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东亚 发表于 2009-9-8 12:28

南京大明功臣徐达墓

<TABLE style="BORDER-BOTTOM: #89d1ff 1px solid; BORDER-LEFT: #89d1ff 1px solid; MARGIN-TOP: 9px; BORDER-TOP: #89d1ff 1px solid; BORDER-RIGHT: #89d1ff 1px solid"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30>
<TBODY>
<TR>
<TD style="BORDER-BOTTOM: #89d1ff 1px solid" bgColor=#c8eaff height=24 vAlign=center align=left><B><FONT color=#0052a3>南京大明功臣徐达墓</FONT></B></TD></TR><!--      <tr>
          <td height="25" align="center" valign="middle">编辑时间<font color="#FFA000">
2007-06-21 11:05          </font></td>
      </tr>
-->
<TR>
<TD style="PADDING-BOTTOM: 10px; PADDING-LEFT: 10px; PADDING-RIGHT: 10px; PADDING-TOP: 10px">
<P>  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P>
<P>  这句话让我不禁联想到太祖和建文这对祖孙。其实用不了几百年,只需三四十年的似水光阴便足以把一朝的英武之气打磨得一干二净。当刘伯温,常遇春,徐达等开国元戎相继谢世后,取而代之的齐泰,黄子澄等只会纸上谈兵的书生哪里经得起大战的考验。于是,便有了燕师南渡,江山易主,金陵王气黯然收。</P>
<P>  我想,建文君臣中最不甘心的人就是徐达之子徐辉祖了。“及燕兵渡江,辉祖犹引兵力战。成祖入京师,辉祖独守父祠弗迎。于是下吏命供罪状,惟书其父开国勋及券中免死语。”徐辉祖可以免遭方孝孺被灭十族的厄运而幸存,也可以对新皇帝态度傲慢来个不理不睬。但是,陪伴他的始终是父亲的孤坟荒祠。背倚老树,眼望昏鸦,“无处话凄凉”。他会不会怀念,洪武初年站在朝堂上英姿飒爽的父辈们;他会不会想起,三十多年前,正是他老爸从南京提兵北上,直捣大都(就是后来朱棣的大本营,今北京)。历史,似乎和他开了一个玩笑。</P>
<P>  徐达墓位于紫金山西麓的板仓街,原以为寻找它需要费一番功夫。却没想到走在马路上,冷不丁一座牌坊钻入眼帘,“明中山王神道”。转头一看,高高的“御制中山王神道碑”由一只大龟驼着,近在眼前。放眼望去,数对石人石马恭敬的排列着,仿佛随时听候着大将军的调遣。这与一般的大型古墓无二。神道的尽头便是墓碑和坟冢,地势稍高。站在马路上即可把这座“规制宏伟”的功臣墓望个遍,正符合墓主的名字——“豁达”。</P>
<P>  壁立千仞,无欲则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史载徐达“言简虑精。在军,令出不二。诸将奉持凛凛,而帝前恭谨如不能言。善拊循,与下同甘苦,士无不感恩效死,以故所向克捷。”我能体会当时将士们的心情:能与他成就霸业,就是一生中最大的理想;能与他并肩杀敌,就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事情。</P>
<P>  大明洪武元年八月初二,随着大都(今北京)的城门在北伐军凶猛的撞击声中轰然倒塌,徐达亲手结束了由少数民族统治燕云十六州的历史。此时距后晋天福三年石敬瑭将十六州割让给契丹相隔整整四百三十年。</P>
<P>  多少年多少人的梦想,在这一刻终于实现了。当宗泽在病榻上三呼“过河!”的时候,他那苍白干瘪的手指是否顽强的指向北方?当岳飞被高宗以十二道金牌圣旨召回的时候,他知不知道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北方的滚滚狼烟?他们不知道,经过一个又一个世纪的轮回,他们的梦想终于实现在一位名叫徐达的年轻人身上。</P>
<P>  而他,此刻正高高的站在长城的废垣残壁上,北顾塞外狼烟,南望神州大地。他没有居功自傲,因为他深知,这个天下不是他的,而属于另一个人——朱元璋。或许北京城破之时,很多元朝遗老会以为他就是大明领袖,或许现在拥兵自重,与大明,北元分庭抗礼,又能重回三国鼎立的时代。但他没有这样做。自古未有不亡之国,聪明如他何必要赶这趟浑水。“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为明尽忠,荫妻封子,世代荣华,吾愿足矣。</P>
<P>  结果可想而知了。“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 朱文正和廖永忠相继被剪除,徐达或许会认为他们是咎由自取。常遇春和刘伯温死的不明不白,只可当作悬案。然而发生在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却给了徐达当头棒喝。三万多颗人头落地,罪名竟然是胡惟庸一人“通敌旧元”。试问胡已经是宰相,把元朝迎回来对他有何好处,有什么官比宰相还高吗?</P>
<P>  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但他怎么也不敢相信,朱元璋也会变成勾践,刘邦这样的人。历史上善待功臣的开国帝王比比皆是,东汉三国两晋及至唐宋,功臣们往往全身而退。为什么老朱你既没有李世民的广阔胸襟,又没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高招,而只知一味杀戮。任你盖世英雄,在命运面前,也只能低头。</P>
<P>  我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硕大的“御制中山王神道碑”,想把手指深深的陷入三百多年前刀工留下的碑文刻痕之中,感受历史的沧桑。</P>
<P>  据专家考证,徐达的“神道碑”高近九米,比朱元璋本人的“孝陵神功圣德碑”高了整整一米多。臣下的墓碑竟然比皇帝的还高,这简直不可思议。也许这是后来的明朝皇帝的一时疏忽,但这又何尝不是上天冥冥之中的刻意安排?</P>
<P>  不能说大明的天下是徐达打下来的,但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开国皇帝都亲身策划并参与了推翻前朝的战争吧,但是朱元璋没有。率师北伐,并且灭亡元朝的人是徐达;连克陈友谅先锋,扫平张士诚的人也是徐达。功劳太大无可封,所以,我就称你为“第一功臣”,唤你为“万里长城”。其实,我真正想对你说的是,对不起,你功高震主了,尽管你谦逊小心,居功不傲。</P>
<P>  “洪武十七年,达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达长子辉祖赍敕往劳,寻召还。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P>
<P>  这就是官方史书留给我们关于徐达的最后记载,然而民间却广泛流传徐达也是被朱元璋毒死的,其故事和刘伯温,李文忠等人如出一辙。先是发病,然后朱元璋“好心”来探望,再然后赐药,最终没过几天就一命呜乎。不同的是,徐达接受的赏赐品不是药,而是“蒸鹅”。生背疽最忌吃蒸鹅,但此鹅是皇帝的“赏赐”,不吃就是欺君之罪。于是,徐达便流着泪把蒸鹅吞了下去,不料还是没死,便举起一杯鹤顶红一饮而尽。</P>
<P>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只可惜,我不是战死在沙场上,而是死在曾和我有布衣之交的当今圣上的手中。传说终归是传说,但它决不是子虚乌有。老百姓为什么会编出这么一个故事,又为什么会广为流传?只是,朱元璋的残暴与徐达的忠贞,已被历史牢牢记住。在古墓徘徊良久,却始终不忍走到墓冢前,我只是遥遥的向它,鞠躬。</P>
<P>  作者:冬冬1215  </P></TD></TR></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京大明功臣徐达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