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楼主: 徐勇前山东

[讨论] 典型世纪造假案 中华徐氏始祖陵

   火...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03 编辑 ! I, I" M; a+ L$ V
3 d) S1 V, E9 y( \) s. l' F6 i: n( h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从陶寺遗址 的 发掘历史                                                               
7 W2 H2 ?$ s2 F7 e) Y
     看 对 待 古 代 文 明 的 态 度6 u) L3 C0 Z7 c: R. Q* z
6 g6 W8 {5 M/ I% e# `9 X
  陶 寺 遗 址: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1500米,面积280万平方米。是中原地区龙山文化遗址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之一。经过研究,确立了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的陶寺类型,近年来在对于陶寺遗址的发掘中,结合了磁力仪和探地雷达物探、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孢粉、浮选、选种)、人骨分析、DNA分析、天文学等多项科技考古手段,包括碳十四测年技术在内的年代学探讨,进一步判断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同类遗址在晋西南汾河下游和浍河流域已发现70余处。陶寺遗址对复原中国古代阶级、国家产生的历史及探索夏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注:郯城徐人是怎么考证那个墩的?仅仅是根据家谱方家勘查。其实他们明知是假,却故意为之。这就是不能原谅他们的原因,确凿的证据敬请待后检阅)

. Y. i9 P  S" H* g3 q( ]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尧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国”。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走到了邦国时代的边缘和方国时代 。
8 i0 _" {# t8 R$ d
  除陶寺类型的遗存外,遗址还包括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战国、汉代及金、元时期的遗存。陶寺遗址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尧舜时代的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 K5 L% ~/ _/ {# I+ W
    发 掘 历 史:
  1978年至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揭露了居住区和墓葬区,发掘墓葬一千余座。其中大贵族墓葬9座,出土了陶龙盘、陶鼓、鼍鼓、大石磬、玉器、彩绘木器等精美文物,震惊海内外,确定了陶寺文化。
/ ?6 C1 }) j$ l! y: w
  1999-2001年,确定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城址呈圆角长方形,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1500米,中期城址总面积为280万平方米,方向225°。从此陶寺遗址的田野发掘与研究的目的从探索一个龙山文化晚期的超大型聚落,转向探索一个都邑聚落的布局与性质,追寻其社会组织发展水平是否已经进入到国家社会。而从考古的角度探索一个都城遗址,可以通过城墙、宫殿、王陵、宗教礼制建筑等考古遗存在判定。
4 N# x. l4 p! P/ v' [
  2002年春季开始,陶寺遗址的聚落考古研究一直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临汾市文物局合作,在陶寺城址共发掘4000平方米,确定了面积为56万平方米的陶寺早期小城、下层贵族居住区、宫殿区、东部大型仓储区、中期小城内王族墓地以及祭祀区内的观天象祭祀台基址。

8 G' f1 M7 S4 b  E2 W) e9 i; }
  陶寺北墓地 2016年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共发掘春秋晚期墓葬5座。其中2座大型墓葬为春秋晚期墓葬,同是大夫一级的贵族夫人墓,出土有鼎、豆、鉴、壶、簠、舟、鬲、盉、盘、甗等青铜容器35件,以及乐器铜镈8件、铜纽钟9件、石磬4套20件和玉饰件等随葬品,为研究煌煌800年的晋国史提供了宝贵材料,发掘中发现了东南门址和东南拐角处的侧门。

; z& n2 R/ D: J
  2017年春季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对疑似东南门址和东南拐角处的侧门进行了扩大发掘,基本确认陶寺文化早期开始挖基槽夯筑城墙,中期继续使用,至陶寺文化晚期时,在早期墙基之上略微错位挖出较浅的晚期墙基槽夯筑城墙,同时,发掘中还通过解剖确认了东墙的存在,本次发掘基本确认了陶寺遗址宫城的存在

& @" ~) m$ V2 R1 R9 h& U& f
  陶寺遗址 成果:七大“最”
1 q" R5 W2 \5 k( L9 W
1、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
2、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
3、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乐器
4、发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
5、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
6、发现了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
曾一度是国内最大史前城址,如今其规模仅次于浙江良渚城址和陕西神木石峁古城。

& }6 Y3 G: r2 C8 A: j
    陶寺1.png
# t% @% B6 _( I- @2 e  D

+ P0 `0 ?- j3 l7 b
   
$ X8 _6 u9 [, ^! V
      本遗址 历史时代  约前4300年——约前3900年,与“那个墩”差不多。                                                                                             6 \7 q! _, W0 {0 U- R- l
          仔细看自然解.png
! ]) b! Q; ]2 w( c; O. D* }7 \8 ^. K6 }4 w. E* r

% H, O( J4 S, I+ |0 }# e# C9 W9 p' n* y
: l: e- _8 l5 I' A0 o. V& {

" {: o& @( e/ ?
0 Y. t- b6 U& E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04 编辑 ' z: L. W: w5 c3 D
% V/ |$ H* |7 y, q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 P7 ^& l7 q, y三无土包   葬了11人
% p; X9 T, l' T! p1 z+ w; _+ Z

