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写徐新,一个掌控20亿的女人
<H1 id=ntitle>人物特写徐新,一个掌控20亿的女人</H1><DIV class=from_info>http://china.toocle.com 2009年06月25日03:02 <SPAN class=source><FONT color=#a20010>生意场</FONT></SPAN></DIV>
<DIV class=zxtext>
<DIV class=from_info><FONT color=#a20010></FONT></DIV>
<DIV class=cle id=cbna style="WIDTH: 610px"> 生意场06月25日讯
<P> (生意场讯)娃娃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她就是徐新。正是这个女人,用独到的眼光和敏锐的判断,让十多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飞冲天。其中三位创业者还进入了福布斯富豪榜前一百名。</P>
<P> 七年前,29岁的丁磊执着于互联网,徐新交给他500万美元,于是有了三大门户网站之一的网易。类似的案例还有永和豆浆、中华英才网。没有她的慧眼,就没有这些熟悉的名字。但在闪光灯频频对准他们时,她已经悄然离开,来到下一个渴望资金的创业者面前。</P>
<P> 这周一,她作为央视和《每日经济新闻》“赢在中国”创业大赛的特别评委,专程来到上海。凭借丰富的经验,爽朗的性格,很快与一群梦想创业的“愣头青”打成一片。活动结束后,她接受了本报《新财经周刊》的独家专访。</P>
<P> 凭直觉千金一掷</P>
<P> 风险投资这个圈子,是男人的天下。入行11年,徐新越发自信,放言要创中国第一VC品牌。身为今日资本集团的总裁,她掌控着2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这些资金大多来自欧美政府和企业,可老外们却全权交给她打理,这在风险投资界颇为罕见。一问原因:外国投资者相信,这个中国女人有一双慧眼。</P>
<P> 和同行相比,徐新常常是“温柔一刀”,笑傲投资场。女人的直觉,就是她与生俱来的杀手锏。“选人是门艺术,这么多创业者,这么多项目,动辄需要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投给谁,除了做调研看数据,还离不开直觉。女性的直觉特准,所以我总能投对人”,说完,自己乐了。</P>
<P> 回顾起来,她1995年参与了对娃哈哈的投资,当时中国还没人喝瓶装水。直觉告诉她,这个行业肯定有戏,所以她和团队决定投资。4年后,她遇到丁磊,问他网易在行业里怎么样,丁磊脱口而出:第一。其实当时网易排名第三,但就是这股自信,深深吸引了她。加上丁磊对商业的敏感和专注,于是徐新“下注”500万美元。这两家企业的市值先后超过了10亿美元。再后来,就是中华英才网,最初不过五个员工,再加上一份歪歪扭扭的商业计划书,当时毫无业绩可言。看到互联网招聘的巨大前景,徐新破天荒投资了,现在这个公司身价超过12亿人民币,网站的日浏览量达到1500万。“几年以后,中华英才网也将是超过10亿美元的企业”,她的信心满满的。</P>
<P> 有了这么多经典案例,徐新的名气不胫而走。每个礼拜,都有各式各样的人,带着千奇百怪的创业想法找到她。可投是不投,还得判断。有人豪情万丈地对她说:你投钱给我,我保证3个月后成为中国首富!徐新快言快语:“你的可信度也太差了。”还有人紧握双拳,喊着:相信我,要是公司业绩不翻一番,我马上从楼上跳下去!徐新一盆冷水浇过去:我们并不喜欢暴涨,持续成长更重要……</P>
<P> 她的性格就是直来直去。毕竟激情不等于一切。她向笔者透露了选人的独门秘技:第一,看创业者的头脑,有没有对生意的直觉。比如丁磊,他第一个进入短信业务,第一个开发网络游戏。别人看不到的商机他能看到,别人放弃了他能坚持,别人都跟进他能退出。第二,业绩,徐新一般只投行业前五名,中国竞争这么激烈,能做到前五名,肯定有独到之处。她会问他们:你做过什么重大决策?你怎么做决定?第三,带队伍的能力,创业者会不会管人。很多公司规模到了100人,就管理不下去,创业者反倒成了瓶颈。为了考察这一点,徐新喜欢观察他的副手,如果副手能力很强,而且跟随他很多年,说明这个人的领导力不错。第四,激情不能少,具有永不放弃的性格;第五,创业者的品格应该是公开、透明、诚实可靠,这一点不能忽略,毕竟这么多钱交给他呀,能不考虑吗?</P>
