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冠林求解“钱学森之问”
徐校长只是给我们提出了问题的一方面,类似的困境还很多。如何求解“钱学森之问”,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BR><BR>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BR><BR> 这是刚刚已逝智者、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多次给总理**提出的一个问题。在温总理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钱学森所说的杰出人才,不是一般人才,而是像他那样有重大成就的人才。如果拿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这些年甚至建国以来培养的人才,确实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还不能说在世界上占到应有的地位。<BR><BR> 这个问题,被学界称为“钱学森之问”,目前又被安徽高校11位教授,以公开信的形式,向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提出。直面“钱学森之问”,已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BR><BR> 上个周末,笔者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上海校友会2009年年会上,偶遇南洋理工大学校长徐冠林,与他面谈良久,并就此问题向他请教。<BR><BR> 南洋理工大学被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专刊》列为全球顶尖大学百强,徐校长提倡的“杨振宁精英计划”和“通识教育”,被认为是创新教育的典范。对于“钱学森之问”,徐校长给出了自己的见解。<BR><BR> 他认为,中国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在很多亚洲国家都存在,那就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听话”文化,日本、韩国和新加坡都有这样的成分。这种文化氛围要求你听上面的话,听老板的话,听年长者、老资历者的话。只要听话,即使没什么创新能力,也没什么大问题。在这种文化氛围束缚下,人的创新能力被局限了。<BR><BR> 徐校长同时认为,这种文化也有个好处,那就是如果遇到一位开明的上司和领导,那么就可能带领下面人员走向创新,做出成绩,但这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这反映在教育和培养科技人才上,弊端就非常大。因为下面的人总是在猜想老板的想法,却不去尝试自己好的创新能力。<BR><BR> 如何解决这一困境呢?徐校长认为,可以在机制设置上淡化这种“听话文化”的笼罩。比如,在学校和科研中,应该多发挥年轻人的功能,让年轻学者的观点更多地表达出来,让年轻人站在科研的前沿。那些老资历的教授,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为年轻人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而不是去约束他们的创新。<BR><BR> 徐校长还举例说,在美国,其实很多创新技术和详细的想法,都是一些助理和年轻人做出来的。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其突破和理论贡献,也是在年轻时就提出来了。比如“光纤之父”高锟,其实在上世纪60年代,在他不到40岁的时候,就提出用玻璃纤维作为光波导用于通讯的理论。日前给他颁发的诺奖,迟来了整整40多年。<BR><BR> 当然,徐校长只是给我们提出了问题的一方面,类似的困境还很多。如何求解“钱学森之问”,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温总理在上述文章中指出:“每每想到这些,我又感到很内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形势很好的时候,还要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原因。”
页:
[1]