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回归徐氏
搜索
查看: 839|回复: 7

[家谱] 沙溪房重修谱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徐氏好友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回归徐氏

×
本帖最后由 徐元尊 于 2022-12-1 18:36 编辑 . ?$ j  W- R. \( T7 m

/ q( e( Z# E$ R" F1 i                   沙溪房重修谱叙2 h* W  j' d; E3 @# w3 o6 x
· 清乾隆四十五年 邑廪生     李 鹏 万   拜撰) u9 l5 y) b/ I
2 m. A+ C: f: `, V
沙溪徐氏由来久矣,原其先固自源远而流长而考其近代则惟隆公于后周广顺间,由兰石而徒居吉之龙溪嶐之二十三世孙性可,又于咸淳间由龙溪而徙居永丰之沙溪。今其子若孙聚族于斯,又历数世矣。其裔曰钧慴,夫世远年湮,而昭穆世系之或至于混淆也,乃于乾隆庚子取旧谱而增修之,启其端则祖嶐公而宗性可序,其本源首龙溪而次沙溪,既成乃属予为之序,惟家之有谱以敦本也,利用切以传信也,利用实彼夫,世家右族尚矣。亦有系不出于天潢族不同于巨室。而谱牒所载必建引君公王侯以为其祖宗必联缀阀阅簪缨以高其门第,非是则以其族微而相与窃笑之。呜呼!何其陋也,夫论受姓之初孰非黄农虞夏之裔,论派衍之后代有富贵、功名之人,然观孔子删书必断自唐虞修史必缺乎,夏五则知远者可略,而疑者可缺也。观于闵氏以引于骞贻讥崇韬以拜汾阳见辱则知岁者宜亲,而疏者宜远也,今徐氏之谱详其远而不驰,思于荒渺举其亲而不妄引乎,华膴是诚,切实不泛深得敦本之道,而可为传信之资,故乐为序之。/ S$ [/ r" T; y! l1 E, F3 J# j
. M% `6 c1 Q) x9 t1 N; H
        下固徐氏重修族谱序
) K3 P  i& ]- N# a' J' q$ ?·民国四年乙卯   举人 宋彭寿  拜撰0 V+ L* z" `* j1 O

& w6 a  ?+ M6 x7 J1 G9 j余弱冠肄业豫章过孺子亭,景仰徐高士之风,继而读《后汉书》,至徐穉传详,悉其学行志节而后知。吾江西晋唐宋明硕士辈出节义,文章彪炳寰宇,其渊源所自皆本孺子公,犹厥风声则徐氏之为赣省著姓。由来旧矣。今年冬余以vk溪同姓修谱,持来襄适有下固,徐氏之重修谱牒家元君持其旧谱序来讽谓,吾族之源流,悉在于是请为序,考制一言以列简端,按旧谱序云:吾祖韬公事唐中宗为侍御史,生子四:晁、晸、晟、旵。晁公任青州北海令,生子:全。为唐中书侍郎讳安贞,又安正,相唐封齐国公,自豫章而家永丰之古下院,生子五:郧、鄴、邠、邡、安阝。我二大郎鄴公卜家于兰石开基创业,选子二:和琛,九世孙有绍祖公之子:泰甫公者,由临川下麓徙居乐安城东象麓,递传至二十世祖曰汉荣公,徙居县南山前曰汉仕公之曾孙兆麟公徙居本邑二十六乡之描溪,又二十一世祖文林公徙居宁都怀德乡牛棚埃,传至廿三世祖曰兆昌公兆安公兄弟始由牛棚埃转徒今之吉水下固居焉。是诸派迁徙者皆由象麓而分也。其事继祖公为一世祖者以象麓为宗不忘所本也,此旧序支派之分晰至详,今下固徐氏之谱,以绍祖公为一世祖,而绍祖脉承鄴公,鄴公脉承安贞,安贞脉承孺子,此周可至详而知也。然谱之为道远者渺而难考,近者信而有徵则益,谱之尊绍祖为一世祖,而以泰甫为宗者,可谓真知谱法,而有所持循矣。前次续终溪谱,所合乐邑杨溪两谱萃谱。
( d3 S5 W, v  T, j5 y9 b' ^2 C
. G' }7 U! U0 i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元尊 于 2022-12-1 18:40 编辑
+ r2 q+ }( M7 ], x- w: S) B
% b$ q2 z9 W$ `. |6 \             徐氏八修族谱2 N* l9 o0 ?" Z; |& o$ N8 k
% _& ^" N1 p; D5 u2 R
          商公以下源流总系第六卷终。
4 H  j& g9 @3 l* Y: i, F: i6 H% o/ o" E! k  l6 @5 @
          韬公位下世系小传# G4 `' @' k5 J( P" E  ]# O