; h+ ~* `% P+ {# w3 o1 m       只 要 爹 来 不 要 娘
; F1 O% B2 j' X0 i

' i8 p2 V; s# `/ G" M( f( \  O9 Z  摘自:《中华徐氏始祖陵纪念碑志》  ( 2004.12)
  U3 s9 w3 M5 n5 H# }1 v) ?6 P ... “徐国延世逾千五百余载,极盛时曾称雄东夷。鲁庄公二十六年,鲁联齐、宋伐徐,迫其中枢南移。”
6 ~+ _0 K9 a1 {$ s1 I) }2 \$ A ... 距县廓北七里处有一高阜,其封土比周围地面高出约十五米许。耆幼相传,称曰“豹公墩”。经遍查各地存世之《徐氏宗谱》,复请方家学者进行实地勘考,确知此处为徐氏先祖之墓群。伯益和徐国之诸位国君,如一代若木、二代征国、三代房、四代仁、五代豹、六代谦、七代佥、八代澄、十四代强和十九代侍,皆安葬于此也。.....                     
- `6 q! i0 [6 [" K                                             
2 |6 Q. |. l$ _9 W2 g 如  果:6 b: f& X8 Y3 Z
从公元前2050年左右封于徐起算,至公元前512年灭国,徐国约存在了1538年。/ i1 w: ?, r$ }% f- X& ?  Y/ H1 Z
1538年÷44君 =  34.95年(平均每君掌权年限); E( |6 x8 b" |3 N8 l% n3 j
34.95年X 19世 =  664.13年(断续埋葬11人的时间长度)
5 G) R2 C% o2 i" ]前2050年—664年 = 前1386年 (埋葬第19世侍的大体时间)
* t; p9 N' D' [: [# W' \  j6 a* o

& S; ]& |. P8 I) {  据上述《碑志》称,共11人埋葬在那个墩中,最晚葬的是第19代侍,连头带尾就近20代了。35年一代,19代就是664年左右。前后延续的664年中,除了这11个人以外,其它的相关人员,都葬到哪里去啦?作为一个正常的部落,664年中死去的人,王室与黎民,起码有多少人呢?若木不是有4个儿子吗,664年中这4个儿子通常应该有不少后人的吧,都葬到哪去啦? 有了664年左右的“左祖”(墓地),那么“右社”又在哪里呢?经660多年积累的“右社”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呢?5 {' q# u- T( `2 K

4 F6 P& K3 R2 ]# M" a  k  “碑志”的这些文字,可都是刻在石头上的啦。漏洞百出怎么办?是不是象“汉代墓群”那样,又是搞错啦?
( G* @  N* K( z# q
& S& p1 m3 Z# d/ D
  看过神话小说《西游记》后,我们知道,那只泼猴是没有娘的,是从石头缝里崩出来的。郯城徐人将11位国君都葬在了那个墩中,而对他们的配偶却一概不提,一字不提。这是为什么?郯城徐人对老祖宗,为什么不提另一半?难道郯城徐人也是从从石头缝里崩出来的?或者他们是从下水道中冒出来的?
% i" C( C2 _0 k. h, l7 ^+ z

8 G0 y4 z, ~* \4 B$ g  造假,是需要一定的能力滴。郯城徐人想自圆其说不丢人,已绝对不可能了。还有什么... ... “距县廓北七里处”,... ...“鲁庄公二十六年”,等等,今天先不细说了。至于他们的所谓“考证”,就是下边这两句话:“经遍查各地存世之《徐氏宗谱》,复请方家学者进行实地勘考”。这管用了吗?这是中华文明探源的原则与方法吗?漏洞百出!耻辱柱上先挂账,慢慢来算。5 j" L% l! Y9 t& m# x6 J% _
    他们不要娘.png
7 R: O' z4 T/ {% B9 A; d5 X( ], f         
! r- H: }$ `. K7 @             故城示意图.png - Y( ~% L4 ]3 W' ?" t

) {4 D* r1 ]5 Z, J/ ~* c% m: R1 {5 Y$ A7 ~$ Y) J$ n: o

8 ?" B! ?5 }. V0 Q. q7 U' S: p! \+ k

" g' k2 v; ?* e" y( O
发表于 2018-7-3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哪位宗亲写的三字文,转过来
7 Z( G% ], E3 Y5 y       0 O5 o6 q1 g% _8 B- }( J: i2 q
少昊传、伯翳裔、蚩尤者、炎帝孙、伯翳者、益调畜、舜赐嬴、都莱芜、禹禅让、甥启争、隐登封、葬于箕。嬴若木、封于徐、传王位、四十四!夏之时、徐土小、居曲阜、耕织勤!子姓商、吞东方、同根生、相煎急、有徐王、三十世、上顺天、合民意、不顾身、誓抗殷、周天子、裂分土、同姓王、异姓子。徐王绥、不受爵。周公旦、封于鲁、旦之子、姬伯禽、挟重兵、霸曲阜、徐之国、迫於迁、三战后、避下邳、偃王立、国力盛、朝徐者、三十六、分天下、列东方。穆王计、伪访西、侧隐兵、袭徐域、号神迹、日千里。偃王慈、不忍兵、避其锋、忍其兵、归依冒。依冒山、衣帽冢。偃与穆、同时代、殆章羽、国势衰、迁国都、今泗县。晦不明、留姬光、阖闾怒、灭钟徐!徐王孙、多奔楚。有传言、成王楚、灭徐土!此徐公、乃宋襄、襄之先、霸徐州、殆宋襄、称徐公、成与襄、共一隅、首录者、南华经、庄子者、宋之裔!述之事、赞其祖!宋襄败、避舟山、楚灭徐、徐奔楚?身侍敌?情不合!逻辑乱、成立难!徐国灭、以国氏、人本多、宗徐诜、众徐者、岂无后?汉朝有、父安仁、子二人、长曰丰、次曰霸。徐宁者、族不显、晋桓彝、传附后、有澄之、有徐熙、出东莞、祖何人、魏徐统。羡之后、族名扬、南路鱼、北路徐、东莞贵、徐孝嗣。迁徽州、名新安。大隋起、隧亡北、破镜者、少难圆!立本者、唯耕读、文远起、有功立、殆彥若、父子相、唐以后、族广大、分支多、述难记。清徐yin、不辞劳、查分支、六十九!徐有功、本两人、同一支、差一辈、、谱有此、错难免。新安谱、明末修、写手铸、错误多!徐王君、名类姜、徐安民、亦有考。郯城北、豹王墩、距明朝、几千年、前无书、后无考、葬夏人、汉墓群?埋辘轳?骗宗亲、错虽小、罪孽深!望族人、同一心、忠孝义、传耕读!守信誉、偃王孙。
  Y$ C7 U$ H" A( w) n       共赏!!!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04 编辑 + b5 a. ?5 ]+ k. D
  w. ]9 U2 i: i( o) s" i. K% Z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宋  代  “郯城北七里”?
" `! y9 O0 a8 y5 |1 t
              
