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木:社科院蓝皮书何以引发内斗
<DIV class=box01 id=artibodyTitle>
<H1>徐光木:社科院蓝皮书何以引发内斗</H1>
<DIV class=a><SPAN class=gray><FONT color=#868686>2009年05月18日08:12</FONT></SPAN> <SPAN class=blue><FONT color=#032e61>来源:</FONT><A href="http://www.xinhuanet.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32e61><IMG src="http://img.hexun.com/medialogo/10009.gif" align=absMiddle border=0></FONT></A><FONT color=#032e61> </FONT></SPAN></DIV>
<DIV class=clear></DIV></DIV><!--标题及来源结束 --><!--正文内容 -->
<DIV class=concent id=artibody>
<P> </P>
<P> 象征着专业与权威的社科院“蓝皮书”,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12日,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A href="http://hexun.com/caojianhaiblog/default.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33ff>曹建海</FONT></A>发表博文《<<A href="http://house.hexun.com/"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33ff>房地产</FONT></A>蓝皮书>站在了开发商的立场》,称2004年以来,每册蓝皮书对市场的分析和预测都是错误的,“他们是房地产开发商为主体的房地产业的积极拥护者。”(中国新闻网5月15日) </P>
<DIV id=yued>
<DIV class=tit> </DIV></DIV><!--新增加推荐阅读 结束-->
<P> 对中国社科院版房地产蓝皮书有不同看法不奇怪,稀奇的是批评者竟然是社会院内部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我看来,解答这一问题甚至比回答社科院蓝皮书正确与否更重要。 </P>
<P> 第一,社科院蓝皮书名不副实。所谓“蓝皮书”、“白皮书”等等说的虽是报告的封皮颜色,但能称得上“某皮书”的,往往是指权威报告。中国社科院“蓝皮书”就应当代表社科院这个权威专业机构的声音,而不是社科院部分专家甚至个别专家的观点。从“蓝皮书”引起内部争议的现象看,社科院在起草该“蓝皮书”的时候,必定没有充分吸取内部智慧,听取内部人的意见,更不用说吸收社会智慧,所以才导致“蓝皮书”遭到内部人炮轰的局面。 </P>
<P> 第二,“蓝皮书”是谁的蓝皮书。表面上看,蓝皮书是中国社科院的专家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通过科学方法归纳分析出来的结果,然而事实情况并非总是如此,以房地产“蓝皮书”所引用数据的来源为例,专家们所参考的多出自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而不是通过直接调查走访产生,这就造成在房价和其它问题上由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说了算的局面。房地产企业和中介机构出于利己目的虚报数据成为可能,于是,调查数据根本不能正确反映市场供需状况和销售情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蓝皮书”的科学性因此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有人才会说,“蓝皮书”是开发商的蓝皮书。 </P>
<P> 第三,“蓝皮书”中是否存在商学勾结。现在的一些经济学家整日与地产商人们搅在一起,参与各种由开发商赞助的论坛、讲座,都可以拿不不菲的出场费。再联想到一些所谓的专家常常以企业代言人的面目出现,就不难想像其中的猫腻了。一旦商学勾结,哪还有什么纯粹意义上的学术?如此“蓝皮书”徒增笑尔。</P></DIV>
[ 本帖最后由 徐绘龙 于 2009-5-18 12:00 编辑 ] 呵呵,这不河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