, F6 r2 W3 B7 I2 b; F4 c         玉公之子:5 V3 q6 l5 L) ]# H5 b1 f# S
十四世·韬公,字丕略,号坦斋,事唐中宗为侍御史,授光禄大夫,生贞观八年甲辰正月初一日,寅时,卒景龙元年丁未十二月初五日辰时,享寿六十有三,葬骊塘。甘氏诰封夫人,生唐贞观十七年癸卯十月初十日未时,卒景龙三年已酉七月十八日卯时,葬坪上魏家园月岗角。继娶赵氏,生殁失考,葬龙泽。生子四:晁、晸、晟、旵。
% F; f$ E' m( }
- T' N6 y' N% E2 P            韬公长子:
. B- d: a) d6 T  G十五世·晁公,字东辉,任山东青州北海令,诰封侍郎、政清民化优,陞辞休,由此而至豫章採孺子墓,阅淑气,塔见其山清水秀人淳俗厚就居古下院即报恩寺处,生唐麟德元年甲子六月十九日亥时,卒唐开元十七年年己巳七月十四日卯时,葬西坊嘉应庙后蜘蛛结网形亥巳龟乾巽。配侯氏诰封曹国夫人生于唐咸亨元年庚午五月十五日寅时,卒唐开元二十四手丙子九月十二日戌时,同葬夫茔。宋志曰:曹国夫人墓在西坊嘉应庙后,常有耕夫人其中见其堂室奥隧如人世焉,人咸知徐侍郎夫人葬此。生一子一:安正。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元尊 于 2022-12-1 18:46 编辑
% `# R5 p2 ]; L( }$ a3 e/ e2 q2 a% F' N1 h, W$ I
                  江西永丰县徐氏源流初探
; T, |, {# V, N+ N! t) D$ b. ?  m' ~! s& ~" g% ~. V& R2 L
* }: D! b9 g5 X: `4 M+ C
         据永丰县沙溪村、金溪村《徐氏宗谱》,里面有一篇“欧阳修撰写的《徐氏族谱序》”,该谱序记载永丰县沙溪村的开基始祖是孺子公的二十世孙徐台,(这无疑说明沙溪村至少应该是在南北朝时期开基),传至唐天宝年间徐安贞生五子,然后子孙再从沙溪村四处分迁。分别迁宜黄县、乐安县、吉水县……。又据乐安、吉水、宜黄这三个县的《徐氏宗谱》记载,和永丰县沙溪村的宗谱是完全吻合的,而且这四个县在古代曾多次合修总谱。如果永丰县的《徐氏族谱序》真的是出自宋代欧阳修之手,至少可以证明欧阳修时代的沙溪村以徐台为始迁祖。; B% X0 t9 N( R  }
据《徐氏宗谱》,天宝年间中书侍郎徐安贞为报母亲侯氏养育之恩,就在住宅旁建了一座恩江寺。传至洪武二年,徐安贞裔孙又在恩江寺中建了一座塔。后来恩江寺改作报恩寺,现在称之为“报恩寺塔”,此事亦载入《永丰县志》和《江西通志》等书。现在的永丰县恩江,或许就是因为徐安贞之缘故取名为恩江,而恩江镇之名,或许也源于徐安贞……据《徐氏宗谱》记载,中书侍郎徐全,号楚璧,谥“安贞”,因避皇帝之讳,所以改为“安正”。再查唐朝历代皇帝的名字,似乎没有叫做李贞的人。难道是避唐朝皇帝的年号?8 |/ Z/ P- H; @: n
徐安贞后裔们于武二年始建报恩寺塔,现在仍然屹立在恩江河畔。查《唐书》及其他史书资料,徐安贞初名楚璧,浙江龙丘县人。唐中宗神龙二年登进士第,累官至中书侍郎。则永丰县《徐氏宗谱》和《永丰县志》记载的徐安贞,就是《唐书》及史书中的徐安贞。又据浙江金华地区《徐氏宗谱》,徐安贞为浙江兰溪县人。和史书吻合。然而,湖南平江县《徐氏宗谱》则记载徐安贞晚年隐居平江。《平江县志》记载,徐安贞墓在平江。那么,江西地方志和永丰县《徐氏宗谱》记载徐安贞居住在永丰县,徐安贞母侯氏葬在报恩寺……,报恩寺塔和恩江的存在,至少可以证明徐安贞和永丰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徐安贞是不是徐全?徐安贞是否因为“避皇帝讳”而改为徐安正?徐安贞晚年是否真的隐居湖南平江?平江的徐氏是不是从江西永丰县分支出去的?如果宋代欧阳修给永丰徐氏撰写《徐氏族谱序》是真实情况,至少又可以证明在北宋时期的永丰徐氏就已经有确凿无疑的族谱记载着徐安贞的事……
3 t/ n) B( e1 h- k! Z8 K目前,史书记载的徐安贞资料欠缺,仅有聊聊数语而已,所以,浙江金华、江西永丰、湖南平江三地的徐氏宗谱记载到底是不是准确?& M# \; Z! b* s. G9 |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元尊 于 2022-12-1 20:13 编辑 : U& W& T1 W2 ^: k6 y
3 L# V: h& \7 I: ?+ z& J

