1 p' `" I  u1 ~, P  w3.黎东方《部定大学用书中国历史通论(春秋战国篇)》[[[] 黎东方:《(部定大学用书)中国历史通论》(春秋战国篇),商务印书馆,1944年。此书后来与《(部定大学用书)中国历史通论》(远古篇)合为《中国上古史八论》出版(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3年)。本文引自《中国上古史八论》。]]专门讨论“春秋战国之分期与再分期”并以表格清晰列出: 5 J1 _9 H: E/ F/ y6 X+ F
表六- l. w1 M$ U* m# i
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备注(分期起始年)
" }; k* P: V# Y( \" B# O春秋时期(前770—前477年)        霸前时期        前770—前686年        85        王室业已衰微,而真正霸主尚未出现        由平王东迁起
! L- x; G  E! e" R9 c3 F6 P1 W        霸政时期        前685—前573年        113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由齐桓公元年起4 c, x" J$ n2 X6 F+ a. K& @
        霸后时期        前572—前477年        96        陪臣执国命        由晋悼公元年起
+ ~  q! E1 D+ M0 S5 k+ h, s+ D战国时期(前476—前221年)        战国前期        前476—前387年        90                由元王元年起
+ u" _5 i* B: w2 A/ V3 g        战国中期        前386—前285年        102                由田和为侯起( }; B4 d: T/ L$ w3 f( _
        战国后期        前284—前221年        64                由五国攻齐起
  w9 L, D9 E2 O* J7 G; P在附录的《东周大事年表》中,作者提供了另一份分期框架表:
2 V  m0 A5 z6 u. s表七! C. E; F$ `3 s) E0 R. v0 N8 c
东周        分期(表尾)        分期(表头)        始迄年代        积年        备注(分期起始年)
: W+ q0 f6 r; D* P/ D( L4 P1 Z! J春秋时期(前770—前477年)        春秋前期        霸前时期        前770—前686年        85        由平王东迁起/ i4 `: {+ U2 {7 _2 k0 h7 ^
        春秋中期        霸政中期        前685—前547年        139        由齐桓公元年起  C$ c: m* `- d+ }
        春秋后期        霸后时期        前546—前477年        70        由向戌弭兵年起
; o+ ^; N6 u' S' }1 M战国时期(前476—前221年)        战国前期        战国前期        前476—前387年        90        由元王元年起
. Y1 m+ C" L3 z& z        战国中期        战国中期        前386—前285年        102        由田和为侯起
9 L+ b! _- H& q0 t) ?/ _- b        战国后期        战国后期        前284—前221        64        由五国攻齐起1 X8 |: C% _/ g. k/ s  N& ^
此外该书还使用了以下三组5种分期术语:0 d& U2 X- P2 V& _! L+ D2 }2 R7 d
(1)“春秋初期”(P146“秦在春秋初期已经把邽、冀二地与杜、郑二地化为郡县(公元前六八八年与六八七)。”),相当于分期表中的“春秋前期”和“霸前时期”。
7 H4 q0 f! ^! x5 s% L6 a5 K(2)“春秋初年”(P165、166、177“管仲是春秋初年帮助齐桓公称霸的人。”),管仲卒于前645年,似相当于分期表中的“春秋中期”和“霸政时期”与“霸中时期”。  j2 M1 _7 T9 K8 p0 y( g
(3)“春秋末年”(P160、165、181)、“春秋时代末期”(P146、161)、“春秋之末”(P177),相当于分期表中的“春秋后期”和“霸后时期”。
8 [+ x' n! t+ `( d6 K4.张其昀《中华五千年史·第三册·春秋史(前编)》[[[] 张其昀:《中华五千年史·第三册·春秋史(前编)》,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61年。]]以周平王至周元王(前770年—前469年)为春秋时期、周贞王至周赧王(前468—前256年)为战国时期(P1),将春秋时代分为初、中、晚三期(P5):
# X2 f, `, U2 [3 F0 G表八
- y9 u  ^. d& R3 M5 D东周时期        分期        绝对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0 O- [* E/ O) M4 A5 i) K9 E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69年)        春秋初期        前770—前682        89        霸政以前时期
: g3 W) m% Y9 b9 k: i, J        春秋中期        前681—前586        96        齐楚、晋楚南北争霸时期
0 n. u" N$ T0 I/ @& C        春秋晚期        前585—前469        119        吴越崛起时期
2 Z7 [  c( \! ?, O战国时期(前468—前256年)
+ C1 }- f0 l& Y) q& @5.上海重型机械制造公司工人历史研究小组撰写的《中国古代史讲座》第三讲《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 上海市重型机械制造公司工人历史研究小组:《中国古代史讲座》第三讲《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历史研究》1975年第4期。]]将春秋和战国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从周平王东迁到鲁国‘三分公室’为春秋前期和中期,这时奴隶制日趋崩溃,封建制逐步完成,体现封建制生产关系的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崛起;从鲁国‘三分公室’到商鞅第二次变法为春秋战国交替时期,这时壮大起来的新兴地主阶级,利用奴隶的革命斗争,先后夺取政权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变法,大规模地改变所有制;从商鞅第二次变法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战国中期和后期,这时地主阶级继续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同奴隶主残余势力展开激烈的反复辟斗争,使封建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胜利。”(P133)按,鲁国三分公室在前562年,商鞅第二次变法在前350年。关于春秋时期,该文使用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前期”(P133)、“春秋中期”(P133)、“春秋后期”(P134、135)、“春秋末期”(P139)等4种;关于战国时期,该文使用的分期术语有“战国初期”(P136、137)、“战国中期”(P133、138、139、140)、“战国后期”(P133、138、140)等3种。关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年代,从下面所引文字来看,很可能是以前453年为界:“公元前四五三年,三家联合瓜分了公室的土地和奴隶,将奴隶制的晋国变成了封建制的魏、赵、韩三国。至此,中原地区的主要国家都实现了封建制。‘三家分晋’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P136)准此,该文的分期框架可表列如下:
$ A0 w" f3 R3 Q2 i# x) E表九5 m5 J% s$ P4 L, o# B0 h
东周        阶段        分期        始迄年代        各阶段政治局面的特点
$ y0 ?& u# E1 b1 x3 t春秋时期(前770—前453年)        一        春秋前期        前770— ?        奴隶制日趋崩溃,封建制逐步完成,体现封建制生产关系的新兴地主阶级开始崛起; {/ w& `7 T  ]$ Q: C5 O' T' o0 `
                春秋中期        ?—前562年        $ u+ \  b) [1 M& e. u3 k
        二        春秋后期        前562—前453年        壮大起来的新兴地主阶级,利用奴隶的革命斗争,先后夺取政权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变法,大规模地改变所有制0 f+ `- H" o/ w, C0 ^2 Y
战国时期(前453—前221年)                战国初期        前453—前350年        ( a9 `8 G5 s$ W8 L9 P
        三        战国中期        前350— ?        地主阶级继续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同奴隶主残余势力展开激烈的反复辟斗争,使封建制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胜利7 @/ j% i( e% s8 c! j, B2 k6 C
                战国后期        ?—前221年       
: u) Y$ b# r' R! m( p, c2 I' v: J' L4 I% {6.詹子庆《先秦史》[[[] 詹子庆:《先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76年(P184),但是在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仍讲到前473年越灭吴和前453年三家分晋(P221),将帮助勾践灭吴后退隐经商三致千金的范蠡作为“春秋后期”大商人的代表。该书将春秋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682年,即从平王东迁到齐桓公称霸以前。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王室逐渐衰微,诸侯日益强大,又有狄人南下和楚人北来,还出现过郑庄公小霸以及鲁郑匹敌的形势。第二阶段,从公元前681年到公元前547年,即从齐桓公召集诸侯在北杏会盟到宋向戌约诸侯弭兵订立盟约前。这一阶段(一百三十四年)的特点是中原各国互相征伐,霸主迭出,互争雄长,先是齐桓公首霸中原,后是晋楚之间断断续续长达八十多年的争霸战争。第三阶段,从公元前546年到公元前403年,即从弭兵之会到三家分晋,此时已进入战国时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中原各国诸侯的权利日趋衰弱,各国卿大夫的权利日趋强大,政权逐渐下移。同时,在长江下游兴起了吴越两个国家,它们经济、文化虽然比较落后,但武力比较强大,先后北上与中原各国争霸。”(P184—185)该书使用了(1)“春秋初年”(P189、190、194、196、200、204、228、241)、“春秋初期”(P238)、“春秋初”(P192);(2)“春秋前期”(P209)、“春秋早期”(P243);(3)“春秋中期”(P212、221、226)、“春秋中叶”(P212、239);(4)“春秋后期”(P187、193、221、233、238、241、242、245、247、256、286)、“春秋晚期”(P229)、“春秋末期”(P224)、“春秋末年”(P243)等四组11种分期术语;其中(1)、(3)、(4)组分别相当于他所划分的第一、二、三阶段,第(2)组的“春秋前期”(P209“秦穆公在春秋前期历史上对秦的发展和西部古代的民族融合都做出了一定贡献”,秦穆公前659—前621年在位)相当于第二阶段;“春秋早期”(P243“1956年发掘的河南陕县虢国墓,其中有一座虢国太子墓约属春秋早期”,陕县虢国墓地年代为前770—前655年)相当于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该书将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分为五段(P257)。以上所论,可表列如下:
: }' F2 p3 h9 }9 y表一〇- ]: F/ g' |; H1 s  s5 x$ T
东周        阶段        始迄年代        分期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P# l5 Z, n% G* j, c# z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第一阶段        前770—前682年        春秋初年        王室逐渐衰微,诸侯日益强大5 Q& C- R4 e. a
        第二阶段        前681—前547年        春秋中期        齐桓公首霸·晋楚争霸0 |4 G" D8 }; m& p0 K1 d, {, v
        第三阶段        前546—前476年        春秋后期        中原诸国卿大夫专政,吴越争霸. ^1 M9 ~( R# i! {8 z% c# v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前475—前403年
5 B+ l2 t) I1 R: t+ B; U$ z前402—前370年        战国初年+ G. y1 j0 M# O$ U0 O. j
战国第一段        魏首先强大时期& Z2 Z5 b5 s* [9 H: Z$ j  J9 _
                                ) ?. f3 h* D0 }: x5 v8 n# ?
        第二段        前369—前334年        战国中期        魏齐争霸时期
& H" w; ?4 Q; |6 b* P        第三段        前333—前288年                齐秦并尊为帝时期9 N, L  O8 _6 t" V2 S
        第四段        前287—前260年        战国后期        齐赵削弱时期7 o& @2 D7 ~" w3 [8 S$ N6 u2 e: v
        第五段        前259—前221年                秦向东方大发展时期
: e9 g5 @6 L* v7.刘宝才等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刘宝才、钱逊、周苏平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但在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仍讲到前472年越灭吴及其后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被命为“侯伯”(P149-150),该书将越灭吴后范蠡辞官经商的历史也作为春秋时期史事叙事(P234-235),这些显然都已经超出该书所定的春秋时期的下限前476年。该书明确地将春秋时期“分为三个阶段:从平王元年(前770年)至齐桓公即位前一年(前686年),是霸政形成以前的混乱阶段。从齐桓公元年(前685年)至‘弭兵’会议前一年(前547年),是霸主迭兴阶段。‘弭兵’会议(前546年)至周元王即位前一年(前476年),是吴越争霸和大夫执政阶段。”(P143)这一分期框架与黎东方《东周大事年表》的分期框架一致。该书使用了:(1)“春秋早期”(P167、189、191、201、223)、“春秋前期”(P166、167、190)、“春秋初”(P143、145)、“春秋初年”(P145、201);(2)“春秋中期”(P148、164、165、167、189、190、191、201、207、212、222、225)、“春秋中叶”(P189、190);(3)“春秋晚期”(P178、191、193、194、197、198、201、212、222)、“春秋后期”(P150、190、205、211、222)、“春秋末年”(P183、190、217、225)、“春秋末期”(P183)、“春秋末”(P152、202)等三组11种分期术语,与春秋的三阶段相应。可表列如下:3 z3 z& s1 g3 W* k1 g+ Z% \
表一一
) A$ ^8 q3 O: Q) {3 z  @东周        阶段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 u. b$ M. z" m+ T, Y1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一        春秋早期        前770—前686年                霸政形成以前的混乱阶段  _. Z6 p1 Q8 g$ Z( x3 Z
        二        春秋中期        前685—前547年                霸主迭兴阶段
7 W, n& w% W' L/ m1 C7 ?        三        春秋晚期        前546—前476年                吴越争霸和大夫执政阶段$ y! w1 h# S' L% M' N9 c4 d
8.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 [[[] 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2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该书修订本曾以《中国史纲》为名,于2012年由泰山出版社出版。]]以前476年为界将前770—前476年定为春秋时期、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但是书中仍将前473年越灭吴及其后勾践北上徐州称霸、范蠡弃官经商作为春秋时期的史事叙述,前后相矛盾。该书将春秋时期分为“三个历史阶段:自平王东迁至齐桓公称霸前为第一阶段,王室势力不断衰落,诸侯势力逐渐增强,狄、楚等周边部族内扰;齐桓公北杏会盟到向戌弭兵前为第二阶段,中原各国相互征讨,大国争霸称雄。自弭兵条约签订起至春秋结束为第三阶段,中原各国卿大夫势力增大,诸侯权力旁落,东南地区吴、越兴起,先后北上争霸,这已是争霸战争的尾声。”(P39-40)将战国时期也分为三个阶段:“自战国之初至魏齐‘徐州相王’(前334年)是魏国强盛的时期,魏自文侯时开始强盛,惠王时到达顶峰,后与齐两战失利,乃走向衰落。自‘徐州相王’后至‘长平之战’是东西对峙的时期,秦齐对峙,合纵连横,后齐、赵势力衰落,秦国势力转强。‘长平之战’后至秦灭齐是秦统一六国的阶段,秦的势力大举向东发展,次第灭亡山东六国,实现了全国的大统一。”(P108-109)可表列如下:
3 o4 z) c  ?) G& t表一二* }: U6 D2 ]0 u' \  R" `. l$ q
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8 w# ~- g% [- c5 a# M  u- E4 Y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第一阶段        前770—前682年        89        王室势力不断衰落,诸侯势力逐渐增强,狄、楚等周边部族内扰
1 _1 m2 k' H. [( f  V        第二阶段        前681—前547年        135        中原各国相互征讨,大国争霸称雄6 w' J8 ^1 S* P7 d  V* P7 x9 x/ W: I" j
        第三阶段        前546—前476年        71        中原各国卿大夫势力增大,诸侯权力旁落,吴、越兴起,先北上争霸
( D6 u: P* c; v0 ^# f! w0 G1 x5 m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第一阶段        前475—前334年        142        魏国强盛的时期
7 u) M+ H! N8 w; W* R0 q        第二阶段        前333—前260年        74        秦齐对峙,合纵连横,后齐、赵势力衰落,秦国势力转强
/ T! L8 U0 z' f) p1 U        第三阶段        前259—前221年        39        秦统一六国的阶段
( ?5 t: x6 ^, D% Z8 @$ y关于春秋时期,该书使用了(1)“春秋初年”(P74、83)、“春期初期”(P74、116)、“春秋早期”(P82);(2)“春秋中期”(P79、82、91);(3)“春秋晚期”(P80、82、85)、“春秋后期”(P84、90、91)、“春秋末期”(P89、97、98)等三组7种外加“春秋前期”(P84、90)共8种分期术语,前三组似和划分的春秋时期的三个阶段相对应,但是书中将前621年秦穆公派兵袭郑定为“春秋前期”,与此不和。
7 Z2 ~2 {/ a: m3 ~6 A9.杨东晨《周兴亡史》[[[] 杨东晨:《周兴亡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将周平王至周桓王定为春秋初期(前770—前696年)、周庄王至周襄王为春秋中期(前696—前619年)、周顷王至周敬王为春秋晚期(前618—前476年)。