<P> 为赚钱而创业易败</P>
<P> “创业非常艰辛,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是偶然的。在美国硅谷,100万个创业想法,只有6个能成功上市。”徐新如是说。根据她的经验,不少人选择创业,可能是一时冲动,可能想赚钱改善生活。但成功的人,往往都非常热爱他的事业,一心想把事业做大。创业之路是五年、十年,漫长而又艰苦,如果没有事业心,创业者很难坚持,也难以感染团队。她一针见血地说:“你想想,如果老板只想着赚点钱,团队也是短期考虑,赚一票就走。他们的行为方式就变了,不会有长期发展的胸怀,可能连游戏规则也不遵守了。所以单纯为赚钱,趁早打消创业念头,还不如去炒房产、卖保险。”</P>
<P> 不过,现实却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想创业。有人甚至预测说,中国有1亿人想创业。不过,站在徐新面前的,不外乎3类人。</P>
<P> 跨国公司中国区的CEO、总经理,可能会自立门户出来创业。从简历看,他们都是顶呱呱的,善于建立公司制度和文化,拥有专业精神,而且很会融资。但他们缺点也很明显,过去是海外公司的中国总经理,拿着30万到50万美元的年薪。出来创业,他们依然给自己开高工资,比如30万美元。可这样一来,就为公司设立了标尺,于是首席财务官的年薪20万美元,销售总监18万美元……于是,公司的成本高得不得了,毫无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些CEO是走格子的人,而不是画格子的人。他们被训练去执行总部的战略,却不习惯自己寻找商机。“我拒绝过一个创业者,他带领一大批人辞职创业,给自己配了秘书和法律顾问,还设立一个收购兼并部,请个老外做总裁。我心想你们公司一分钱没有,还想兼并谁啊!他们先建好了巨轮,才发现没有方向。而聪明的创业者是扔掉包袱,划着小舢板出海,能活下来,再慢慢壮大。所以,对第一次创业的CEO,我们总让别的投资者去投,先交点学费。”在连珠炮一样的语速下,徐新的机敏和幽默扑面而来。</P>
<P> 还有一类是“海归”派,成功者不少。他们把美国的模式复制到中国,进行创业。由于华尔街的投资者喜欢会说英语的人,这些“海归”深得青睐。在互联网行业,谁拿到融资,就能养活自己,大打广告,名气就出来了,成功就不远了。但他们的劣势同样明显,太年轻,管理经验不足,而且喜欢见好就收———“在外国待过,见识过上层生活。别人出好价钱,他们就把公司卖了,然后去享受生活”。</P>
<P> 第三类是本土派,数量最多,对市场的直觉好,而且非常勤俭节约,生命力强。可惜不会讲英语,不会与董事会打交道,而且特别喜欢多元化,不够专注。但徐新关注的恰恰是本土企业家,“中国有那么多中小企业,上市太小,从银行又借不到钱,发展又很迅速,这就是我们的投资对象。今天的小企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大公司”。</P>
<P> 不过,最让她放心不下的,就是多元化的问题。她感叹:“这些企业家喜欢同时做很多件事,横跨多个领域,可能是觉得每年30%的成长速度不过瘾,要100%的增长才过瘾”,但她坚信,不管你多么聪明多么能干,同时做三件事,不可能都做到第一。于是,为了避免创业者多元化,她想了一些办法,“比如,投资者必须把50%的身家财产放在这一个公司里,让他只有一个儿子,他就没理由不努力。而且只能投入一个行业,让他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P>
<P> 中国企业特想进500强</P>
<P> “过去20年是中国人最幸福的时光,因为全民族搞经济,一下子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也产生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而且很有上进心”,说到这,徐新说起了她对中外企业家的看法。“我和欧美很多中小企业家聊天,问他们梦想是什么?回答基本都是打高尔夫、到加勒比海度假。而国内的中小企业家完全不同,他们说人生的最大快乐就是做行业第一,做全世界第一,进入财富500强。这个差异,从机场能看出来。西方机场里销售的图书都是小说,中国机场恰恰相反,全部是和赚钱有关的书,什么《杰克·韦尔奇自传》,什么《蓝海战略》,都是经管类图书。”</P>
