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和国歌
<H1 class=news_title>徐悲鸿和国歌</H1><DIV class=news_info><A href="http://news.artxun.com"><FONT color=#0000ff>http://news.artxun.com</FONT></A> <SPAN>2009-09-08 09:40:23 来源: 重庆晚报 </SPAN></DIV>
<DIV class=news_info><SPAN>
<P>记得上小学第一天,老师教我们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P>
<P>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民国时进步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诞生于1935年。当时正值国难当头,它以震撼人心的旋律演绎出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坚强信念,影片公映后此歌也随之传唱神州。</P>
<P>1949年6月15日,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在北平开幕,决定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创作一首国歌在大典上演奏便成当务之急。根据中央指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出《征求国歌词谱启事》,短短一个半月收到歌词632件、歌谱694首。但大家认为应征件均不理想。此时,出席新政协会议、曾留学法国的大画家徐悲鸿说:“法国人用著名的《马赛曲》当国歌传唱至今,我们可否考虑用《义勇军进行曲》作国歌?”徐悲鸿的建议立即得到<A href="http://www.artxun.com/tag/2/zhoue-872/1.html"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周恩来</FONT></A>支持,其他代表也表示赞同,许多人情不自禁唱了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P><SPAN style="COLOR: #ffffff; FONT-SIZE: 0px">来源:www.artxun.com</SPAN>
<P></P>
<P>周恩来说:“要用就用原歌词,这样才能激励斗志,一修改就不会有那种感情了。留下老词,可以警钟长鸣!”毛泽东也觉得周恩来言之有理,保持原歌词为好。就这样,在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终于通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P>
<P>徐悲鸿的提议最后就这么定下来,国歌从此唱了60个年头。</P>
<P>回想抗战期间,重庆成为战时首都,徐悲鸿、郭沫若、张恨水、陈白尘、张大千等中国顶尖文学艺术家会聚重庆。</P>
<P>江北盘溪的石家花园,1942年至1946年,徐悲鸿和后任妻子<A href="http://artist.artxun.com/L/13-12812/"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廖静文</FONT></A>在此成婚,在此生活,成就了大量佳作,并创办了中国美术学院。</P>
<P>“皖南事变”时,徐悲鸿怀着愤怒的心情,在盘溪中国美术学院画了一幅《怒猫图》。图中画了一只小老虎似的雄猫立于巨石之上,竖立两耳,怒睁一双像手电灯泡那样闪闪发光的圆眼睛,猫须挺直如利锥,微张巨口,面向纸外作捕扑鼠状。不久田汉来访,悲鸿将此画给他看,田汉赞不绝口,当即吟诗一首,写在画幅的上角:“已是随身破布袍,那堪唧唧啃连宵,共嗟鼠辈骄横甚,难怪悲鸿写怒猫。”</P><SPAN style="COLOR: #ffffff; FONT-SIZE: 0px">来源:www.artxun.com</SPAN>
<P></P>
<P>1942年秋天,学院地址选在盘溪石家花园石家祠,每天清晨,徐悲鸿步行去嘉陵江边,在小摊上买两个烤红薯当早餐,然后坐渡船过河到沙坪坝中央大学艺术系上课,中午始回,下午和晚上在此作画。徐悲鸿过着艰苦的生活。吃集体伙食,和大家一起吃包饭,吃的常常是发霉的“平价米”,喝的是田里的水,点的是煤油灯。</P>
<P>徐悲鸿先生在重庆期间,画了大量的巨作。<A href="http://www.artxun.com/painting/"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油画</FONT></A>《巴人汲水》,此画长295厘米,宽63厘米。上有题诗:“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P>
<P>在一个除夕的夜里,徐悲鸿怀着国破家亡的愁绪,独自徘徊在嘉陵江畔,目睹一个捡拾破烂的老妇,面有菜色,便把身上所带的钱全部掏给这位老妇。回到盘溪后不久,他在画中刻画了一个衣衫褴褛、身背竹篓、拄杖寻觅的《巴人贫妇》。在她饱经风霜的脸上,惶恐不安的眼神,流露出极度的饥饿。除此外,还有《国殇执绋者稿》、《二童图》、《少陵诗意》、《天寒翠袖薄》等大量作品在重庆问世。</P></SPAN></DIV> 这个故事听说过!: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