; H- }4 G5 U0 G2 t. ?此外,在一些通史或专门史著作中使用了多种分期术语(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吕振羽全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14年。该书最初于1941年由香港生活书店出版(第一分册)。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以前403年为界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03年(P128)、战国时期定为前403—前221年(P148)。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使用了“春秋初”(P128、138、144)、“春秋初期”(P142)、“春秋中期”(P132)、“春秋末期”(P137、145、148、160)、“春秋末”(P134、140)、“春秋后期”(P137)等6种分期术语,似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丘陶常《中国上古史讲义》[[[] 丘陶常:《中国上古史讲义》,中山大学,1957-58学年度。丘陶常编著《中国上古史讲义》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但是仍将前473年越灭吴后勾践北上称霸放在春秋时期。对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使用了以下三组10种分期术语:(1)“春秋初期”(P94、98、147)、“春秋初年”(P87、98)、“春秋前期”(P93);(2)“春秋中叶”(P88、89、90、95、129、140、154、156)、“春秋中期”(P87、114、126、144、149);(3)“春秋末年”(P98、103、146、157、161、175)、“春秋末期”(P102、105、106、112、168)、“春秋末叶”(P94、113、167)、“春秋后期”(P145、155、156)、“春秋晚期”(P126、156)。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其中第二组(期)和第三组(期)的分界年代从文中叙述推测可能以前546年弭兵之会为界(P103),第一组(期)和第二组(期)的分界年代该书没有交代。]]、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 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以前770—前403年为春秋时期(P29)、前403—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30)。该书没有明确说明对春秋时期的分期,使用了以下三组5种分期术语:(1)“春秋初期”(P33、34、35);(2)“春秋中期”(P72);(3)“春秋末期”(P37、65、72、78、81)、“春秋末年”(P32)、“春秋后期”(P30)。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刘泽华等编《中国上古史》[[[] 刘泽华等编:《中国古代史(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刘泽华等编《中国古代史(上)》“把公元前481年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P88),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81年;但是该书将前473年越灭吴、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一时号称霸主”的历史作为春秋时期史事(P92-93),将范蠡作为春秋末年经商的代表(P115、123),都晚于前481年,前后自相矛盾。该书中的“春秋时期鲁世系表(公元前768—前476年)”(P131)、“战国时期秦世系表(公元前476—前221年)”(P261)似是又把前476年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前后又相矛盾。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9种:(1)“春秋初期”(P93、100、111)、“春秋初年”(P101);(2)“春秋中叶”(P92、93、94、100、114)、“春秋中期”(P106、108、120);(3)“春秋末年”(P93、98、101、115、123)、“春秋末叶”(P100)、“春秋末”(P131)、“春秋后期”(P94、108、120、122)、“春秋晚期”(P100、106)。这三组分期术语似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从内容来看仅知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属于“春秋初期”(P100)、齐灵公(前582—前554年)属于“春秋中叶”(P100)等,具体分界年代不可考。]]、王明阁《先秦史》[[[] 王明阁:《先秦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王明阁《先秦史》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代(P227)、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代(P329),但是仍将前473年范蠡帮助勾践灭吴之后弃官经商三致千金作为春秋时期商业发达的例证(P286-287),显然与此相悖。该书讲到三家分晋时说:“在公元前四五三年(周贞定王十六年),把晋国瓜分了,出现了‘三家分晋’的局面,正式形成了三个封建国家。”(P303)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9种:(1)“春秋初”(P237、241、296、298)、“春秋初年”(P281)、“春秋初期”(P310);(2)“春秋中叶”(P251、298、311);(3)“春秋后期”(P292、304、319、325、330、367)、“春秋末”(P285、322)、“春秋末期”(P286)、“春秋末页”(P313)、“春秋末年”(P321)。这三组分期术语似将春期时代分为三期,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 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第2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本书第1版于1986年9月出版。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但是仍将前473年越灭吴及其后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号称霸王、范蠡退隐经商等作为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该书使用了以下三组8种分期术语:(1)“春秋前期”(P52)、“春秋初期”(P56)、“春秋初年”(P57);(2)“春秋中期”(P55);(3)“春秋后期”(P52、67)、“春秋末期”(P57、64、76)、“春秋末年”(P65)、“春秋晚期”(P55)。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成三期,其中除第三组(期)的年代可以从书中所述“弭兵运动以后,春秋的历史进入晚期”(P55)推断为前546—前476年外,其余两组(期)的分界年代不详。]]、杨檀等编《中国古代史》[[[] 杨檀、蒋福亚、田培栋:《中国古代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杨檀、蒋福亚、田培栋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也讲到前473年越灭吴。书中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8种:(1)“春秋初期”(P64)、“春秋初年”(P69);(2)“春秋中叶”(P58)、“春秋中期”(P79);(3)“春秋晚期”(P61、64、74)、“春秋后期”(P79)、“春秋末期”(P65)、“春秋末年”(P66)。其中除了第三组“春秋晚期”可以从“至迟在前五世纪中叶,即春秋晚期”(P64)推断出约在前550—前476年外,其余均不知所指的绝对年代。]]、许兆昌《夏商周简史》[[[] 许兆昌:《夏商周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许兆昌《夏商周简史》以前770—前477年为春秋时期(P197)、前476—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284),但是在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仍讲到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北上徐州争霸:“勾践称霸时历史已经进入战国早期,但是他的这些征战事迹,都是春秋时期诸侯霸业的延续,还算不得是战国兼并战争的序曲。”(P227)前后相矛盾。对于春秋时期,该书没有明确说明分期及各期的年代,使用了以下三组10种分期术语:(1)“春秋早期”(P232、239、244、247、252—254、256、261)、“春秋初期”(P201、204、210、256)、“东周初年”(P202、267)、“春秋初年”(P258)、“春秋前期”(P255);(2)“春秋中期”(P201、224、233、237—239、244、247、249、253、254、256、258、261、264、265、274、332、344、355);(3)“春秋晚期”(P201、202、224、231、234、236—239、241、242、244、246—249、253、254、255、256、257、259、261、263、264、265、270、272、274、289、332、340、344、352、366、389、404、412)、“春秋后期”(P200、256、258、264、277、331、347、361、375、385)、“春秋末年”(P253、256、257、258、264、368)、“春秋末期”(P252、268)。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成三期,但没有说明它们的年代。]]、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先秦两汉时期》[[[] 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 “取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权将公元前475年视为战国时代的开始”(P191),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76年、战国时期为前475—前221年。但是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例如该书讲到“越王勾践灭吴称霸,已是战国以后的事了”(P193),合于上述春秋和战国的划分;但是该书又讲到“越国曾在春秋末年称霸”(P204),将前473年越灭吴后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称霸附于春秋时期讲述(P199)。该书“根据当时政治形势以及各国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明确地将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国开始到逢泽之会,是魏国称霸的时期(笔者按:指前475—前344年);第二阶段到乐毅破齐,是秦齐对峙的时期(笔者按:指前343—前284年);此后为第三阶段,是秦灭六国时期(笔者按:指前283—前221年)。”(P208-209)这三阶段亦被分别称为战国前期、中期、后期(P209-212)。对于春秋时期,该书没有明确说明分期及各期的年代,使用了以下三组11种分期术语:(1)“春秋早期”(P191、194、239、242、247、259、260)、“春秋初期”(P215、238)、“春秋初”(P226)、“春秋前期”(P220、263);(2)“春秋中期”(P198、201、215、231、238、239、247)、“春秋中叶”(P217、222、251);(3)“春秋晚期”(P202、214、215、220、222、231、233、240、248)、“春秋后期”(P216、229、230、238、242、246、251、341)、“春秋末期”(P198、218、231、237、249、256、265)、“春秋末年”(P194、204、238)、“春秋末叶”(P260)。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是没有说明分界年代,从书中内容亦不可详考。]]、沈长云《先秦史》[[[] 沈长云:《中国历史·先秦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沈长云《中国历史·先秦史》以前476年为界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将前770—前476年定为春秋时期(P233)、前475—前221年定为战国时期(P293),但是在讲述春秋时期的历史时,仍指出“吴、越的武力扩张及其图霸斗争,构成了春秋后期国际政治斗争的又一道主要的风景线”(P254),将前473年越灭吴以及其后勾践北上徐州称霸纳入春秋时期(P256),前后自相矛盾。该书明确地将战国时期分为三期:“统观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及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其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战国前期:从魏霸中原到霸权向齐国的转移;战国中期:从齐、秦对峙到齐、楚的削弱;战国后期:从秦破赵到秦统一六国。”(P343)按各期的绝对年代,战国前期为前475—前334年,战国中期为前334—前279年,战国后期为前279—前221年。对于春秋时期,该书使用了以下三组17种分期术语:(1)“东周初年”(P233、239、244)、“东周之初”(P240)、“春秋初年”(P235、236、237、240、245、266、270、272、274、277、279、282、283、284、285、286、361)、“春秋初期”(P256、285)、“春秋之初”(P258)、“春秋初”(P257)、“春秋前期”(P242、245、246、265、274、278、281)、“春秋早期”(P290、291);(2)“春秋中期”(P243、244、257、260、262、265、267、269、270、273、274、277、278、279、281、289、290、291、292、305、321、322、339、392)、“春秋中期的前半叶”(P265)、“春秋中期后段”(P290)、“春秋中叶”(P241、267、279、286);(3)“春秋后期”(P243、254、257、260、262、265、267、269、273、274、275、278、279、280、283、289、292、301、305、309、321、322、379、392)、“春秋晚期”(P244、258、289、320、339、342、392、393)、“春秋末年”(P245、260、275、277、289、357、360、384、386、394)、“春秋末”(P256、274、288)、“春秋末期”(P280)。上述分期术语中,除“东周初年”指前770—前723年被说明之外(P233),其余都没有说明绝对年代。从书中叙述推测可知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分界年代不晚于前536年郑子产铸刑鼎(P280),而“春秋初期”的下限不早于前641年宋襄公会诸侯于曹南(P361),其余不可详考。]]、赵毅等编《中国古代史》[[[]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赵毅和赵轶峰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史(第二版)》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76年(P132),但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又讲至前473年越灭吴和灭吴之后勾践北进称霸:“从时间上看,勾践称霸时已经进入战国早期,但是他的这些征战事迹,是春秋时期诸侯霸业的延续。”(P142)这种观点和安排,似和钱穆一致。此外,关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划分,该书也曾指出“以‘三家分晋’为标志,历史进入战国”(P84)。该书使用的春秋史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5种:(1)“春秋初期”(P133、137)、“东周初年”(P134);(2)“春秋中期”(P133、141、144、147);(3)“春秋后期”(P132、144)、“春秋晚期”(P133、141、143、144、147、149)。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是没有明确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 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胡凡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简明中国通史》将前770—前476年定为春秋时期(P33)、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108)。该书将商代和西周分别明确地划分为商代前、后两期和西周前、中、后三期,但是对于春秋时期的分期却没有明确说明。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使用的术语有以下三组7种:(1)“春秋初期”(P91、95、96);(2)“春秋中期”(P95);(3)“春秋后期”(P90、91、96)、“春秋末年”(P90、114)、“春秋末期”(P34)、“春秋末”(P103)、“春秋晚期”(P90)。这三组分期术语似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王美凤等《春秋史与春秋文明》[[[] 王美凤、周苏平、田旭东:《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王美凤、周苏平、田旭东著《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以前453年作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年代,将前770—前453年定为春秋时期(P3)。该书将春秋时期分为早期、中期、晚期(P15-16)或初期、中期、末期等三期(P52)。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13种:(1)“春秋初年”(P32、41、50、56、57、58、60、61、63、65、78、120、125、141、190、194、195)、“春秋初期”(P52、111、190、218、236、283、289)、“春秋初”(P197、245)、“春秋早期”(P15、36、69、71、72、82、121、125、140、150、151、153、157、170、172、184、193、203、212);(2)“春秋中期”(P15、36、38、43、51、52、53、54、58、74、76、79、81、84、122、125、140、150、151、153、154、157、158、162、165、170、172、173、183、190、195、210、215、236、269、283)、“春秋中叶”(P34);(3)“春秋晚期”(P8、11、16、26、33、35、52、58、65、95、101、118、119、140、150、151、153、154、155、158、162、164、165、168、171、183、213、214、220、236)、“春期后期”(P27、28、34、36、38、40、42、53、54、59、161、162、183、189、192、199、209、240、241、246)253、269、283)、“春秋末期”(P25、48、52、128、164、193、199、217、271)、“春秋末年”(P4、5、8、33、223、248、290)、“春秋末世”(P233)、“春秋末”(P197)。此外还有“春秋前期”(P27、38、41、43、82、83、100、129、163、189、220、239)。书中没有明确说明各期和各分期术语的分界年代。]]等),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没有说明各期的分界年代。) m8 A4 \7 `3 N5 _( X" _, V8 O
三、春秋史四分的观点
# z" u) O0 j9 g2 h) z* n1 R. V0 l    主张将春秋史分为四期的学者共有十九位。他们的观点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小类,其中一小部分学者主张将公元前770—前723年单列出来不纳入“春秋时期”(A);另外大部分学者则将前770—前723年一并称为春秋时期进行分期(B)。  f2 }; q8 p* x3 u& `8 L( }: r
A
. V8 [$ ?0 b2 h0 X2 K+ C4 p6 w/ H! f    主张将前770—前723年单列出来不纳入“春秋时期”的主要有梁启超、顾颉刚、张荫麟、白寿彝等四位学者。( G4 {* Z( V, N2 [9 F
1.梁启超《春秋载记·春秋年表》[[[] 梁启超:《春秋载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二册,中华书局,2015年。]]以《春秋》纪事的前722—前481为春秋时期,并分为三期:“孔子因鲁史作《春秋》,年自兹始可得而纪,故年表讬始焉。春秋变迁,略分三期:隐桓庄闵王迹喘延,霸政初起。郑齐为中枢,鲁卫宋萦拂之,晋楚始大。盖自鲁隐即位迄齐桓之卒年,可划为第一期(笔者按:其所编第一表迄于前638年而非齐桓公卒年前643年)。僖文宣成襄霸政全盛。晋楚中分天下,而晋势常优,齐秦听命,楚亦精进不已,诸国各有所宗,而郑常为争的。盖自晋文返国以迄晋悼之卒,可划为第二期。昭定哀之世盟宋弭兵,晋霸日衰,中原诸国皆政在大夫,吴越骤兴骤衰,秦浸大。盖自湨梁之会讫于获麟,可划为第三期。”(P7475)在其《战国载记·战国年表》中,对战国的起始年兼采《史记·六国年表》和《资治通鉴》的作法,以前480—前404为战国前,以前403—前221为战国时期:“《史记》六国起周元王元年,实获麟后五年也。《资治通鉴》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实获麟后七十七年也。《通鉴》於战国势成讬始,《史记》於春秋运绝讬始焉。今两采之,为前纪、本纪二表。前纪史阙有间,故不著国别,如春秋表例;本纪至秦始皇称帝终焉。”(P7569)至于平王东迁至《春秋》纪年前的前770—前723年,则不属于春秋时代。梁启超云:“自周室东迁迄齐桓定霸,命之曰霸政前纪。”(P7441)指前770—前680年,与《春秋年表》“第一期”有重叠。可表解如下:' D9 M- ~9 M8 [4 L! Q- @
表一三
2 B5 `- w& i5 X2 I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特征" J/ `) _( o9 S
                前770—前723年        48       
: F, I! J$ I% }8 k春秋时期(前722—前481年)        第一期        前722—前638年        85        王迹喘延,霸政初起,郑齐为中枢,鲁卫宋萦拂之,晋楚始大7 A' V2 Y( |( {4 o* R, h' ?& t9 a) g
        第二期        前637—前558年        80        霸政全盛。晋楚中分天下,而晋势常优,齐秦听命,楚亦精进不已,诸国各有所宗,而郑常为争的
5 `2 }# J1 ]+ `8 f  C: w* I. A        第三期        前557—前481年        77        盟宋弭兵,晋霸日衰,中原诸国皆政在大夫,吴越骤兴骤衰,秦浸大
& E8 F7 A  |- w1 v战国时期(前480—前221年)        战国前纪(前480—前404)
4 j; s6 g/ R  F) B. K3 i7 g        战国本纪(前403—前221)  C3 a% T8 m5 r/ |
在《春秋载记》正文的叙述中,作者似又隐含了两种不同的分期:
( f/ h+ N0 s0 y+ w1 S其一,在《春秋载记》正文的叙述中,梁启超比较频繁地使用了以下三组6种分期术语:3 ^* O3 N# l+ ]
(1)“春秋之初”(P7428、7430、7434、7437、7438、7445)、“春秋初”(P7438、7442)、“春秋初叶”(P7440)、“初期”(P7442);
/ N- h# k  q. {5 p: b* Q3 z0 ?(2)“春秋中叶”(P7430、7432、7434、7435、7436、7440);$ L# x& `& ?$ W. [/ q2 W6 k# r& B6 N
(3)“春秋末叶”(P7433)。0 M* |6 W) g, T/ T7 F
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分为三期,但与《春秋年表》的三期不能完全对应。例如:“入春秋之初,(楚)有若敖、蚡冒二君”(P7430),若敖前787—前761年在位,蚡冒前756—前740年在位,按《春秋年表》的分期,若敖、蚡冒都不属于春秋时期。
2 N) f7 X+ e  v1 V& P% H% c) L2.顾颉刚先生在讲述“春秋时代历史重心之分期”[[[] 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十一),中华书局,2011年,第560页。]]时将春秋时代分为三期:. H+ A! {* m6 H2 c4 p1 a
“春秋第一期(齐始称霸、晋国定霸)2 M, H9 Q) P7 U$ k) G, s* d
  1.召陵之师(僖四年)(笔者按:公元前656年)
+ t: e$ ?0 Y4 |% m  s; o  2.泓之战(僖二十二年)(笔者按:公元前638年)% f! R, G+ `: ^: i# Q# t) Q
  3.城濮之战(僖二十八年)(笔者按:公元前632年)
& r5 N% }- \" l1 `  4.殽之战(僖三十二年)(笔者按:公元前628年)& H. q5 J4 |. j4 ]2 U' i
第二期(晋、楚相持)* O  U* }: R) X. M2 h  ]
  1.邲之战(宣十二年)(笔者按:公元前597年)& k- ~8 y- d; j. L& `9 ^
  2.鄢陵之战(成十六年)(笔者按:公元前575年)
& `' s' }1 I* E8 C  3.向戍弭兵(襄二十七年)(笔者按:公元前546年). B& S) B' ^+ Y" u4 O+ y+ R* }
第三期(吴、越突起)
3 j: H; ]# }% O7 ]6 Z% a# s1 r  1.吴入郢(定四年)(笔者按:公元前506年)
/ F7 M/ y9 E! d: z8 [2.於越灭吴(哀二十二年)(笔者按:公元前473年)”。; c* O  t" m8 ]& i6 b7 J& n1 W
3.张荫麟《中国史纲》[[[] 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该书最初于1940年由重庆青年书店以《中国史纲》(上古篇)出版。]]以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为春秋时代、以公元前403年作为战国时期的开始。他认为:“史家称东迁以前的周朝为西周,以后的周朝为东周(现存鲁公史记《春秋》包括东周第四十九年以下的二百四十二年,史家称这时代为春秋时代)”(P21)、“前403年,周威烈王竟把三家的大夫升格为侯。通常以这一年为战国时代的开场。……战国的历史可以分为三期:从三晋建侯(前403)至秦始变法(前359)凡四十四年。是为初期,从秦始变法至秦齐相帝(前288)凡七十一年,是为中期;从秦齐相帝至六国尽灭(前221)凡六十七年,是为末期。”(P95、123)至于前779至前722年,可能被他定为“东周的初期”(P52);前481至前403年可能被定为“春秋战国之交”(P94、P104)或又称“春秋战国之际”(P106)。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5种:(1)“春秋初年”(P50);(2)“春秋中叶”(P50);(3)“春秋末叶”(P39、55、103、104)、“春秋末年”(P106、115、116)、“春秋晚年”(P104)。其中只有“春秋末叶(约前562至前482)”(P39)说明了始迄年代,其余均不详。以上内容可表解如下:
' K- \* t! E3 N* a! n; @0 k表一四- c; ]+ y/ w; {7 l
东周时期        分期        始迄年代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 C# ]- W( n7 m$ u( w% ~东周的初期        前770—前723       
& l9 k; S' L0 w' R# _春秋时代        春秋初年        前722—  ?       