& }* `4 J/ q: j7 {. a+ f7 t( g0 ^
*  首先,作一个认真细致的换算。以明确“郯城北七里”约等于今天N米。
   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②由此可以算出一里等 于1800尺为4158米。现今的市里一里为500米。则知周代一里为今市里的8316%。
    据此,宋代的一里,参照换算成当今的长度为415.8米。(详见本帖 第118楼 )
由此,“郯城北七里”即:  415.8X  7  = 2910.6 (约3000米)  

6 U$ n& b) s+ u  R
* 其次“郯城北”从何处起算?  该否从北城墙墙根开始?
、宋代时的“郯城县城”在哪?  从其历史沿革可知:
... ... 唐,武德元年(618年),又行州县。武德四年(621年),郯县属泗州。贞观元年(627年),省入下邳,称郯城乡。“郯城”作为政区名,始见于此。元和间(806820年),复置县时,遂以乡名为县名,称郯城县。而后又省入临沂县,仍称郯城,隶属河南道沂州。
      郯城县自唐后期省入临沂县,历经五代十国、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复县,其县原治所称“郯城”。在此长约500的时期内,境域所属,随临沂县而易。
元末,郯城县复置。
明代,郯城县隶山东布政司兖州府沂州。下辖政区为445社。... ...
注:这是很多人原本不了解的,在宋代前后的500余年时间里,没有郯城县,被肢解了。

: w, L( }, Y4 c  W1 f
、宋代前的“郯城县城”在哪? 只有从“郯国故城”着眼了。
《郯国故城》遗址:坐落在今郯城县政府北侧,护城河北岸,故城东墙和南墙已被推平,西墙和北墙局部保存尚好。故城东北角320 米处为杨楼村,东南角现为县邮电局家属院,西北角500米处为北马村,西南角为县干休所,故城内有6个自然村和1处中学。

& s, Y7 k: t  Y3 c
注:《郯国故城》遗址 2006年 被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郯国故城遗址”的介绍中,我们得知,在遗址中有一处中学,我们现在就从这一处中学开始,(请参见本帖第 104楼)现在请看下图——

6 y: f/ t/ d6 t) N; j
    不足3里 公里版.png
6 ^' w' h3 E, D, W$ f8 i5 X
  从“郯国故城”北城墙,到那个墩有多少米?没超过 1300米,当今的3里地还不到。如果按照临沂市那个“汉代墓群”所标的叶城后村计算,那就连1000米都不到了。为什么会弄成这个样?初步感觉,这很可能是“刻舟求剑”的原因。这个“郯城北七里”很有讲究,“起算点”不同后,结果就绝对不一样。从古城墙起算,就如上图对不上了,露出马脚了。

: S! v% P( ?, S( {3 s
  本节着重指出 所谓的“豹公墩”的位置是错误的,它并不位于“郯城北七里”,误差了三(宋)里路还多。郯城徐人煞有其事地在农田路边堆了一个土包,没想到,却堆错了地方。而且,不管是另用明清时代的或当今的“里”,统通对不上。为此,2000多万中华徐氏提示郯城徐人:你们解答一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现在叫作“豹公墩”的这个地方,它位于你们说的“...距县廓北七里处...”吗?
$ y2 T3 ^! Q) [* [5 G& A
    实景公里版 0703.png ; r* u; ^1 i+ b

( B* {- t1 v0 D+ ~1 g, F# B
    公里白版 0702.png # P" X4 p0 y. R( k( v
: n5 B! l% T7 q
* 因多种原因,帖子内容或许有不够正确的地方。您如果发现了,请及时指出来,先谢谢了。
* 参考文献:省际边缘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以山东郯城为例  (王长松 韩光辉)
* 《郯国故城》城墙 相关要素参考:墙基宽40米、顶宽15米、残高4米、周长4670米。其中西墙与北墙长度均1260米 ,东墙长1370米,南墙长780米。...(请参见 本帖  第122 楼)