3 h' C( E- W5 Z! u& m                    欧阳修与《徐氏族谱序》   
; h- C% {, ~2 S) I- R& M7 I
8 [+ h% _( r2 \6 ?《金溪下塅徐氏族谱》收录了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谱牒学家欧阳修为江西永丰县陶唐乡黄沙溪《徐氏族谱》序文。该序文被历次重修的族谱完整地存录下来。  % {) z* ^8 |( w' n
欧阳公的这篇序文字数虽不多,但大气磅礴,文采飞扬,非文坛大师不可为。它对研究欧阳修在文学、史学、谱牒学等方面的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证价值。  
9 V- i" w: L, \- c查考资料,并经欧阳修第35代嫡孙、欧阳修纪念馆馆长欧阳勇证实,此篇遗散在永丰县民间的序文,从未收录在欧公任何文集上,也从未公开发表过,是目前发现的欧公为故乡人修谱撰序的第一例。对进一步研究欧阳修生平事迹又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史料。因此内心十分激动与欣喜,遂仔细研读该序文。  
( a% q) U% P; ?% I该文总共540个字,作者署名为:“宋嘉祐五年庚子(1060),添太政加太子少师欧阳修,本邑人。”  9 y# N  Y' X7 U$ Z
查阅史料可知,嘉祐五年欧公54岁,当时他卸任开封知府职务一年有余,正以翰林学士的身份,专心修撰《新唐书》(共250卷)中的记、志、表三部分,共60卷,并总体上审阅把握《新唐书》其他部分的内容。当年七月《新唐书》修成,进奏朝廷。在等待新的任职令中,他前后七八次上书朝廷,要求回老家洪州(今南昌)任职,恳切陈词申述自己再三请求出知洪州的原因,但朝廷坚决不允。当年九月一日朝廷任命他兼任翰林侍读学士,为比自己小三岁的仁宗皇帝进读史书,讲释经义,备供顾问应对。当年十一月十六日,朝廷又任命欧阳修为枢密副使。嘉祐六年(1061)润八月二十一日,欧阳修又任参知政事,进封开国公。  ! Q2 [  z2 f. e& a' f% g

6 I2 u& g' ~( j- {8 n7 g当年11月16日,朝廷又任命欧阳修为枢密副使,就是枢密院的副长官。 枢密院作为宋朝最高军事机关,掌管全国军务边防,与中书省合称“二府”。嘉祐六年(1061)润八月二十一日, 欧阳修又任参知政事,进封开国公。北宋前期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处理中书省(类似于今天的国务院)的政务。
$ G' ^, ?9 Q1 _2 Q$ e: i. c6 r3 z) c4 _/ [
可见这一时期正是欧公政治地位不断上升,从政经历极为活跃的阶段,仁宗皇帝极为赏识他之时。实际上这也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就是在这一时期的开始阶段,适逢同乡黄沙溪徐氏重修族谱,意得志满、意气风发的欧公,因徐氏族人的盛情邀请,欣然命笔写下了这篇序言。3 {, E+ a9 r: S" @4 l

" p: v# s. L' w* A) G欧公在序言中开宗明义地介绍了谱牒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谱牒之作,何为也,所以明世系,别亲疏,正根本。紧接着他从介绍司马迁撰著《史记》及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中自叙家史,上下几千年,从远古到如今的源流展开,告诉人们修撰谱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l1 y5 B, Q, y6 r' R
1 c  P% H* T" h, ?" D序言中还特意介绍了黄沙溪有一个叫徐开济的人,因为是欧公家的前代佳婿。经查,徐开济(842-904)是徐邠(bin)第五代孙,比欧阳修早出生165年,娶欧阳氏(843-905)为妻。欧公在序文中接着说:故熟知他们家族自 远古高阳氏受姓以来“具诸简册”,了解他们家族繁衍、迁徙的粗略情况……
% i- Z- {3 h3 p$ t$ i; Z
# J; \8 ?! S3 y  u. I% H- h序文中明确提到:“古下寺院,后报恩寺(今县城报恩寺塔旁)乃故宅迹也”,先祖徐晁(664-729)任山东青州北海令,生儿名叫徐全(698-759),字安贞(正),是唐朝天宝年(742-756)的中书侍郎。(即中书省的副官,中枢省是指朝廷执政的中枢部分,中书侍郎类似于现在的国务委员)。2 Y% y  n6 O% d4 p