6 t7 q. j* w# ]; J1 {        春秋中叶           ? —前563       
7 g& y# ~# g: s/ r( o        春秋末页        前562—前482        又称春秋晚年或末年* D- b4 T9 W) K$ K. g0 L" G" ^* y
春秋战国之交        前481—前404        又称春秋战国之际/ ?5 V: e0 g3 P( P' m1 N+ [9 J8 w
战国时代        战国初期        前403—前359        4 e7 D/ K/ S) S8 F0 v
        战国中期        前358—前288       
- b: _& g6 v& w9 z* @2 ~/ p        战国晚期        前287—前221        2 V1 n6 ]2 ^+ m: r' |
4.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纲要》和《中国简明通史》[[[]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白寿彝:《中国简明通史》(修订版),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以前770—前723年为东周初年、以前722—前481为春秋时期、以前403—前221年为战国时期,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之间的七十六年附在春秋时期之内(P59)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没有明确说明分界点,可以从以下内容推测出来:书中指出:前632年城濮之战“以后八十多年间,晋楚间的斗争成为争霸的主要内容。斗争中,双方互有胜负。”(P60)随后有前579年和前546年两次弭兵会盟,“晋楚平分了霸权,黄河流域的霸权争夺基本上告一段落。弭兵大会后,春秋的历史进入了晚期。这一时期的特点,一是晋、齐等国的显族加紧了对公室(国君)的斗争,又一是长江下游兴起的吴、越,向黄河流域争夺霸权。”(P61)可见前632年和前546年是春秋时期分期的两个分界点。关于战国时期的分期该书则明确地说明以前359、前278年为界划分为战国初期、中期、晚期(P63)。以上内容可以表列如下:7 ]* W! M3 q( r2 X: @5 J
表一五
% Q9 B7 V5 J0 Y东周        分期        绝对年代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 O$ f: ~8 `0 U9 n+ Z( }  f# _- P) G东周初年        前770—前723        前770—前680年为霸局的准备时期; C; D* `! |9 |, a" ~6 x
春秋时期        春秋初        前722—前632?       
1 X+ S9 _8 j% h3 x/ r) U; K        春秋中期        前631?—前546        晋楚间的斗争成为争霸的主要内容
$ W! W( {2 s- C% T        春秋晚期        前545—前481        晋、齐等国的显族加紧了对公室(国君)的斗争,长江下游兴起的吴、越,向黄河流域争夺霸权
, s3 U5 K+ W. Z( y春秋战国之间        前480—前404        6 g  g8 X7 _. K/ n2 P+ K+ {5 `
战国时期        战国初期        前403—前359          m/ X" c+ \  L8 A
        战国中期        前358—前278        8 w5 L3 E2 p: N8 K
        战国晚期        前277—前221        0 d1 X& Q( D/ Y( B
B
2 Y$ t; Q& q/ s- Y    主张将前770—前723年一并称为春秋时期进行分期的主要有梁启超、雷海宗、徐喜辰、郭沫若、朱绍侯、傅乐成、金景芳、赵德贵、晁福林、吴荣曾、顾德融·朱顺龙、吉本道雅、钱宗范·朱文涛、马彪、王家范等十五位学者。  W2 b: x9 _$ U" v' g
1.梁启超《春秋载记》[[[] 梁启超:《春秋载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二册,中华书局,2015年。]]的篇章结构和正文叙述中隐含着春秋史四期分框架:(1)“霸政前纪章第三”:前770—前680年(P7441“自周室东迁迄齐桓定霸,命之曰霸政前纪。”);(2)“纪齐桓晋文霸业章第四”:前679—前628年;(3)“纪晋霸消长章第五”:前628—前558年(P7454“此七十年实可称晋楚争盟时代”);(4)“霸政余纪章第六”:前546—前481年(P7461“自宋盟以后,迄于获麟为霸政余纪。其间大事,则晋楚之中衰,一也;吴越之忽兴忽亡,二也;各国大夫之专政,三也;小国之乱亡,四也。”)此种分期中前558—前546年无所隶属,似可从上归入“晋霸消长章”。在“霸政余纪章第六”中纪事的下限不止于前481年获麟,已经到越灭吴越王勾践“号称霸王”。以上内容可表列如下:
- T6 W, W4 ^; E8 j* M4 Z0 B/ U表一六
2 v3 h! ]: q8 k" p2 r7 G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 m" `( R- l; w春秋时期(前722—前481年)        霸政前纪        前770—前680年        91        列国篡弑攻伐,兼并盛行,戎狄猖獗
# \: p' x9 r5 h% R4 h7 }        齐桓晋文霸业        前679—前628年        52        霸政中坚曰齐晋,齐晋霸功,莫大攘楚! ]# u# _( A& G, V$ m- L
        晋霸消长        前628—前546年        83        晋楚争盟时代
! U9 _' m/ r2 c% S3 O        霸政余纪        前546—前481年        66        晋楚中衰;吴越忽兴忽亡;各国大夫专政;小国乱亡
2 ]# H+ i2 o3 G0 l1 b0 `战国时期(前480—前221年)        战国前纪(前480—前404)
2 T* e; |. J+ e. r# N        战国本纪(前403—前221): Q' q) H6 H, t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关于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在《春秋年表》中是以前481年获麟绝笔为界,在《春秋载记》中是以前453年三家分晋(P7435“及晋裂为三,春秋终焉。”)或前473年越灭吴(P7432“既而越灭吴,而不能正江淮以北,楚因东侵,广地至泗上,至是春秋终焉。”)为界。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正如其所说,是“两采之”的缘故(P7569)。
( [4 f7 C  z( W) w2.雷海宗1934年执教清华大学“中国通史”课程的讲义[[[] 雷海宗:《中国通史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以公元前473年越灭吴为界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将春秋时期划分为“春秋列国之形成(公元前770-前670年)、霸政时期(公元前685-前612年)、晋楚争盟(公元前620-前505年)、吴越之争(公元前505-前473年)等四个阶段。可表解如下:
, {  M5 v! \2 y8 ]6 E8 Y表一七
, H* O6 v/ X( b5 Z- r7 ~- F东周时期        分    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R( k) K( l+ M
春秋时期(前770—前473年)        春秋列国之形成        前770-前670        101        郑之盛强,四强兴起
9 ]  N) M& N$ Z+ Z0 }- Z. U& Q$ T        霸政时期        前685-前612        74        齐桓公与管仲,宋襄公图霸,晋文襄霸业
- P% l$ ?  C- H& J" ~! ^. Q; ?        晋楚争盟        前620-前505        116        晋楚消长,向戌弭兵,晋楚并衰与吴之兴起
: _; s" o; v2 k4 u        吴越之争        前505-前473        33        4 O# e) F7 e' y
战国时期(前473—前221年)
8 u8 I7 z! n. `! e- r- d3.徐喜辰《先秦史》[[[] 徐喜辰:《先秦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1955年。]]以前403年为界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春秋时代,始于公元前七七〇年,终于公元前四〇三年”(P136)。该书使用了:(1)“春秋初年”(P136、137、139、140、141、149、157、158、163、169)、“春秋初期”(P148、154、163、166)、“春秋最初期”(P139);(2)“春秋前期”(P158、165、167);(3)“春秋中叶”(P151、154、157、158、163、165、167、169、170)、“春秋中期”(P171);(4)“春秋后期”(P158、165、168、169)、“春秋末期”(P151、154、163、171)、“春秋末年”(P157、167、176)、“春秋晚期”(P170)等四组10种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四期,但没有说明年代;从该书叙述可以蠡测:(1)“春秋前期”为前685—前597年:书中指出“诸侯在春秋前期,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齐、晋、秦、楚先后称霸中原。其他诸侯在本国内也拥有绝对权力。终于形成‘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局面。”(P158)齐、晋、秦、楚先后称霸中原约始于前685年齐桓公即位至前597年楚在邲之战中战胜晋国。(2)“春秋中期”约在前597—前546年:书中指出“在晋、楚争霸开始衰微的春秋中期以后,继起称霸的是吴、越。”(P171)晋、楚争霸开始衰微即两次弭兵时期。(3)“春秋初期”始于前770年,终年即“春秋前期”的始年前685年,这与书中记在“春秋初年,齐襄公时,荒淫奢侈,并有内乱,国势较弱。”(P141)、郑庄公末年“几乎成为春秋最初期的霸主”相吻合。(4)“春秋后期”始于“春秋中期”的终年前546年,迄于前403年,此时“由于战争的频繁,各国大夫‘掌国事,食采邑,称公子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以王父之字为氏,世世不绝’,最终各国形成了‘政自大夫出’的局面。”(P158)可表列如下:
9 d- a6 u( f8 W- j表一八
' X2 }$ c- u6 Y% t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3 d4 r$ S9 ?6 c' l6 y4 }春秋时期(前770—前403年)        春秋初期        前770—前685年        86        王室衰微,郑国独强4 @! A$ _6 m& R) p( k, s
        春秋前期        前685—前597年        89        齐、晋、秦、楚先后称霸中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 j; t+ q8 L, P
        春秋中期        前597—前546年        52        晋楚相持,弭兵会盟
3 ^% o9 K' O& ~        春秋后期        前546—前403年        144        公室衰微,大夫执政;吴越争霸
4 _' t! D( y* {5 c战国时期(前403—前221年)
- t" l" G+ Y& D, h4.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 郭沫若:《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62年。]]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该书指出:“春秋时代取名于鲁史《春秋》,本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这里为了叙事方便,改为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即周平王元年(东周开始)——周元王元年(战国开始)。”(P153)但是在讲述春秋历史时仍然讲到了前473年越灭吴及勾践北上争霸(P161)、范蠡辞官经商(P169),甚至讲到韩、赵、魏三家分晋后“兼并和争霸的结果,最后只剩下了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国和十几个小国。这就进入了历史上所谓的战国时代”(P161),这些都与以前476年作为春秋时期的迄年相违背。该书使用了:(1)“春秋初年”(P156、163、164、179、181、183);(2)“春秋前期”(P157);(3)“春秋中叶”(P159、161、164、178、181、182);(4)“春秋末年”(P163、164、165、176)、“春秋后期”(P183、186)等四组5种分期术语,将春秋分为四期,但是也没有说明年代。从书中叙述可蠡测:(1)“春秋初年”和“春秋前期”以前685年分界:书中记“春秋初年,齐灭纪、郕,多次与郑联盟制服其他国家。周庄王十二年(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用管仲,改革内政,国力更加强盛。”齐灭纪、灭郕分别在前690、前686年,应前685年为界划分“春秋初期”和“春秋前期”。(2)“春秋中叶”指前597—前546年:书中介绍前597年邲之战后指出:“春秋中叶以后,晋楚双方势均力敌,不分胜负;楚联秦,晋联齐,也是旗鼓相当;加之,争霸战争加速了本国阶级矛盾和新旧势力之间斗争的发展,各国逐渐无力外顾,于是出现了结束大国争霸的‘弭兵’局面。”(P159)因知春秋中叶始于前597年,迄于前546年第二次弭兵大会。以上内容可表列如下:
4 a! M8 W; v5 z8 L表一九
- R2 a* J7 g9 w6 l! f3 n8 e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R1 W4 e5 L& ^) z. F8 e9 v: M
春秋时代(前770—前476年)        春秋初年        前770—前685年        86        ! O' h/ u% j9 }, ]7 @
        春秋前期        前685—前597年        89        , Y& b% [& q/ v$ q
        春秋中叶        前597—前546年        52       
' [7 T0 l7 ^" N' M/ h& P        春秋后期        前546—前476年        71       
8 n# {) L8 o" H7 F" M1 M5.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年。]]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76年(P132),但在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仍然讲到前473年越灭吴、勾践北上大会诸侯于徐州,讲述战国时期历史时还是从魏文侯李悝变法讲起。该书使用了:(1)“春秋初年”(P132、133、143、154、165)、“春秋初叶”(P153);(2)“春秋前期”(P162);(3)“春秋中期”(P145)、“春秋中叶”(P154、167);(4)“春秋后期”(P144、155)、“春秋晚期”(P157、177)、“春秋末叶”(P146、186)、“春秋末期”(P149、164、169)、“春秋末年”(P170、172)等四组10种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四期,可表列如下:
) J% ^8 }% g5 E$ o) o$ {6 F表二〇* d) |. }/ D/ W" ~
        分期        绝对年代        备注; j0 l- l# @1 `3 B1 U, J0 Z) ~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春秋初年        前770—前685年        / L- e0 X) \; c. M0 N
        春秋前期        前685—   ?        卫懿公(前668—前660)
- y: A7 W+ `% b/ W4 |% t9 f- j        春秋中期        ?  —  ?        齐灵公(前581—前554)
, F6 [/ o; ~! v* }4 ?7 J        春秋后期        ?   —前476年       
( i% e( D1 J; h% @6 n; j    讲述“春秋初年的政治形势”起于前770年平王东迁,迄于前685年齐桓公即位前,可见“春秋初年”是指前770—前685年。但该书讲讲到“春秋初年,陈国发生内乱,公子完惧祸奔齐,被任命为工正。”(P165)但是陈完奔齐在公元前672年,已经入“春秋前期”。可见该书的分期和行文稍欠严谨。! q( m$ V6 g( C  ?) ~/ }: Q2 |
6.傅乐成《中国通史》[[[] 傅乐成:《中国通史》,台湾大中国图书公司出版,1982年。2014年中信出版社引入大陆地区出版。本文据中信版。]]中将春秋时代定为前770—前481年,但是讲述春秋时代历史时又将前473年越灭吴勾践称霸、前453年三家分晋等事件包括进来。傅乐成赞同雷海宗对前473年越灭吴之战作为“战国式战争”性质的观点,认为“前473年,吴灭于越,是东周以来大国被灭亡的第一个,也是战国式战争的首次出现。……越灭吴是一场划时代的战争,因为一举而灭亡一个头等大国,在春秋时代是没有的。”(P46、59)这是他将前481年作为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分界年的原因。关于春秋时代的分期,傅乐成使用了:(1)“春秋初期”(P47、59、75)、“春秋初年”(P49、95)、“东周初”(P45);(2)“春秋中期”(P59、85);(3)“春秋中叶”(P56);(4)“春秋末年”(P46、68、75、86)、“春秋末期”(P58、75)、“春秋末”(P58)等四组8种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四期,但没有说明它们的年代,从叙述中可以推求如下:(1)“春秋初期”和“春秋中期”以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为界:关于“春秋初期”的形势作者指出:“在周室东迁后最初的一百多年,列国之间还没有所谓‘霸主’出现”(P47),这种形势迄于齐桓公即位。(2)“春秋中期”和“春秋中叶”以前600年为界:书中指出“《诗》是民间歌谣和贵族庙堂诗歌的荟集,它的时代大致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五百年(前1100~前600年)。”(P85),因知“春秋中期”迄于前600年,“春秋中叶”始于前600年,这与书中所说吴国历史“直到春秋中叶泰伯的十九世孙寿梦(前585—前561)时,才有确切的年代可寻”相吻合(P56)。(3)“春秋中叶”和“春秋末期”以前530年为界:书中记前546年“弭兵之盟后,晋国内部问题日趋严重,主权从公室移到几个氏室,它们对内争的兴趣远过于国际上的争霸,因此晋乃自争霸战中退却。这自然给楚一个极好机会,十余年后便撕毁盟约。前534年,楚灭陈,三年后又灭蔡,后来楚虽又使它们复国,但晋对这两件事始终不加闻问。论理楚在中原可以横冲直撞了,但此后不久,它的东邻,又崛起一个强敌,给予它莫大的牵制和打击,那便是吴国。”(P56)可表列如下:1 U. m+ J; O) U
表二一. k6 V4 v! x+ r0 c3 T4 e1 U# ?3 {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 _" t8 N# R+ z$ n$ l6 m0 d, L8 k  c春秋时期(前770—前481年)        春秋初期        前770—前686        85        列国之间还没有所谓霸主出现7 Q& q( B9 C  |# r/ P& P
        春秋中期        前685—前600        86        4 }3 V2 y8 C. [+ b9 n. Z' y# x3 S
        春秋中叶        前599—前530        70       
1 b: _3 W9 }+ a0 k6 r3 N0 H% F( U        春秋末期        前529—前481        49        历史重心转入吴楚争战、吴越争霸时期% [) e3 \& o' @' q: _1 S
7.金景芳主张“应以韩、赵、魏三家灭智伯而分其地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即公元前453年。……春秋时期应从周平王东迁开始(前七七〇年),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而分其地终结(前四五三年)”[[[] 金景芳:《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下)》,《金景芳全集》(第八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63—3764页(原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在《中国奴隶社会史》[[[]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全集》(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2127页。]]中将春秋时期分为四个阶段:
9 H4 j  Y3 D# F7 l表二二
$ x- o0 d2 G+ V9 Q# J5 e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7 l+ P4 K; a! {: x3 q8 m) J
春秋时期(前770—前453年)        一、序幕阶段        前770—前720年        51        五霸的序幕阶段,齐、晋、秦、楚四霸已崭露头角2 L! I+ G, c3 \
        二、高潮阶段        前719—前632年        88        北方先后出现齐、晋、秦三霸,南方出现荆楚一霸
2 ?! u  f* S) @& H        三、持续阶段        前632—前546年        86        晋、楚二强,南北对峙,形成长期争霸的局面9 z$ {6 T+ v. U6 _% P1 e  I2 `# b4 `
        四、尾声阶段        前546—前453年        94        吴、越争霸;礼乐征伐自大夫出0 i+ M  T) M* S6 z