9 N% n1 [$ B9 U* O+ r
! k5 s! w# S! D# f* {* _. k
 楼主| 发表于 2018-7-3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继暾 发表于 2018-7-3 10:59 9 _$ \: s) Q: w
不知哪位宗亲写的三字文,转过来
0 ~8 K9 C+ h5 Z      
/ b& B  a3 V1 e3 J/ Q, B$ G" D/ ]: l少昊传、伯翳裔、蚩尤者、炎帝孙、伯翳者、益调畜、舜 ...
* s8 ~7 C, i) h* J4 }
谢谢您,俺得好好看看。: \. {( F) B, F; E4 L7 z
 楼主| 发表于 2018-7-4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05 编辑 & B& _6 U* D4 ]9 I

+ n; U* J  |3 K; _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宋  朝“县廓北七里处”2 r! s  H9 b% r7 u& o* \1 Q. k
) E; w3 N; _$ L! I5 x( s+ k# ~
    刻 舟 求 剑 最 新 版* ^1 ^* c8 L5 O8 W7 [" c

# L' h6 g* Q0 b6 E5 L  上次讲到,郯城徐人造假能力低下,在农田路边堆了个三无土包。没想到由于堆错了地方,不管怎么丈量也对不上那个“县廓北七里处”。但如果从“当今的县政府驻地”起算,就是另一个景况了,请看图——
3 i, W/ v7 t# |( q' t
) j( L" C# v" M+ w3 O% a: `
      为现北六里.png 8 k& N" c, U; P* a- ^3 \
2 K$ y  V) |$ T; F( P- X( m8 B
  但从今天的县政府驻地起算,看向北延伸到七里处的那个点,在什么地方,然后差不多在那个地方堆一个土包。这是行不通的,因为这不是1185年或往前一段时间的“郯城北七里”。 这类同说:“当时那一块墓地是化了300元人民币买的”是同一个道理,因为宋朝的时候没有人民币。 细节决定成败。假的就是假的,造假不是那么容易的。

  _$ s, u( j9 X( O  N* {
  “郯国故城”与那个墩之间,只隔了1000米稍多,这里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再则,“郯国故城”有4米左右的文化层,而“三无土包”就那么“表面地”一堆又错在了哪?这些咱们留待以后讨论吧。
7 `% ~$ _! m# i3 _5 D. `; T
    三 不 知  17.png
! [% _7 m7 I/ q6 ?4 a; |
             造假能力低下.png   
5 v# z& q( e% e) \6 ~7 d * 因多种原因,帖子内容或许有不够正确的地方。您如果发现了,请及时指出来,先谢谢了。               
- S, Z* o& y" G* O0 L+ C/ }+ c

% a+ a. `* Z! _/ V2 C" ~! D3 c9 h. b( ^" Y3 C( l
$ {9 A1 X  ]+ {. N& ?5 e+ |
+ T  @4 S4 s# l; O6 D
 楼主| 发表于 2018-7-5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06 编辑
" t& |# ~, U! g. Z1 g, R
! K3 O5 S6 i* d. p/ O* x: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 O, x7 I7 Y, q

4 E6 x  x3 S; G) H; B$ L( [            地点对不上   从 根 假 到 梢
* N7 H2 P! S. e7 H! D
0 U4 d! T) d0 _1 `" v- }
    新旧云图有差异,反映的本质一个样。从前的:9 Z% U( y/ W2 {, ]/ r6 _

* ]/ Z6 g# S$ ^5 y$ z       从前.png
' e" G0 K* ^0 [3 W- u( q    当今的,应该是”县廓北七里“,却堆在了不到三里处。
% g4 z! a: }6 @( a          当今天.png ' q, q, h, ~4 T$ ]" b
发表于 2018-7-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花冲徐宁 的帖子9 ^  H. K  d! {9 F
0 e/ R' z7 f6 [/ ^, \! o
那为什么要造假呢?让几千万徐氏给不知道是什么人的坟墓磕头就好吗?
发表于 2018-7-5 1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假之人活着没事,估计死了也会害后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7-12 06:51 编辑
1 X; i' p- {' z6 ^8 ^  K8 T# ?
徐庆安 发表于 2018-7-5 18:31
( U! d6 z: s% {6 z% q回复 花冲徐宁 的帖子
& ?( R3 n  n! H0 _# ?+ ^* A
8 m/ b7 K, ?$ E7 T5 |) |0 J那为什么要造假呢?让几千万徐氏给不知道是什么人的坟墓磕头就好吗?
, ]4 J9 x0 P; z& k
他们说是“为了振兴郯城开发”。没见过这样亵渎祖宗的。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07 编辑
& F! I+ T$ k: O
0 M! e/ C6 ]- }4 m) Z, ]: R  y0 V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对于  新安《徐氏宗谱》                                          
; {  A, I" B: e
   心知肚明 刻 意 造 假
3 |/ v) d$ K' l$ J" h3 a* p9 ]0 z: z
  “南宋淳熙乙巳年(公元1185年)由西山蔡元定作序修订的《徐氏宗谱》”,对郯城徐人来说,发现时如获至宝,造假后一向奉为经典。相形之下,郯城徐人比300多年前的新安宗亲,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新安是实事求是的模范,郯城则是刻意造假的XX。新安宗亲当年如何考证的,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请参见本帖第111楼——“废然返而还”。
" l( U( c( k8 _# n; r
  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新安宗亲结伴赴郯城实地考证,然后于清乾隆二年重修宗谱,同时注明:“今往无考”。对此,郯城徐人真的不知道吗?不是的,绝对不是的,他们早就心知肚明。请看:
     徐氏 * 山东网 ——族谱 * 珍贵族谱
    刻意为之.png ' k9 x+ P/ V+ ]% e
  明明知道在清代已作实地考证,并注明“今往无考”。为什么郯城徐人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坚持拿1185年的老谱说事,并且一味采取“断章取义”的手段?这并不反映郯城徐人是真“无知”,而是彻底表露了是“刻意为之”!
; N! I0 h* i) N& J) f( n& i
【造假,本身就非常错误。
【维护假象,则又进了一步,就不能原谅了。
【而为维护假象,不惜大打出手,这其实已经是流民行为了。
【祭祀祖先,从来都是属于“礼”的范畴,自有其规矩。                     
4 \+ j5 [: [7 Z
山东矛 总.png
  帖子内容或有不够正确之处。您若有发现,请及时指出,先谢谢了。

