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09-10-23 11:29

徐建昌:西藏经济改革与发展

 和平解放前,西藏没有一条公路,没有任何现代意义上的工业,能够与现代文明沾边的仅有一座断续发电供少数上层统治者享受的125千瓦的小水电站。和平解放以来,西藏的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央政府先后召开了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制定了一系列推动西藏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加大对西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西藏经济发展。据统计,1959年至2008年,中央财政向西藏转移支付累计达2019亿元,年均增长12%。1984年,中央政府组织内地9省(市)帮助西藏建设43项工程,总投资4.8亿元;1994年,中央政府为西藏安排建设62项工程,总投资48.6亿元;2001年,中央政府在西藏自治区建设实施117个项目,总投资312亿元;2004年,中央政府安排24项工程,总投资64.2亿元;2007年国务院决定安排西藏建设项目180个,总投资1079.6亿元,其中“十一五”期间投资778.8亿元。
<P _fckxhtmljob="1">  这些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有力地推动了西藏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西藏的生产总值由1959年的1.7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395.91亿元,增长65倍,年均增长8.9%。人均GDP在2008年达到13861元,是1959年的97.6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59年的73.6:12.6:13.8调整为2008年的15.3:29.2:55.5。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008年达到3176元,是1978年的18.1倍,年均增长率超过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结束了1989年以前西藏地方财政收入均处于负增长状态。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89年的0.6%提高到2008年7.2%。对外贸易发展迅速。2008年,西藏对外贸易总额达到7.65亿美元,比1959年的0.02亿美元,增加7.63亿美元,年均增长12.9%。其中出口额由1959年的0.01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7.07亿美元,年均增长14.3%。 </P>
<P _fckxhtmljob="1">  西藏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1959-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9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15.2%,其中中央直接投资近1000亿元。2008年,西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13万公里,比1959年增加6倍。西藏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71.6万千瓦,近210万人用上了电,占总人口的73%。4.3万户农牧民用上了沼气。基本实现了县县通光缆、乡乡通电话、通传真,拉萨市初步实现乡乡能上网,西藏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6.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5部/百人。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88.8%和89.9%。农牧业全面持续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由1959年的1.28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60.51亿元,年均增长4.8%。粮食产量由1959年的18.29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95万吨;粮食平均亩产量由1959年的91公斤提高到2008年的近370公斤;年末牲畜存栏数由1959年的956万头(只)增加到2008年的2400余万头(只)。与此同时,西藏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P>
<P _fckxhtmljob="1">  今后十多年是西藏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一首要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推进交通、能源、电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稳固的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促进西藏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在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上迈出新步伐,到2020年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到本世纪中叶与全国人民一道基本实现现代化。<BR _fckxhtmljob="1"></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建昌:西藏经济改革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