战国时期(前453—前221年)* p" g8 [8 f: y5 b) |
8.赵德贵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 赵德贵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39),但是在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仍然讲到前473年越灭吴(P41)和前453年三家分晋(P47)。该书使用了:(1)“春秋初年”(P39);(2)“春秋前期”(P41)、“春秋早期”(P42);(3)“春秋中叶”(P40、46、50)、“春秋中期”(P42、43、45);(4)“春秋末年”(P41、57、60、65、71、77)、“春秋晚期”(P42)等四组7种分期术语,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年代。从书中内容来看,“春秋初年”讲齐桓公即位争霸前的形势,年代应在前770—前685年;“春秋前期”讲齐桓公、管仲时期(P41),“春秋中叶”讲前579、前546年两次弭兵之会(P40),“春秋中期”讲前581—前554年齐灵公时期(P42),据此可以推测“春秋前期”应在前685—前597年,“春秋中叶”又可称为“春秋中期”,应在前597—前546年,进而可知“春秋末年”应在前546—前476年,正是吴越继起争霸的时期(P41)。可表列如下:( e; W0 I  U2 Q( G# t3 z6 X
表二三- P9 u% E+ ~8 H9 A1 A! \* R
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N% L8 U1 n% z2 J6 b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春秋初年        前770—前685年        86        王室衰微
4 Y2 \% e8 @0 ?2 p5 y, E        春秋前期        前685—前597年        89        齐楚争霸、晋楚争霸
& f: f; f+ T( z$ L$ k3 G8 Z0 _6 r        春秋中期        前597—前546年        52        弭兵之会( q& T+ U/ U% j/ `+ b5 ^) X
        春秋末年        前546—前476年        71        吴越争霸* L! M8 H- Q3 J4 s7 R* C. U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 ]9 U- W2 Y( j3 Q' ~/ p) N9.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3页。]]以公元前453年为界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他指出:“‘春秋’时代因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这部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共计240余年的列国史事。相传孔子曾对《春秋》加以整理和删订。后人所说的‘春秋’时代概念和《春秋》这部书的起讫年代并不相同,一般是把周平王东迁的公元前770年作为开始,将三家分晋的公元前453年作为结束的。”(P3)他指出:“赵、魏、韩三家虽然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才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但在此50年以前三家灭掉知氏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三家分晋的基本格局,并且在周承认之前三家早已是实际上的诸侯。在周代的历史上,如果说‘平王东迁’是一个分水岭的话,那么‘三家分晋’就是另一个分水岭。‘平王东迁’是西周与东周的界标;‘三家分晋’则是春秋与战国的界标。”(P289)该书将春秋时期分为四期并指出各期的特点:(1)春秋初期:“诸侯争霸的酝酿和准备时期,东周王朝和列国力量的对比发生了不少变化……周王朝尚有一定实力……晋、楚等国尚未勃兴……周王朝在这种形势下尚能保持较大影响”(P43—48);(2)春秋前期:“齐桓公称霸可谓霸权的第一个巅峰,演出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辉煌一幕”(P12);(3)春秋中期:“晋、楚两大强国长期占据了争霸的历史舞台,晋文公和楚庄王都以其显赫霸业而彪炳史册”(P12);(4)春秋后期:“从东南地区崛起的吴、越两国犹如直刺青天的两柄利剑,造成了霸权迭兴历史的最后一个高潮。”(P12)可表解如下:
4 f: I" s6 W$ `/ R7 f3 V9 @表二四
1 [3 n3 |! f* `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S3 w+ N& Y& J* N* U8 `
春秋时期(前770—前453年)        春秋初期        前770—前681年        90        诸侯争霸的酝酿期,周王朝尚能保持较大影响
( _7 t. p% C. Q# o! H: y6 ^9 x* J; m8 m        春秋前期        前680—前643年        38        齐桓公称霸
1 v& O3 q) p/ I6 U. C        春秋中期        前642—前546年        97        晋、楚两大强国长期争霸+ K3 i- e; ^6 g" s6 E/ W6 K
        春秋后期        前545—前453年        93        吴、越争霸
3 ]: ?: j+ d& `- L7 Q书中有几处与上表相冲突,例如:将晋献公(前676—前651)定在“春秋初期”(P11),将秦穆公(前660—前621)定在“春秋中期”(P11),不合于上表。此外,使用的分期术语“春秋初年”(P43等)和“春秋末期”(P286)、“春秋末年”(P276)等似分别相当于上表中“春秋初期”的偏早阶段和“春秋后期”的偏晚阶段。
! G: \- `* D/ R7 i10.吴荣曾《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春秋》[[[]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76年,但在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又讲到前473年越灭吴之后勾践北上争霸和“春秋末年,智氏最强,赵联合韩、魏而消灭智氏。晋长期的卿大夫兼并斗争到此告一段落,晋国也被这势均力敌的三家所瓜分。到战国初年,三家得到周天子的认可,晋国乃分成赵、魏、韩三国。”(P78)其时已在前453年,超出他所定的春秋时期。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吴荣曾使用了:(1)“春秋初”(P76)、“春秋初年”(P76);(2)“春秋早期”(P75、76、78)、“春秋前期”(P77);(3)“春秋中期”(P78);(4)“春秋晚期”(P75、76、77、78)、“春秋末”(P74、75、76、77、78、79)、“春秋末年”(P75)等四组8种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四期,但没有说明分界年代。从文中叙述推测来看:" h2 w9 e" u; Z- G/ x4 X' {/ k
(1)“春秋初”大约相当于前770—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之前,其时郑国“在春秋初中原的小国中,堪称佼佼者。特别到庄公时,郑的武力较强”、“齐内乱迭起,无暇对外。”(P76)9 a/ D" f, R0 q
(2)“春秋中期”和“春秋晚期”大约以前550年为界,“春秋晚期”大约相当于前550—前453年:因为书中讲到晋国在“春秋中期以后,卿大夫之间兼并激烈。从厉公时起,郤氏、胥氏、栾氏被剪除,到春秋晚期只剩下最强的赵、魏、韩、范、中行氏。后来赵又灭范、中行氏。春秋末年,智氏最强,赵联合韩、魏而消灭智氏。”前550年栾氏被灭,才只剩下六卿专政。三家分晋在前453年,为春秋末年。可表列如下:  K7 Z. o: A) Y5 b
表二五$ {6 t' r$ d8 ?4 L- |# b8 N
东     周        分  期        始迄年代
+ f" g  T- G7 K3 R/ ~% _2 H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春秋初        前770—前685年8 Z1 e. |5 [% g# q! j3 I
        春秋早期        前685—?. H/ U4 U+ `+ a2 P  l; {
        春秋中期        ? —前550年& s4 _- @, q2 `& m$ V1 g- a: d
        春秋晚期        前550—前453年
0 \# n* K, @, ]: i5 D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9 O: ?+ i! c  ?" g; z11.顾德融和朱顺龙《春秋史》[[[]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取金景芳的观点以前453年作为春秋、战国分界,将春秋时代定为前770—前453年(P3)。该书使用了:(1)“春秋初”(P44、45、51、65、68、69、71、171、204、207、229、239、296、313、324、341、377)、“春秋初期”(P45、53、69、166、244、260、263、264、265、266、277、294、366、493)、“春秋初年”(P73、273、298)、“东周初期”(P42、43);(2)“春秋早期”(P21、166、174、187、201、264、293、304、321、323、325、326、408、417、424、430、433)、“春秋前期”(P22、236、270、271、295、296、351、492);(3)“春秋中期”(P21、23、166、187、201、236、239、254、262、264、265、267、270、272、273、275、277、293、304、308、313、314、320、321、323、325、329、351、367、368、369、417、424、492、493、502)、“春秋中叶”(P256、280、304、439);(4)“春秋后期”(P19、21、22、24、25、71、163、188、198、236、253、254、269、270、273、275、277、280、281、283、290、293、295、298、300、304、312、317、319、327、329、337、338、341、343、348、351、352、353、367、370、387、438、440、471、492、502、506)、“春秋晚期”(P21、23、167、178、188、203、241、242、259、266、273、313、315、321、322、323、324、326、409、410、415、417、419、424、430、495)、“春秋末年”(P259、264、265、268、294、297、298、312、314、325、326、329、331、374、379、398、408、410、420)、“春秋末期”(P262、331、367、378、435)、“春秋末”(P313、420)等四组13种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四期,但没有说明各期的始迄年代,从书中叙述可以推求如下:' `- j2 F1 N' {2 x/ h
(1)“春秋初期”和“春秋早期”以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为界:书中讲到“春秋初期,周平王东迁之后有一个阶段没有一个诸侯国对王室构成威慑力量,各国势力大体处在相对平衡的状态,致使东周王朝的统治能苟安下去”(P45),“在春秋前期,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称霸”(P22);* S: w7 s/ a2 t8 p" N7 r
(2)春秋早期和春秋中期以前621年晋襄公、秦穆公之卒年为界:书中记前621年晋灵公卒后,“晋国君幼小,大夫掌权,内乱不断,霸业已中衰”(P107),“早在春秋中期三良为秦穆公殉葬”(P502),秦穆公之卒亦在前621年;* v, w0 u8 H8 w0 E$ \
(3)春秋中期和春秋晚期以前548年为界:“至春秋后期(公元前548年),设右相、左相,掌握国政”(P295)。可表列如下:
+ ~/ }" g: n& D- a2 l+ x( D( O表二六, L9 g1 n6 E% C& H2 A# Z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2 `/ r. N6 q  M春秋时期        春秋初期(又称春秋初、春秋初年、东周初期)        前770—前686        85
% t6 ~  ]4 C) X; R# J3 Z& f' k8 x        春秋早期(又称春秋前期)        前685—前622        64, ^) L5 v* _$ M0 C) v
        春秋中期(又称春秋中叶)        前621—前549        733 H. G1 F7 E  O0 ]! [1 F" G9 X2 o# X
        春秋晚期(又称春秋后期、春秋末年、春秋末期、春秋末)        前548—前453        96
( f( z: n5 f' I2 J需要指出的是,书中有两条关于“春秋初期”的记载不合于上表:其一,“春秋初期,晋献公建都于绛(今山西翼城),开始了对外兼并的战争”(P260),晋献公前676—前651年在位,按上表应属于“春秋早期”;其二,“楚在春秋初晋楚城濮之战时只有三军”(P313),城濮之战在前632年,按上表也应属于 “春秋早期”。可见该书的分期和行文也不够严谨。$ t# ^. A: z& j& e! B2 p
12.吉本道雅将前453年作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将春秋时期分为四期[[[] 吉本道雅:《中国先秦史の研究》,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5年;浅原达郎·吉本道雅·江村治树:《中国历史研究入门》第1章《先秦》,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
. U8 L) j9 c' \5 w6 Y( r表二七
5 [) _# i# c- x: E$ K: H. @0 S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 ]4 k( X5 E. _  R# R( u春秋时期(前770—前453年)        东迁期·春秋初期        前770—前722年        49        周王朝的东迁
* X0 A! |% G/ f- _, _        春秋前期        前722—前632年        91        齐的霸权
4 ]$ d6 A6 c! d* ?/ b2 m/ @        春秋中期        前632—前506年        127        晋的霸者体制& C+ t7 I% h/ ~; x  f0 f; C( a
        春秋后期        ①前506—前490年        54        晋霸的解体. @8 m5 V6 ^# t8 n3 v9 Z, u, e
                ②前489—前473年                吴的霸权的构筑和灭亡
# x( }7 M8 C5 F) \8 y: s; i                ③前473—前453年                越的霸权构筑
. w) W. s9 b) d% s6 _; z战国时期(前453—前221年)2 A* G% Q$ z( r+ q+ B! v) G1 i4 G8 T+ a
13.钱宗范和朱文涛《先秦史十二讲》[[[] 钱宗范、朱文涛:《先秦史十二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92),但是仍将前473年越灭吴后越王勾践称霸作为春秋霸业的尾声(P116)。该书使用了:(1)“东周初年”(P92、93)、“东周初”(P93);(2)“春秋前期”(P67、101、104、105、107、124、135、187、230);(3)“春秋中期”(P105、124、127、132、135、237、238);(4)“春秋后期”(P108、111、124、127、182、216、230、233)、“春秋晚期”(P132、138、241)、“春秋末年”(P128、232)、“春秋末”(P233)等四组8种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四期,其中:(1)第一组(期)与第二组(期)以前707年(P95“郑国军队偷割周的庄稼,周郑交质,郑军射伤周王,表明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已彻底衰微,大的诸侯已不把周王放在眼里,历史已进入诸侯争霸时期。”)或前685年(P96“春秋时首先称霸,在历史上发生了重要影响的大国霸主是齐桓公。”)为界;(2)第二组(期)与第三组(期)以前632年城濮之战为界(P105“城濮之战的胜利,是晋文公登位后改革内政,加强军队建设,上下团结,使用正确战略战术的必然结果。从此晋文公完成了霸业,也开始了春秋中期晋楚长期争霸的局面。”)(3)第三组(期)与第四组(期)以前546年为界(P111“向戌弭兵的结果是晋、楚平分霸权……吴越争霸成为春秋后期诸侯国间政治军事活动的中心。”、P124“除了南方后期的吴、越等以外,可以公元前546年向戌弭兵为界,在此以前的列国形势主要是诸侯称霸和兼并小国;在此以后的列国形势主要是卿、大夫在各国的擅政、夺权和大夫之间的兼并;有的国家也出现了‘陪臣(卿大夫封邑内的士身份的家臣)执国命’的现象。这标志着周代宗法统治秩序的进一步瓦解,标志着旧制度的崩溃和新势力的崛起。所以从卿、大夫的专政、夺权和相互兼并,到战国七雄(秦、楚、齐、魏、赵、韩、燕)的形成,是春秋后期、战国早期非常重要的政治事件。”)。可表列如下:
# B5 Z: o, @8 g6 T表二八
3 u  Z* ~& s& `; h- ]' V! R" S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0 y& A; U4 x* Q3 s
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东周初年        前770—前707/前685年        64/86        王室衰微,郑庄公在中原诸侯中逐渐成为霸主
6 g. C- A' r* V1 S        春秋前期        前707/前685—前632年        76/54        齐桓公首霸、晋文公继霸
9 Z) b# p5 R( w7 a  K: E9 S        春秋中期        前632—前546年        87        晋楚长期争霸6 e% u1 D, ~1 x6 A1 _6 W: |/ D' }- ]
        春秋后期        前546—前476年        71        吴越争霸# G; Y# }; `/ K$ e
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n: b3 l* R. p: j
14.马彪《中国古代史》[[[]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三章第一节指出:“鲁史《春秋》的记载起自公元前722年,但为了便于记忆,史学界一般把春秋时代的上限,定在周平王迁都到洛邑(今河南洛阳)那一年,即公元前770年。又由于人们通常把战国的上限定在《史记·六国年表》的起始年份,即公元前476年,因而春秋时代的下限,也就从鲁史《春秋》记载的终结年份即公元前481年,延长到前477年……于是,春秋时期即指从公元前770年至前477年的近300年,战国时期则指从公元前476年至前221年间约250年。……若以公元前546年,列国召开‘弭兵盟会’为界,可把春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220余年的历史,是以统一王权日益衰微、诸侯分裂争霸为主要特征的。在这一个阶段初期,从周平王东迁至齐桓公称霸的90年间,可说是强国争霸的准备时期,这是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向‘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过渡的90年。从齐桓公召集北杏会盟(前681年)而初步奠定霸主地位,直至诸侯订立弭兵盟约(约546年)的130余年间,中原各国相互征伐,霸主迭出。先是齐桓公首霸中原,后有晋楚之间80多年断断续续的争霸战争。从列国‘弭兵盟会’开始,春秋时期进入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的70年间,中原各国诸侯权力逐渐衰弱,各国卿大夫权力日趋强大,政权继续下移。出现从‘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进而向‘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的局面。同时,在长江下游兴起的吴、越两国,迅速壮大并先后北上与中原各国争霸。”(P105)在此马彪先生以公元前546年为界,将春秋时期分为两大阶段,并在前一阶段中区分出前770—前681作为初期——“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自此至齐桓公称霸的90年间,为列强争霸的准备时期。王室式微与霸局奠基,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P110)。在第二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演变》中,又有“春秋前期”(P114“晋国本是汾水下游一个小国,至春秋前期晋献公(笔者按:前676—前651)兼并周围小国和戎狄,才逐渐强大”)、“春秋中期”(P115叙述前597年邲之战后言“春秋中期以后,晋、楚之间势均力敌,疲于攻战,进入二强相持阶段”)、“春秋晚期”(P116“弭兵会盟之后,春秋的历史进入晚期。这一时期东南吴、越之间”的争斗构成了春秋争霸的尾声”)等分期术语。两相对照,可表解如下:2 y; O0 F( I+ F- {
表二九$ c0 S2 p, X0 I: P  B
东周        第一节        第二节' B, w7 k2 V; ]5 |# F# N) m) Z2 {
春秋时期        前一阶段        前770-前546(统一王权日益衰微、诸侯分裂争霸)        初期        强国争霸准备时期        前770-前681        前770-前681        ?春秋初期
/ M0 P/ k% ^- G; w; C, @# v/ ?                                中原各国相互征伐,霸主迭出        前681-前546        前680-前598        春秋前期
1 p  Z- P: f$ p                                                前597-前547        春秋中期, ^# Q- k3 x7 E7 _( G8 q
        第二阶段        前546-前477(中原各国诸侯权力逐渐衰弱,各国卿大夫权力日趋强大,政权继续下移;吴、越两国,迅速壮大并先后北上与中原各国争霸)        前546-前477        前546-前477        春秋晚期