* S1 k- [2 O' P+ Q6 }+ D
发表于 2018-7-6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到徐清义老宗亲的微薄应为说假祖陵的事被人举报封了,正是有钱有枪手有打手还有骂手啊,估计五毒俱全了
发表于 2018-7-6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宗民 的帖子
/ s! S+ {; t" v1 \0 q
5 c0 O- b( e4 m8 L清义宗亲微博被举报封了
发表于 2018-7-6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徐继暾 的帖子- d0 m" u) e" ?) Q
2 @) ?7 ~$ J! r% c/ b8 F; t
砖家真厉害,反正没人能考证,死往大了说,跟黄帝八竿子扯不到一堆的地方会有黄帝用的东西,还陪葬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7-8 08:45 编辑
: }' S* O; A% V: C8 F  O0 u
徐庆安 发表于 2018-7-6 19:55 ) `  F# j2 n- i9 E/ h3 E
回复 徐宗民 的帖子9 J( {' M! t8 a
' R9 y& m. B: Z8 h- S: U
清义宗亲微博被举报封了

- V4 R" K' z% W/ Q" O2 h6 Y封了一处没关系,欲盖弥彰。类似的曝光台不老少呢。
) y, ~  D! O" ^" q! i  p
 楼主| 发表于 2018-7-8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08 编辑 + J* k: I$ ^/ r  q# L6 v

+ V9 u: {. M! ?3 N6 j! i9 l. Z  o  N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对于 世系 葬地
2 V1 d8 L$ e, W3 a8 B
+ f% Z9 s+ j) z& Y4 u1 `* l: H
肆意胡认
祖宗 蒙 骗 全 徐 族 人
4 [; t/ S$ l4 v' ?# ~# _: f+ B+ M
  曾经存在过1500余年的徐国,有国却无“国史”,还说什么“徐王犯上作乱”。这是受所谓正统思想的影响是历史上的外人干的,2000多万徐氏很无奈很悲哀。

+ H, A. ]' u  T5 q& d0 i
  面对仅有的这一点支离破碎的徐国历史,对它改了再改,任意胡为,据说是为了振兴郯城开发。这却是当代姓徐的人自己干的2000多万徐氏更气愤更悲哀。

# ~* I+ Q, Z, l1 G: K# T  h5 A
  徐氏从立国时期至今,已4000余年。子孙后代还有多少个4000余年?只要地球不消亡,徐氏也不会消亡吧。我们应该给他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徐国历史?是现今存世的,还是经过胡整的

" B, G6 O  W) B" P9 r
  当今,全国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近2900个,作为省际边角小县的郯城,在其中占了多少比例?对如此重大的徐族大事,采取随心所欲的态度,你们是不是真的姓徐?
, g7 l9 ~& R. }7 {& B' o
  想象当今的徐人都是好人,这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当前,200多万涉毒人员中,姓徐的有几个,不可能一个都没有。诸如此类,那么大的家族,出几个败类并不奇怪,一个也没有才是奇怪的。
6 a* g! L& K9 e8 t' F( V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郯城徐人是不是真的对徐国国君等“确实无知”。
' G) v2 |' w! y- N/ @& U
    “徐氏*山东网”家谱常识 部分(有这世系--据说为 断代工程的). C' ?& V& f' C& Y
               世系.png
*  埋葬地  全部待考  *  仁公、房公等 是不存在的。
*  在“等级栏”加“豹”,  是画蛇添足。
*  本来无豹公,何来那个墩?
& l7 O# ^" M: ^/ V*  没有那个墩,哪来屁祖陵?
*   本来知实情  蓄意造假陵  
, G/ L1 ]8 w+ U3 J0 i! n& @9 e   为了迎合郯城开发 不惜坑骗中华徐人   ; l% j7 A0 s/ K" i8 I4 M% p4 n  L

& A, z: k4 D5 p# ~& ?
  徐国的历史正遭受篡改,对族人的蒙骗还在继续。
* D. N9 b4 R1 @$ H4 ]; T3 c3 _
  对重大事项,歪曲事实或记述不清,带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在清代,新安宗亲结伴赴郯城实地考证,既费时间又费力气,更费精力,往返4000余地。在300多年前,凭当时的交通条件,这是很不容易的。
  类似的麻烦与烦恼,郯城徐人却还在人为制造。将来徐族后人对假祖陵的考证,会遭受多少周折,现在还不好说。但肯定的一点是:怨声载道。
  看来,郯城徐人的祖先,在300多年前是没有人瞎说“豹公墩”;300多年后,他们的后人却拿老祖宗来“振兴郯城开发”了,这应该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在一定条件下,人,什么事都可以做。但唯独对于身后的事却做不了。郯城徐人今天这样胡搞,再过300年,他们的子孙会认同吗?不一定,我不相信“老子反动儿就混蛋”。