7 u, M" H- J4 W: A/ c) [( H+ v徐全生有五个儿子分别取名为:郧、邺、邠、邡、安阝 ,他们都“诗书禄仕”,只是其第三个儿子徐邠(bin)“经明行修,唯不干禄仕”。后来徐邠就居住在报恩寺老祖居地“庐幕”旁。其间还发生了一件奇事:有一天他救了一只被猎人追杀的老虎,不久后老虎“啣白兔以谢”。' E' h3 s- ?5 |$ V) C+ \# l; r$ |
9 T; ], I7 \& ?- [
序文接着说:唐乾年间(758-760)徐邠迁徙到同邑的筱岭(今藤田岭南),该地虽“地势广大,荡平,奈多旱”。到了唐建中年间(780-783)再迁往“邑之黄沙溪坪背,见其山青水秀,草木葱萃,此真可居矣”,徐全说:这里是个好运、好景,好福气持久的宝地啊。但担心“谱之残缺,则后人罔知,所自断!”自从先祖徐晁派系以下都要清楚的记清其“生、殁、隐、显、婚、葬,其旁支散徙不能竟其流者悉略不录”。) K2 @" ]; ~  e, E- z# p

9 x! L7 R# H0 A5 _- r$ l欧公还说:从始祖徐晁以下均“备载无遗失,实可信也,题曰《徐氏族谱》”,请我为它作序,我认为族中有了谱是件好事。“无谱则尊卑失叙,失序则不和,不和则争斗之寡兴,亲疏之义缺失矣!然谱之法尤贵详实,盖不详则疏,不实则误,误则不孝,疏则不知,不知不孝又曷若无谱之尤愈也?”(又怎么会比无谱更好呢?)
: d7 r( Q- A1 V9 b  L/ d/ q$ F* X- |+ ?1 N
欧公在序文最后说:现在看到《徐氏族谱》既详细又真实,还恭敬地请我为它作序,是仁人孝子虔诚的用心,同时也是司马迁作《史记》时那种宏伟志向激历了他们啊!这本族谱必将见证他们的家族将越来越繁盛,兴旺发达,懂诗书礼乐的读书人将长盛不衰啊!
4 ~- _  r, T* W0 i9 ^3 K3 l/ G
7 U" E) b2 M' b' S* a我们反复认真地读完这篇序文后,就想为什么黄沙溪的《徐氏族谱》历经1200多年,前后13次重修,内容非常完备详实,原来是先祖徐全在唐代时就郑重叮嘱族人,要永远把这件事情做好。' W0 R+ B( X& ]