5 _, R3 H( }: s+ n9 {战国时期(前476—前221年)
2 I2 c* C% f; o+ }/ R15.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 王家范、张耕华、陈江:《大学中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没有说明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代。该书中使用了:(1)“春秋初期”(P94、97)、“春秋初年”(P101)、“春秋初”(P96);(2)“春秋早期”(P94、100)、“春秋前期”(P95、97、98);(3)“春秋中期”(P95、100、101);(4)“春秋晚期”(P94、100、101、105)、“春秋后期”(P97、103)、“春秋末”(P96)等四组9种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四期,但是没有说明各期的年代,只能大致蠡测该书以前546年弭兵盟会作为“春秋中期”和“春秋晚期”的分界,因为书中讲到:“到春秋中期,晋、楚争霸进入到相持阶段……弭兵盟会是春秋政局的一个转折点,前此的北方大国争霸的战争暂告结束,而诸侯国的内争日趋激烈。”(P95)
1 c# e" {1 z1 F/ t. q4 b四、春秋史五分的观点
% L5 z9 l( p& C' l! D, E% P顾颉刚和童书业《春秋史》[[[]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使用了:(1)“东周之初”(P92)、“东周初年”(P137);(2)“春秋初年”(P91、93、97、103、104、105、106、110、127、138、139、141、156、158、178、243、247、264、279)、“春秋最初期”(P139、145、147、155)、“春秋初期”(P155、178)、“春秋初期的后半期”(P179)、“春秋之初”(P126、138、139);(3)“春秋前期”(P66、188、230);(4)“春秋中期”(P67、127、179、230、237、243、245)、“春秋中年”(P106、110、129、243、246、247、250、278)、“春秋中世”(P164);(5)“春秋晚期”(P91、97、101、105、106、113、238、248、249、250、、254、256、279)、“春秋晚年”(P105、255)、“春秋末年”(P103、105、106、127、245、249、262、263、265、276、278)、“春秋末期”(P267)、“春秋之末”(P92、278、279)、“春秋后半期”(P240)、“春秋下半期”(P244)等五组18种分期术语,将春秋分为五期:
/ @1 M  A! `0 ^7 f: W. j  O" ^表三〇
2 L1 u! J4 [2 V) I0 O( S! u东周时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8 @2 w' z0 t" C) d% N
东周初年        前770—前722年        49        王室的地位还很稳固
' ?+ L6 x1 U' |( [$ a6 b& E; R% C春秋时代        春秋初期        前722—前679年        44        郑国独强·郑、齐小霸
9 i6 U( e: Y, f( m9 I        春秋前期        前679—前620年        60        齐桓、晋文襄称霸
0 q/ l, @) P. {4 J  v4 u        春秋中期        前620—前546年        75        晋、楚争霸2 Y/ N$ v- W! \* ^
        春秋晚期        前546—前453年        94        吴、越争霸
; v2 U' E" ~& E+ [战国时代(前453—前221年)
4 s3 T+ z; ?7 U) ^: k- L- g五、春秋史七分的观点& v1 A6 g3 x% @; R8 n, n( s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以鲁隐公元年至孔子卒年(前722—前479年)为春秋时期(P72)、前478—前222年为战国时期,将春秋时期分为七个阶段(P82):
7 E( f( R0 L( e( a  m/ T表三一
% w/ f5 E: k% P8 ^: v# V东周        分期        始迄年代        积年        各期政治局面的特点
6 `: M$ y" O  w2 Y+ J# B春秋时期(前722—前479年)        一        前679—前643年        37        齐桓公称霸时代
" c; V+ n+ K4 H% \0 N; z$ N. s        二        前642—前633年        10        宋襄公图霸不成,楚人强盛时代
4 `; Y, S8 r) n+ I5 J' S        三        前632—前547年        86        晋楚争霸时代
  D! N0 T9 c* X/ C( O) o- f- s        四        前546—前530年        17        楚国独盛时代9 E# i9 n( ]( _: H
        五        前529—前527年        3        晋楚皆衰,吴越尚未强盛的时代7 p2 s% _9 h6 J9 P3 \0 ?4 u; X4 m% {
        六        前528—前476年        53        吴国强盛时代
2 k. W# w7 l/ ~7 ~4 c  ?        七        前475年以后        ?        越国强盛时代) k* B0 d7 a" f; L% k) C! }
战国时期(前478—前222年)( o+ Y% G5 K  q2 O; L2 U: {/ z
    从上表可以看出,该书对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年代存在自相矛盾之处:前475年以后已经超出该书所定的春秋时期的年代下限,进入战国时期。书中将越王勾践灭吴及北上徐州大会诸侯称霸的史事作为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也超出了该书所定的春秋时期的年代下限。1941年吕思勉将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代改订为周敬王十四年(前481年)[[[]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5 |5 C5 c; b3 q- h
此外,还有很多著作(陈恭禄《中国史(第一册)》[[[] 陈恭禄:《中国通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年。该书前20篇于1940年以《中国史》(第一册)为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 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第2版),人民出版社,1980年。该书第1版出版于1955年。该书以前403年为界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03年(P20)。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初期”(P23、24)、“春秋中叶”(P20)、“春秋后期”(P21、22)、“春秋末期”(P23、27、32)、“春秋末”(P21)、“春秋前半期”(P24)、“春秋后半期”(P20)等7种,但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萧璠《先秦史》[[[] 萧璠:《先秦史》,台湾长桥出版社,1979年。2010年九州出版社引入大陆地区出版。本文据九州版。“以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形成三家分晋之势的这一年(前453)为春秋战国间的分界点,春秋起讫于公元前770年到前453年;战国则为前453年到前221年。”(P130)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使用了“东周初年”(P134)、“春秋初期”(P163)、“春秋中期”(P166、173、208)、“春秋末”(P154、155、156、158、159、162、164、167、171、174、176、177、184、186、191、192、195、197、209、213、215、240)、“春秋末年”(P158、163、171、180、246)、“春秋晚期”(P197)等6种分期术语,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张传玺《中国通史讲稿》和《中国古代史纲》[[[] 张传玺:《中国通史讲稿(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该书春秋时期的年代“采用的是自平王东迁(前770年)起,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止。”(P51)该书使用了“春秋初年”(P60、61)、“春秋初期”(P51)、“春秋前期”(P53、55、63)、“春秋中期”(P51、56、57、60、65、66)、“春秋中叶”(P92)、“春秋晚期”(P60)、“春秋后期”(P62、63、64、94、98)、“春秋末年”(P62)等8种分期术语,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同样的情况也见于据《中国通史讲稿(上)》改写成的《中国古代史纲》。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徐连达等主编《中国通史》[[[] 徐连达、吴浩坤、赵克尧主编:《中国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该书以前770—前481年为春秋时期,但是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仍然讲到前473年越灭吴、勾践北上称霸。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东周初年”(P42)、“春秋初年”(P52)、“春秋初期”(P44、)、“春秋初”(P53)、“春秋中期”(P42、49、50)、“春秋中叶”(P48、49)、“春秋晚期”(P50、)、“春秋后期”(P52、53、55)、“春秋末年”(P54)等9种,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王有录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王有录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该书将前770—前475年定为春秋时期(P105)、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149),但是将前473年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范蠡弃官经商在十九年内三致千金作为春秋时期的事迹(P122),显然与所定春秋时期相矛盾。该书使用的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初年”(P106、109、119、134)、“春秋初期”(P121、132)、“春秋早期”(P127)、“春秋前期”(P110、117)、“春秋中期”(P111、118、122、132、146)、“春秋中叶”(P121、130、132)、“春秋后期”(P115、122、130、138)、“春秋晚期”(P118、120、127、146)、“春秋末期”(P136)、“春秋末年”(P112)、“春秋末”(P141)等11种,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郑宝琦主编《中国古代通史》[[[] 郑宝琦主编:《中国古代通史》,学林出版社,1993年。该书主张“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是春秋时期。此段历史因与鲁史《春秋》所述的年代(前722—前481年)基本相当而得名。”(P124)关于春秋时期分期,该书使用了“春秋初年”(P124、126、134、139、140、157、172、183、191、193、194、200、235)、“春秋前期”(P140)、“春秋中期”(P134、139、140、141、142、177、179、180、183、188、195、239)、“春秋中叶”(P194)、“春秋后期”(P123、140、141、144、150、175、191、229、239)、“春秋末年”(P159、176、182、195、235)、“春秋晚期”(P176、225、238)等7种分期术语,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该书于1998年、2011年出版修订本,书中春秋时期的始迄年代和分期术语观点未变。李天石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李天石、王建成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雷依群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雷依群、施铁靖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该书以“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56),但将前473年越灭吴后勾践北上大会诸侯于徐州号称霸主(P62)、范蠡退隐经商(P65)、三家分晋(P70)等放在春秋时期讲述。关于春秋时期,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初年”(P56、58、63、69)、“春秋初期”(P65)、“春秋中期”(P61、63、65、66、68)、“春秋后期”(P63、65、66、68、72)、“春秋晚期”(P63、64)、“春秋末年”(P71)等6种分期术语,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范毓周等著《新编中国通史(第一册)》[[[] 范毓周、王云度、邱敏、邱树森:《新编中国通史(第一册)》(第2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该书以前403年为界,将前770—前403年定为春秋时期、前403—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111)。该书使用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初”(P115、149、152)、“春秋初期”(P116、147)、“春秋初年”(P113、128)、“春秋前期”(P117)、“春秋中叶”(P120、151、181、182)、“春秋中期”(P127、152、187)、“春秋后期”(P119、152、160、161、169、170、172)、“春秋末”(P158、172、177、178)、“春秋末期”(P149)、“春秋晚期”(P166)等10 种,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该书使用的有关战国时期的分期术语有“战国初期”(P128、130、132、139)、“战国初年”(P132、134)、“战国初”(P153、168、182)、 “战国中期”(P138、154、167、187)、“战国中叶”(P172)、“战国后期”(P158、160、167、170、174、183、187)、“战国末”(P172)等7种,也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第5版)[[[] 十校《中国古代史》编写组:《中国古代史》(第5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该书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P91)、以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126),但是仍将前473年越灭吴、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称霸、范蠡退隐经商、三家分晋、前470年卫国工匠**等纳入春秋时期讲述,战国时期也仍从战国初年李悝在魏国变法讲起。关于春秋时期,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初年”(P91、92、107、111)、“春期初期”(P106、132、137)、“春秋前期”(P110)、“春秋中叶”(P106、113)、“春秋晚期”(P100、101、103、108、119、142)、“春秋末期”(P102、111、114、132)、“春秋后期”(P99、107、132)、“春秋末”(P122)、“春秋末叶”(P124)等9种,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等没有明确说明分期观点。
& J+ g' Q8 f% T/ _) ^' q7 k. M) H综上所述,以往学者们提出和使用的分期术语更是复杂多样,没有统一的参照和规定,对于同一个分期术语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年代定义,如果不特别注明所依据的分期体系,其他学者几乎无法准确理解所用分期术语指代的年代。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个相对统一、能够被绝大多数学者接受的分期断代体系。
" C& ^2 [2 }$ I7 A* |( H6 K" |六、春秋史的始迄年代9 {7 }2 R; w" |7 ?: @" X9 i  @
    春秋史和春秋时期是因鲁国史书《春秋》得名,《春秋》记事起于公元前722年,但是史学界一般约定俗成将春秋史的上限定在公元前770年,与西周史的下限相衔接。
3 \  M, `3 O4 r) G, P! \) R# s春秋史的迄年(即春秋与战国的分界)则是一个聚讼已久的问题,先后提出了公元前481年(或前482年)、前479年、前476年(或前477年)、前473年、前468年(或前469年)、前453年、前403年等七种不同观点:
  ~& f" s2 w( }# f- B+ z表三二( `5 Z3 {+ \( \4 |+ |; ~
春秋史迄年        依据的历史事件        1949年以前        1979年以前        1980年至今
! c4 m# V& X7 n- E# t+ N前481(或前482)年        《春秋》绝笔之年        梁启超、张荫麟、范文澜                白寿彝、徐连达等、傅乐成
% u: H5 a# D; y2 Z! i& P5 V前479年        孔子卒年        吕思勉               
; Q( ]) L2 ~$ G: @- L' \, r) c( J/ U3 P前476(或前477)年        《史记·六国年表》记事之始,周元王元年        章嶔、黎东方        郭沫若、陈致平、朱绍侯        詹子庆、赵德贵、王有录、吴荣曾、雷依群、刘宝才、马彪、钱宗范·朱文涛、齐涛、杨东晨
5 Z) U% O0 c* |( B前473年        越灭吴之年        顾颉刚、雷海宗               
4 A% T% @' [5 c前468(或前469)年        《左传》记事的下限,周贞定王元年        钱穆        张其昀        4 M( u- r* H& F) X2 N0 |2 l
前453年        韩、赵、魏灭智氏,三家分晋之年        顾颉刚·童书业、陈恭禄        上海重机厂历史小组、萧璠        金景芳、晁福林、郑宝琦等、吴荣曾、顾德融·朱顺龙、吉本道雅% g% k2 _; G! o5 R
前403年        韩、赵、魏被周威烈王正式册命为诸侯之年                尚钺、王玉哲、徐喜辰        张传玺、范毓周
* n4 O6 V. I7 u( e) _上述观点中:1.前481(或前482)年不合适。春秋史和春秋时期因鲁国史书《春秋》得名,《春秋》记事止于公元前481年,因此不少学者将前481年作为春秋史和春秋时期的下限。这种做法并不妥当。有学者曾指出:“‘春秋’之所以成为时代的名称,是因为孔子《春秋》记事年代与这个时期大体一致,《春秋》记事起于公元前722年。我们今天既然公认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为春秋时代的开端,为什么它的下限却非要拘执于获麟绝笔?”[[[] 李孟存:《略论春秋与战国的年代界限》,《山西师大学报》1987年1期。]]我们若完全为一本书所限未免太过于迂腐[[[] 雷海宗:《断代问题与中国历史的分期》,《历史·时势·人心》,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1-72页(原载《社会科学》1936年2卷1期)。]]。, v. l9 {6 a9 _
2.前479年也不合适。公元前479年是孔子的卒年。孔子虽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但在当世孔子及其学说的影响还很有限,对列国局势甚至鲁国政局的影响都十分有限,他的辞世还不足以作为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标志。; I4 \7 I) x% B
3.前476(或前477)年也不合适。公元前475年是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记事之始,后来被不少学者作为战国时期的起始之年,因而将前476年作为春秋时期的迄止之年。但是对于选择将前476(或前477)年作为春秋史迄年的学者来说,在他们的著作和文章中都存在两个自相矛盾的地方:其一,他们一般都将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及越王勾践北上徐州大会诸侯等事作为春秋时期的史事叙述;其二,他们一般都将前473年范蠡帮助勾践灭吴后弃官经商、三致千金的事迹作为春秋时期商业发达的例证、将范蠡作为春秋时期大商人的代表;这两点都与他们将前476年作为春秋时期的迄年、将前475年作为战国时期的始年自相矛盾。这两个自相矛盾同样也存在于选择前481(或前482)、或前479年作为春秋史迄年的学者的著作中。吴越争霸是由于晋国扶植吴国以牵制楚、楚国扶植越国以牵制吴所起,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吴越争霸是晋楚争霸的继续,也是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尾声。” [[[] 李天石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P69)因此春秋时期的下限必须将吴越争霸的历史包括进来[[[] 罗勇指出“五霸”应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他认为最能反映春秋时代特征的当推争霸战争,如果以前476年分期,无法把全部争霸活动包括进去。罗勇:《春秋战国史断代新议》,《中国史研究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这也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早于公元前473年的年代都不宜作为春秋史的迄年。
