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亚 发表于 2009-4-20 19:20

徐辉:二季度,半仓守候 防御为主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gColor=#ffffff border=0>
<TBODY>
<TR>
<TD align=right>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8%" border=0>
<TBODY>
<TR bgColor=#d0ccbd>
<TD class=title_cn_16bold align=middle bgColor=#cfdbe7 height=40>徐辉:二季度,半仓守候 防御为主 </TD></TR>
<TR bgColor=#d0ccbd>
<TD align=middle bgColor=#cfdbe7 height=23><SPAN class=news_time><FONT face=Arial color=#d04935>[徐辉]</FONT></SPAN> <SPAN class=news_time><FONT face=Arial color=#d04935>来源:上海证券报</FONT></SPAN> <SPAN class=title_black_12px><FONT color=#3e3e3e>2009-04-20 17:16</FONT></SPAN> </TD></TR>
<TR>
<TD height=6></TD></TR>
<TR bgColor=#ffffff>
<TD class=vote_content12px4 id=dv_font1 align=middle height=23>【字体:<A class=ffun onclick=ChangeShow(1);>大</A> <A class=ffun onclick=ChangeShow(2)>中</A> <A class=ffun onclick=ChangeShow(3)>小</A>】 【<A class=ffun href="http://bbs.cnstock.com/Index.asp"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论坛</FONT></A>】 【<A class=ffun href="http://blog.cnstock.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博客</FONT></A>】</TD></TR>
<TR>
<TD height=6></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align=middle>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border=0>
<TBODY>
<TR>
<TD width="100%" height=6></TD></TR>
<TR>
<TD class=fnomal vAlign=top align=left><SPAN class=todaynews_14pxtitle id=IDNewsDtail><!--enpcontent-->
<P>  一季度强劲数据的公布,并没有引发股市的大幅上涨,周五市场反而出现小幅回落,而且部分强周期品种甚至大幅下跌。笔者认为,3月份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基本触底,但反转尚需时日。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三要素”对市场的推动力度出现减弱,市场可能在构筑阶段性的顶部,笔者建议二季度的策略应当是,半仓守候,防御为主。
<P>  经济基本触底,但反转尚需时日
<P>  本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的经济数据,该数据对我们观察中国经济刺激方案的成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也对我们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笔者认同统计局官员的观点,中国经济经济基本触底,但依然要提防经济探底压力。
<P>  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基本触底,但需要警惕的是,中国经济在底部运行的时间和可能出现的二次回落。随着宏观经济局面的好转,投资者普遍预期的第二轮刺激政策短期内实施的机率大幅降低。此外,信贷增速将逐步趋缓,其对股市的负面影响不可不防。
<P>  一季度中3月份的数据相当强劲,工业增加值、发电量、固定资产投资、出口、采购经理人指数、M2、消费均比1~2 月份显著回升,且多数好于市场预期。1季度GDP 同比增速创新低,但环比增速显著反弹。投资上升部分抵消了出口放缓。消费保持稳健,居民收入增长反弹。物价通缩符合预期。
<P>  “三要素”支持力度减弱
<P>  回到市场来,沪综指逼近2500点。重新检视以往令我们坚定看多市场的三要素时,我们会发现估值、流动性和经济基本面三方面的情况已经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了,其对于市场上行的支持力度,已经显著小于反弹之初的几个月份。
<P>  首先,流动性的推动力减弱。由于一季度新增贷款已经占到全年5万亿的9成左右,由此可以推定未来贷款增长将逐步回落。更有甚者,如果四月份信贷还是出现了快速增长,我们相信5月份央行就可能适度进行信贷政策的调整,以防范长期通胀压力的增长。如果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股市受到的影响将是相当负面的。
<P>  尽管央行声称将保持市场充裕流动性,但一季度大量新增贷款目标单一,风险高度集中。央行上周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量剧增,已经有一些降温之意,银行业界也普遍担忧央行可能适度干预。
<P>  其次,估值优势不复存在。目前从PB情况来看,A股已经高于世界各国股市之首;而且尽管加权平均市盈率在18倍左右,但简单平均市盈率高达45倍左右,预示市场结构性泡沫已经浮现。
<P>  第三,实体经济在一季度成功触底,有力地推动力股指由1600点反弹到2500点附近。但未来经济短期内进一步出现反转的机会减弱,更大的可能是在底部震荡,甚至不排除出现W型复苏的可能。这些不确定性会在股市出现前瞻性的反应。 <BR>
<TABLE class=enppage align=right>
<TBODY>
<TR>
<TD class=page>
<DIV id=beginstr>第</DIV></TD>
<TD class=curpage noWrap> </TD>
<TD noWrap><A class=apage href="http://www.cnstock.com/08pinlun/2009-04/20/content_4226258_2.htm"><FONT color=#0000ff></FONT></A> </TD>
<TD class=page>
<DIV id=endstr>页</DIV></TD></TR></TBODY></TABLE></P></SPAN></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