2 C9 T" B3 M7 f3 z3 w7 g众所周知,欧公对家乡山水,风土人情的由衷赞美,主要表现在他嘉祐五年秋天吟唱的那首《题寄沙溪宝锡院》,“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常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酿酒烹鸡留醉客,呜机织苎遍山家。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却不知他同一年中,在这篇序文里也有对故乡筱岭、黄沙溪一带美丽山水的无限赞美。
$ o$ Y  [% D; J  \( i+ N0 R/ Z0 M$ Q$ J! s. w5 \! Q3 Q( ~
关于此序文的写作地点是在老家永丰,还是在当时任职的京城开封。通常的说法是欧公平生只到过故乡两次:头次是大中祥符四年(1011),当时年仅五岁的欧阳修是随母亲郑氏、叔父欧阳晔等一家人送父亲灵柩归葬故里沙溪的;第二次是皇祐五年(1053)年七月十五日从河南颍州启程,扶护母柩南归与父合葬,至八月上旬到达故里,是年冬天因岳母突然病故,又急忙赶回颖州去了,总共在老家待了三个多月。现没有资料证实欧公在嘉祐五年。回过永丰,但仅凭他对筱岭、黄沙溪山水风景的赞美描写必是曾经去过那一带地方游历过的,或许他当年确也曾回过永丰?只是没有看到资料记载。
( _/ c8 X. g3 i" C! E9 v6 F, r& u
2 Y  O4 V1 _' J# h& \: |若这篇序文是在开封写作的,必定有亲友将族谱完整资料及书信等送往京城欧公处,才可能应承此事。可见即使在当时交通极不发达的北宋,欧公与故里亲友的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
: E0 ^- c/ R" q7 @1 F- i2 i; ~  Z, Y! X2 S6 `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序文落款处只写:“添太政加太子少师欧阳修,本邑人”。欧公是当年农历九月被朝廷任命为枢密副使一职的,可见此文的写作时间应在九月前。当然欧公当时还是有其他许多头衔的,但他都谦虚地略去了。
& k: d' D8 t6 h9 c- n8 Z$ i: e" v) R. Y  n) J5 ?2 k
另外,欧阳公在许多文书中常自谓“庐陵欧阳修也”,如著名的《醉翁亭记》中,那是因为庆历六年(1046)在滁州任上作的该文,永丰建县是宋至和元年(1054),那以后黄沙溪与沙溪同归永丰县辖,因此欧公在此序文中特注“本邑人”。这是欧阳修流传下来的文章中,自称是永丰县人的又一实证。
# o0 X) M1 @7 d- k
2 p* e" t: r: A! P2 I欧阳公在序文最后说:现在看到《徐氏族谱》既详细又真实,还恭敬的请我为它作序,是仁人孝子虔诚的用心,同时也是司马迁作《史记》时那种宏伟志向激历了他们啊!这本族谱必将见证他们的家族将越来越繁盛,兴旺发达,懂诗书礼乐的读书人将长盛不衰啊!    
0 i- l/ Y; T& P) {6 W$ m! a
4 E# m$ z' g3 {' e9 Z7 s. r众所周知,欧阳公对家乡山水,风土人情的由衷赞美,主要表现在他嘉祐五年秋天吟唱的那首《题寄沙溪宝锡院》:“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常向北人夸。青林霜日换枫叶,白水秋风吹稻花。酿酒烹鸡留醉客,呜机织苎遍山家。野僧独得无生乐,终日焚香坐结跏。”却不知他同一年中,在这篇序文里也有对故乡筱岭、黄沙溪一带美丽山水的无限赞美。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元尊 于 2022-12-1 23:36 编辑 * u6 W: ?/ \7 L+ ?" z( n  ?
$ h8 o2 E/ F+ I0 Z. A4 A
       (吉丰金溪徐氏十修族谱)     ·       徐氏族谱序
2 g/ L6 L+ R4 k& X% x
; w- }6 Y0 _% u( x7 l    谱牒之作何为也,所以明世系,别亲疏,正根本。尝观太史公《自叙》家世,南正重,虞夏商周秦汉上下几千年,受姓别氏分职釐务至详。至实后之人知不出此,辄冐望族。以矜阀阅弃所亲而不录,吁,何鄙哉!同邑之黄沙溪徐氏开济乃簪缨宦裔。. X4 _# t, ^) ]+ T, q
     吾家前代之家婿熟知徐姓自高阳氏,受姓以来,具诸简册,至秦莊襄王时,有诜为秦相,九世孙彦通,为户曹给事,僮县徙金陵,十六世孙俭,任西安太守,补豫章,遂居白社州。十八世孙穉,桓帝时不就。二十二世孙台,任丹阳县令,升吉州知州,居今之古下寺院后,报恩寺,乃故宅迹也。晁任青州北海县令,生全,谥安贞,唐天宝间,中书侍郎生男五人:曰郧、曰鄴、曰邠、曰邡、曰安阝,俱诗书禄仕。三子邠经明行修,惟不干禄仕庐墓,遂虎得脱后,啣白兔以谢乾元间遂迁邑之篠嶺,地势龙蟠虎踞。奈地多旱魃,建中时复迁邑之黄沙溪坪,背见其山青水秀,草木葱萃,此真可居矣。侍郎公云仍景星恒懼谱之不明,则后人罔知所自,断自青州北海令派系,著其生殁隐显婚葬,其旁支散徙不能竟其流者悉略不录。由北海令以下备载无遗,实可信也。题曰:《徐氏族谱》,请为之序。余惟族有谱也,尚矣!无谱则尊卑失叙,失序则不和,不和则争斗之釁興,亲疏之义缺矣。然谱法尤贵详实,蓋不详则疏,不实则诬,诬则不孝,疏则不知,不知不孝又曷若无谱之尤盛也。今观徐氏族谱既详且实,惓惓讬以序者,其仁人孝子之用心欤抑太史公之志,欤徐氏之谱将见愈蕃愈盛,诗书礼乐悠久不替矣。   
' H- {6 {- v- e( i$ [     峕        大宋嘉祐庚子岁秋月     吉旦# Y. W$ c( J3 k$ Y) H0 y+ p) t2 \/ X0 d/ o
     尜(厶+夵)大政加太子少师同邑六一    殴阳修譔。
7 ?1 t& @; m" j    (吉丰金溪徐氏十修族谱·舊序·二号)
2 t8 {2 o! h  C3 H" C6 Z1 U7 R, D7 b0 W/ X
IMG_20221201_232955.jpg
3 X: v5 N: j+ j7 s( O% r2 P0 Q
% v8 T4 h" J: X4 w4 K IMG_20221201_233037.jpg " i* E  d2 I+ z1 m! P. X

