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迅雷:欧盟为何将发明奖最高奖授予中国医药学
<STRONG><FONT size=5><SPAN class=title>徐迅雷:欧盟为何将发明奖最高奖授予中国医药学</SPAN><BR><SPAN class=subtitle></SPAN></FONT></STRONG><TABLE height=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0%" align=center>
<TBODY>
<TR>
<TD align=middle height=0>
<DIV id=t14ga><STRONG><FONT size=5></FONT></STRONG></DIV></TD></TR>
<TR>
<TD id=t14ga align=left height=0><STRONG><FONT size=5></FONT></STRONG></TD></TR></TBODY></TABLE><STRONG><FONT size=5>
<HR class=line>
</FONT></STRONG><SPAN>2009-5-3 15:20:44</SPAN>
<DIV class=newstext><FONT id=ByZoom>
<TABLE style="BORDER-RIGHT: #999999 1px solid; BORDER-TOP: #999999 1px solid; BORDER-LEFT: #999999 1px solid; BORDER-BOTTOM: #999999 1px solid"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5 width="9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width="100%" bgColor=#eeeeee> 简要内容:4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新闻公告,将2009年发明奖最高奖授予中国的周义清教授,表彰他在研发抗疟疾药物方面的成就,这是中国大陆科学家首获此奖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访集》。</TD></TR></TBODY></TABLE><BR>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img.022net.com/ImgFile/200905/03/82/15799364260589109782.jpg"></P>
<P> 4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新闻公告,将2009年发明奖最高奖授予中国的周义清教授,表彰他在研发抗疟疾药物方面的成就,这是中国大陆科学家首获此奖</P>
<P> 周义清获科学大奖了!4月28日,欧盟委员会发表新闻公告,将2009年发明奖最高奖授予中国的周义清教授,表彰他在研发抗疟疾药物方面的成就,这是中国大陆科学家首获此奖。(4月30日《都市快报》)</P>
<P> 欧盟表示,周教授用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中草药,加上一份著名的古老草药配方“青蒿”或“糖苦艾”为基础,研制出抗疟疾的高效药片。全球每年上亿人感染疟疾,其中110万人因此死亡,按欧盟的说法是:“全球大约每30秒就有一人死于疟疾,多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地区的5岁以下儿童。”正是全球独一无二的青蒿素抗疟药,拯救了千百万患者的生命。</P>
<P> 这些日子,猪流感正在许多国家蔓延,尽管有抗流感药物“达菲”等可用,但治疗猪流感尚无特效药。面对肆虐的病魔,有特效药那多好,人们无不呼唤特效神药。而治疗肆虐疟疾的特效神药,就是蒿素类——青蒿的结晶物。青蒿素价廉物美,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应获诺贝尔奖。</P>
<P> 为研究青蒿素抗疟疾,四十多年来中国医药科学家不断传递接力棒。如今首创青蒿素类复方药、开创国药获得国际专利先例的,是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的周义清教授,而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的是屠呦呦,她被誉为“用一株小草改变世界的人”。屠呦呦,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比1929年生于山东威海的周义清还小一岁。1987年,她因成功提取青蒿素荣获国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科学奖。</P>
<P> 全世界第一好的抗疟药青蒿素,最初研制它是为了打赢一场战争。1961年5月,越南战争爆发,交战中的美越两军深受疟疾之害,减员严重,一度达到伤亡总数的九成。是否拥有抗疟特效药,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美国投入巨资,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但没有找到理想药物。越南则求助于中国。1967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一个旨在援外备战的紧急军事项目启动了,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参加,屠呦呦以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的身份参与。</P>
<P> 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开始,四处走访老中医,整理了一个640多种包括青蒿在内的草药《抗疟单验访集》。在最初的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好。她检阅古代文献,在1700年前东晋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中的“治寒热诸疟方”里,她发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青蒿里的青蒿汁,不能像平常煎中药那样高温煎熬,而是“绞取汁”。屠呦呦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正是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特效药就这样被发现了,那是1971年的金秋10月。</P>
<P> 一个“蒿”字,维系了屠呦呦一生的最高荣誉和最大贡献。当年她父亲为她取名为“呦呦”,源于《诗经·鹿鸣》,取意鹿鸣之声。“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里的“蒿”即为青蒿。与其说这是巧合的神奇,不如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神奇。</P>
<P> 除了发现与提炼青蒿素的“第一突破者”屠呦呦,我国还有一批中医药科学家为之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临床上证实青蒿素抗疟功效的李国桥;改造青蒿素分子结构并合成蒿甲醚的李英;率先研制复方蒿甲醚的周义清和他领导的团队,等等等等。1981年8月,为了深入研究恶性疟疾的发热规律,李国桥将带有恶性疟原虫的病人血液注入自己体内,为此他写下了遗书:“这次试验完全是自愿的……万一真的发生不幸,到时只要在花圈上画一个疟原虫,我就心满意足了。”</P>
<P> 数亿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神药”青蒿素,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到了周义清这里,青蒿素类抗疟药已是中药与西药的结合体,成了中药现代化的典例。1992年4月,复方蒿甲醚获得新药证书,这标志着世界上首个青蒿素类复方抗疟药在我国诞生。周义清曾说:让世界尊重中国原创!是的,中国的中医药不要妄自菲薄,在“博大”的中药宝库里,是可以挖掘出“精深”来的。</P>
<P> 周义清、屠呦呦年届八旬,依然研究不辍,他们是真正的劳动模范。向周义清致敬!向屠呦呦致敬!</P></FONT></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