徐东亚 发表于 2009-4-20 19:21

阶段性顶部可能在构筑之中
<P>  在此轮行情运行之初,我们就指出这是一波跨年度的行情,市场反弹可能持续到今年四、五月份。而且,我们还运用三阶段——“绝望中见底,谨慎中走高,乐观中见顶”的方法,推测了此次反弹行情可能的运行轨迹。第一阶段是绝望中见底的阶段,指的是全球发生信贷危机的10月和11月份;第二阶段是谨慎中走高的过程,2400点之下都是谨慎走高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市场中乐观中反弹见顶的阶段。笔者当时预测这个阶段会发生在今年四、五月份,高点或在2600至2800点之间。现在来看,情况的演进和我们当初的判断比较贴近,2500点之上投资者普遍情绪高涨,乐观中见顶的环境正在形成之中。
<P>  另一方面,从市场估值水平的情况来看,我们去年10月底我们判断,此轮反弹行情属于估值回归行情,是A股市盈率从12倍提升到20倍左右的行情;反应在沪综指上,则是从1665点反弹到2600点至2800水平的行情。市场是否陷入了非理性的上涨,也可以从市盈率的角度来衡量,如果A股市盈率保持在20倍以下,我们认为市场是相对安全的(目前A股市场市盈率在15.5倍);市盈率超过20倍,我们就不应该再继续追涨。
<P>  半仓守候 防御为主
<P>  基于以上的判断,笔者认为,进入4、5月份,市场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上下的风险都比较大。事实上,我们可以从很多国内、国外找到很多相关的情景来对比分析,在经济泡沫破灭、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反弹外围会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会有5到8个月的强劲反弹,随后进入“后反弹行情”时期,这时候一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横盘,如70年代港股的复苏;另一种是继续回落,如1983年代港股反弹。所以,现在应当考虑到是,A股会出现那种情形:是以横盘取代前五月的上涨,还是以下跌取代?这是其一;
<P>  其二,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在“后反弹行情”的演进过程中,强调防御相当重要。如,在1983年港股反弹中,地产股涨幅普遍在100%左右,但随后的调整幅度也普遍达到50%的水平。所以,在“后反弹行情”中,投资强周期品种一定要谨慎再谨慎。事实上,笔者近期也注意到,国内不少领先的投行在2季度的策略中,悄悄地将1季度超频的地产股调整为标配。
<P>  笔者认为,针对目前“后反弹行情”的应对策略可以包括两方面:其一:增加现金和债券类品种的比重。就A股投资而言,将此前我们推荐的80%股票仓位调整到50%或40%是合适的,其余仓位可选择企业债、可转债或现金等;其二:在50%左右的股票仓位中,普通投资者可以考虑B股、H股、QDII产品以及估值潜力较大的A股等。在具体行业的选择上,强调防御性尤其重要,强周期品种如地产、有色等应当减持,食品、医疗、电信、公共事业等弱周期品种,以及确定性增长的品种可重点关注。
<P>  (作者为中证投资首席分析师)</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辉:二季度,半仓守候 防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