<P> 从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徐新看到了两大趋势。首先是中等收入阶层在崛起。按照她的理解,中等收入阶层有了钱,就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老婆懒得煮饭,家里就备有速冻汤圆,于是速冻食品就起来了。不想挤公交,就去买辆车,汽车行业就起来了……总之,为中等收入阶层服务的领域,都是潜力行业:消费、零售、医药、教育、旅游、互联网,都值得投资。另一个趋势是,中国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产品的品质会越来越好,所以制造业和物流充满商机。</P>
<P> 一方面,中国充满商机,有不少等待开发的市场;但另一方面,市场前景大,不等于就能赚到钱。必须把市场变成用户,找到盈利模式才行,这需要反复尝试。可惜亚洲的文化不太能容忍失败。很多优秀的人才就是因为怕失败,所以一直为别人打工。最近,她率领中华英才网拿出1000万元,交给央视“赢在中国”创业大赛。她感慨道,“社会太需要创业精神了,就当我们为获胜者提供一笔创业资本。”</P>
<P> 不过,最让她遗憾的是,上海人更喜欢打工。“上海的人才素质高、精明,可是最优秀的学生都跑到外企和政府去了。相比之下,广东的创业氛围最浓。不过上海的投资环境比较透明,人也讲规矩,谈判的时候很艰辛,一点一滴地抠,但谈完了就严格执行……”</P>
<P> 跑马圈地正当时</P>
<P> 和激情万丈的创业者相比,徐新的激情不比他们少。偌大一个总裁,每天早上七点铁定起床,“恨不得马上到公司上班”;晚上不忙到十二点绝不睡觉。就连星期天,还惦记着工作,常常忍不住往公司跑。老公倒纳闷了:让你每天锻炼身体都坚持不了,怎么一想到工作,就这么激动?</P>
<P>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追根溯源。她娓娓道来:“我从小就对生意感兴趣,我老爸是国企总经理,手下有四五万人。我上高中的时候,特别喜欢和他聊天,经常聊到很晚,我妈妈都睡觉了,我还一个劲地问他,企业怎么招人,怎么管理,怎么销售产品……可当时自己还没意识到。”</P>
<P> 大学毕业后,徐新进了银行,每天过着登记、复印、盖章的生活,做了整整三年,还拿到了“优秀员工”奖,但她最终选择了风险投资。转眼,11年一晃而过,笔者问,看见别的企业家创业成功,那么风光,你不羡慕吗?她哈哈一笑:“有一次,我差点就去当CEO了。结果不知道为啥没去,我还是喜欢靠眼光赚钱”,紧接着她反问:“当老板有什么好的?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每次开一千块的发票。我一动手,开的是一千万美元的发票,多爽啊!”</P>
<P> 徐新确实是爽快人。别的风险投资为了降低风险,一次投一点钱。徐新可不这样,她要“水放足”,把钱给够,“有家公司问我要500万元,我给他1100万元。起点不同,结果就不同。资金本身就是门槛,有足够的钱,就能比别的企业跑得更快”。同时,她喜欢占小股份,通常20%至30%,把大股份留给创业者。只有这样,创业者才会全身心投入。</P>
<P> 对她来说,最大的乐趣还是和企业家聊天。她总在思考,市场竞争这么激烈,为什么这个企业做得好,老总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到底采用什么模式?结果,别人花二三十年总结下来的经验,她三四个月就学会了。</P>
<P> 如今,徐新的先生正在第二次创业,徐新也兼任着中华英才网董事长的职务,两个人都忙得连轴转,一周只能见一面。她感触颇多:以前我和老公的生活可好了,一年去两三次欧洲,周末和朋友谈天说地。自从老公创业,我接手中华英才网,每天两个人回到家就发呆。公司经营困难的时候,头上就像悬着一把剑。就想着万一失败了,怎么向员工交待,怎么向股东交待……</P>
<P> 体尝着创业的艰辛,她也憧憬着未来:“在欧美,大的行业都被大企业占领了。中国才刚刚开始,现在很多行业还处在跑马圈地的时代,这时候大家的机会是一样的,是创业的好时机。我希望更多的民族品牌崛起,我管理的今日资本专门给中国企业投资,再加上我的经验,肯定能帮扶更多的人,再创造一批十亿美元的大企业……” </P></DIV></DIV> 有钱就是爽:victory: 有空联系一下:lol 让它为宗亲网做做贡献
回复 2楼 徐玉杰 的帖子
女强人啊!!!:handshake 谢谢楼主的分享:handshake :handshake非常好... i wann :lol :lol :lol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