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绘龙 发表于 2009-2-25 16:01

【2009-2-25】徐光春:积极应对挑战 打赢“六场硬仗”

**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的一年。这一判断同样符合河南实际。一方面,2009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很大的复杂性和挑战性,集中表现在五个“相互交织”,即外部不确定性与内部不稳定性交织在一起,外部需求不足与内部产能过剩交织在一起,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交织在一起,经济下行的态势与国内经济周期性结构调整交织在一起,实体经济冲击与心理预期影响交织在一起。另一方面,河南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是前进中的问题,是经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从发展环境和大势看,存在着五个“没有改变”,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所处发展阶段、支撑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体制政治优势没有改变。从目前发展条件看,面临着“三大机遇”,即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转向,使河南优势更加突出;中央拉动增长的四大重点投资领域,除灾区重建外,其余三个都是河南优势所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和带来的重新洗牌,有利于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高市场主体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总体来看,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还有较大的调整和回旋余地。只要我们全面贯彻落实<A href="http://kxfz.people.com.cn/GB/index.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科学发展观</FONT></A>,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河南实际结合起来,坚持“防冷消滞、保暖促长”,着力“应挑战、抓机遇,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打基础”,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在统筹兼顾中突出重点,在总揽全局中抓住关键,瞄准事关大局的主要方面和重要领域,克难攻坚,打好硬仗,就完全能够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加快中原崛起。<BR><BR>  <B>第一,打好又好又快发展的硬仗</B><BR><BR>  在求“快”保增长的新形势下,很容易出现重“快”轻“好”,实现“好”客观制约、主观忽视并存,无疑难上加难。发展的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推进科学发展<BR><BR>  又好又快发展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努力方向和追求的状态,也是我们经济工作的根本准则。一方面,过去我们强调“好”字当头、“好”中求“快”,难在“好”字上,2009年把保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快”是要解决的主要矛盾,这就出现了“快”难、“好”也难,两难并存。另一方面,在求“快”保增长的新形势下,很容易出现重“快”轻“好”,实现“好”客观制约、主观忽视并存,无疑难上加难。发展的新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在牢牢抓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推进科学发展。要切实增强扭转增速下滑趋势的紧迫感,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大局展开,一切力量都要围绕这个任务服务,一切要素都要向这个中心聚集。充分发挥政策效应,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推进我省“8511投资促进计划”,形成12000亿元的投资规模。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坚持一手抓增量优化,新增投资更多投向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坚持一手抓存量调整,推动资源要素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优势地区集中。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活力。适时加强宏观调控,提高调控的应变能力和实际效果。<BR><BR>  <B>第二,打好农村改革发展的硬仗</B><BR><BR>  2009年是依靠粮食丰收和扩大农村需求有效应对危机冲击的特殊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尤为重要,也尤为艰巨<BR><BR>  “三农”工作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中原崛起全局、战略和根本。2009年是贯彻落实党的<A href="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139159/index.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十七届三中全会</FONT></A>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推进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核心区建设的起步之年,是依靠粮食丰收和扩大农村需求有效应对危机冲击的特殊之年,做好“三农”工作尤为重要,也尤为艰巨。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力气、用更强措施,务求掌握农村改革发展的主动权。要以推进粮食核心区建设为契机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确保粮食1000亿斤的任务顺利完成,实现核心区建设的"开门红"。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努力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明显改观。以落实惠农政策和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为抓手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最大限度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拓展农民务工增收空间。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载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以推进土地流转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突破加快农村制度创新,进一步让农村经济活起来。<BR><BR>  <B>第三,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硬仗</B><BR><BR>  如果说过去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优化提升的问题,现在则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BR><BR>  当前的危机可谓是危中有机,从根本上看,“危”是粗放发展之“危”,&nbsp;“危”在守旧的发展理念上、偏低的产业层次上、失衡的经济结构上、片面的发展路径上,归结起来就是“危”在“重速度、轻效益,重生产、轻生活,重建设、轻管理,重开发、轻环境,重自强、轻开放,重物质、轻精神,重发展、轻稳定,重人治、轻法治,重行政、轻服务,重眼前、轻长远”这“十重十轻”的发展模式上;“机”是科学发展之“机”,“机”在全面发展上、集约发展上、协调发展上、绿色发展上,归结起来就是“机”在创新主导的发展模式上。金融风暴的冲击导致外部需求明显减弱,使河南发展方式粗放的“痼疾”更加凸显出来。如果说过去转变发展方式是一个优化提升的问题,现在则是一个生死存亡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破釜沉舟的勇气,在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A href="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56837/index.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自主创新</FONT></A>体系“三大体系”和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这一载体为重点,更加坚定、更加有力、更加有效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长时间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要增强消费的拉动力,把扩大投资和刺激消费紧密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着力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改善消费预期,培育消费热点,优化消费环境,拓展消费空间。