" n  @; b5 f! W8 z1 V* A/ @ IMG_20221201_233743.jpg 3 K' p  h* B! M, M8 Y1 v( p
 楼主| 发表于 2022-12-1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元尊 于 2022-12-10 21:08 编辑
* M: e' M# d; q7 s$ I* a
3 o  D4 P/ \  ?  L  @+ A$ K            宋故徐纯中墓志铭       * A* i1 Q" q, t& [5 a, q! C2 I
                      金华黄庭坚撰并书         
: n, l( h+ M2 p, t3 e君讳佖,字纯中,赠宣德郎徐君陟之子,庭坚之姑、长安县太君,君母也。徐氏世为豫章人,不知其流迁所自,或曰:"盖出于后汉聘君穉,其族人避兵乱,买田于西安山中,稍堙替不学,故君曾王父光、王父赏皆治生货殖于田间,宣德君始筑书馆,廷诸生,而君昆弟皆化为儒者,君总角蔚然负文采,不事家产,独喜游学,故太师王恭公在翰林,号为文宗匠,君往从之学词赋,恭公称之。同门生皆台阁知名士,乡曲以为荣,再荐于有司,而诎于礼部,同时进士皆谓君不耦,非艺之罪,君既倦游归而自放于酒中。元祐六年十二月以疾卒。享年五十,娶黄氏,予女兄也,初生两男子皆下殤,晚得男曰多老,五女子:长嫁临江军法曹参军李森,余在室。君病革时,室中二女刲股肉以进,人皆衰之。君崭崭嶷嶷,在丑不诤,坦坦施施,持论不回,家居孝顺怡怡,长安君尤爱之,初予世父长善,有大名于四海,试礼部赋天子外屏,声动朝廷及。当试于崇政殿,病不能兴。天子遣中人问疾于其邸舍,赐之药齐焉。蚤世而嗣不立,世母张夫人年少守义,保其孤女及孤女成人,为择对以归君。张夫人以谓文章之秀气,不丽于本枝,或于外孙也,今多老越在怀绷,又可冀其成立耶。于是长安君,年八十而哭其少子,孀妻拥诸女负婴儿啼不成声,使来告曰:将以七年十一月甲申,葬纯中于田蒲之原,先舅之墓次,子为我作铭,以慰荐纯中于下泉,它日亦以示多老。呜呼!其忍不铭。铭曰:艺文以为耜,孝弟以为田。师友以芸之。自古有年于戏!纯中力耕而不泽,多稼而不穑,匪其耜之不碧,维岁不若。; x& i1 W2 m8 m3 F7 q
% |- H$ _, b$ t" p7 y% V/ U& B
mmexport1670677584348.jpg 2 {2 ?# f2 U) A  L. A1 T4 w- q
& s9 s1 V+ d; p6 E' j
mmexport1670677591949.jpg
4 b; {+ o$ H6 r6 b) ~9 C2 o' X' i6 W4 M, m- v
mmexport1670677599078.jpg
9 R( k8 Y2 B4 d2 ~* E; G4 |
4 R4 o' f# N" Z: \4 @! U6 s 1670677379993.jpg # g7 x! A" I0 o  q0 f; L* W
/ A) K6 U# J! c4 ^3 S/ c* Y" X
发表于 2022-12-16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鸿钧 于 2022-12-16 20:42 编辑 - w( `+ P( O3 W* A5 b0 f% G
, t, B: X; f/ e" h. Q% ?7 k
楼主发贴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 I4 r- @) ]& f5 {8 Q& d) s# Y7 l; I4 n- C9 b  t; G, g- `
开国将帅中的徐氏宗亲
* e% \2 t7 Y6 A3 a+ K! h, n. i0 S' B" C, P+ Q- F

+ e+ w6 L0 C2 a3 l: U! d徐姓在宋朝《百家姓》中排第150位,至2010年升为第11大姓,人口多达2000多万。
0 e3 H0 R# L' @, I+ O
8 V1 ]2 S9 ]. d! n* q& q  ?, v徐姓将军在1640位开国将帅中9 K8 I* w/ ?7 a2 Z# H$ q
,获开国少将、开国中将、开国上将、开国大将、开国元帅军衔者如下:
; a5 [/ ]% d. A: v3 X7 ~' U" u! @' f1 D4 d2 T2 n
一、徐姓开国元帅人数、籍贯及名录( r8 p3 g- Y0 I6 H% o

! c$ I* |# `- z3 N# V$ b4 m徐姓开国元帅有1人,他就是徐向前元帅。
" l5 U* Z# u$ D1 S1 A
* ]" S+ A1 |) a) U0 \! |/ v& @徐向前元帅,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徐氏宗亲,黄埔军校第一期传奇将帅。
% Q* h# B. z6 c4 F! j4 p3 `" @; r7 ]+ `) G2 ^- `
土地革命时期,徐向前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兼第四军军长。
6 p7 [2 M9 D$ F3 K4 @5 w
; o' G1 ?2 H4 `. Q( Y抗日战争革命时期,徐向前曾任八路军第129师副师长、八路军第1纵队司令员、抗日军政大学代理校长。' X) O: m4 r2 |& F+ K
" L) j; L. |  R* f  {
解放战争时期,徐向前曾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后改称人民解放军第18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7 Y. y8 [6 G5 v5 @
# H! M' J' [4 {& h' u! |建国后,徐向前曾任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部长。  ]/ B4 ^" n0 n, d

6 a4 ?  \9 G3 i0 e1955年徐向前被授予元帅衔。# y* x# S0 M- @  }+ \

6 {; o" P& w: s# ~二、徐姓开国大将人数、籍贯及名录; ^$ ^  G1 ~+ V3 _* r3 f+ K( y9 w
徐姓开国大将也有1位,他就是徐海东大将。
8 [7 _# ]; T5 B0 f+ p* m( Y: U9 N- P# N$ g' c$ B/ z% N) m
徐海东大将,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徐氏宗亲。# k7 l( w+ i5 s3 X& U