8 t% C: m' d. k* d4.前473年也不合适。公元前473年是越灭吴之年,雷海宗先生将它作为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界限,理由是他认为“春秋时代的战争是维持均势的战争,大国之间并不想互相吞并。吴越的战争,性质不同。吴仍有春秋时代的精神,虽有机会,又有伍子胥的怂恿,但并未极力利用机会去灭越。然而越国一旦得手,就不再客气,直截了当地把第一等大国的吴一股吞并。这是战国时代的精神,战国的战争都是以消灭对方为目的的战争。所以春秋末期的变化虽多,吴越的苦战可说是最大的变化,是末次的春秋战争,也是初次的战国战争。越灭吴之年是最适当的划分年代的一年。”[[[] 雷海宗:《断代问题与中国历史的分期》,《历史·时势·人心》,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1-72页(原载《社会科学》1936年2卷1期)。]]这里雷海宗先生对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战争性质的认识并不十分准确,春秋时期齐国兼并十国、晋国灭二十三国、楚国灭四十余国,不少战争都是以消灭对方国家为目的;反而是越灭吴后,勾践大会诸侯、致贡周王、受周王赐胙、被命为侯伯、归诸侯侵地等举动[[[]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与齐桓公、晋文公的称霸活动无异,是标准的霸主行为。《荀子》、《墨子》将他列为春秋五霸之一显然是当之无愧。前473年勾践灭吴后大会诸侯于徐州号称霸王,霸业向后延续了一段时间,因此应将春秋史的年代向后顺延一段时间,将前473年作为春秋史和战国史的分界年代并不合适。: V( ]( P  y$ T' n. b) z  s
5.前468(或前469)年也不合适。公元前468年是《左传》记事的下限。如果我们不必拘泥于《春秋》记事的上限,自然也不必拘泥于《左传》记事的下限。
2 A; H, x# ?" X8 O6.前403年也不合适。公元前403年是韩、赵、魏被周威烈王正式册命为诸侯之年。司马光《资治通鉴》记事始于这一年,但是文中记事已经追溯到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在绝大多数学者的著作中,包括选择将前403年作为战国时期开始的学者,在讲述战国时期历史时一般都是从魏文侯即位任用李悝变法图强魏国率先崛起开始。魏文侯于公元前442年即位,前395年卒,如果将前403年作为春秋史的迄止年代和战国史的开始年代,那么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图强的运动将属于春秋史的范畴,这显然不符合绝大多数学者的认知。因此前403年不适合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年代。
6 n$ S3 B) ]" [7.前453年比较合适。公元前453年是韩、赵、魏三家灭智氏,形成三家分晋之势的一年。陈恭禄先生在1940年出版的《中国史(第一册)》一书中指出:“战国时代起于何年,古人意见不同。著者曾以前453年为战国之起始。其年,晋四卿相攻,而余韩赵魏三家,三国雏形于是成立。陈氏在齐,握有政权,篡位仅为时间问题。秦、楚、燕为故国,七国形势具成于斯年也。”[[[] 陈恭禄:《中国通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年。该书前20篇于1940年以《中国史》(第一册)为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P66)韩席筹《左传分国集注》指出:“知亡而晋分,七国之形成,而春秋之局终矣。”[[[] 韩席筹:《左传分国集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63年。]]金景芳也认为“应以韩、赵、魏三家灭智伯而分其地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即公元前453年。因为古书如《左传》、《国语》的下限和《战国策》的上限都划在这里。即便是《史记·六国年表》虽然起周元王,但在序文里,也说‘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司马光《资治通鉴》虽用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作为该书上限,也是从韩、赵、魏三家灭智伯而分其地叙起。可见这是历史实际,是不以人们的意识和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以此划界,然后才有七雄的战国和五霸的春秋。据《荀子·五霸》说,五霸为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那么如以周元王元年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则五霸缺一,七雄少三,怎能和客观上的历史阶段性相一致呢?必须指出,《史记·六国年表》起周元王在于‘踵《春秋》之后’(见《六国年表序》),《资治通鉴》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在于‘谨名分’,都是标榜自己是孔丘的信徒,而与历史实际无关。我们今天自没有必要重视这套东西。”[[[] 金景芳:《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下)》,《金景芳全集》(第八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63—3764页(原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将公元前453年作为春秋史的迄年和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分界年代既有重大历史事件作为依据,又不会产生自相矛盾的问题,在诸说之中是最合适的选择,因此198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选择它作为春秋史的迄年。公元前453年是最适当的划分年代的一年,其余诸说都面临无法回避的自相矛盾。
2 I/ I  [; |$ |# r七、春秋史四期分成为主流7 X; _- z6 L6 n; C5 V
从春秋史分期研究的历史来看,二分法、五分法和七分法没有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现在已经基本不再使用;三分法使用人数较多,影响也较大;但是相比而言,四分法出现时间最早并且使用人数最多,尤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不断被新的学者所接受,已经远远超过其它几种分法。至于春秋史四期分中各期的界限,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0 Z7 k- P% Y0 i/ t0 D
表三三0 b: F, y$ \" K8 q$ S
        1949年以前        1979前        1980年至今7 `& m4 y! Y8 v9 F
二分法        范文澜        王玉哲、陈致平        ) [6 y" u( G! c3 i3 N9 `
三分法        章嶔、钱穆、黎东方        张其昀、上海重机厂历史小组        詹子庆、刘宝才、齐涛、杨东晨. O; v) @4 m0 W8 @
四分法        A        梁启超、顾颉刚、张荫麟                白寿彝
6 M( o/ f+ k) N: E3 |        B        梁启超、雷海宗        徐喜辰、郭沫若、朱绍侯        傅乐成、金景芳、赵德贵、晁福林、吴荣曾、顾德融·朱顺龙、吉本道雅、钱宗范·朱文涛、马彪、王家范+ ~( ~5 m' H5 C
五分法        顾颉刚·童书业                " \9 h( s) a) P
七分法        吕思勉                ( c$ p, z+ |" u; H3 D% B
表三四
) H2 i, @) K6 K8 \9 o% ], |5 j期别        年代        依据的历史事件        1949年以前        1979年以前        1980年至今
) u" F$ q& I' L0 {, U6 U) Y一/二期        前722年        《春秋》记事始年                        吉本道雅
% ~8 Q" N& q8 q& d        前720年        周平王卒                        金景芳! F* ~9 F% g% n5 o: _
        前707年        繻葛之战                        钱宗范·朱文涛
6 r, ]" Y) C- Y5 X. [% e        前685年        齐桓公即位        雷海宗        徐喜辰、郭沫若、朱绍侯        傅乐成、赵德贵、吴荣曾、顾德融·朱顺龙、钱宗范·朱文涛! Y$ r7 P- q/ \' F+ C/ p7 J/ F8 U5 x
        前680年        齐桓公定霸        梁启超                晁福林* p: Q/ j/ D) x3 J$ b1 y
二/三期        前643年        齐桓公卒                        晁福林+ y/ V: e* ?! y  {# e% T3 B$ X
        前632年        城濮之战                        金景芳、吉本道雅、钱宗范·朱文涛/ [" H9 s  ~. Y2 N
        前628年        晋文公卒        梁启超                & J2 M5 D+ o' l! i
        前621年        晋襄公卒                        顾德融·朱顺龙
6 t/ I' L+ v- T* |6 q5 L) l        前620年        前年晋襄公卒、晋灵公立        雷海宗                7 e1 L' @6 T+ P9 n6 A9 U& k7 A
        前600年        ?                        傅乐成3 w" R6 y. f& o* ?8 E, J+ R8 }
        前597年        邲之战                徐喜辰        赵德贵% V; o  |( x+ M
三/四期        前550年        晋国栾氏被灭六卿专政                        吴荣曾
$ u7 P* @. @* e3 U% Z$ C  o/ N        前548年        齐庄公卒、景公立                        顾德融·朱顺龙
; F+ T1 a3 @3 \' z        前546年        宋之盟(第二次弭兵会议)        梁启超        徐喜辰、郭沫若        金景芳、赵德贵、晁福林、钱宗范·朱文涛( ~; w0 X! u0 {/ ?0 e/ y- M- K
        前530年        次年楚灵王卒                        傅乐成+ k0 j' F' a. A. S
        前506年        吴师入郢                        吉本道雅# t1 g/ \$ X9 X5 j( i6 T
        前505年        前一年吴师入郢        雷海宗                : ?' h  r3 Y/ X8 Z) Y; m9 G8 Q
八、春秋史四分各期的界限和特点
* x# B! ^0 t6 s4 y' S# Z+ I* |一般学者都同意春秋史的分期必需充分考虑两个因素的变化:一是列国争霸形势即国际局势的变化;一是考虑列国国内局势的变化(即春秋时期政治权力的中心不断下移的过程)。前者是列国争霸斗争的阶段性,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霸政前的序幕→②北方的齐桓公创霸·晋文公继霸战胜南方的楚国→③晋楚争霸相持阶段→④吴越争霸;后者大体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①礼乐征伐自天子出→②自诸侯出→③自大夫出→④陪臣执国命。这两个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从这两个因素来看:
0 V( Z% t4 g$ M9 Y$ J3 Q! P" E3 ]1.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分界年代宜定在公元前680年。公元前680年也是春秋时期历史变革和分期的一个重要节点。《史记·周本纪》云:“(周)釐王三年,齐桓公始霸。”《齐太公世家》云:“(齐桓公)七年,诸侯会桓公于鄄,而桓公于是始霸焉。”《晋世家》:“晋侯(缗)二十八年,齐桓公始霸。”《郑世家》云:“(郑)厉公突后元年,齐桓公始霸。”《管蔡世家》云:“(曹)庄公二十三年,齐桓公始霸。”《秦本纪》云:“(秦武公)十九年,晋曲沃始为诸侯。齐桓公伯于鄄。”《楚世家》云:“(楚文王)十一年,齐桓公始霸,楚亦始大”。秦武公十九年、楚文王十一年、郑厉公后元年、曹庄公二十三年为公元前680年,周釐王三年、齐桓公七年为公元前679年,晋侯缗二十八年为公元前678年[[[] 平势隆郎:《新编史记东周年表》,东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可见大约从公元前680年开始历史进入“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2010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的新局面,由周王主政的“王政时代”进入到霸主主政的“霸政时期”[[[]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以往不少学者认为平王东迁后周王室不再有控制诸侯的力量,形成诸侯立政的局面,似乎周王室甫一东迁就马上虚弱不堪。其实不然。晁福林指出:“平王东迁之后的周王朝总体趋于衰落固然无疑,但这是一个过程,并非甫一东迁就是如此。清儒顾栋高对于春秋初年周王朝的认识比较客观,他说:‘东迁以后,政教号令不行于天下。然当春秋初年,声灵犹未尽泯也。郑伯、虢公为王左右卿士,郑据虎牢之险,虢有桃林之塞,左提右挈,俨然三辅雄封。其时赋车万乘,诸侯犹得假王号令以征伐与国,故郑以王师伐邾,秦偕王师伐魏,二邾本附庸也,进爵而为子,滕、薛、杞本列侯也,降爵而为子伯。列国之卿犹请命于天子,诸侯之妾犹不敢僭同于夫人。虎牢兼并于郑,仍夺之还王朝,曲沃以支子篡宗,赫然兴师而致讨。’他所说的春秋初年周王朝余威尚存的情况多为周桓王时事(笔者按:周桓王,前719—前697年),此时之余威与在位长达66年的周平王奠定的基础当不无关系。周平王在位时期,天下粗定,战祸消弭,诸侯霸主尚未崛起。”[[[] 晁福林:《两周之际史事新认识》,《春秋战国史丛考》,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6-27页。]]诸侯立政的局面在公元前680年齐桓公始霸才开始成立,因此很有必要将公元前770—前680年的历史作为单独的一个历史时期分立出来,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就是王政衰微,但霸政始萌未兴。这一阶段又可以以公元前720年为界分为偏早和偏晚两个阶段,公元前720年发生两件大事,一是周郑交质,一是周平王卒,周郑交质“既是信任危机,也是上下之礼紊乱的标志,有识者以为这就是春秋之乱的起始。”[[[] 萧璠:《先秦史》,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131页。]]而周平王的辞世和周桓公的即位也导致周郑交恶并于前707年爆发繻葛之战,周王室的权威彻底崩溃,诸侯霸政破土萌芽。因此这两个阶段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偏早阶段是王政式微,偏晚阶段是王政衰颓·霸政萌芽。
/ R, a/ ^9 [5 c2.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分界年代宜定在公元前597年。上表中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分界年代曾被定在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卒年、或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之年、或前628年晋文公卒年、或前621年晋襄公卒年、或前597年晋楚邲之战之年。我们认为前597年最合适:其一,国际形势方面,就列国争霸斗争的形势来看,如果将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分界年代定在前643年,那么第二期前680—前643年作为一期不足四十年,未免太短;而且齐桓公和晋文公作为中原北方国家前后相继的两位霸主成就的霸业都是率领诸夏国家对抗南方的楚国和北方戎狄的侵扰,本质上是一致和前后相继的。因此我们认为齐桓、晋文的霸业可以纳为同一时期的偏早和偏晚两个阶段,早段齐国主霸,晚段晋国主霸,北方都保持对南方的优势,直到前597年晋在邲之战中败于楚国,南北(齐晋·楚)争霸才进入新的相持阶段。前632、前628和前621年都不是晋国霸业的终点,“晋文公死后的20余年间,晋一直保持着中原的霸权。”[[[] 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5页。]]“晋国在文公以后,襄公(笔者注:前628—前621),灵公(笔者注:前620—前607),成公(笔者注:前607—前600年),继续掌握中原的霸权。楚庄王之取得短期霸权,是由于公元前五九七(鲁宣公十二年)的邲之战。”[[[] 黎东方:《中国上古史八论》,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83页。]]其二,主要国家政治权力中心下移的过程来看,公元前680年政权中心由周天子转移到诸侯,但在前620—前607年晋灵公时期赵盾把持晋政,晋灵公被杀后成公即位(前607—前600年),赵盾为削弱公室扶植卿族,进行了一项重大改革,以卿族之子充任公族,从制度上排除了公室宗族参与军政事务的可能性,是卿族削弱公室的重大步骤;鲁国三桓专权始于鲁宣公时期(前608—前591年),出现了“公室卑,三桓强的局面”。可见在公元前597年前后不久政权中心开始由诸侯向卿大夫转移。从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来看,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分界年代宜定在公元前597年。  H4 c8 d+ d, M" Y# N
3.第三期和第四期的分界年代宜定在公元前530年。上表中第三期和第四期的分界年代多被定在公元前546年第二次弭兵会议宋之盟之年。宋之盟确实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历史事件,标志着晋楚争霸进入均势状态,“‘弭兵’之后的数十年间,这种均势一直保持着,战争确实大大减少了。”[[[] 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7页。]]这种均势到公元前534、前531年楚先后兴兵灭陈、蔡,开始被打破;对晋国来说,“盟宋之时,晋霸形未坠也,其后尚数合诸侯”,至前529年“平邱会后,晋已不复能宗诸侯,楚新挫于吴,无复北向之志”[[[] 梁启超:《春秋载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二册,中华书局,2015年,第7461、7433页。]]。因此从国际形势即列国争霸斗争的形势来看,前546年只具有名义上的标志意义,前530年则更具有实质意义。另外,从主要国家政治权力中心下移的过程来看,公元前537年,鲁国三桓“舍中军,卑公室也”,又“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左传》昭公五年)。公元前532年齐国田氏与鲍氏联合灭掉专权的栾氏和高氏,将流亡在外的公子公孙招回抚慰以取得公族的支持,田氏因此获得公室奖赏的高唐之邑,“陈氏始大”(《左传》昭公十年)。从这两个方面的因素来看,第三期和第四期的分界年代宜定在公元前530年。- E# b2 g  ~/ L8 H4 Z, ~( y
上述第一、二、三、四期,可以分别称为春秋初期、早期、中期、晚期。各期的年代和特征可概括为下表:! w% z5 ]1 A% o- @% f3 T
表三五
, C6 D  I$ c1 M( H1 `9 _东周        分期        分段        始迄年代        历史事件        各期、段政治局面的特点
5 u3 B8 K" v6 y& t7 ^& }春秋时期(前770—前453)        春秋初期        早段        前770—前720年        平王东迁—周郑交质·周平王卒        王政式微
0 ^9 O* u  D* X: C/ g+ k                晚段        前720—前680年        周郑交质—齐桓公称霸        王政衰颓,霸政萌芽,郑庄、齐僖小霸
) ~5 b: s/ f/ B; @$ ]        春秋早期        早段        前680—前643年        齐桓公称霸—齐桓公卒        南北争霸齐晋胜楚        齐楚争霸,齐桓公主霸6 e& V1 ]: _" @
                晚段        前643—前597年        齐桓公卒—晋楚邲之战                晋楚争霸,晋文襄主霸# o0 T4 j, w" Q3 x. D# o
        春秋中期                前597—前530年        晋楚邲之战—平邱之会        南北争霸,晋楚相持
& R! H( x8 `9 @! C) k* j        春秋晚期        早段        前530—前482年        平邱之会—黄池之会        吴楚争霸
: _0 T4 a9 q; m( b. H7 A/ V# `                晚段        前482—前453年        黄池之会—三家分晋        吴越争霸
- O$ X8 d6 I; K5 L1 c& E1 B$ R, A' o! J# Q/ m5 I8 Q
[] 刘绪:《晋与晋文化的年代问题》,《文物季刊》1993年第4期。
7 F" J& }5 b; a5 }[]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版。
/ H. M6 D/ C7 n. `  s[] 王玉哲:《中国上古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c3 x/ f) C: \; i
[] 陈致平:《中华通史》,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出版社,1974年。2013年贵州教育出版社将该书以《中国通史》为名出版。本文据后者。书中指出:“自东周王室没落,周、郑交恶,诸侯称雄,继之齐桓、晋文之霸,到秦穆公开辟西戎,这前后约一百五十年间……可以说是春秋时代的前期。”(P281-282)“从楚庄王之称霸,中经晋、楚争霸,吴、楚交战到吴、越继霸,这一百几十年间是春秋时代的后期。”(P300)
