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言平 发表于 2009-3-12 20:28

司徒朔:如何让每一个徐华流血之后不再流泪

<P>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50 align=left border=0>
<TBODY>
<TR>
<TD>
<P align=center><IMG alt="" src="http://image.xinmin.cn/2008/10/19/20081019160519281405.jpg"></P></TD></TR>
<TR>
<TD>
<P align=center><STRONG>新民网特约评论员</STRONG></P></TD></TR>
<TR>
<TD>
<P align=center><STRONG>司徒朔</STRONG></P></TD></TR></TBODY></TABLE>  【新民网评】2009年全国两会召开前一天──3月2日18时30分左右,上海小伙徐华在闵行一麦当劳餐厅内挺身而出阻止小偷行窃,却不料遭遇恼羞成怒的5个小偷围攻,身受重伤。目前,徐华的家庭正承受着每天数千元的治疗费。有关部门正在为徐华上报见义勇为事迹,但具体的赔偿方案还需依照评选结果来认定。(新民网3月10日报道)</P>
<P>  徐华家境本就困难,老父也有病在身;政府奖励,申请手续繁复,审批也需时日,并且未必能够负担全部费用;而社会捐赠,数额较小,也不堪弥补其花费。</P>
<P>  于是乎,全社会又发出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叹息。</P>
<P>  说实话,对此事,我们大概可以放心,一定会得到解决。因为徐华的遭遇,得到广泛报道,形成了社会事件。一来捐赠应该会增多,二来相关部门也会加快节奏,特事特办。只是我们更长远的期望是,如何让每一个徐华都能被发现、被帮助、被关怀,以形成助长正义风气、弘扬“雷锋精神”的良好社会环境。</P>
<P>  但关键之处,笔者认为还在于政府,一要给钱,二要给政策。</P>
<P>  给钱,就是要衔接好医疗机构和财政的关系。按照逻辑,它应该是这样:无力负担医药费的重病患者,被送到医院,医院绝对不能见死不救,必须尽力而为。而这个钱,需要由财政来支付,以促使医院承担起临危救命的职责,也为自己尽到保护国民生命的义务。</P>
<P>  但是,我们现在显然没有理顺这个程序,以至于有的医院规定,第一条是不得拒绝治疗,第二条就是谁接的病人谁出医药费。而前几年,在某省还出现了医院将病人弃之荒野的惨剧。这不能只怪医院狠心,更需要关注制度的缺失。</P>
<P>  在本次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吴明江披露,我们的“公立医院”90%的资金来自患者。这既是对于目前出现徐华悲剧的一个解释,也是对于未来改革的一种宣言。</P>
<P>  给政策,就是要打通徐华接受救助的社会道路。可以做个假想,如果我们有大量的慈善机构和非政府组织。有资本,又有社会追求的人,就会去设立关于鼓励见义勇为的机构。当徐华出现,他或者去主动申请,或者医院会将其消息通告相应机构或组织,以得到帮助。徐华即使没有因为个例极端被社会所关注,那么也将得到救助。何况,非政府组织所能提供的,绝对不仅仅是钱,还有更为专业细致的服务,以及心理的抚慰。美国自行车手,阿姆斯特朗在癌症治愈后成立了基金会,其口号就是:“我们联合人们共御癌症,坚信团结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量,以及态度决定一切。” 我相信,这句话和钱和药相比,其重要性一点都不差。</P>
<P>  可惜,我们没有这么多的类似组织,因为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政策与实际需要相比还要滞后很多,存在着层层设卡的状况。比如,只有向几个大的慈善机构捐赠才有免税的优惠;比如,机构设立必须挂靠政府部门等等。</P>
<P>  值得欣慰的是,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找到了一句话:“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鼓励和帮助 “见义勇为者”应该也能忝列其中吧。</P>
<P>  遗憾的是,目前我们的经济问题似乎占据了全国人民及“代表们”的头脑,关于推动类似“见义勇为”等高尚社会道德建设的提案和声音还是太少也太弱,而我们的媒体也没有把注意力放在这一块。(新民网特约评论员 司徒朔)</P>

[ 本帖最后由 徐绘龙 于 2009-4-9 17:49 编辑 ]

徐绘龙 发表于 2009-3-12 20:58

谢谢言平大哥!
慢点分类..
徐凯大哥在调试...
等迟点再分类.:handshake

徐卫 发表于 2009-4-6 17:12

回复 1楼 徐言平 的帖子

亲情回帖,友情灌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司徒朔:如何让每一个徐华流血之后不再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