0 P* Y8 T' d' \0 D
    山东矛 总2.png ! @1 N& k: |8 G  G5 ]+ }# H8 Z
一代一代无穷尽的徐氏后人,他们都是能轻易蒙骗得了的吗?
如果不对造假事件作适当的处理,遗臭万年将是必然的。
没有大智慧,或有大丑闻。

( m. w# q$ `. O' j1 D3 m) V4 c
【造假,本身是非常错误的事。
【维护假象,则又进了一步,就不属于可原谅的范围了。
【而为维护假象,不惜大打出手,这其实已经是流民行为了。
【祭祀祖先,从来都是属于“礼”的范畴,自有其规矩。

4 V$ i7 X$ ]0 `
【请告诉您的族人:传统礼仪不能丢  坚决不拜假土包
帖子内容或有不够正确之处。您若有发现,请及时指出,先谢谢了。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4:02 编辑
! V% f2 G: F* g6 ^. Z2 U# _7 c' S5 ?# L# k' y* N3 [) x9 C+ \7 ~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
关于  历史 遗迹

6 ~% k( L: |1 C1 G
      
0 q: s% p+ M8 I. t. ?6 |* W) r( F1 Y
【本帖侧重讨论郯城造假 始封何处需慢考
  摘自 徐氏*山东网   徐国:
  远古夏禹时期,伯益因辅佐治水有功,其子嬴若木被夏禹六年(公元前2161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2055)封于徐地(今安徽与江苏之间的洪泽湖中),建立了徐国,子爵。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侯国之一,国君皆为嬴姓。
  徐国,又称徐戎,亦称徐夷或徐方,属于东夷集团之一,国人主要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省西北部和安徽省东北部地区。
  商王朝灭亡之后,西周王朝建立。从周成王姬诵开始,直至周康王姬钊的几代中,西周王朝与徐国之间的战争是最非常频繁的。在“三监之乱”中,徐国参与了以武庚禄父为首的商殷残余贵族势力的叛乱,顽强抵制周公旦的东征。当时,徐国君主驹王还起兵直接攻击周王朝,大军曾一直打到黄河边上,虽然最后被周公旦大东征大军击败,但徐国的后人大多为“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而自豪。
... ...
  “徐氏*山东网”家谱栏目 的 徐国与徐国遗迹部分,共3200余字,从头看到尾,从上看到下,没见到有“郯城”半个字,这又反映了什么意思呢?
) _- S% S& E% `2 I' y6 @5 Q( U
    山东盾  1.png

, a0 V6 i8 C! c# Y7 y
在徐氏宗亲网  源流   4页  查看 463  时间:2014.10-------2014.11
有徐连朋  发帖:徐氏祖陵及有关资料选登 其中有...立了个衣冠冢...”一句。总起来看,徐连朋好象还不是“造假一伙”核心人员,他轻描淡写这般一说,算数吗?
    哪来的?啊来的? 4000年前的空气都早消散了,连空气都没有!!!

3 }# A( V: M1 v" T; g8 J2 R
    衣  是这样的吗?.png
! J. U1 o5 R! A3 c
徐国的历史正遭受篡改,对族人的蒙骗还在继续

& _# i& @+ a+ e# x
一代一代无穷尽的徐氏后人,他们都是能轻易蒙骗得了的吗?
如果不对造假事件作适当的处理,遗臭万年将是必然的。
没有大智慧,或有大丑闻。
8 ]; {2 _; L) }3 W0 z0 O& c
    北七里处 对不上 0706.png ) n% |5 N9 h" v. P5 C6 F3 F
. b7 _  O9 _: o7 b
   证据 需完善.png
【造假,本身是非常错误的事。
【维护假象,则又进了一步,就不属于可原谅的范围了。
【而为维护假象,不惜大打出手,这其实已经是流民行为了。
【祭祀祖先,从来都是属于“礼”的范畴,自有其规矩。