, j0 r4 l6 V+ Q& A, ^+ m7 n4 }[] 章嶔:《中华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3年。5 ~3 v+ d: d' J
[]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52页。9 Y  e6 p7 v; J: F9 J1 w
[] 黎东方:《(部定大学用书)中国历史通论》(春秋战国篇),商务印书馆,1944年。此书后来与《(部定大学用书)中国历史通论》(远古篇)合为《中国上古史八论》出版(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3年)。本文引自《中国上古史八论》。
8 I0 Q" @8 d& ~. K" l5 s. Z* H3 I9 s[] 张其昀:《中华五千年史·第三册·春秋史(前编)》,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61年。
% b/ s/ Y! s) m# [[] 上海市重型机械制造公司工人历史研究小组:《中国古代史讲座》第三讲《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春秋、战国》,《历史研究》1975年第4期。; l) J3 b0 l2 E9 `2 B' T
[] 詹子庆:《先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
7 Q7 a+ ]" c/ v# p1 \$ |[] 刘宝才、钱逊、周苏平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J' n& \- \) M7 [' t0 q( q
[] 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2版),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该书修订本曾以《中国史纲》为名,于2012年由泰山出版社出版。
; s" N" N) s, g: {% D5 o( g+ g& f[] 杨东晨:《周兴亡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3 f. }% i0 h* C' ^6 n( G
[]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吕振羽全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2014年。该书最初于1941年由香港生活书店出版(第一分册)。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以前403年为界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03年(P128)、战国时期定为前403—前221年(P148)。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使用了“春秋初”(P128、138、144)、“春秋初期”(P142)、“春秋中期”(P132)、“春秋末期”(P137、145、148、160)、“春秋末”(P134、140)、“春秋后期”(P137)等6种分期术语,似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 I' p+ Y9 T3 D2 f
[] 丘陶常:《中国上古史讲义》,中山大学,1957-58学年度。丘陶常编著《中国上古史讲义》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但是仍将前473年越灭吴后勾践北上称霸放在春秋时期。对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使用了以下三组10种分期术语:(1)“春秋初期”(P94、98、147)、“春秋初年”(P87、98)、“春秋前期”(P93);(2)“春秋中叶”(P88、89、90、95、129、140、154、156)、“春秋中期”(P87、114、126、144、149);(3)“春秋末年”(P98、103、146、157、161、175)、“春秋末期”(P102、105、106、112、168)、“春秋末叶”(P94、113、167)、“春秋后期”(P145、155、156)、“春秋晚期”(P126、156)。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其中第二组(期)和第三组(期)的分界年代从文中叙述推测可能以前546年弭兵之会为界(P103),第一组(期)和第二组(期)的分界年代该书没有交代。9 f. `$ `! @- s6 M9 g% k) {
[] 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常识》以前770—前403年为春秋时期(P29)、前403—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30)。该书没有明确说明对春秋时期的分期,使用了以下三组5种分期术语:(1)“春秋初期”(P33、34、35);(2)“春秋中期”(P72);(3)“春秋末期”(P37、65、72、78、81)、“春秋末年”(P32)、“春秋后期”(P30)。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
8 q3 B" K5 V% ?1 i  J- y[] 刘泽华等编:《中国古代史(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刘泽华等编《中国古代史(上)》“把公元前481年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P88),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81年;但是该书将前473年越灭吴、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一时号称霸主”的历史作为春秋时期史事(P92-93),将范蠡作为春秋末年经商的代表(P115、123),都晚于前481年,前后自相矛盾。该书中的“春秋时期鲁世系表(公元前768—前476年)”(P131)、“战国时期秦世系表(公元前476—前221年)”(P261)似是又把前476年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前后又相矛盾。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9种:(1)“春秋初期”(P93、100、111)、“春秋初年”(P101);(2)“春秋中叶”(P92、93、94、100、114)、“春秋中期”(P106、108、120);(3)“春秋末年”(P93、98、101、115、123)、“春秋末叶”(P100)、“春秋末”(P131)、“春秋后期”(P94、108、120、122)、“春秋晚期”(P100、106)。这三组分期术语似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从内容来看仅知齐桓公(前685—前643年)属于“春秋初期”(P100)、齐灵公(前582—前554年)属于“春秋中叶”(P100)等,具体分界年代不可考。6 B( E. ?6 Z# s7 a/ d
[] 王明阁:《先秦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王明阁《先秦史》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代(P227)、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代(P329),但是仍将前473年范蠡帮助勾践灭吴之后弃官经商三致千金作为春秋时期商业发达的例证(P286-287),显然与此相悖。该书讲到三家分晋时说:“在公元前四五三年(周贞定王十六年),把晋国瓜分了,出现了‘三家分晋’的局面,正式形成了三个封建国家。”(P303)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9种:(1)“春秋初”(P237、241、296、298)、“春秋初年”(P281)、“春秋初期”(P310);(2)“春秋中叶”(P251、298、311);(3)“春秋后期”(P292、304、319、325、330、367)、“春秋末”(P285、322)、“春秋末期”(P286)、“春秋末页”(P313)、“春秋末年”(P321)。这三组分期术语似将春期时代分为三期,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
: V# \. N% g8 |/ x: o& r2 g[] 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第2版),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本书第1版于1986年9月出版。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但是仍将前473年越灭吴及其后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号称霸王、范蠡退隐经商等作为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该书使用了以下三组8种分期术语:(1)“春秋前期”(P52)、“春秋初期”(P56)、“春秋初年”(P57);(2)“春秋中期”(P55);(3)“春秋后期”(P52、67)、“春秋末期”(P57、64、76)、“春秋末年”(P65)、“春秋晚期”(P55)。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成三期,其中除第三组(期)的年代可以从书中所述“弭兵运动以后,春秋的历史进入晚期”(P55)推断为前546—前476年外,其余两组(期)的分界年代不详。# {2 |' B+ T/ G: J4 ~
[] 杨檀、蒋福亚、田培栋:《中国古代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杨檀、蒋福亚、田培栋主编的《中国古代史》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也讲到前473年越灭吴。书中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8种:(1)“春秋初期”(P64)、“春秋初年”(P69);(2)“春秋中叶”(P58)、“春秋中期”(P79);(3)“春秋晚期”(P61、64、74)、“春秋后期”(P79)、“春秋末期”(P65)、“春秋末年”(P66)。其中除了第三组“春秋晚期”可以从“至迟在前五世纪中叶,即春秋晚期”(P64)推断出约在前550—前476年外,其余均不知所指的绝对年代。. K* w" g6 R6 `1 C' O
[] 许兆昌:《夏商周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许兆昌《夏商周简史》以前770—前477年为春秋时期(P197)、前476—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284),但是在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仍讲到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北上徐州争霸:“勾践称霸时历史已经进入战国早期,但是他的这些征战事迹,都是春秋时期诸侯霸业的延续,还算不得是战国兼并战争的序曲。”(P227)前后相矛盾。对于春秋时期,该书没有明确说明分期及各期的年代,使用了以下三组10种分期术语:(1)“春秋早期”(P232、239、244、247、252—254、256、261)、“春秋初期”(P201、204、210、256)、“东周初年”(P202、267)、“春秋初年”(P258)、“春秋前期”(P255);(2)“春秋中期”(P201、224、233、237—239、244、247、249、253、254、256、258、261、264、265、274、332、344、355);(3)“春秋晚期”(P201、202、224、231、234、236—239、241、242、244、246—249、253、254、255、256、257、259、261、263、264、265、270、272、274、289、332、340、344、352、366、389、404、412)、“春秋后期”(P200、256、258、264、277、331、347、361、375、385)、“春秋末年”(P253、256、257、258、264、368)、“春秋末期”(P252、268)。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成三期,但没有说明它们的年代。2 |. W) ]/ _- n$ ~# t+ f
[] 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 “取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权将公元前475年视为战国时代的开始”(P191),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76年、战国时期为前475—前221年。但是也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例如该书讲到“越王勾践灭吴称霸,已是战国以后的事了”(P193),合于上述春秋和战国的划分;但是该书又讲到“越国曾在春秋末年称霸”(P204),将前473年越灭吴后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称霸附于春秋时期讲述(P199)。该书“根据当时政治形势以及各国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明确地将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国开始到逢泽之会,是魏国称霸的时期(笔者按:指前475—前344年);第二阶段到乐毅破齐,是秦齐对峙的时期(笔者按:指前343—前284年);此后为第三阶段,是秦灭六国时期(笔者按:指前283—前221年)。”(P208-209)这三阶段亦被分别称为战国前期、中期、后期(P209-212)。对于春秋时期,该书没有明确说明分期及各期的年代,使用了以下三组11种分期术语:(1)“春秋早期”(P191、194、239、242、247、259、260)、“春秋初期”(P215、238)、“春秋初”(P226)、“春秋前期”(P220、263);(2)“春秋中期”(P198、201、215、231、238、239、247)、“春秋中叶”(P217、222、251);(3)“春秋晚期”(P202、214、215、220、222、231、233、240、248)、“春秋后期”(P216、229、230、238、242、246、251、341)、“春秋末期”(P198、218、231、237、249、256、265)、“春秋末年”(P194、204、238)、“春秋末叶”(P260)。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是没有说明分界年代,从书中内容亦不可详考。
* G% c! c( @8 _3 C* K/ b& x[] 沈长云:《中国历史·先秦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沈长云《中国历史·先秦史》以前476年为界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将前770—前476年定为春秋时期(P233)、前475—前221年定为战国时期(P293),但是在讲述春秋时期的历史时,仍指出“吴、越的武力扩张及其图霸斗争,构成了春秋后期国际政治斗争的又一道主要的风景线”(P254),将前473年越灭吴以及其后勾践北上徐州称霸纳入春秋时期(P256),前后自相矛盾。该书明确地将战国时期分为三期:“统观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及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其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战国前期:从魏霸中原到霸权向齐国的转移;战国中期:从齐、秦对峙到齐、楚的削弱;战国后期:从秦破赵到秦统一六国。”(P343)按各期的绝对年代,战国前期为前475—前334年,战国中期为前334—前279年,战国后期为前279—前221年。对于春秋时期,该书使用了以下三组17种分期术语:(1)“东周初年”(P233、239、244)、“东周之初”(P240)、“春秋初年”(P235、236、237、240、245、266、270、272、274、277、279、282、283、284、285、286、361)、“春秋初期”(P256、285)、“春秋之初”(P258)、“春秋初”(P257)、“春秋前期”(P242、245、246、265、274、278、281)、“春秋早期”(P290、291);(2)“春秋中期”(P243、244、257、260、262、265、267、269、270、273、274、277、278、279、281、289、290、291、292、305、321、322、339、392)、“春秋中期的前半叶”(P265)、“春秋中期后段”(P290)、“春秋中叶”(P241、267、279、286);(3)“春秋后期”(P243、254、257、260、262、265、267、269、273、274、275、278、279、280、283、289、292、301、305、309、321、322、379、392)、“春秋晚期”(P244、258、289、320、339、342、392、393)、“春秋末年”(P245、260、275、277、289、357、360、384、386、394)、“春秋末”(P256、274、288)、“春秋末期”(P280)。上述分期术语中,除“东周初年”指前770—前723年被说明之外(P233),其余都没有说明绝对年代。从书中叙述推测可知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分界年代不晚于前536年郑子产铸刑鼎(P280),而“春秋初期”的下限不早于前641年宋襄公会诸侯于曹南(P361),其余不可详考。5 J$ k: L4 Z) V) p; K! I2 D8 I2 p0 f
[]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赵毅和赵轶峰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古代史(第二版)》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76年(P132),但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又讲至前473年越灭吴和灭吴之后勾践北进称霸:“从时间上看,勾践称霸时已经进入战国早期,但是他的这些征战事迹,是春秋时期诸侯霸业的延续。”(P142)这种观点和安排,似和钱穆一致。此外,关于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划分,该书也曾指出“以‘三家分晋’为标志,历史进入战国”(P84)。该书使用的春秋史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5种:(1)“春秋初期”(P133、137)、“东周初年”(P134);(2)“春秋中期”(P133、141、144、147);(3)“春秋后期”(P132、144)、“春秋晚期”(P133、141、143、144、147、149)。这三组分期术语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是没有明确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
9 i( \2 O6 z& {. K# X' Q3 E[] 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12年。胡凡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简明中国通史》将前770—前476年定为春秋时期(P33)、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108)。该书将商代和西周分别明确地划分为商代前、后两期和西周前、中、后三期,但是对于春秋时期的分期却没有明确说明。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使用的术语有以下三组7种:(1)“春秋初期”(P91、95、96);(2)“春秋中期”(P95);(3)“春秋后期”(P90、91、96)、“春秋末年”(P90、114)、“春秋末期”(P34)、“春秋末”(P103)、“春秋晚期”(P90)。这三组分期术语似将春秋时期分为三期,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 {+ c2 i& B* V3 |0 O) ~" Z
[] 王美凤、周苏平、田旭东:《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年。王美凤、周苏平、田旭东著《春秋史与春秋文明》以前453年作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年代,将前770—前453年定为春秋时期(P3)。该书将春秋时期分为早期、中期、晚期(P15-16)或初期、中期、末期等三期(P52)。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以下三组13种:(1)“春秋初年”(P32、41、50、56、57、58、60、61、63、65、78、120、125、141、190、194、195)、“春秋初期”(P52、111、190、218、236、283、289)、“春秋初”(P197、245)、“春秋早期”(P15、36、69、71、72、82、121、125、140、150、151、153、157、170、172、184、193、203、212);(2)“春秋中期”(P15、36、38、43、51、52、53、54、58、74、76、79、81、84、122、125、140、150、151、153、154、157、158、162、165、170、172、173、183、190、195、210、215、236、269、283)、“春秋中叶”(P34);(3)“春秋晚期”(P8、11、16、26、33、35、52、58、65、95、101、118、119、140、150、151、153、154、155、158、162、164、165、168、171、183、213、214、220、236)、“春期后期”(P27、28、34、36、38、40、42、53、54、59、161、162、183、189、192、199、209、240、241、246)253、269、283)、“春秋末期”(P25、48、52、128、164、193、199、217、271)、“春秋末年”(P4、5、8、33、223、248、290)、“春秋末世”(P233)、“春秋末”(P197)。此外还有“春秋前期”(P27、38、41、43、82、83、100、129、163、189、220、239)。书中没有明确说明各期和各分期术语的分界年代。  ]3 N& g. E0 ?
