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卫 发表于 2009-10-23 11:33

徐杰:一任刀笔写真情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IMG border=0 hspace=0 alt="" align=baseline src="http://www.tynews.cn/images/2009-10/22/xin_39100622231068710384.JP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face=楷体_GB2312>  <FONT color=#800000><STRONG><FONT face=宋体>徐杰</FONT></STRONG>,笔名:丹玄,1973年生,山西
<TABLE align=left>
<TBODY>
<TR>
<TD><SPAN style="DISPLAY: none" id=adv_div_default></SPAN></TD></TR></TBODY></TABLE>晋中市(榆次)人。职业艺术家,现居北京,现任“元象艺术空间”负责人。作品参展:20世纪现代书法回顾展、《字得其乐》香港汉字艺术展、《字迹·痕迹》抽象画20人联展、《临界线上》首尔国际双年展、《水墨主义》上上国际年展等。</FONT></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 face=楷体_GB2312><IMG border=0 hspace=0 alt="" align=baseline src="http://www.tynews.cn/images/2009-10/22/xin_40100622231012545165.jp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 face=楷体_GB2312>徐杰陶瓷作品</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 face=楷体_GB2312><IMG border=0 hspace=0 alt="" align=baseline src="http://www.tynews.cn/images/2009-10/22/xin_401006222310562258716.JPG"></FONT></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 face=楷体_GB2312>徐杰水墨作品《赤壁赋》</FONT></P>
<P>  因为没有学院痕迹,所以,徐杰的天分才没有被埋没!</P>
<P>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徐杰作品时突然意识到的。我关注徐杰的绘画,最初是在瓦当上,确切地说,瓦刻应该是徐杰绘画的开始。这样的瓦刻无异于刀笔作出的画,画家执笔墨于纸上,徐杰则以刀代笔,把瓦当成纸而已。这个概念的生成,让徐杰的艺术凸现在众人面前,迎来众多关注目光。</P>
<P>  徐杰,号丹玄,1973年生,山西榆次人。没有接受过专业院校训练的徐杰完全把儿童期的率性涂鸦直接带到了成人期的艺术创作中。他这种一任天真的艺术态度,是从8岁时木工做家具的木板余料上开始萌发的。童年的徐杰,看着巧木匠在家具上雕花,就学着他们的样子,也在丢弃的木板上雕。涂鸦似的绘画,别的孩子用笔和纸,徐杰却用刀和板。徐杰从没有想过,这个在木板上雕琢的童年游戏,竟然能成为营生,成为他此生快乐的内容!不由地让我想起齐白石大师的艺术,不也是从雕花开始的么?即便后来齐白石成了中国文人画的标志性人物,但他的篆刻,依然被人们看作是最有根底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令后来者望尘莫及!</P>
<P>  徐杰的瓦刻,多为明清老瓦,古朴、黑拙,铁笔置汉字于其上,浑然天成。既有书写的快意,又有绘制的美妙!但这样的老瓦,数量实在有限。宣纸,动则百张。瓦,得一块,费尽周折。这与徐杰的轻松原则不相符。既然宣纸布面上的书写、绘制更为轻松,何不……</P>
<P>  这可能就是徐杰绘画的动因。后来,徐杰由瓦刻转入绘画并进行了长期的现代水墨探索。但石刻却是他始终坚守的根本。</P>
<P>  徐杰的创作完全发自内心。轻松快意,是他游刃的准则,但这种游刃,并非建立在完全无意识的率性与放任之上,泥古与楷模的语言过程,徐杰并没有省略,他书法篆刻上的传统功力和灵性深得专家和同道的赞赏,在国家和省内的各类大展上也屡屡获奖。然而,徐杰是拒绝平庸的,他在继承传统的态度上是不同于常人的,他学古但不泥古,尊重楷模但不畏惧楷模。他明白做艺术的事,不懂艺术的规律,那不成。因此,在汉印临习阶段,徐杰不仅通临经典,连古人每笔的刀法走向都做了细致的揣摩和体味。这个过程,是一种艺术语言的锤炼和积淀的过程,让徐杰儿童期生发的率性有了知性。直至象由心生,游刃有余,质变为成熟的艺术。徐杰的篆刻已从古人的规矩和程式中分离出来,汉字的实用功能和传统审美已不再是他所追求的目标,他把篆刻中的空间结构、金石韵味重新拆解、组合、勾兑,从而另辟蹊径,以不同常规的思维方式来探究中国篆刻艺术的形式美。</P>
<P>  徐杰的艺术载体——汉字迹象与刻石的纸媒再造,从表面上看尽管他有着异于常人的创作意识,但我以为他没有像当代许多所谓抽象艺术大师们走得那么偏远,也没有刻意将自己划归到学术中的某个流派里去。对此,徐杰曾有过明确的表述:做艺术我本就不求别的,由稚嫩步入稚趣,是我艺术之路的必然趋向。搞艺术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轻松,就够了。从我那貌似涂鸦的作品,应该不难看到,我在艺术创作上所遵循的快乐、轻松原则。艺术功能中最直接、最本真的不就是轻松,不就是给人以愉悦吗?当然,艺术家应该有文以载道的,同样也应该有天真浪漫的,艺术既然有娱人和自娱的功能,那么,自己也不妨做一个创造“轻松”的艺术家。</P>
<P>  在这样的观念引导下,看徐杰的作品,你会觉得是好玩的——</P>
<P>  如同一个顽皮孩子的面孔,泥土、石粉、丙烯和彩墨涂满了面颊,分不清眉目,辨不出寅卯,混沌中,却又在似曾相识而又未曾谋面的视觉体味中,让人舒心惬意,流连忘返。徐杰作品充满了强烈的东方意蕴,读之可亲可近。</P><!--/enpconten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徐杰:一任刀笔写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