9 ?2 z2 a2 T: M" ]; E9 E) V徐海东大将在土地革命时期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红25军军长、红15军团军团长等职务,
2 g! D4 |, s; ^" O; O3 W/ ]6 p. W( X3 M( r) w
抗日战争时期,徐海东大将曾任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 h4 R, w# ^5 Z! G) K
3 @# {4 R( x9 p; G- V! L" A
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0 M5 u6 m3 S5 U! C* b9 K+ u, V
! p2 q) r# o0 j9 r& g3 F7 d5 k
三、徐姓没有开国上将
0 V$ z, [" Z; A  ~" e& ~# l7 g  F+ X1 J8 i
四、徐姓开国中将人数、籍贯及名录% i3 S2 j/ Q, M! X& z

9 X7 M& r! W7 L" [7 w3 _  ~徐姓开国中将有3位,他们分别是徐立清中将、徐深吉中将、徐斌洲中将。
+ P( N& G2 _' z. E) {" k, j
* A8 @+ l1 a; @; a9 N1、徐立清中将,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徐氏宗亲,曾任第一野战军1兵团政委、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济南军区政委、成都军区第一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5 r  M6 t  p- u3 B

0 a; {: U6 ~1 M) @% A& s2 E2、徐深吉中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徐氏宗亲,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1 {+ K, }+ ~! H' |" t" n4 E" a2 x. R
3、徐斌洲中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徐氏宗亲,曾任志愿军第39军政委、军事学院副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 w% S+ ^4 j( O) _1 m. o% U! h* q5 E/ E- l
五、徐姓开国少将人数、籍贯及名录
. V# r/ M. L1 ^3 k3 g8 f) |徐姓开国少将共有18人。其中1955年授衔的有11人,1961年授衔的有3人,1964年授衔的有4人。' G2 f# ^  K" u4 [2 W! S6 x* c
) S- R5 g$ s7 M* F: ~+ k
(一)徐姓1955年授衔开国少将人数、籍贯及名录0 e7 f  Y6 l* m2 Y& t8 E# V
/ Y) d# V. u$ X  I6 Z
1955年授衔的开国少将中徐姓有11人,具体籍贯名录如下:, v( C7 L, ?0 c* v: U* [
4 e3 x) \3 t( v
1、徐斌少将,四川省达州市徐氏宗亲。- `. b8 L# t7 v( K

: ~" G+ p9 [* a  b3 M; i2、徐文烈少将,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徐氏宗亲。
$ l; k7 j; u) d) b$ s% p9 V+ ?, J6 m0 y: _7 [' w* p6 N1 i
3、徐光华少将,江西省赣州市徐氏宗亲。3 ~' z2 T0 o' b" |' X/ P2 \
2 ~2 W: N+ o1 {% _
4、徐体山少将,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徐氏宗亲。& ]8 H% H9 C* p* q

' a3 a: m, r/ r3 Y4 ?0 I; a5、徐其孝少将,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徐氏宗亲。8 O4 r% p$ }9 U) u, c7 M
# @2 e% q( v+ |; @( x/ R
6、徐其海少将,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徐氏宗亲。3 _' y3 w3 I+ x( y: `

' V1 k- h3 O' n7、徐国夫少将,安徽省六安市徐氏宗亲。
9 f& D2 X3 p6 k& t- Z! m9 a1 D0 D' ?6 t4 X4 k2 g- }( g: ?
8、徐国贤少将,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徐氏宗亲。, R8 U* {0 z4 T7 K6 ^
5 F0 f9 @7 o. ~) m) \- o
9、徐国珍少将,甘肃省天水市徐氏宗亲。
- K* g  @4 I2 g* H, ]- l3 ]0 p  ~& P1 L7 |' y% c
10、徐绍华少将,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徐氏宗亲。- y5 i. p9 r; g( Q7 q

3 S$ P; Z7 m0 X  e% u4 {% I11、徐德操少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徐氏宗亲。7 W$ {3 G! k# ?+ i
: ^6 m! C+ o: C* T/ Q
(二)徐姓1961年晋升开国少将人数、籍贯及名录0 n: T0 L* A5 l
( B. A" k4 G" Q0 d1 f1 f
徐姓开国少将中1961年晋升的有3人,具体籍贯名录如下:
' t4 p3 x; L! e5 e  n+ y+ d) E$ b9 p. _. J- c( y1 a' }
1、徐明少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徐氏宗亲。  C/ ]4 u) ~9 k- Z
# f1 H  Y9 K, I
2、徐介藩少将,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徐氏宗亲。- C# v" L* Z4 L* j# U

- e/ V: U- l: v3、徐光友少将,安徽省六安市徐氏宗亲。4 Y' z# i  n9 p" H. O
​(三)徐姓1964年晋升开国少将人数、籍贯及名录2 {2 e9 Q, R3 c
; J+ a9 V7 }$ R8 a9 ~. ]+ M
徐姓开国少将中1964年晋升的4人,具体籍贯名录如下:# u6 E# e$ v( x7 h& K& m" b3 p; b