[] 梁启超:《春秋载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二册,中华书局,2015年。
  b( W2 I% u: q2 I- P* o, M[] 顾颉刚:《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卷十一),中华书局,2011年,第560页。/ ?, ?* [. P4 r2 U$ ]
[] 张荫麟:《中国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该书最初于1940年由重庆青年书店以《中国史纲》(上古篇)出版。7 B$ d7 ?1 h; o# K
[]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白寿彝:《中国简明通史》(修订版),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1 Q1 s% X8 R( A+ L$ T
[] 梁启超:《春秋载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二册,中华书局,2015年。
: Q5 X: f$ }1 ~( h% q! _9 c; i- H[] 雷海宗:《中国通史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X3 o. {( C' b0 I: v! O1 i9 f
[] 徐喜辰:《先秦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1955年。
+ V; H9 Z6 l$ }4 r[] 郭沫若:《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62年。% L% ^3 |; _5 m+ E9 }. j1 _( ^
[]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年。
$ C( Z% n" n" z7 ?- B; c" o' u- r[] 傅乐成:《中国通史》,台湾大中国图书公司出版,1982年。2014年中信出版社引入大陆地区出版。本文据中信版。) Q9 f3 [: a$ _
[] 金景芳:《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下)》,《金景芳全集》(第八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63—3764页(原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
2 z2 k6 }8 S" H7 |: q[] 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全集》(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2127页。
, J  `" j/ i/ A[] 赵德贵主编:《简明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s% ~3 r/ J4 ~9 h5 X
[] 晁福林:《霸权迭兴——春秋霸主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第3页。
" L1 h1 U) B) a, g( `[]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
7 h6 Z( U/ D! k: p! D0 X7 _  t[]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 A4 _) F1 r6 `[] 吉本道雅:《中国先秦史の研究》,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5年;浅原达郎·吉本道雅·江村治树:《中国历史研究入门》第1章《先秦》,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4 s( X  z9 ?7 ]% @  f* t+ [, M  r
[] 钱宗范、朱文涛:《先秦史十二讲》,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 ~  K5 t! T, j/ B* p
[] 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 f$ n" |, m0 u: S[] 王家范、张耕华、陈江:《大学中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 h" N( G; H4 \9 t[] 童书业:《春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K6 T8 j$ t7 M+ ]! u+ N, u9 v
[] 吕思勉:《白话本国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
& e" h9 f' \, `1 a  K[]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
. j- d. D. g) q[] 陈恭禄:《中国通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年。该书前20篇于1940年以《中国史》(第一册)为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5 o) k( l6 Y2 o! f$ k3 g# |& t8 B) f[] 尚钺主编:《中国历史纲要》(第2版),人民出版社,1980年。该书第1版出版于1955年。该书以前403年为界划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将春秋时期定为前770—前403年(P20)。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初期”(P23、24)、“春秋中叶”(P20)、“春秋后期”(P21、22)、“春秋末期”(P23、27、32)、“春秋末”(P21)、“春秋前半期”(P24)、“春秋后半期”(P20)等7种,但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 z, t# K7 b" j4 O; m( e8 M
[] 萧璠:《先秦史》,台湾长桥出版社,1979年。2010年九州出版社引入大陆地区出版。本文据九州版。“以韩、赵、魏三家消灭智氏,形成三家分晋之势的这一年(前453)为春秋战国间的分界点,春秋起讫于公元前770年到前453年;战国则为前453年到前221年。”(P130)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该书使用了“东周初年”(P134)、“春秋初期”(P163)、“春秋中期”(P166、173、208)、“春秋末”(P154、155、156、158、159、162、164、167、171、174、176、177、184、186、191、192、195、197、209、213、215、240)、“春秋末年”(P158、163、171、180、246)、“春秋晚期”(P197)等6种分期术语,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 T2 [" B; B% A! [# z
[] 张传玺:《中国通史讲稿(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该书春秋时期的年代“采用的是自平王东迁(前770年)起,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为止。”(P51)该书使用了“春秋初年”(P60、61)、“春秋初期”(P51)、“春秋前期”(P53、55、63)、“春秋中期”(P51、56、57、60、65、66)、“春秋中叶”(P92)、“春秋晚期”(P60)、“春秋后期”(P62、63、64、94、98)、“春秋末年”(P62)等8种分期术语,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同样的情况也见于据《中国通史讲稿(上)》改写成的《中国古代史纲》。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8 I) J% J0 ^/ |) S2 C
[] 徐连达、吴浩坤、赵克尧主编:《中国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该书以前770—前481年为春秋时期,但是讲述春秋时期历史时仍然讲到前473年越灭吴、勾践北上称霸。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东周初年”(P42)、“春秋初年”(P52)、“春秋初期”(P44、)、“春秋初”(P53)、“春秋中期”(P42、49、50)、“春秋中叶”(P48、49)、“春秋晚期”(P50、)、“春秋后期”(P52、53、55)、“春秋末年”(P54)等9种,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3 D: |: p( E/ Z4 N+ g' e3 h0 ^
[] 王有录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该书将前770—前475年定为春秋时期(P105)、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149),但是将前473年助越王勾践灭吴后范蠡弃官经商在十九年内三致千金作为春秋时期的事迹(P122),显然与所定春秋时期相矛盾。该书使用的关于春秋时期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初年”(P106、109、119、134)、“春秋初期”(P121、132)、“春秋早期”(P127)、“春秋前期”(P110、117)、“春秋中期”(P111、118、122、132、146)、“春秋中叶”(P121、130、132)、“春秋后期”(P115、122、130、138)、“春秋晚期”(P118、120、127、146)、“春秋末期”(P136)、“春秋末年”(P112)、“春秋末”(P141)等11种,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 l+ [4 E! U+ U2 m8 u! _! I
[] 郑宝琦主编:《中国古代通史》,学林出版社,1993年。该书主张“从周平王元年(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到周定王十六年(前453年)是春秋时期。此段历史因与鲁史《春秋》所述的年代(前722—前481年)基本相当而得名。”(P124)关于春秋时期分期,该书使用了“春秋初年”(P124、126、134、139、140、157、172、183、191、193、194、200、235)、“春秋前期”(P140)、“春秋中期”(P134、139、140、141、142、177、179、180、183、188、195、239)、“春秋中叶”(P194)、“春秋后期”(P123、140、141、144、150、175、191、229、239)、“春秋末年”(P159、176、182、195、235)、“春秋晚期”(P176、225、238)等7种分期术语,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该书于1998年、2011年出版修订本,书中春秋时期的始迄年代和分期术语观点未变。李天石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李天石、王建成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F3 h1 s: R6 ^( j1 j& [( h
[] 雷依群、施铁靖主编:《中国古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该书以“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为春秋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56),但将前473年越灭吴后勾践北上大会诸侯于徐州号称霸主(P62)、范蠡退隐经商(P65)、三家分晋(P70)等放在春秋时期讲述。关于春秋时期,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初年”(P56、58、63、69)、“春秋初期”(P65)、“春秋中期”(P61、63、65、66、68)、“春秋后期”(P63、65、66、68、72)、“春秋晚期”(P63、64)、“春秋末年”(P71)等6种分期术语,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
1 B* S2 b+ x! }; n; }[] 范毓周、王云度、邱敏、邱树森:《新编中国通史(第一册)》(第2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该书以前403年为界,将前770—前403年定为春秋时期、前403—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111)。该书使用的有关春秋时期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初”(P115、149、152)、“春秋初期”(P116、147)、“春秋初年”(P113、128)、“春秋前期”(P117)、“春秋中叶”(P120、151、181、182)、“春秋中期”(P127、152、187)、“春秋后期”(P119、152、160、161、169、170、172)、“春秋末”(P158、172、177、178)、“春秋末期”(P149)、“春秋晚期”(P166)等10 种,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该书使用的有关战国时期的分期术语有“战国初期”(P128、130、132、139)、“战国初年”(P132、134)、“战国初”(P153、168、182)、 “战国中期”(P138、154、167、187)、“战国中叶”(P172)、“战国后期”(P158、160、167、170、174、183、187)、“战国末”(P172)等7种,也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4 d, F$ ]7 Q7 h; z" F# k
[] 十校《中国古代史》编写组:《中国古代史》(第5版),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该书以前770—前476年为春秋时期(P91)、以前475—前221年为战国时期(P126),但是仍将前473年越灭吴、勾践北上会诸侯于徐州称霸、范蠡退隐经商、三家分晋、前470年卫国工匠**等纳入春秋时期讲述,战国时期也仍从战国初年李悝在魏国变法讲起。关于春秋时期,该书使用的分期术语有“春秋初年”(P91、92、107、111)、“春期初期”(P106、132、137)、“春秋前期”(P110)、“春秋中叶”(P106、113)、“春秋晚期”(P100、101、103、108、119、142)、“春秋末期”(P102、111、114、132)、“春秋后期”(P99、107、132)、“春秋末”(P122)、“春秋末叶”(P124)等9种,但是没有说明它们的分界年代。
3 h7 b3 O" T) q, L" H0 c! v8 y[] 李孟存:《略论春秋与战国的年代界限》,《山西师大学报》1987年1期。
# Y3 h- Q1 R6 D0 P[] 雷海宗:《断代问题与中国历史的分期》,《历史·时势·人心》,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1-72页(原载《社会科学》1936年2卷1期)。
' T2 j5 _* d' U8 K[] 李天石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a2 o, ]4 h7 L" d( L$ h4 B
[] 罗勇指出“五霸”应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他认为最能反映春秋时代特征的当推争霸战争,如果以前476年分期,无法把全部争霸活动包括进去。罗勇:《春秋战国史断代新议》,《中国史研究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z1 I) T0 k, f  ^4 \
[] 雷海宗:《断代问题与中国历史的分期》,《历史·时势·人心》,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1-72页(原载《社会科学》1936年2卷1期)。
3 C. X3 q4 v+ Z; M' S. o( c[]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勾践已平吴,乃以兵北渡淮,与齐、晋诸侯会于徐州,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4 A0 m! R0 i4 j  ]9 ?5 T/ l( v
[] 陈恭禄:《中国通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年。该书前20篇于1940年以《中国史》(第一册)为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t9 w/ ~8 h6 U' H/ O. f* `[] 韩席筹:《左传分国集注》,江苏人民出版社,1963年。
8 _6 b7 ]. {+ I) w* @[] 金景芳:《中国古代史分期商榷(下)》,《金景芳全集》(第八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3763—3764页(原载《历史研究》1979年第3期)。
: X: s: c& L5 K[] 平势隆郎:《新编史记东周年表》,东京大学出版会,1995年。
; f* K1 U- }: A8 o4 {0 C- H[]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2010年。
" s+ t- g' j4 ~[] 《论语·季氏》。
* {* [) v7 [) L0 T( j[]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 _! N& p" c4 j* I$ O
[] 晁福林:《两周之际史事新认识》,《春秋战国史丛考》,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6-27页。  ~2 F! b% X8 r: S( W
[] 萧璠:《先秦史》,九州出版社,2010年,第131页。
! f& ^& T0 O9 R2 [[] 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5页。
- X+ r% Q7 K$ ?[] 黎东方:《中国上古史八论》,中国文化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83页。
7 O2 C( p& s) m" ^[] 刘泽华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第一卷·先秦两汉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7页。
7 [7 `6 ?# l$ A- V[] 梁启超:《春秋载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十二册,中华书局,2015年,第7461、7433页。
发表于 2018-6-1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继暾 的帖子2 ?7 n+ ?$ U2 W$ q; M, b  o/ G
& w" _0 {6 n+ [, ?+ i! b
洋洋大观,三天三夜也读不完啊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4-12-21 22:09 , Processed in 0.21766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