1 n/ k* }1 w" ^
【请告诉您的族人:传统礼仪不能丢  坚决不拜假土包
帖子内容或有不够正确之处。您若有发现,请及时指出,先谢谢了。
发表于 2018-7-9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郯城徐祖陵的否断
, H2 n! i' }4 c  M0 d' Y: b$ Q  2016-12-26 20:55阅读:6; m/ Z' n: w7 m
  郯城徐祖陵的否断
1 f/ M9 _2 q# [2 a/ q+ M  肇徐州定郯豹公墩为徐祖陵谓之维郯派系;继徐氏宗亲网驳《郯城徐祖陵的疑惑》谓之否郯派系。维郯否郯,历经数载而炒得火热,沸沸扬扬。维郯结党拍合政府,自居高贵,雅称官阁,打压草根否郯派系。呜呼!历史难掩真情,诡辨难敌逻辑。原维郯派系之论证,与其否郯派系之反驳,可以知之也。. b& \8 v% p. {; c) z! n6 i+ f
  维郯系以伯益大费,以东海郯有摛陵名人,以蓝本新安谱载葬郯北七里,以鲁滕费薛有徐迹佐助郯,以地理风水之属佐证。陈否郯派系驳之,条条陈词,更是淋漓尽致,现条款列举,一一陈述于此:
# l/ n( x, \- T: x+ n- Z" A  维郯派系人证《史记•夏本记》载:“禹,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费氏……”由此可知,费国建于夏代。否郯派驳之:此是姒姓禹后之费,与伯益费何干焉?姒姓嬴姓,维郯专家使徐难决择?费繁乃費,国邑乃鄪。类比有粊誓之粊字,今之无异,古之有别,你可知否?今人费孝通,呼之FEI孝通还是BI孝通?. t+ `6 u9 [* L; G) O3 X+ R6 M
  维郯派系东海郯释作山东郯城,是也?非也?否郯派系驳之:东海郯名词,之特称专称指称,类属推之就会有东海费、东海朐、东海邳、东海莒之称,你惯呼之否?若无常规,则东海郯并非是山东郯城而是江苏镇江丹徒之专称耳。4 X9 u8 `  T" g: I. b
  维郯派左一个家谱,右一个家谱,前一个家谱,后一个家谱,素言葬郯北七里之高昴畅想,更无今往无考避谈回味之无穷。此是否郯派系,疑之大宗观,蓝本新安谱内无肯定之言辞,今往无考补语之漏,难耐徐州郯城坐实耳?% O' |: x& g# @, X3 d
  维郯派借摛陵之光,名人效应。否郯派驳之:晋陈摛陵,与郯祖陵何干焉?若强以论之,效法若江西以徐稚,凤阳以徐达,沪上徐光启争己地为徐祖陵论,岂非增笑耳!且摛陵非郯城而江苏镇江丹徒籍,乃历史侨置设北名东海郯以故因,据镇江丹阳志为资料佐证耳。
5 B4 r: x4 e- m+ [  H6 g  维郯派或之曰:问题之重,“郯城之说”,无人无史无否决。否郯派驳之曰:内心如镜照,不可口外宣。徐氏家谱有二系,传统之外另有支,支链五祖无豹名。无米难倒巧工妇,无豹谈何有豹墩?此支可宣祖陵假,尊君难断此系讹。你言家谱为尊贵,他奉家谱传家宝。维郯辨驳冷汗出,急煞难煞悔恨迟,恶语相加内讧起,怜怜徐氏不堪言。谎言联谊做掩护,欺骗宗亲为哪般?
! _: o  A  l8 v$ z( V' H  ^. \: ~  否郯借用维郯据,皆以新安谱至尊,若木四子皆认可,三子三姓与 徐共衣衿。长是徐,次是黄,三子季胜马姓当。还有一支赵难藏。郯城祖陵徐认可,兄长老大令如山,招来三个兄弟论短长,问问他们承当不承当?三姓如果皆不认,老大徐氏脸面何处藏?若木显,伯益彰,缘何若木伯益名外选豹把祖当?3 e6 Y5 z$ z6 s
  维郯派以郯周边之曲阜(鲁)、滕、费、薛有徐迹以佐郯。否郯派驳之:他处有徐迹贵处有徐迹否(除新安谱载郯北七里有豹公墩外,但还有语补漏今往无考)?他处与贵处何干焉?否郯派例证,此处确实有古徐活动,此乃殷民六族之徐,此徐非嬴姓而子姓之徐。殷民六族,依附殷民,实属周之隶奴,乃殷都在上党时的妻族母族之余无亲派之系。商黜亳(商丘),余无黜茅(鲁东)。此余无可以写作徐无、徐吾。亳甫(商丘和甫古簿茹今之淄博博兴之近属地)同宗,商与殷民六族不甘为周之隶奴,同心与周之亲族三监作内应反周。徐吾单呼为徐,与薄菇(甫古今之淄博博兴之属)合呼之徐薄,与鲁之奄合呼徐奄,这些国家联合起来成为联合国部队西攻宗周,这就是有名的武庚三监之乱,最后的下场是践奄灭薄菇。类外还有倪徐,此徐原本作俆也。驳问:与郯有何干焉?
) h4 Q8 r$ ^8 y6 `9 C2 i  维郯派风水论郯城,什么龙穴砂水向地理五诀用上了。否郯派笑驳:怎么没有用上延六生天伏五祸绝?风水与郯城作为祖陵述论有何干焉?效法若淮泗谤之,舜之时封禹于淮泗曰夏丘中央直辖,汉时刘帮把淮泗归属沛郡中央直辖,明时朱元璋设凤阳府淮泗地属中央直辖。淮泗地出过禹、禹妻娇、刘帮和朱元璋之龙凤脉之地。郯城望尘莫及吧!
( y" l" o& J) N- G& y/ q0 \  有立就有破,不破不立。现在破了郯,立在何处呢?答无!0 T' H" Q7 _# W) X
  意即根本无祖陵之说。群经之首,圣哲言训,易文有句:“不树不封”。不树不封,难求夏之禹启丘坟;商之汤墓,周之文武阜陵;况隶奴(今之雅称爱卿贤臣)之墩呼之也?
, a8 }# r1 @* F) R  豹公墩属汉墓群,为何坐实为夏代徐祖陵?, @- F/ U4 _- s8 G
  维郯派所撰之论,集之以为刊,刊载以劣文,点之以精,饰之以华,尊奉之以为宝。散播之宗亲间,遗馈之子孙,实乃骂己先祖,责之己罪之千钧耳。
