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绘龙 发表于 2009-3-1 15:22

【2009-3-1】读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DIV align=center>
<TABLE bgColor=#d8d9bd>
<TBODY>
<TR>
<TD align=middle>
<TABLE style="BORDER-RIGHT: #999 1px solid; BORDER-TOP: #999 1px solid; MARGIN: 0px 8px 8px 0px; BORDER-LEFT: #999 1px solid; BORDER-BOTTOM: #999 1px soli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276 border=0>
<TBODY>
<TR>
<TD><IMG id=685913 src="http://ent.nfdaily.cn/content/images/attachement/jpg/site88/20090301/001ec9502df60b14588451.jpg"></TD></TR>
<TR>
<TD class=px12 style="PADDING-RIGHT: 3px; PADDING-LEFT: 3px; PADDING-BOTTOM: 3px; LINE-HEIGHT: 18px; PADDING-TOP: 6px" align=left bgColor=#e0e0c9 warp="">  《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徐贲著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8年10月</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DIV>
<DIV align=center>&nbsp;</DIV>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身为美国大学英语系的教授,徐贲先生却从来没有过一部翻译作品。我猜想其原因是,作为一个盗火者,作者有这个本事使用自己盗来的火种,他首先用这些思想的光芒照亮了自己。</P>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如果盘点2008年图书只允许我谈论一本,就得讲说徐贲的《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以下简称《记忆》)。这本书我读得很慢,它是一本让我读得费劲、读得有劲的书,难得。我的一个思想十分锋利、著述丰富的朋友也跟我说这是一本很耐看的书。好像他还给作者发电子信传递了这个评语。依照习惯,我阅读时看到有核心概念或大获启迪之处就会在那一页夹上小纸条,为了复习和后来做文摘卡片。当然现在使用的是电子卡片,在一堆文件夹里,不像以前到年底看着厚厚的一叠纸卡片能哄骗自己生出些成就感。等到读完这本书,书鼓起来,比原来厚出一半。有的地方一个页缝夹了两张纸条,这在我的读书生涯中少有。</P>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夹纸条的地方有的是遇到新概念,有的是我纠缠多时的问题看到原来人家早有过思考。这本书主要论述的是政治哲学和哲学的政治性。作者对一些概念做了细致而精妙的辨析。诸如汉娜·阿伦特对“平庸的恶”进行的剖析、有与之辩驳的“主体的恶”概念阐释,还有耶鲁大学社会学教授亚历山大(JeffreyAlexander)分析“创伤记忆”如何能被一个社会共同体所正视、所承担从而成为具有维系社会正义和团结的作用的“文化创伤”。就连叙事的方法和意义作者也都有所评说,他用汉娜·阿伦特对黑格尔的悲剧读解阐释了讲故事与道出真实的关系、讲了“悲剧的妥协”的政治意义,用冯·麦特的“道德默契”概念论述了讲故事、听故事与一种普遍伦理认同的内在关系。书中还有作者与美国德裔学者米勒(Jan-WernerMuller)的思想对话,他们好像是在合作修理施密特那个“危险的心灵”,这还真不是一般的思想者做得来的事情。当然,这修理施密特的活计也不是咱们这里一些重量级的国家队思想者想做、肯做的事情,因为他们要觉得自己跟二战前德国的施密特一样重任在肩:为国家寻找和确认敌手。</P>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十月底在美国遇到一个朋友,他自己也曾在美国大学教书;但他就是不相信徐贲是在美国的大学里教英语。我不知道这位很有建树的物理学博士为什么对一个母语是汉语的中国人能够教授英语感到如此奇怪。不过,我自己在聊天中也对徐贲怎么写这许多需要深思和敏锐的文字表示过不解,我诅咒说这个徐贲简直是个思想机器。结果当时就有人给我提供佐证,告诉我徐贲先生在读书时就被他的导师戏称为“写作机器”(essaymachine)。身为美国大学英语系的教授,徐贲先生却从来没有过一部翻译作品。我猜想其原因是,作为一个盗火者,作者有这个本事使用自己盗来的火种,他首先用这些思想的光芒照亮了自己。我看过不少的翻译作者外语流利准确、翻译文字信而风雅,但对自己翻译作品的思想却不甚了了。这在文革前的翻译著作中最常见,另一种情况是作者亲手将自己盗来的火种熄灭或者笼罩其光芒。就今日来说,有意无意扑打思想火种的情况也依然常见,2008年6月,汉娜·阿伦特的重要思想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被翻译出版。读了译者序言,我发现其翻译者似乎对自己翻译的著作有诸多不解。译者认为他所翻译著作的作者“在思想和情绪两方面都处于激动之中,所以在探究政治哲学时,不可避免地带着冷战思维和视角”,译者还认为:阿伦特“将极权主义指向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是一种比较奇怪的思路”。就我的阅读而言,放到世界范围阿伦特思想研究的领域中,此书中文译者的研究心得倒是十分新颖的,而且,这种新颖读解和阐释在我们这里生产出来是不很奇怪的,甚至是得些风气的。</P>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与这些文本和氛围对照阅读,我们或许能更加理解徐贲先生这本著作的意义,能更理解这本书在中国大陆语境中的价值,才能更清晰地看清徐贲先生的学术形象和人格肖像。《记忆》一书的作者是人在曹营心在汉,他的目光中有着对我们脚下这块土地深沉的关注、思索和炙热的情感。在搬运火种的同时,作者在思想的火炬上浇油。但是,作者这种热情和对当下现实的关注又是通过一种述而不作的收敛态度和深入的思辨、规范的学术写作风格表现出来的。</P>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nbsp;</P>
<P style="MARGIN: 0px 3px 15px; TEXT-INDENT: 30px">文/郝建</P><!--/enpcontent-->

徐东亚 发表于 2009-3-1 17:30

有机会一读!

徐绘龙 发表于 2009-3-1 18:54

<P>原帖由 <I>徐东亚</I> 于 2009-3-1 17:30 发表 <A href="http://xu-shi.com/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amp;pid=128624&amp;ptid=26317" target=_blank><IMG alt="" src="http://xu-shi.com/bbs/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A> 有机会一读! </P>
<P>&nbsp;</P>
<P>&nbsp;</P>
<P><FONT color=darkolivegreen>有钱就有机会了!:lol</FONT> </P>

徐东亚 发表于 2009-3-2 22:48

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09-3-1】读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