增强集约发展的带动力,加快传统支柱产业升级改造,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推动服务业上规模、上水平;积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步伐,推进“大郑东新区”建设;加快黄淮四市发展步伐;打造一大批产业集聚区。增强自主创新的驱动力,大力引进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加大对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增强节能减排的助动力,全面推进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积极培育低碳经济,强化目标<A href="http://fanfu.people.com.cn/"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问责</FONT></A>制和"一票否决制",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能力。<BR><BR>  <B>第四,打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硬仗</B><BR><BR>  在新的形势下,改革力度的加大和社会可承受度减弱之间的矛盾、提高经济外向度的需要和外部环境趋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如何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推进<A href="http://theory.people.com.cn/GB/40557/114078/index.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改革开放</FONT></A>,是一个重大课题<BR><BR>  目前河南改革开放已进入了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推进的新时期,面临着增量改革深化与存量改革突破的双重课题,面临着扩大开放规模和提高开放层次的双重任务。在新的形势下,改革力度的加大和社会可承受度减弱之间的矛盾、提高经济外向度的需要和外部环境趋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大,如何统筹兼顾、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开放,是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必须坚定改革信心不动摇,坚持开放力度不减弱,努力在改革上取得新进展、在开放上迈出新步伐,不断建立健全保障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上出新招,加大资源整合和企业战略重组力度,继续推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和对国民经济的调控能力。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创新路,搞好服务,加大扶持,放宽准入,不断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实力。在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上迈新步,形成促进资源节约的有效机制。同时,稳步推进政府机构、公共财政体制、地方金融、投资体制等改革。千方百计打造“服务政府”,营造“环境洼地”,构建“发展温棚”,创新招商引资工作,努力使我省成为承接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首选地、集中地和战略高地。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我省急需的稀缺资源和关键技术领域对外合作力度,努力提高开放水平。<BR><BR>  <B>第五,打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硬仗</B><BR><BR>  2009年在保增长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重经济、轻社会的倾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难度将会更大<BR><BR>  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们立足发挥自身优势,提出了加快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两大跨越”战略,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展“一个跨大步、一个跨小步”,“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仍很突出。2009年在保增长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重经济、轻社会的倾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难度将会更大。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社会事业发展,提高认识,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努力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硬实力”与“软实力”同步增强上取得新进展。特别是尽快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中原崛起的新支柱,强化政府的推动作用,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抓好项目、确立目标、实行考核、组建队伍;强化市场的主导作用,大力催生多元化文化市场主体,大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抓好文化试验区改革和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增强开放的带动作用,积极推进文化资源与产业资本融合、文化品牌与先进技术嫁接、文化创意与新型业态结合、中原文化与世界文明交流,让文化强省建设的步伐更加矫健有力。<BR><BR>  <B>第六,打好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硬仗</B><BR><BR>  可以预计,随着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在给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将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导致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增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显得愈加重要、愈加艰巨<BR><BR>  河南的基本省情和发展阶段决定了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维护稳定十分不易、须臾不可懈怠。可以预计,随着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在给经济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将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诸多困难,导致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增多,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显得愈加重要、愈加艰巨。我们必须在重视解决经济问题的同时,更加重视民生问题和稳定问题,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做到在加快发展中改善民生、促进稳定,在改善民生、促进稳定中推动发展。要千方百计做好就业工作,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推动以创业促就业,高度重视劳动密集型和中小企业发展,着力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和农民工就业等问题。加快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切实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筹集不少于450亿元的资金继续办好“十大实事”。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着力加强平安河南建设,加强源头治理和全过程监管,大力开展专项整治,努力打造食品安全省,努力实现安全发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BR><BR>  (作者系中共河南省委书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9-2-25】徐光春:积极应对挑战 打赢“六场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