: ~; @/ `4 }% S! f+ b7 B  悲哉!徐人之无知;哀哉!历史悲剧祭汾阳墓之重演。
9 r3 q3 {- ]# t3 [9 f. J! g  史料前无记载、专家后无考证、徐人匆匆立碑——哀
1 l1 i+ T, `* Z5 _' D$ _- R  子孙顶礼朝拜、后人不知不怪、族人乱了礼数——悲
/ G; G* H* c0 w2 b1 e- g# S, S  又立,若木封徐,徐在何?答曰:此徐为嬴徐,在淮泗《十通•通典•州郡典•古徐国》:泗州今理临淮县。古徐国地。春秋为鲁国之地。战国鲁、宋、吴三国之境。秦属泗水郡。汉属临淮、东海、沛三郡地。后汉以其地合于下邳国,兼置徐州。领郡国四,理于此。宋为南彭城、下邳二郡地。后魏亦为下邳郡,兼置南徐州。东魏改为东楚州。后周改为泗州。隋改为下邳郡。大唐为泗州,或为临淮郡。领县六:" N1 a/ Y! s) K; W& m
  临淮新置。3 ^+ l7 I* z6 Y/ Y5 Y$ |2 Z# x
  宿迁春秋时,钟吾子国。东晋置宿迁郡。明帝太宁中,兖州刺史刘遐自彭城退屯泗口,即此。安帝义熙中,置城,在今县东南。东临泗水,南近淮水,自后常为重镇。又有汉僮县故城在西南。秦下相城在县西北,项羽即下相人。1 g# h) x' X7 F
  下邳夏时邳国。韩信为楚王,都下邳,即今县城。汉临淮郡在此。又有汉武原故县城,在今县北。又有汉睢陵县故城,在今县东南。又汉郯县故城,在其北。
; U: a* N7 |4 W8 f3 R  涟水汉厹犹县。魏曰海安郡。萧齐尝置冀州,寄理于此,以为边镇。厹音仇。
+ y0 ~3 }( k8 v( h- T  虹汉夏丘县故城,即今县城也。
/ r8 I) e0 ?' i0 ]# t" i  徐城古徐子国。汉以为县。有徐君墓,季札挂剑处。3 V3 z! x" X  A/ i& X* H4 m% t
  再立《百家姓注》:“若木生调”。调为何地?调汉莽设淮泗为调。
% c- y- u9 q( p9 C$ J  再立,古徐有两大派:一为嬴徐淮泗;二殷民六族子姓徐,此徐即徐吾复姓徐,为鲁东茅国徐。子姓徐吾徐后与嬴姓徐于西周穆王时合力攻周。徐吾徐属东夷,淮泗徐属淮夷。
- L- C3 t4 c* Y) H; E! {  附:引证资料见后图切片7 g  Q0 a# k8 W% P2 X5 v
  维郯派徐州确立证据图:
1 m$ {1 C7 X. W7 q  嬴费论:, E: e, [! t. d" a
  鲁东茅国徐吾徐:茅亦作茆今山东省金乡为邹国攻灭。
4 S; S% w% B$ w* ]  若木封徐:徐为何地?答曰:就是徐呀,即徐县、调、虹、夏丘、泗州之称同属一地& @9 O; J4 t; D  ~  z
  郯城新立豹公墩碑认可系汉墓群,徐氏始祖墓认可是相传之据
7 c+ U5 `" _" |7 {8 K5 c  分析:传言有真也有假,而是汉墓群惟真无假。
$ |5 J& J: P+ ~/ l+ r此文 原宗亲网有过   不过现在找不到了,现从其他处复制过来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徐继暾 发表于 2018-7-9 14:20 , }1 W7 D: S3 d& q7 Q
 郯城徐祖陵的否断* H( Y' m. n7 `& ?: S  J
  2016-12-26 20:55阅读:6
& g8 y$ M0 O, `: F6 {( T3 M  郯城徐祖陵的否断
  l* w; N- E. Y
您辛苦啦。不必功成在于我,但求反假不缺席7 X/ M  I8 q9 z9 s2 w  I
 楼主| 发表于 2018-7-9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勇前山东 于 2018-10-1 13:58 编辑 8 b. n" x/ T" ~) P, G" e
+ D* B* S& I  X" `
郯城徐氏假祖陵弄虚概述4 V1 n& A% d5 B) P( K
% W; Q) H8 h! k6 w+ s. d
9 a/ x/ w+ c4 M4 R9 R
      笑死了人 赔 还 是 不 赔
+ E5 P- ~* Y" _; |; T
5 P/ L% [0 a( E5 J! a: D0 H" I

8 f3 _( _! \& P2 r  前天埋一人,昨天葬五人。
8 r: u  J. u; v& N  今成十一人,明天会几人?
, d& {5 w+ Q, o3 m) ^# l/ j. e/ e/ U6 |$ N$ d
  开始豹公墩,后来始祖陵。
/ E# n0 t" @$ i7 L4 Y  今成先祖陵,明天什么坟?9 |+ N) f; J: ^3 U: ~0 L

3 j' \/ s) Y2 g    到底是什么 反映了什么.png , }0 Z& u* e0 R4 q2 u! ^& ~
8 _  z! ~& i6 l! q& e1 t" b. [5 k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4-16 18:28 , Processed in 0.089658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