( V" W* t; X( T. @# `: E1、徐信少将,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徐氏宗亲。4 ?3 z  ?* b2 Y0 O

- o1 _3 h4 h: p0 g9 ?2、徐文礼少将,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徐氏宗亲。
1 @9 Z: Y- S  B2 [3 A
7 m7 B1 V1 _6 z3 e2 I6 m3、徐立行少将,上海市徐氏宗亲。5 {( F: z* J2 q

4 A1 q* H' G5 D  V. y: E, u  q7 b4、徐明德少将,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徐氏宗亲。
" a/ I/ R0 k* |3 l8 n% R% B  P
六、南州世泽;东海家声;徐姓人才辈出
6 F4 ~* J. q( G徐姓开国将帅共有23位,其中开国少将18位、开国中将3位、开国大将1位、开国元帅1位。& U/ C4 j1 `9 A5 F
1 y& e5 \* _' G
除了开国将帅,徐姓历史名人还有很多,西汉太守徐光、哲学家徐斡,三国名士徐庶,唐朝名相徐商、徐彦若父子,明朝名将徐达、地理学家徐霞客、科学家徐光启、文学家兼书画家徐渭,现代画家徐悲鸿等都是徐姓的俊杰。徐峥、徐若瑄等明星也是家喻户晓。- }* P" V% x1 g! f/ L2 F* x3 Z  R

9 n, ^! {3 l: R7 c) q7 K徐姓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广东省、浙江省、四川省等省份。徐姓主要分支派系有东海堂、高平堂、高宛堂、琅琊堂、雪山堂等。$ k, b$ d( B  p0 \2 v
发表于 2022-12-16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徐鸿钧 于 2022-12-16 20:53 编辑
  q! {; H3 x7 S5 H1 m3 ?. G! F0 h# e$ s, w0 `
楼主发贴辛苦了,谢谢楼主分享!
* Q7 W" t% `$ U" j4 }
, h% h5 I5 L6 T. ?: Z3 @冠县徐氏名人4 O9 `3 v$ A6 C" Z2 e* W0 j
徐延旭(?——1884)娄庄人,道光举人,咸丰进士。曾历任太平知府,梧州知府,广西按察使,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等职。5 Y. c, U1 x- B3 g3 }3 V
徐坊,娄庄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家学渊源,初为户部主事,一九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两宫西逃,坊随之西安。1901年坊超擢,国子丞为宣统帝之师。卒后加封正一品,晋太子少保衔,谥忠勤,国史馆立传。' @  C. c+ n3 o; G$ n
徐运北,(1914——2017)三奶奶庙村人。一九三四年加入中国我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历任山东省鲁西特委书记,鲁西区组织部长,民运部长,贵州省委副书记,卫生部副部长,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第二轻工业部长等职务。
: o+ `3 A% G# K7 E徐虹(1909——?)女,徐刘村人,早年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我党,曾历任冠县,范县,濮阳县妇女部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手工业总社理事会,监事会常务副主任。
6 S3 j; k( {2 W: w徐杰(1920——2018)前小化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我党,曾任中共冠县一区区委委员,政治指导员,总务科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华北局组织部巡视员,政策研究员,北京电子管厂副厂长,西南物资局政治部主任,四川省地震局办公室主任,副局长等职务。3 K& ~; J( N& S
徐万夫(1924——?)前小化村人,早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我党,曾任冠县大队支部书记,游击队指导员,武委会军事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湖南省益阳专区公安大队政委,省人民检查院处长,人事局科长,长沙化工厂厂长,长沙市司法局局长等职务。+ h& T& g' e: @- R' D4 o: |
徐本志,1935年出生,万善屯村人,曾任沈阳军区某部司令员,沈阳汽车厂高级工程师,正师级军代表。# f: y; S0 @& I- V
徐本玲,万善屯村人,宁夏大五口驻军后后勤部长(副师)。
9 v9 `3 R% f$ c; i) w/ K/ y徐本龙,万善屯村人,任上海大学教授,物理信息学院副院长。徐世典,高杨林村人,山东省友谊出版社社长,党组书记,高级编辑。
1 B: e; V! E+ D6 m, R4 r+ g徐立国,徐刘村人,历任冠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主任,聊城市委副秘书长,现任聊城市档案局局长。, e" D5 z, \/ \& u" q
徐希科,徐刘村人。现任海军军医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高级实验师,专业技术八级(正团)。
$ `6 b7 P; A! T0 N; \# ~% p, s徐书良,东徐庄村人1968年参军入伍,曾任参谋,作训股长等职,转业后任河北省国税局装备处长职务。
, s4 O4 N' G# [二零一九年五月十五日
  w1 Z3 f9 _3 f; q( w3 O* j) ^' F- g5 N) }$ E8 y0 _
6 S8 z3 A, Y0 i& g3 N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向全世界推广中华文化瑰宝徐氏文化的联谊平台 ( 粤ICP备12026633号-3 )

GMT+8, 2025-4-12 01:32 , Processed in 0.162173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